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观互感容感耦合双谐振电路的量子涨落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兴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8-483,共6页
用正则量子化方法将介观互感容感耦合双谐振电路量子化.通过幺正变换将系统的哈密顿量对角化,给出体系的本征能谱.研究了压缩真空态的激发态、压缩真空态和真空态下回路中电荷和电流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介观互感容感耦合双谐振电路中... 用正则量子化方法将介观互感容感耦合双谐振电路量子化.通过幺正变换将系统的哈密顿量对角化,给出体系的本征能谱.研究了压缩真空态的激发态、压缩真空态和真空态下回路中电荷和电流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介观互感容感耦合双谐振电路中存在电荷和电流量子涨落,这种量子涨落不仅与电路器件的参数、激发量子数、压缩因子和压缩角有关,还与互感系数、耦合电容和耦合电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观电路 耦合 容感耦合 幺正变换 激发态 量子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直流输电落点的城市电网谐波传导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甜甜 胡蓉 +1 位作者 金祖洋 杨洪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00-3004,共5页
根据交直流互联电网出现的直流落点谐波从高电压级向低电压级的传导过程和低电压级非线性负荷谐波向高电压级的扩散过程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注入电流的城市电网谐波传导特性分析方法,将两种情况下的谐波电流在谐波国标框架下统一... 根据交直流互联电网出现的直流落点谐波从高电压级向低电压级的传导过程和低电压级非线性负荷谐波向高电压级的扩散过程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注入电流的城市电网谐波传导特性分析方法,将两种情况下的谐波电流在谐波国标框架下统一,得出一致行为评价。注意到城市电网电缆大量使用带来的高次谐波放大,提出潮流谐波比作为输送单位基波潮流的谐波含量评价指标,用以评价由电网参数变化以及电缆使用带来的谐波变化。应用所提方法计算了在某直流落点从500 k V变电站到10 k V母线谐波传导过程,并与实测数据相比较,揭示了谐波从高电压级向低电压级的传导规律和分析了城市电网电缆使用引起的谐波放大,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等效注入 潮流谐波比 传导特性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流馈入城市输电网谐波放大特性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金祖洋 杨洪耕 潘爱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57-3864,共8页
针对多直流馈入城市输电网直流落点谐波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谐波放大问题,提出基于模态分析法的谐波放大解耦方法进行研究。考虑到谐波放大对节点的影响与系统结构参数和谐波源扰动相关,提出节点观测因子确定易受谐波放大影响的节点;... 针对多直流馈入城市输电网直流落点谐波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谐波放大问题,提出基于模态分析法的谐波放大解耦方法进行研究。考虑到谐波放大对节点的影响与系统结构参数和谐波源扰动相关,提出节点观测因子确定易受谐波放大影响的节点;注意到各直流落点谐波源对谐波放大激励程度的不同,引入谐波源激励因子评价其作用;关注到城市输电网高压长电缆的使用,电缆对地分布电容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提出元件模态灵敏度评估其与系统感性元件的感容耦合作用。应用所提方法对某多直流馈入城市输电网进行分析,确定了易受谐波放大影响的区域和各直流落点谐波源贡献,揭示了主要作用电缆长度对谐波放大的影响规律,为城市输电网电缆规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谐波放大 模态分析 节点观测因子 谐波源激励因子 元件模态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馈入的城市电网谐波渗透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金祖洋 杨洪耕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8-203,共6页
针对城市电网直流输电落点谐波从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等级渗透过程中出现的高次谐波放大现象,基于网络固有结构理论,提出一种城市电网谐波放大分析方法。注意到电缆对谐波跨电压等级渗透的影响,在谐波国标框架下按等效注入谐波电流大小... 针对城市电网直流输电落点谐波从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等级渗透过程中出现的高次谐波放大现象,基于网络固有结构理论,提出一种城市电网谐波放大分析方法。注意到电缆对谐波跨电压等级渗透的影响,在谐波国标框架下按等效注入谐波电流大小评价其影响,提出等效注入感容耦合度评估其影响机理,并建立电缆分布参数模型,对其系统等值阻抗感容临界条件进行分析。利用多直流落点局部城市电网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并与现场测量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判别谐波敏感回路,以及分析电缆对谐波渗透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网 谐波放大 网络固有结构理论 等效注入电流 等效注入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