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容与堂本《水浒传》的评点在接受链条上的地位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日晖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65-68,共4页
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的评点,不仅本身具有很高的理论和批评价值,而且评点者对《水浒传》的阐释在后来的《水浒传》接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金圣叹的评点影响最大。本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讨论了容与堂本评... 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的评点,不仅本身具有很高的理论和批评价值,而且评点者对《水浒传》的阐释在后来的《水浒传》接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金圣叹的评点影响最大。本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讨论了容与堂本评点在《水浒传》接受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其被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与堂本《水浒传》 评点 阐释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圣叹是“《水浒》最凶恶的敌人”吗——读聂绀弩先生《水浒五论》质疑,兼为容与堂本伪李评一辩
2
作者 张国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9-24,共6页
老作家聂绀弩先生的《中国古典小说论集》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除收入论《聊斋》及《红楼梦》的四篇文章外,有五篇文章都是谈《水浒》的,字数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此书可以说主要是关于《水浒》的论文集。我们知道聂先生曾具体... 老作家聂绀弩先生的《中国古典小说论集》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除收入论《聊斋》及《红楼梦》的四篇文章外,有五篇文章都是谈《水浒》的,字数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此书可以说主要是关于《水浒》的论文集。我们知道聂先生曾具体负责整理《水浒》。当《水浒》七十一回本出版后,聂先生还被清去京沪等地作报告,他的《水浒五论》就是当时作的报告的底稿。《五论》中,《〈水浒〉是怎样写成的》、《论〈水浒〉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是逐渐提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水浒传 容与堂本 李卓吾 宋江 红楼梦 艺术性 思想性 中国古典小说 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忠义传》残页发现“意义非常重大”论——《关干<京本忠义传>》一文之商榷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国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文学遗产》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发表的刘冬等同志的《关于〈京本忠义传〉》一文中,把1975年评《水浒》时,上海图书馆偶然发现的两张题为《京本忠义传》的残页,说得珍贵之至,甚至用了意义“非常重大”这样的形容词.窃以为这一说法未必合适... 《文学遗产》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发表的刘冬等同志的《关于〈京本忠义传〉》一文中,把1975年评《水浒》时,上海图书馆偶然发现的两张题为《京本忠义传》的残页,说得珍贵之至,甚至用了意义“非常重大”这样的形容词.窃以为这一说法未必合适.因为作者在前文已承认这只是偶然发现,而且仅是两张残页,其年代也肯定不会甚早(论证详后),怎能贸然断言它有“重大意义”,并称偶然发现者有“巨大功绩”呢?作者这样说其用意也并不难理解.因为刘冬同志是一再坚持江苏大丰、兴化所发现的施氏文物,确足以证明施耐庵是那里的人的说法的.所以一见到这个被学术界断代过早的残页后,便为它就能使“以往关于《水浒》只有到了明朝中后期才趋于完善的种种论断,关于施耐庵乃是郭勋门客托名的种种假设都已经不攻自破”.我以为这未免把复杂的学术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刘文所反对的“以往所谓……种种假设”,其主要矛头乃是针对拙作《〈水浒〉祖本探考——兼论“施耐庵”为郭勋门客之托名》(《江汉论坛》1982年1期)等文而发,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页 繁本 容与堂本 “每” “们” 嘉靖本 词余 元末明初 简体字 天都外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全传》李贽评也属伪托补证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明政 《江汉论坛》 1983年第7期41-43,共3页
黄霖同志的《【水浒全传】李贽评也属伪托》(《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从内证、外证两个方面,论证了袁本全部李贽评语“也属伪托”,颇有说服力。本文再提供几条补证。(一)袁本批语针对容与堂本批语加以评论和“辨驳”。袁本批语针对容... 黄霖同志的《【水浒全传】李贽评也属伪托》(《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从内证、外证两个方面,论证了袁本全部李贽评语“也属伪托”,颇有说服力。本文再提供几条补证。(一)袁本批语针对容与堂本批语加以评论和“辨驳”。袁本批语针对容本批语有不少评论和辨驳,如容本第二十二回眉批:“人但知张文远妒色,不知实是执法。”袁本眉批辨驳道:“张文远是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万历 江汉 书信 三十年 吴中 水浒传 王二 驳正 容与堂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传》成书过程再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幼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79-85,共7页
本文从“水浒”故事的流传过程和历史上的游侠思想的梳理出发,并通过宋江形象和梁山义军的宗旨的探讨,论述了《水浒传》中“忠义”和“聚义”、“全忠仗义”和“替天行道”的关系。进而论证,梁山聚义并不是农民起义,梁山义军实质上是一... 本文从“水浒”故事的流传过程和历史上的游侠思想的梳理出发,并通过宋江形象和梁山义军的宗旨的探讨,论述了《水浒传》中“忠义”和“聚义”、“全忠仗义”和“替天行道”的关系。进而论证,梁山聚义并不是农民起义,梁山义军实质上是一支江湖豪侠武装。说明梁山义军的悲剧不在于“宋公明全伙受招安”,而在于“逼上梁山”,“宋公明神聚蓼儿洼”。通过这种悲剧,《水浒传》表现了对封建乱世的极大愤懑和忠义思想的深沉迷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用 史进 少华山 成书过程 陈达 梁山 神机 容与堂本 《水浒传》 今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刻本《水浒》非《水浒》祖本——兼谈《水浒》版本的演变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辽 《江汉论坛》 1983年第3期46-49,45,共5页
水浒学者张国光同志近著《(水浒)祖本探考》一文(载《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他的观点即“郭(勋)刻本就是《水浒》最早的刻本,它其实都是郭勋的门客执笔的;成书不早于嘉靖十一二年,即十六世纪三十年代初”。他也和某... 水浒学者张国光同志近著《(水浒)祖本探考》一文(载《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他的观点即“郭(勋)刻本就是《水浒》最早的刻本,它其实都是郭勋的门客执笔的;成书不早于嘉靖十一二年,即十六世纪三十年代初”。他也和某些《水浒》研究者一样,否定了施耐庵的《水浒》著作权。这篇《探考》是化了力气的,对于郭刻本《水浒》给原作增加了哪些新东西是作了认真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水浒学 翻刻本 施耐庵 水浒传 军人 不同角度 十六世纪 容与堂本 著作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颔解
7
作者 未世滋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1期154-154,共1页
《三国演义》第一回张飞的肖像描写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后不少小说袭用了这一词语。《水浒》中两次用它描写林冲,容与堂本第七回写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七十八回又说,“林冲燕颔虎须,满寨称为翼德”。四十七回写李... 《三国演义》第一回张飞的肖像描写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后不少小说袭用了这一词语。《水浒》中两次用它描写林冲,容与堂本第七回写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七十八回又说,“林冲燕颔虎须,满寨称为翼德”。四十七回写李应时亦道:“鹘眼鹰睛头似虎,燕颔猿臂狼腰。”《醉醒石》第十五回赞陆指挥“燕颔知重器,虎头开异祥。”《雪月梅》第十回写殷勇也是“熊腰虎背,燕颔豹头”。《说岳全传》五十六回写番将完木陀赤“鼻高眼大,豹头燕颔。”《说唐》第一回写秦琼“生得河目海口,燕项虎头。”以虎豹喻猛将,理有固然,但为啥以穿云掠水、轻捷善舞的燕子形容一些剽悍的勇将呢? “燕颔”,郭璞注《尔雅·释鸟》时就已把“燕颔”作为有特征的代表性事物,与龟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 三国演义 回写 肖像描写 容与堂本 林冲 代表性 词语 小说 张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水浒全传郑序”及“谈水浒传”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古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1期145-174,共30页
一、读水浒全传本郑序水浒全传出版了,看到每回后面附着的校勘记,尽管其中有不可否认的缺点,无论如何,从事整理工作的同志们的辛勤,我们是应当首先肯定的。我们如果仔细读,尽管其中有疏漏处,亦可以看出各种版本情形的。只要再细... 一、读水浒全传本郑序水浒全传出版了,看到每回后面附着的校勘记,尽管其中有不可否认的缺点,无论如何,从事整理工作的同志们的辛勤,我们是应当首先肯定的。我们如果仔细读,尽管其中有疏漏处,亦可以看出各种版本情形的。只要再细心抉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都外臣 水浒传 致语 校勘记 底本 容与堂本 李卓吾 百回本 发凡 残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说的“天上的言语”?
9
作者 邓玉 《学术研究》 1979年第1期78-78,共1页
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评价李卓吾对《水浒》的评点时,都有文章说,李卓吾曾经称赞李逵屡屡声称的“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是“天上的言语”。果真如此,那当然是李贽热情支持农民起义的老大见证了。查容与堂本,李卓吾的这句话出在第四十... 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评价李卓吾对《水浒》的评点时,都有文章说,李卓吾曾经称赞李逵屡屡声称的“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是“天上的言语”。果真如此,那当然是李贽热情支持农民起义的老大见证了。查容与堂本,李卓吾的这句话出在第四十一回,是一段眉批。批的是宋江讲起江州蔡九知府听信黄文炳解“童谣”一事后李逵的那段话。李逵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卓吾 六十年代 言语 七十年 农民起义 容与堂本 李逵 宋江 评点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