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学家校协同育人现状与对策——基于对中学生家长的调查 |
戴斌荣
杜思佳
邱慧燕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2
|
“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 |
李根
|
《教学与管理》
|
2022 |
8
|
|
3
|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博弈困境与纾解 |
杨茂庆
伍辉燕
|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4
|
课外实践活动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
冯嵩
张倩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特征、价值与建设路径 |
李百成
潘小峰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6
|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价值、新逻辑与新机制 |
邵晓枫
罗志强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7
|
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行动”进路 |
李江楠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8
|
共生理论视域下乡村学校引领校家社协同育德共生系统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
褚红宇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9
|
重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组织边界 |
李百成
潘小峰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中介方法论的思考 |
许晓革
张祥兰
|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边界意识与跨界行动 |
李江楠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智慧校园建设助力家校协同育人研究 |
冉崇娟
|
《计算机科学》
|
2025 |
|
|
13
|
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的形势研判、关键挑战与政策路径--基于中国东中西部21省9199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
薛二勇
张俊姣
李健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7
|
|
14
|
面向共同体育人:家校社协同育人制度的审思与重塑 |
鲁长风
田友谊
黄春晨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4 |
13
|
|
15
|
全美家长教师协会引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功能研究 |
张雯
万秀兰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青少年体育参与中的家长教育:价值、镜鉴与策略 |
喻晶
李成梁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7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联体协同机制的创新 |
黄丽萍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遭遇的困境及其应对 |
齐彦磊
周洪宇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5
|
|
19
|
合作共育与跨界整合:美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 |
孙晓红
杜娇阳
李琼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3
|
|
20
|
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特点、价值与机制 |
邵晓枫
郑少飞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