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娲与依罗──土家族神话对古神话复原的启示
1
作者 钟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21-22,共2页
女娲与依罗──土家族神话对古神话复原的启示钟年在中国上古神话的众神谱中,女朗的地位极为显赫。女娲的业绩主要有二,一是造人,一是补天。补天神话奇讳瑰丽、气势磅礴,堪称上古神话中之杰作,但毕竟造人神话与人类关系更密、更富... 女娲与依罗──土家族神话对古神话复原的启示钟年在中国上古神话的众神谱中,女朗的地位极为显赫。女娲的业绩主要有二,一是造人,一是补天。补天神话奇讳瑰丽、气势磅礴,堪称上古神话中之杰作,但毕竟造人神话与人类关系更密、更富情趣。女蜗不唯造人,还曾“祷词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神话 上古神话 《风俗通义》 女娲 人类起源神话 启示 《淮南子》 少数民族地区 补天神话 人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忆的小说意识──评《父系和母系的神话》 被引量:2
2
作者 钟本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21,共6页
王安忆的小说意识──评《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钟本康王安忆是从写诗转向小说的,她起初的小说集《雨,沙沙沙》还明显地拖着诗的尾巴,因为这些小说是抒发性的,局限于个人经验和个人情感。《小鲍庄》是一个突变,一个飞跃,对此,王安... 王安忆的小说意识──评《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钟本康王安忆是从写诗转向小说的,她起初的小说集《雨,沙沙沙》还明显地拖着诗的尾巴,因为这些小说是抒发性的,局限于个人经验和个人情感。《小鲍庄》是一个突变,一个飞跃,对此,王安忆说:“我想讲一个不是我讲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意识 纪实小说 《叔叔的故事》 母系 父系 逻辑推论 家族神话 生存方式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人与蛇文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奇 《林业与生态》 2003年第9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家族 四川东部 民族意识 家族神话 宗教信仰 湖南西部 现代文明 民风民俗 精神文化 四川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南宅与《聊斋志异》——由蒲松龄刘南宅坐馆传说谈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运春 路遥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4-133,共10页
沂水县流传的有关刘南宅与《聊斋志异》的传说,存在"社会传说"与刘氏"家族传说"两种版本:民间传说蒲松龄曾在当地望族刘南宅坐馆,并作讽刺文《三朝元老》;刘氏后裔虽则提出这是对刘家的攻讦和污蔑,但家族内部流传... 沂水县流传的有关刘南宅与《聊斋志异》的传说,存在"社会传说"与刘氏"家族传说"两种版本:民间传说蒲松龄曾在当地望族刘南宅坐馆,并作讽刺文《三朝元老》;刘氏后裔虽则提出这是对刘家的攻讦和污蔑,但家族内部流传某位先祖曾与蒲松龄有过短暂交集,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实际上,社会传说与当地民众以刘南宅为中心构建地方历史记忆的思维惯性有关,是传统文化语境下的杜撰。刘氏家族传说则说明士人互动乃是蒲松龄文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源泉之一。刘氏"家族神话"与《聊斋志异》的历史渊源反映出明清之际的时代文化影痕:伴随佛道信仰世俗化,佛教和道教在民间影响不断扩大,谈异文化逐渐渗入了士人家庭生活和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南宅 蒲松龄 家族神话 《聊斋志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的河岸流动的水——《纪实与虚构》与王安忆写作的理想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新颖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9-13,8,共6页
一长篇小说《纪实和虚构》让我去重温王安忆写作小说的理想,它是以否定的形式表达的:一、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二、不要材料太多,三、不要语言的风格化,四、不要独特性.这"四不要"没有各自的对应项,也就是说,与之相对应的不... 一长篇小说《纪实和虚构》让我去重温王安忆写作小说的理想,它是以否定的形式表达的:一、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二、不要材料太多,三、不要语言的风格化,四、不要独特性.这"四不要"没有各自的对应项,也就是说,与之相对应的不是四项,而是一个理想整体.这个理想整体被作家感觉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长篇小说 物质化 小说世界 独特性 特殊环境 叙述者 作品 家族神话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