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父系家庭公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达成 《思想战线》 1985年第2期68-74,共7页
家庭公社又称“家族公社”、“家长制家庭公社”或“父权制大家庭公社”。它是母系制崩溃后所形成的父权制为主的原始共产制大家庭,世界上许多民族都经历了这一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本文结合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 家庭公社又称“家族公社”、“家长制家庭公社”或“父权制大家庭公社”。它是母系制崩溃后所形成的父权制为主的原始共产制大家庭,世界上许多民族都经历了这一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本文结合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家庭公社的论述,通过我省解放前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有关兄弟民族与海南岛黎族合亩制地区同一社会类型的比较,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一些探讨,以便加深认识这一类型兄弟民族的社会历史特点及现实问题,寻溯原始公社制残余形态对这些少数民族的影响和制约,以便找到有效克服和正确引导之途径,加速这一类型地区的四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制家庭公社 少数民族 家族公社 母权制 历史特点 母系制 个体家庭 原始社会末期 父系制 血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家庭公社诸问题
2
作者 陈启新 《思想战线》 1982年第5期48-54,47,共8页
家庭公社,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中又称作家长制家庭、大家庭、家长制家庭公社、大家庭公社。它是原始社会中继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的父系氏族公社的基本细胞。就现有的资料来判断,它几乎流行于世界各民... 家庭公社,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中又称作家长制家庭、大家庭、家长制家庭公社、大家庭公社。它是原始社会中继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的父系氏族公社的基本细胞。就现有的资料来判断,它几乎流行于世界各民族中间,并以残余形态遗留在今天的某些民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制家庭公社 母权制 诸问题 原始社会 母系氏族公社 封建化 起源 民族学资料 个体家庭 氏族首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拉祜族的母系大家庭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鹤书 《思想战线》 1982年第4期54-60,共7页
居住于云南西南边疆的拉祜族,有三个支系,自称为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这三个支系之间及各支系内部,发展很不平衡。解放前有的已进入封建社会,有的仍保存着较多的原始社会残迹,在家庭婚姻方面保留着的母系... 居住于云南西南边疆的拉祜族,有三个支系,自称为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这三个支系之间及各支系内部,发展很不平衡。解放前有的已进入封建社会,有的仍保存着较多的原始社会残迹,在家庭婚姻方面保留着的母系大家庭就是这种残迹的一种表现。现据调查材料,运用民族学的历史文化残余分析方法,将澜沧县糯福区拉祜西人的母系大家庭情况复元介绍给读者。一解放前夕,澜沧县糯福区的巴卡乃、南段、南波底、完糯几个乡都不同程度保存着大家庭,这些大家庭,有的是妇女当家,女娶男嫁的共产制母系大家庭;有的已是既有男子上门,又有男婚女嫁的母系和父系并存的大家庭;也有少数大家庭已过渡到父系。这几个乡的抽样调查情况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系大家庭 历史文化 原始社会 民族学 封建社会 家长制家庭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 繁荣时期 村寨 各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论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克进 《云南社会科学》 1984年第4期34-46,114,共14页
本文认为,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研究的深入,已出现一门“《起源》学”。坚持和发展《起源》的基本理论及其学术成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文章着重叙述恩格斯写《起源》以前对原始社会史... 本文认为,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研究的深入,已出现一门“《起源》学”。坚持和发展《起源》的基本理论及其学术成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文章着重叙述恩格斯写《起源》以前对原始社会史的创造性研究,以及为准备第四版对《起源》进行精心修改和补充的情况,论证了恩格斯独立完成《起源》并非偶然,而是有着长期研究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击退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科学理论的进攻。文章还结合当今有关学科的新成就,对《起源》中的原始社会分期、级别婚、家长制家庭和父系家族公社等问题作了新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 摩尔根 群婚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长制家庭公社 家族公社 母权制 考茨基 论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古代个体家庭的出现和早期特征
5
作者 詹子庆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2-39,共8页
有的学者认为:到春秋战国之际,随着社会性质的转变,必须打破大家庭制度,才确实建立一夫一妻制家庭。这个看法是否符合我国历史实际,似可商榷。恩格斯的不朽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科学地论述了家庭和私有制、国家是同时产生的... 有的学者认为:到春秋战国之际,随着社会性质的转变,必须打破大家庭制度,才确实建立一夫一妻制家庭。这个看法是否符合我国历史实际,似可商榷。恩格斯的不朽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科学地论述了家庭和私有制、国家是同时产生的,在我国,当然也不能例外,只不过它在产生过程中以及产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形成了它的某些特点。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奴隶制的社会结构,需要对个体家庭的发生和早期特征略加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家庭 我国古代 家长制家庭公社 春秋战国 原始社会 婚姻关系 生产工具 宗族 母系氏族公社 历史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志人的氏族和国家——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体会
6
作者 温永灼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96-102,共7页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人的最初的历史的总称‘日耳曼人’是由克尔特人给他们取的。”在我国习惯上,通常以“日耳曼人”来称呼中古以前的德意志人,只是在中古以后才把它称为“德意志人”。但是,在德文中和恩格斯的《起源》一书中并没有这...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人的最初的历史的总称‘日耳曼人’是由克尔特人给他们取的。”在我国习惯上,通常以“日耳曼人”来称呼中古以前的德意志人,只是在中古以后才把它称为“德意志人”。但是,在德文中和恩格斯的《起源》一书中并没有这种区别。 关于德意志人的氏族和国家,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用了将近两章的篇幅加以论述。笔者根据恩格斯的论述,着重谈以下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人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帝国 马克思恩格斯 氏族制度 日耳曼人 亲属关系 家长制家庭公社 氏族组织 农村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公社商品经济初探
7
作者 张琛 《理论月刊》 1986年第11期55-57,共3页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注意研究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而很少谈到原始公社时期的商品经济。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观念,似乎在原始公社时期根本不存在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只能和私有制相联系。那种否认社会主义商品经...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注意研究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而很少谈到原始公社时期的商品经济。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观念,似乎在原始公社时期根本不存在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只能和私有制相联系。那种否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在理论上或思想方法上不能说与这种观念无关。那么,原始公社是否有商品经济存在,私有制是不是商品经济的必要条件呢?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的合理性。众所周知,商品经济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分工相联系的。在原始公社时期,不论是氏族公社阶段,还是后来的家长制家庭公社阶段,公社内部都是实行自然分工、集体劳动和直接平均分配的,还没有社会分工和交换。但是在公社之间很早就有了社会分工,从而有了商品交换关系。还在采集渔猎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原始公社 社会分工 资本主义私有制 家长制家庭公社 商品交换关系 交换方式 平均分配 氏族公社 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权制家庭质疑
8
作者 李小东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2期66-69,共4页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对偶家庭”一节的最后部分,恩格斯的论述旨在描绘父权制这一家庭形态的特征,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般看法。根据这种看法,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家长制家庭和家长制家庭公社是一个东西,都是父权制家...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对偶家庭”一节的最后部分,恩格斯的论述旨在描绘父权制这一家庭形态的特征,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般看法。根据这种看法,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家长制家庭和家长制家庭公社是一个东西,都是父权制家庭的别名。但是,在许多学者的论述中,特别是在涉及具体史料时,对这种家庭的特点的论述又多有不同。这不能不使人们对这种看法提出疑问。本文想就此疑问谈谈自己粗浅看法,请专家和读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家庭 家长制家庭公社 父权制 父系 家庭形态 家庭 恩格斯 男子 母系家庭 奴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从母权制家庭到父权制家庭的变革及其内在矛盾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恩常 《思想战线》 1979年第5期64-70,共7页
从母权制家庭过渡到父权制家庭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父权制家庭本身始终充满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家庭调查资料为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不少生动的事例,本文根据调查资料试从三个方面做些探索。
关键词 母权制 男子 父系氏族 少数民族 妻子 婚姻关系 家长制家庭公社 封建社会 家庭形态 姑舅表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南岛黎族合亩制的起源、发展及其性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鹤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50-60,共11页
解放前夕,海南岛的黎族中,还保留一种他们称为“翁堂沃工”制的社会生产组织。实行这种制度的地区包括保亭、琼中、乐东三县交界的五指山中心地带,人口约一万三千余人,仅占黎族总人口四十万人(1957年)的一小部分。海南岛的汉人称黎族的... 解放前夕,海南岛的黎族中,还保留一种他们称为“翁堂沃工”制的社会生产组织。实行这种制度的地区包括保亭、琼中、乐东三县交界的五指山中心地带,人口约一万三千余人,仅占黎族总人口四十万人(1957年)的一小部分。海南岛的汉人称黎族的“翁堂沃工”制为“合亩制”。称实行这种制度的地区叫合亩地区。许多研究者对这种制度的性质,对该地区的社会发展阶段,提出了各种看法:有的认为它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并掺杂各种经济因素;有的认为合亩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本上是私有制的,同时又存在公有制因素的残余;有的更认为合亩地区已进入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等等,迄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前夕 家长制家庭公社 合亩 汉族 海南岛 黎族 原始公社 生活用品 私有制 亲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晚年“笔记”中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论述
11
作者 苏凤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1-46,共6页
马克思晚年的“笔记”,虽然不能称之为社会经济形态笔记,但它确实广泛涉及社会经济形态问题,这是马克思弄清了原始氏族社会的血缘结构和家庭的起源,更广泛地研究了非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东方众多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之后的晚年之作。认识“... 马克思晚年的“笔记”,虽然不能称之为社会经济形态笔记,但它确实广泛涉及社会经济形态问题,这是马克思弄清了原始氏族社会的血缘结构和家庭的起源,更广泛地研究了非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东方众多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之后的晚年之作。认识“笔记”中直接或间接的有关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论述。对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恩的整个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学说甚至唯物史观,都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 家长制家庭公社 血缘结构 摩尔根 氏族社会 社会经济形态 古代社会 马克思 起源 封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商宗法制简议
12
作者 李则鸣 《江汉论坛》 1984年第11期64-66,共3页
殷商有无宗法制?我国古代宗法制是西周开创的,还是如孔子所说:经过夏、商、周的因、损、益?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着异议的问题,本文仅就殷商宗法制作一简要的论证。依据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共同规律,以父权为核心的宗法关系是伴随着父系家... 殷商有无宗法制?我国古代宗法制是西周开创的,还是如孔子所说:经过夏、商、周的因、损、益?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着异议的问题,本文仅就殷商宗法制作一简要的论证。依据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共同规律,以父权为核心的宗法关系是伴随着父系家长制家庭公社的形成而形成的。父系家长制家庭公社虽已区分为自由人与非自由人,但仍是一血族团体。血族成员之间虽由于父权的出现而失去了原来的平等关系,但在经济上仍保存着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生产和共同消费的关系。家族公社是氏族公社的分枝,氏族之上有部落,部落之上还有部落联盟等血缘团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由儒、墨显学所传颂的尧、舜、禹“禅让”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制家庭公社 宗法关系 我国古代 家族公社 春秋战国时期 部落联盟 氏族公社 孔子 甲骨文 先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代的阶级和国家关系——从比较中看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渐进性过程之二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凤捷 《安徽史学》 1987年第2期4-11,共8页
笔者曾在《关于国家“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其产生发展的阶段性——从比较中看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渐进性过程之一》一文中,探索了雅典、罗马和德意志这三种国家兴起的主要历史环境条件,指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和国家有... 笔者曾在《关于国家“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其产生发展的阶段性——从比较中看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渐进性过程之一》一文中,探索了雅典、罗马和德意志这三种国家兴起的主要历史环境条件,指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和国家有自己存在的完整的历史过程,它有着孕育、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和消亡这不同的阶段,只是由于具体历史环境条件的不同,在不同的地区、国家和民族那里,各有不同的具体特点罢了。”根据这个分析,本文试图说明,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正式产生与完全形成的时限及其具体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制家庭公社 氏族部落 中国历史 国家关系 氏族贵族 血缘关系 阶级关系 血缘结构 阶级分化 父系氏族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怒族的氏族与血族部落残余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鹤书 《云南社会科学》 1982年第6期62-69,共8页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的资料,对怒族中残存的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和血族部落的不同的特点进行探讨。作者认为,怒族在十五世纪中期处于母权制的繁荣期。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怒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怒族社会中的...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的资料,对怒族中残存的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和血族部落的不同的特点进行探讨。作者认为,怒族在十五世纪中期处于母权制的繁荣期。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怒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怒族社会中的氏族部落组织残余却保留下来。怒族的部落组织是按氏族特征组成的,处于血族部落阶段。随着晚近犁耕农业的出现、生产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怒族社会的氏族组织联系日益松弛,血族部落组织使呈现出向地域部落过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族 部落组织 云南怒族 血族 头人 父子连名制 怒江地区 家长制家庭公社 傈僳族 母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流,在深层涌动——读朱晓平的四部中篇小说
15
作者 李兆忠 《当代作家评论》 1987年第3期23-29,共7页
桑树坪——历史的“活化石”迄今为止,在他为数有限的几个作品中,朱晓平的创作始终没有逸出那个叫作桑树坪的西北小山村和周围那一片贫瘠的山塬,那十几户贫苦的家庭和几十个默默生存的农民。从作品覆盖的时间历程看,大体也没有超出十年... 桑树坪——历史的“活化石”迄今为止,在他为数有限的几个作品中,朱晓平的创作始终没有逸出那个叫作桑树坪的西北小山村和周围那一片贫瘠的山塬,那十几户贫苦的家庭和几十个默默生存的农民。从作品覆盖的时间历程看,大体也没有超出十年动乱中的那两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坪 作家 作品 文化心理 活化石 艺术创作 私刑 生存环境 家长制家庭公社 中国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简议
16
作者 许垣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简议许垣我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个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效劳了4000年的阶级统治形式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怎样的特征,应该如何看待与它并存的某些民主习惯的性质?要回答这些... 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简议许垣我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个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效劳了4000年的阶级统治形式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怎样的特征,应该如何看待与它并存的某些民主习惯的性质?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国家的起源谈起。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体制 家长制家庭公社 民主权利 专制主义 土地公有制 政治制度 奴隶制 董仲舒 土地私有制 民主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摩尔根《古代社会》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17
作者 卓天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以他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去研究原始社会史.“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并且用了只有马克思才能用的字眼谈论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改造,提...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以他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去研究原始社会史.“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并且用了只有马克思才能用的字眼谈论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改造,提出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根 《起源》 《古代社会》 批判继承与发展 氏族 马克思恩格斯 家长制家庭公社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原始社会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民族学的贡献——《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分析
18
作者 李小东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12-16,共5页
民族学是马克思曾经研究过的一个领域,虽然他生前没有来得及发表民族学的专著,但他却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就是《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摩尔根和马克思是同代人,他的巨著《古代社会》于1877年出版后即在资... 民族学是马克思曾经研究过的一个领域,虽然他生前没有来得及发表民族学的专著,但他却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就是《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摩尔根和马克思是同代人,他的巨著《古代社会》于1877年出版后即在资产阶级学术界中遭到了不公正的冷遇,对该书进行排挤。但是,马克思“很喜欢这本书”,他在1881年5月至1882年2月间十分仔细地阅读了《古代社会》,并做了十几万字的笔记,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摘要》一书。显然,马克思打算运用摩尔根的成果进行民族学和史学方面的著述,遗憾的是马克思没有完成这一工作就去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根 民族学 马克思 《古代社会》 普那路亚家庭 斯拉夫人 父权制 家长制家庭公社 社会组织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拉祜族的母权制及其向父权制的过渡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启新 杨鹤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75-83,共9页
历史悠久的拉祜族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边疆的山区。该族自称有拉祜西(黄拉祜)、拉祜纳(黑拉祜)、拉祜普(白拉祜)三支。有些地区的汉族人民称他们为“苦聪人”,而分别称三个支为“黄苦聪”、“
关键词 母权制 父权制 母系大家庭 原始农业 社会主义 刀耕火种 从妻居 家长制家庭公社 过渡 历史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