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对肩关节前脱位复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檬檬 沈进稳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VRT)对复发肩关节前脱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4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根据是否复发肩关节脱位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CT影像资料,进行去肱骨头三... 目的探讨通过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VRT)对复发肩关节前脱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4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根据是否复发肩关节脱位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CT影像资料,进行去肱骨头三维重建,对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对比患者基本情况、Hill-sachs损伤面积、骨性bankart损伤比值,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复发肩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损伤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bankart损伤宽度比值、Hill-sachs损伤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性bankart损伤宽度比值(OR=1.16,95%CI:1.07~1.27)、Hill-sachs损伤面积(OR=7.95,95%CI:3.64~17.36)是复发肩关节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骨性bankart损伤和Hill-sachs损伤是发生肩关节复发脱位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容积再现技术 肩关节前脱位 Hill-sachs损伤 BANKART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容积再现技术对小肠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敏 胡道予 王秋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MSCT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VRT)的成像方法,并评价其在小肠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小肠病变81例病例,对其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资料进行回顾性容积... 目的:探讨MSCT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VRT)的成像方法,并评价其在小肠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小肠病变81例病例,对其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资料进行回顾性容积再现技术处理并与其它后处理技术进行对照,比较它们的CT影像特征。结果:几种后处理方法各有特点,容积再现技术能准确、立体地显示小肠病变的具体病灶及与其供血动脉之间的关系,结合薄层轴位图像及其它后处理方法能明确病灶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结论:容积再现技术为临床提供详细、立体的影像学资料,对明确小肠病变的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和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再现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地方民歌发生场域的再现和展示——以徽州民歌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史一丰 卞笑莹 王钰欣 《艺术评鉴》 2018年第19期175-176,共2页
本文以徽州民歌为研究个案,通过当下最为先进的VR技术,利用其能模拟场景、情景再现、人景互动的特点,展示已有徽州民歌的发生场域,再现音乐的产生源,为徽州民歌的保护和学者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持。
关键词 vr技术 徽州民歌 发生 场域 再现 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录片“故事化”手段研究——以纪录片《王子云与敦煌》再现丝绸之路艺术考古史貌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敏婕 鲁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5-129,共5页
在国内外纪录片发展进程中纪录片和故事片就像双胞胎,一直在不断地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共同驱动世界电影发展进程。2015年,我国广电总局将全面强化文创产品的国际传播能力,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为工作重点。中国纪录片不仅开... 在国内外纪录片发展进程中纪录片和故事片就像双胞胎,一直在不断地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共同驱动世界电影发展进程。2015年,我国广电总局将全面强化文创产品的国际传播能力,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为工作重点。中国纪录片不仅开始“讲中国故事”而且尝试从不同维度“讲中国好故事”。本文就国内知名文献纪录片分析和探讨纪录片“故事化”基本手段,结合文献纪录片《王子云与敦煌》创作实践论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题材 情景再现 场景重现 3D数字动画 vr全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段隔离症的MSCT及CTA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刚 贾宏 +4 位作者 张浩 卢星如 叶荣 郭奇宏 徐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13-1816,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CT血管成像技术在隔离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图像及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多种后处理图像特征。结果:7例均为肺叶内型,2例位于左下肺,5例位...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CT血管成像技术在隔离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图像及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多种后处理图像特征。结果:7例均为肺叶内型,2例位于左下肺,5例位于右下肺;血管重建7例均显示供血动脉来自主动脉,并清楚显示其起源、走行、分支和分布。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能明确显示肺段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术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 隔离 MSCT CTA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CT angiography 血管成像技术 异常供血动脉 最大密度投影 后处理 回顾性分析 多平面重组 重建技术 血管重建 图像特征 术前评价 容积再现 多层螺旋 病理证实 左下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股动脉多层螺旋CT测量 被引量:3
6
作者 邱菊生 江朝根 +1 位作者 朱希松 张露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A对髂-股动脉进行测量,为经髂-股动脉介入诊疗提供影像学数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9月符合要求的连续病例350例,按照年龄21~40岁、41~60岁、61~89岁分为A、B、C组。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用16层螺旋CT进行...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A对髂-股动脉进行测量,为经髂-股动脉介入诊疗提供影像学数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9月符合要求的连续病例350例,按照年龄21~40岁、41~60岁、61~89岁分为A、B、C组。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用16层螺旋CT进行包括盆腔区的增强扫描,薄层重建图像用容积再现技术对髂-股动脉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动脉分叉到髂嵴连线、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及动脉分叉夹角。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侧别间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腹主动脉分叉、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左右股总动脉分叉到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男性A组分别为(132.5±12.8)mm、(87.1±14.9)mm、(88.8±11.3)mm、(43.4±13.7)mm、(41.5±15.0)mm,B组为(126.5±11.6)mm、(84.8±14.2)mm、(89.1±12.9)mm、(44.3±10.1)mm、(46.2±10.1)mm,C组为(115.6±10.7)mm、(80.3±14.3)mm、(82.3±13.6)mm、(39.1±10.0)mm、(40.4±10.0)mm,女性A组分别为(135.4±12.1)mm、(91.3±15.1)mm、(97.4±14.1)mm、(36.5±10.3)mm、(36.2±10.3)mm,B组为(129.8±12.7)mm、(92.7±12.5)mm、(96.0±13.3)mm、(36.5±10.8)mm、(35.8±10.9)mm,C组为(121.2±13.1)mm、(84.0±11.3)mm、(86.3±11.4)mm、(36.4±12.2)mm、(36.9±11.0)mm。除男性左髂总动脉分叉、女性左右股总动脉分叉到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外,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分叉夹角、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夹角男性A组分别为(38.2±5.8)°、(26.6±16.9)°、(30.5±10.8)°,B组为(38.1±11.3)°、(25.3±10.8)°、(24.8±11.2)°,C组为(45.1±16.5)°、(25.8±12.5)°、(25.6±13.2)°,女性A组分别为(46.9±10.9)°、(28.2±13.5)°、(28.9±10.2)°,B组为(40.7±11.2)°、(20.3±10.3)°、(21.6±9.7)°,C组为(45.1±11.2)°、(21.0±9.9)°、(27.0±12.1)°,男女腹主动脉分叉夹角、男性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夹角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对比三组的髂总动脉分叉点至股骨头上缘连线垂直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A可对髂-股动脉进行准确测量,为介入诊疗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测量 股动脉 腹主动脉分叉 16层螺旋CT 单因素方差分析 垂直距离 容积再现技术 介入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肝移植术前的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梁礼平 黄莹 李嘉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10-10,17,共2页
充分了解患者血管情况,据此制订合适的术式,是肝移植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之一。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将扫描图像利用多种后处理方式如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 充分了解患者血管情况,据此制订合适的术式,是肝移植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之一。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将扫描图像利用多种后处理方式如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等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肝脏多级血管的形态、走行及变异,对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进行分型及评估,从而采取适合于患者的术式及治疗,这些对肝移植术前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造影 血管成像 最大密度投影(MIP) 容积再现技术(vr)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车友谊 李希波 +2 位作者 曾细平 冷渌清 张谦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65-66,共2页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行薄层连续容积扫描,并采取多平面重组(MPR)以及容积再现技术(VR)进行后处理。结果本组患者中内膜钙化内移者8例,血栓形成14...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行薄层连续容积扫描,并采取多平面重组(MPR)以及容积再现技术(VR)进行后处理。结果本组患者中内膜钙化内移者8例,血栓形成14例,显示内膜破口10例,假腔周围性钙化5例,显示真假腔22例,主动脉广泛性/局限性增宽13例。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全面显示夹层动脉瘤解剖信息,临床对于瘤体分型、范围有更为清晰的掌握,并可明确鉴别真假腔,为本病诊断以及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了充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多排螺旋CT 诊断 容积再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并三维重建在肝癌诊治中的价值
9
作者 张桢 汪洋 穆巍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0期1297-1298,共2页
CT已成为肝癌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64排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且通过三维(3D)重建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为临床提供更为直观、可靠的信息。本文重点探讨64排螺旋CT并应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最大密... CT已成为肝癌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64排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且通过三维(3D)重建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为临床提供更为直观、可靠的信息。本文重点探讨64排螺旋CT并应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三维重建血管成像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血管成像 64排螺旋CT 肝癌诊断 价值 诊治 最大密度投影 容积再现技术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