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学前教育法》看“家园社协同育人”的未来实践
1
作者 金燚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158,共10页
出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需求、“家弱园强社隐”的实践困境以及“教育政策法律化”的迫切需要,《学前教育法》通过多个条款分别确立了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社区)协同共育的内容。“家园社协同育人”条款规定了家园社三方主体的权... 出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需求、“家弱园强社隐”的实践困境以及“教育政策法律化”的迫切需要,《学前教育法》通过多个条款分别确立了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社区)协同共育的内容。“家园社协同育人”条款规定了家园社三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儿童本位的理念、明确了学校主导下的共育模式、厘清了家园社的职责分工,但同时也存在共育内容有待聚焦、沟通机制有待完善、评价标准有待细化等不足之处。据此,应当在《学前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中规定以课程为核心的共育内容,明确家长参与权的内容和限度,将家庭教育指导的主体和程序规范化,同时就家园社协同共育的效果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评价标准,从而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夯实底部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法 家园社协同育人 家长参与权 家庭教育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