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传统家训家风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莉涛 陈延斌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9期5-16,共12页
传统家训家风文化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根基的夯实,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践行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始场域,传统家训家风文化... 传统家训家风文化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根基的夯实,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践行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始场域,传统家训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契合性,优秀传统家训教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借鉴,家训典籍和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地气”载体。充分发挥传统家训家风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化育功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深度挖掘和汲取传统家训家风文化的精髓,丰富传统家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地域特色,立足于家庭教化促进价值观养正于蒙,构建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媒体五位一体的协同合力、互为支撑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训家风文化 家庭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家训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践行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方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83,共3页
传统家训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家训家风蕴含着修身之道、治家之道、处世之道、家国同构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创新家训家风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民认... 传统家训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家训家风蕴含着修身之道、治家之道、处世之道、家国同构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创新家训家风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民认知、多渠道宣传传统家训家风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认同、优化传统家训家风教育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体践行等路径,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家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蔡桂珍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4-65,共2页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所蕴含的优良家德、家训、家规、家谱是强化家庭建设的首要途径,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应挖掘优秀资源,强化家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当代家风;发...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所蕴含的优良家德、家训、家规、家谱是强化家庭建设的首要途径,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应挖掘优秀资源,强化家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当代家风;发挥育人功能,实现"以文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门历史名人家风家训的当代价值
4
作者 王磊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统家风家训内容丰富,涉及个人品行、家庭伦理、社会关系等各方面。以陈白沙、梁启超、陈垣等为代表的江门历史名人向来格外重视家风家训的教导,其家风家训可以归纳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统家风家训内容丰富,涉及个人品行、家庭伦理、社会关系等各方面。以陈白沙、梁启超、陈垣等为代表的江门历史名人向来格外重视家风家训的教导,其家风家训可以归纳为“敦品行、守孝道、和乡邻、重教育”等内容。传统优秀家风家训既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又是培育新时代家风的文化源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与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文化,对培育个体素养、弘扬家庭美德、传承社会良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江门历史名人 家风家训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家风家训文化发展的价值困境与路径优化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邱雨洁 王邦根 易启洪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2期171-176,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家风家训文化作为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家庭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关键元素。然而,当前乡村家风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家风家训文化作为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家庭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关键元素。然而,当前乡村家风家训文化面临主体流失、意识淡薄、载体缺乏的发展困境,难以持续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充沛动能。以唤醒主角意识、营造社会氛围、构建系统链路的举措,能够有效激活乡村家风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家训文化 价值 困境 路径优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风家训是乡村治理的文化根基
6
作者 杨清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4期31-33,共3页
迈向工业文明时,乡村因年轻人外流,人才缺乏。在民族学视角下,乡村治理困局待破解,宜以“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崇家风家训,扬核心价值,挽乡村颓势,促传统新生,成和富乡村,展文化印记之功,筑家国稳定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家... 迈向工业文明时,乡村因年轻人外流,人才缺乏。在民族学视角下,乡村治理困局待破解,宜以“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崇家风家训,扬核心价值,挽乡村颓势,促传统新生,成和富乡村,展文化印记之功,筑家国稳定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家庭、家教以及家风建设置于极为关键的地位。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曾多次着重提及:“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建设 家风家训 文化根基 前途命运 精神内核 乡村治理 德治 治理困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风家训建设在凉山彝区思想扶贫中的价值逻辑与现实路径
7
作者 马宁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凉山彝族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脱贫攻坚任道重远,其精神与文化贫困成为致贫返贫的根源之一。家风家训建设是凉山彝族地区思想扶贫中的重要文化载体和实践手段,对推动凉山彝族地区精准脱贫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 凉山彝族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脱贫攻坚任道重远,其精神与文化贫困成为致贫返贫的根源之一。家风家训建设是凉山彝族地区思想扶贫中的重要文化载体和实践手段,对推动凉山彝族地区精准脱贫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并将促进区域内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进步、繁荣和团结,有利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家训 思想扶贫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风家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8
作者 赵雅琴 《河南农业》 2018年第36期58-59,共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风家训思想价值观同根同源,内涵契合,对现代家风家训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现阶段践行核心价值观要以传统家风家训为重要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家风家训家规优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剔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风家训思想价值观同根同源,内涵契合,对现代家风家训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现阶段践行核心价值观要以传统家风家训为重要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家风家训家规优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全面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家风的现实状况,推进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的建设,以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推广,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深入基层,开展相关调研和实践工作,深入推进家风家训与核心价值观的关联建设工作,创建文明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家风家训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风家训对新时代农村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崔晓君 《乡村论丛》 2023年第4期51-55,共5页
家风家训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体现。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源头,也是伴随着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终身教育。由于当前的家庭与传统家庭的结构不同、父母对教育的过分重视、留守儿童等不... 家风家训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体现。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源头,也是伴随着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终身教育。由于当前的家庭与传统家庭的结构不同、父母对教育的过分重视、留守儿童等不良家庭新类型出现等,对新时代农村家庭教育提出了挑战。而新时代农村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讲攀比、家庭教育缺失等各种新问题也呼唤着传统家风家训的浸润和回归。新时代农村家庭教育应该吸收传统家风家训的思想智慧和精华,重视修身立德、勤劳节俭、和睦亲邻和勤勉好学等方面的家庭教育的精髓,契合新时代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要求,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家训 新时代 农村家庭教育 修身立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优良家风家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蕴 被引量:20
10
作者 夏江敬 汪勤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家风家训,作为一种无声的力量,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探索优良家风家训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包括优良家风家训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弘扬优秀家训文化,培育优良家风,营造和谐家... 家风家训,作为一种无声的力量,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探索优良家风家训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包括优良家风家训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弘扬优秀家训文化,培育优良家风,营造和谐家庭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向同利。将优良家风家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家训 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家风家训:乡村伦理重建的一个理论解释 被引量:14
11
作者 沈费伟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77,共7页
当前,我国乡村社会伦理正面临着治理困境,乡村伦理重建需要强化道德教化和心理教育,这就要求传承并弘扬家风家训。良好的家风家训对乡村社会伦理重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即家风家训具有道德培育与教化功能、引导规范村民行为功能、弘扬... 当前,我国乡村社会伦理正面临着治理困境,乡村伦理重建需要强化道德教化和心理教育,这就要求传承并弘扬家风家训。良好的家风家训对乡村社会伦理重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即家风家训具有道德培育与教化功能、引导规范村民行为功能、弘扬传统文化功能以及塑造核心价值观功能。然而当前我国乡村社会伦理重建面临着各种困境,突出反映在家风家训式微,具体表现为古代家风家训的遗失、市场经济的逐利行为、小家庭教育观念的忽视、不良家风家训的影响。因此,乡村伦理重建必须传承弘扬家风家训,通过挖掘整理家风家训,为乡村伦理重建提供保障机制;宣扬家风家训价值,为乡村伦理重建提供舆论氛围;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为乡村伦理重建提供传承平台;遏制不良家风影响,为乡村伦理重建提供净化效用;构筑"三位一体"战略,为乡村伦理重建提供永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家风家训 伦理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优秀家风家训引领风气之先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姝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137,共2页
优秀家风家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载体。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知感、认同感。要通过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思想资源,落实优秀家风家训行为实践,... 优秀家风家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载体。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知感、认同感。要通过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思想资源,落实优秀家风家训行为实践,融入优秀家风家训红色色彩,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家风家训 精神文明建设 引领风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家风家训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互进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清如 《乡村论丛》 2021年第5期23-30,共8页
优秀家风家训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着文化建设中主体的缺失、传统乡村文化的规范化和引领力不断下降、乡村文化建设搭载平台单一、乡村文化建设工作者队伍的缺失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一困境需要通过乡情和亲情维系... 优秀家风家训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着文化建设中主体的缺失、传统乡村文化的规范化和引领力不断下降、乡村文化建设搭载平台单一、乡村文化建设工作者队伍的缺失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一困境需要通过乡情和亲情维系的优秀家风家训进而吸引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回归;并将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家庭教育,发挥好家风家训规范与引导作用,搭建优秀家风家训的宣传和引领示范平台,进一步优化优秀家风家训建设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互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家风家训 乡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训中的孝道及其价值意蕴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海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0-169,共10页
家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空间,家训家风是民族文化基因传承的中国方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孝道的优良传统,家训尤其推崇孝道,倡导以孝立身、以孝齐家,涵育孝道家风。传统家训的孝道教育主要包括尽心养亲、爱敬至上、顺亲为大、... 家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空间,家训家风是民族文化基因传承的中国方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孝道的优良传统,家训尤其推崇孝道,倡导以孝立身、以孝齐家,涵育孝道家风。传统家训的孝道教育主要包括尽心养亲、爱敬至上、顺亲为大、谏亲从义、丧祭遵礼等五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向世人展示了孝道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家训以孝道为中心,树立价值导向,注重人格养成,强化道德认同,建构起完善系统的道德教化体系。在新时代,重新激活家训家风的生命力,传承家训家风的优秀元素,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家风 孝道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安乡村 德润民心——江西法治乡村建设扫描
15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9期26-26,共1页
近日,司法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法治乡村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西。从民间戏团送法下乡到客家山歌以唱普法,从融合红色法治文化到传承优良家风家训……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江西积极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根基不... 近日,司法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法治乡村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西。从民间戏团送法下乡到客家山歌以唱普法,从融合红色法治文化到传承优良家风家训……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江西积极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根基不断夯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 送法下乡 乡村基层 乡村建设 加强法治 家风家训 客家山歌 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邹城“乡贤+公益”涵育文明乡风
16
作者 盛超 周波汝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7期10-11,共2页
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唐村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通过弘扬乡贤文化,开展“儒风唐韵”新乡贤文明行动,鼓励乡贤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传承优良家风家训,调解矛盾纠纷,参与乡村治理,为家乡发展助力,使乡贤文化渗透到乡村民生、移风易俗、镇... 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唐村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通过弘扬乡贤文化,开展“儒风唐韵”新乡贤文明行动,鼓励乡贤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传承优良家风家训,调解矛盾纠纷,参与乡村治理,为家乡发展助力,使乡贤文化渗透到乡村民生、移风易俗、镇域经济、慈善公益等方面,成为乡村振兴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公益 山东邹城 山东省邹城市 乡村振兴 家风家训 移风易俗 乡贤文化 镇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原区集锦
17
《江西农业》 2019年第23期42-42,共1页
东固畲族乡位于吉安市青原区东南部,青东公路穿境而过,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江西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近年来,东固畲族乡按照“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总体要求,完善村庄布局规划,突出特色、整体推进,... 东固畲族乡位于吉安市青原区东南部,青东公路穿境而过,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江西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近年来,东固畲族乡按照“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总体要求,完善村庄布局规划,突出特色、整体推进,形成“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格局。江口村新农村建设发动群众参与其中,修建通组路、入户路等项目由村委会出资水泥材料等,村民投工投劳,形成良性循环,在打造200个美丽示范庭院过程中,颁发的公示户牌融入本土革命先烈赖经邦、胡海、黄公略的故事,以其光荣事迹和家风家训促进乡风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 良性循环 青原区 水泥材料 新农村建设 黄公略 家风家训 乡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堰探索“小积分+”助力法治乡村“大提升”
18
《村委主任》 2021年第10期5-5,共1页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创新法治乡村治理方式,试点探索家庭法治道德“积分制”管理,将民主法治创建、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内容纳入积分制范畴,汇聚自治、法治、德治力量。一是“小积分+人居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采取“政府+”“代表...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创新法治乡村治理方式,试点探索家庭法治道德“积分制”管理,将民主法治创建、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内容纳入积分制范畴,汇聚自治、法治、德治力量。一是“小积分+人居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采取“政府+”“代表+”“农户+”创新评比模式,将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融入人居环境整治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文化 积分制 美丽乡村 村规民约 江苏泰州市 人居环境 家风家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