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合并腱黄瘤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张立坤 朱圣杰 +3 位作者 冯心怡 钱婷婷 徐明圆 庄丽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
报告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合并腱黄瘤。患者男,46岁。左肘部皮下结节8余年。皮肤科检查:左肘关节外侧近心端一肤色结节,约3.0 cm×2.5 cm,隆起于肤面,周围皮肤可见少许色素沉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纤维结缔组织间可见散在分布的组... 报告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合并腱黄瘤。患者男,46岁。左肘部皮下结节8余年。皮肤科检查:左肘关节外侧近心端一肤色结节,约3.0 cm×2.5 cm,隆起于肤面,周围皮肤可见少许色素沉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纤维结缔组织间可见散在分布的组织细胞及泡沫细胞,细胞未见明显异形性,细胞核较小,呈固缩状,并可见Touton巨细胞。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脂蛋白a及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均升高。诊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合并腱黄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家族 腱黄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筛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意义研究
2
作者 李渊 马弘阳 +3 位作者 李标 岳岸娜 邵娅庆 孙康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15-4521,共7页
背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病,是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这部分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早发现和尽早接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存活率。目的在... 背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病,是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这部分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早发现和尽早接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存活率。目的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筛查FH,探讨社区人群筛查FH的临床价值、意义。方法2023年7—12月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及下属医联体5个社区卫生中心LDL-C≥4.90 mmol/L并完成基因测序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64例,根据LDL-C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Q1组(4.90 mmol/L≤LDL-C<5.10 mmol/L,n=43)、Q2组(5.10 mmol/L≤LDL-C<5.32 mmol/L,n=40)、Q3组(5.32 mmol/L≤LDL-C<5.67 mmol/L,n=41)、Q4组(5.67 mmol/L≤LDL-C<11.06 mmol/L,n=40)。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64例,血脂异常知晓率为39.02%(64/164),21.95%(36/164)的患者既往服用降脂药,Q1~Q4组患者总胆固醇(T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体格检查,均未发现腱黄素瘤、脂性角膜弓,Q4组有1例患者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Q1~Q4组患者荷兰临床脂质网络标准评分、疑似FH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基因测序主要结果为确诊FH,FH基因变异检出率14.6%(24/164),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变异占11.0%(18/164),载脂蛋白B(ApoB)变异占3.1%(5/164),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变异占0.6%(1/164)。Q1~Q4组FH基因变异检出率、致病、可能致病、杂合基因型、LDLR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受试者基因测序次要结果定义为疑似FH及其他原发性脂代谢异常,疑似FH及其他脂代谢相关基因变异率为70.12%(115/164),Q1~Q4组基因测序次要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人群高胆固醇血症LDL-C≥4.9 mmol/L的患者中,FH基因变异率较高,同时其他原发性(遗传性)脂代谢基因变异率较高,在社区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筛查FH有重要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家族胆固醇 筛查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晨 陆志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的临床特征为血总胆固醇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沉积于组织,形成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早发冠心病。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的临床特征为血总胆固醇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沉积于组织,形成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早发冠心病。FH的发病机制为LDL受体(LDL receptor,LDLR)或apoB基因突变引起LDL受体途径功能缺陷,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患,具有基因剂量效应;部分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机制为LDL受体衔接蛋白1(LDL receptor adaptor protein 1,LDLRAP1)失功能型突变,导致LDL内化活性降低。罕见的人类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发生功能型突变也可引起严重的FH表型。PCSK9通过降解LDLR蛋白间接下调LDL受体途径,其失功能突变可致血浆LDL水平下降。因此PCSK9是目前降脂药物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fh) 载脂蛋白B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LDL受体衔接蛋白1 (LDLRAP1) 人类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DLR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代艳芳 孙立元 +1 位作者 张新波 王绿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主要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突变导致的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FH患者LDLR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表面LDLR减少或缺如,机体代谢胆固醇能...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主要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突变导致的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FH患者LDLR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表面LDLR减少或缺如,机体代谢胆固醇能力降低,血浆胆固醇增高并沉积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常伴有全身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因此FH也是最常见的严重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对LDLR基因突变的报道总共有1741种,经整理我国目前报道的140例FH指示病例,包括108种LDLR基因突变类型。文章对已报道的中国FH患者LDLR基因突变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综述,旨在为FH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家族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基因突变 中国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6例临床与生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艳玲 赵卫红 +5 位作者 钱宁 宋金青 戚豫 秦炯 李万镇 吴希如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生化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就诊年龄2~16岁。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皮肤黄色瘤 ,血清总胆固醇6.38~18.53mmol/L ,LDLC4.71~16.35mmol/L ,甘油三酯浓度正常。4例心电... 目的探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生化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就诊年龄2~16岁。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皮肤黄色瘤 ,血清总胆固醇6.38~18.53mmol/L ,LDLC4.71~16.35mmol/L ,甘油三酯浓度正常。4例心电图ST_T段下降。2例分别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和眼底动脉硬化。例5及其父母接受了LDL_R基因分析 ,证实例5及其父亲4A外显子444位碱基存在杂合突变 (T→A)。经低胆固醇饮食和降脂药物治疗 ,5例患儿血脂逐渐下降 ,全身情况改善。结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严重损害患儿心血管系统和皮肤 ,通过低胆固醇饮食和降脂药物治疗可有效地改善预后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诊断 治疗 小儿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 B和Apo AⅠ/Apo B比值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颜丽 付晓艳 +3 位作者 周珊珊 刘维娟 何津祥 何津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1-675,共5页
目的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CHL)家系成员之间血脂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探寻用于FH和FCHL鉴别诊断的指标。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FH家系6个(共47人),FCHL家系23个(共94人),正常对照组家系10个(共57... 目的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CHL)家系成员之间血脂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探寻用于FH和FCHL鉴别诊断的指标。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FH家系6个(共47人),FCHL家系23个(共94人),正常对照组家系10个(共57人),在FH家系和FCHL家系内又分为血脂升高的受累组和血脂正常的未受累组,比较各组之间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包括CO2CP、BUN、Cr、BUN/Cr、UA)。结果 FH家系受累组TC、HDL-C、LDL-C及Apo B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Apo AⅠ/Apo B比值明显低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LP(a)、BUN和Cr水平也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TAG水平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CHL家系受累组TC、TAG、LDL-C及Apo B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Apo AⅠ/Apo B比值明显低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LP(a)和BUN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个家系受累组间相比,FH家系LDL-C和Apo B水平明显高于FCHL家系,TC水平和Apo AⅠ/Apo B比值也高于FCHL家系,而TAG水平明显低于FCHL家系。结论除常用的TC、TAG和LDL-C之外,Apo B和Apo AⅠ/Apo B有望成为FH与FCHL鉴别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家族混合型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双侧颞骨黄色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7
作者 蒙翠原 邱前辉 +2 位作者 苏小妹 冼宇飞 庄恒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426-429,共4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血液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皮肤及跟腱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为临床特征。发生在颞骨的黄色瘤非常罕见。黄色瘤病理镜下改变为:大量泡沫细胞或黄色瘤细胞浸润,大量呈菱...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血液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皮肤及跟腱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为临床特征。发生在颞骨的黄色瘤非常罕见。黄色瘤病理镜下改变为:大量泡沫细胞或黄色瘤细胞浸润,大量呈菱形裂隙的胆固醇结晶、周围有异物多核巨细胞。治疗上采取针对病因的内科治疗和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颞骨 黄色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累及心血管系统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沛 支爱华 戴汝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评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累及心血管系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2-01至2013—11我院经临床诊断为FH的14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8~39【(平均(24.43±9.88)】岁。14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 目的:评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累及心血管系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2-01至2013—11我院经临床诊断为FH的14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8~39【(平均(24.43±9.88)】岁。14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增强扫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14例患者均有黄色瘤和(或)腱黄瘤,其中10例为纯合子,4例为杂合子。病变累及左主干10例、前降支8例、回旋支4例、右冠状动脉9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14例患者中6例左心室壁普遍肥厚,6例左心室增大,4例左心室功能减低。所有患者主动脉均呈粥样硬化性改变,13例表现为主动脉根窦部管壁明显增厚、钙化斑块形成;7例患者主动脉瓣受累;10例主动脉瓣上狭窄;8例降主动脉和(或)腹主动脉管腔不规则、多发狭窄;1例表现为主动脉全程明显扩张,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及大量附壁血栓形成。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共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行主动脉瓣上狭窄矫正术(其中1例患者同时行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结论:FH患者早发心血管系统受累,早期明确病变程度及特点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对预防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早发冠心病 主动脉瓣上狭窄 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彭道泉 赵水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1-416,共6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诊治是个体化医疗甚至精准医疗的代表,早期筛查及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然而,我国FH患者普遍存在诊断及治疗均不足的情况,不仅国民健康意识不足,而且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对于FH筛查及干预管理也不足。FH...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诊治是个体化医疗甚至精准医疗的代表,早期筛查及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然而,我国FH患者普遍存在诊断及治疗均不足的情况,不仅国民健康意识不足,而且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对于FH筛查及干预管理也不足。FH治疗策略包括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药物治疗、脂蛋白血浆置换、肝脏移植等。本文旨在对我国FH诊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公众对FH的认知,实现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并助力我国FH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性黄瘤病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会申 张文娟 +2 位作者 付越 王雅慧 陈秀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黄瘤病 胆固醇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黄瘤病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覃芳 孟赤 +1 位作者 谭娟 李家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6-737,共2页
关键词 黄瘤病 胆固醇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性黄瘤病1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丽 黄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5-196,共2页
报告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性黄瘤病。患者有结节性黄瘤及角膜环。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甘油三酯正常。其两个堂姊妹亦有皮肤黄瘤。尾骨处结节组织病理显示大量的黄瘤细胞和纤维增生。
关键词 家族 胆固醇 黄瘤病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角膜弓及其与动脉硬化之间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佳 汪军 +5 位作者 蔺洁 勇强 孟忻 高新晓 辛晨 刘广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3-735,739,共4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角膜弓及其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肺血管研究所随访的FH患者14例。采集静脉血得到四项血脂数值;眼科检查确定角膜弓分... 目的探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角膜弓及其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肺血管研究所随访的FH患者14例。采集静脉血得到四项血脂数值;眼科检查确定角膜弓分级;颈总动脉彩色多普勒明确左、右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其最厚处的内-中膜厚度来表示其动脉硬化程度。分析角膜弓与血脂、角膜弓与年龄、角膜弓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14例FH患者血脂总胆固醇(12.95±5.24)mmol.L-1、低密度脂蛋白(9.89±4.28)mmol.L-1,与正常对照组(4.03±0.54)mmol.L-1、(2.17±0.47)mmol.L-1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14例FH患者的角膜弓与年龄间有相关性(r=0.580,P=0.030)、与动脉硬化之间有相关性:左侧颈总动脉(r=0.548,P=0.042),右侧颈总动脉(r=0.692,P=0.006)。结论 FH患者中角膜弓的程度与年龄及动脉硬化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角膜弓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性黄瘤病1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秀芳 刘小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4-375,共2页
患者男,22岁,两肘关节伸侧。右足跟相继出现扁平、结节状黄色肿块7年,无自觉症状。血胆固醇、β脂蛋白异常增高;心脏多普勒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增厚伴轻度主动脉返流;眼科检查发现角膜环;手术切除左肘部黄色肿块。组织病理切片报告... 患者男,22岁,两肘关节伸侧。右足跟相继出现扁平、结节状黄色肿块7年,无自觉症状。血胆固醇、β脂蛋白异常增高;心脏多普勒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增厚伴轻度主动脉返流;眼科检查发现角膜环;手术切除左肘部黄色肿块。组织病理切片报告真皮网状层大量泡沫状组织细胞浸润,并见多核巨细胞。家族史中患者胞弟7岁开始有同样发病,15岁时死于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黄瘤病 家族 皮肤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儿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樊志文 戴红梅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3-557,共5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脂质代谢障碍疾病,由于FH早期就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增加患者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因此目前越来越强调患者自儿童期就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远期预后。文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脂质代谢障碍疾病,由于FH早期就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增加患者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因此目前越来越强调患者自儿童期就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远期预后。文章综述他汀类药物治疗儿童FH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简化诊断标准:提高中国患者诊治水平的新尝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1-522,共2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并非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许多患者常因早发冠心病而得以诊断[1],既往因对此病的关注程度不够,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对FH发病情况的严重低估,中国之状况则更为沮丧[2]。事实上,FH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并非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许多患者常因早发冠心病而得以诊断[1],既往因对此病的关注程度不够,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对FH发病情况的严重低估,中国之状况则更为沮丧[2]。事实上,FH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显著升高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广泛的皮肤、肌腱黄色瘤及早发冠心病[1-4]。杂合型FH(HeFH)患者的LDL-C水平约为正常人的2~3倍,而纯合型FH(HoFH)患者可高达4倍以上,长期而显著增加的胆固醇负荷可导致FH患者早期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继之引发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诊断 标准 中国人群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新治疗靶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龙 王绿娅 程晓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3-926,共4页
近年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单基因显性遗传疾病,由于高冠心病风险而被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降脂治疗很难使FH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指南推荐的目标值。微小核糖核酸(mi RNA)是长度为18~22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核糖核... 近年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单基因显性遗传疾病,由于高冠心病风险而被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降脂治疗很难使FH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指南推荐的目标值。微小核糖核酸(mi RNA)是长度为18~22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核糖核酸,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靶基因3’端非翻译区结合,抑制靶信使RNA转录、降解及抑制蛋白翻译。随着研究进展,发现mi RNA的表达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FH的新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家族胆固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华 姜思捷 林立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56,F0003,共5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脂蛋白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长期暴露于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下,FH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基因检测对FH的诊断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检测对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脂蛋白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长期暴露于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下,FH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基因检测对FH的诊断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检测对FH的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FH的诊断筛查、治疗方案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检测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其病理、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丽娟 卜庆梅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共2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本文综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病理 诊断 治疗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非常重要——2016年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严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定义与临床管理要点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2期-,共2页
2016年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专家组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分布了共识声明 [1],呼吁全球医务工作者对这种罕见但威胁生命的疾病给以高度重视.事实上,两年前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刊文就纯合子家族性... 2016年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专家组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分布了共识声明 [1],呼吁全球医务工作者对这种罕见但威胁生命的疾病给以高度重视.事实上,两年前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刊文就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定义与临床管理要点提出了专家共识 [2].医学领域如此高频度地针对一种疾病的不同状态或认识发表独立的专家共识尚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方面反映出人类既往对该疾病'有所忽视'或'防治困惑',另一方面说明人类对于FH的认知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出此共识,统一思想,携手共进,为进一步提高全球医务工作者对FH患者的血脂管理水平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胆固醇 临床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