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族性血管网状细胞瘤5例
1
作者 鲁祥和 郑伟明 +1 位作者 诸葛启钏 瞿宣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54-854,共1页
关键词 家族性血管网状细胞瘤 MRI CT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洪波 王秀娟 郭新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ank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中位发病年龄66(22-80)岁,其中25例为男性。38例Ann Arbor分期III-IV期,23例伴有B组症状,34例IPI中高危及高危。起病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31例),可伴多浆膜腔积液(24例)、发热(17例)、皮疹(11例)和贫血(15例)。18例病理组织活检显示EBV阳性,28例Ki-67≥40%,6例伴发EBV血症。4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121)个月,3年预估生存率为37.6%,无进展生存率为2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升高、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的患者生存率更低。结论:AITL起病时临床表现多样,侵袭性高,预后差,常规化疗远期预后不佳。高白介素-6水平、伴有多浆膜腔积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预后 多浆膜腔积液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家族性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
3
作者 贾金秀 段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2期740-741,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网状细胞 心理护理 康复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与非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于士柱 杨露春 +2 位作者 张景全 管欣琴 安同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HB)遗传学特征及其临床病理表现与非家族性HB有无差异。方法对57例HB进行家系调查,长期随访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本组11例(19.3%)为家族性发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非家族性H... 目的探讨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HB)遗传学特征及其临床病理表现与非家族性HB有无差异。方法对57例HB进行家系调查,长期随访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本组11例(19.3%)为家族性发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非家族性HB比较,家族性HB术前病程短,肿瘤体积小,常呈多灶性,复发与再复发率高(P<0.05~0.01)。性别比例、发病年龄、复发与再复发间隔时间及大体与组织学表现,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家族性与非家族性HB的主要差异为:术前病程、肿瘤体积、病灶多少及复发与再复发率的不同,对家族性病例术中必须注意全部切除所有病灶,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系统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细胞 血管 家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质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的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惟伟 马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417-418,共2页
关键词 实质血管网状细胞 血管造影 造影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 颅内肿 发病率 发病部位 脑科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肝网状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6
作者 贾刚刚 于晓辉 +1 位作者 秦建伟 李月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0,共3页
网状血管内皮细胞瘤(ret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RH)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源性恶性肿瘤,局部复发率高,远处转移少见,发生在婴儿的肝RH极其罕见。在此报告1例7个月婴儿的肝脏RH病例。
关键词 网状血管内皮细胞(RH) 肝脏 婴儿 CD31 CD34 FⅧ-Rag Dabsk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家族性多发血管母细胞瘤1例
7
作者 王宏 穆学涛 钟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8-1848,共1页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细胞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相关病理特征分析
8
作者 李慧兰 汝昆 +5 位作者 李晓艳 孙丽丹 李凤丽 姚静雅 蔺亚妮 刘恩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细胞克隆性。结果肿瘤细胞浸润模式主要以结节状(20/32,62.5%)、间质性或小簇状(10/32,31.3%)为主,结节成分较杂,可呈“肉芽肿样改变”;肿瘤细胞主要为小至中等大小淋巴细胞,异型不明显,少数病例可出现明显浆细胞增生。1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CD4阳性T细胞较少,平均为8.4%;滤泡辅助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相关免疫组化标记阳性率分别为:CD10(7/14,50.0%)、BCL6(6/19,31.6%)、PD-1(13/19,68.4%)、CXCL13(13/19,68.4%),大部分病例肿瘤细胞PD-1和CXCL13同时阳性,且阳性细胞数量较少(均<1%)。24例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22例均一致性表达胞质CD3(cCD3)、CD5、CD4、CD2,均不同程度表达CD10,部分病例胞膜CD3(sCD3)表达缺失(12/22,54.5%),部分病例CD7表达缺失(8/22,36.4%);2例未发现异常T细胞。基因重排:7例行T系基因重排检测,其中3例TCR重排阳性。结论AITL侵犯骨髓的肿瘤细胞比例较低且异型性小,容易漏诊及误诊,当骨髓中出现细胞成分较杂的淋巴细胞灶,提示AITL侵犯骨髓。流式细胞术发现表型异常T细胞(CD4和CD10双阳性),强烈提示AITL侵犯骨髓。AITL侵犯骨髓的诊断应综合考虑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及基因重排等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骨髓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髓多发性血管网状细胞瘤并脊髓空洞症1例
9
作者 杨于亮 翁超群 +1 位作者 陈永红 高伯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74-874,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病例报告 MRI诊断 脑脊髓多发血管网状细胞 脊髓空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皮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30
10
作者 周建军 周康荣 +3 位作者 曾蒙苏 王建华 纪元 丁建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孤立性纤维瘤同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的中间性肿瘤,病理和组织学方面重叠表现多,术前误诊率高。本文分析各自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血管... 目的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孤立性纤维瘤同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的中间性肿瘤,病理和组织学方面重叠表现多,术前误诊率高。本文分析各自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和8例孤立性纤维瘤病例,术前经螺旋CT或MR检查,仔细复习CT和MRI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例血管外皮细胞瘤病灶中,位于颅内3例,四肢4例,腹膜后1例,腹股沟1例;肿瘤直径4.8-13.5 cm,平均6.7 cm;瘤内见蚯蚓和结节状异常信号6例,不同程度坏死9例;所有肿瘤实质成分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其中,6例行动态增强,动脉期显著强化5例,中等程度强化1例,所有病例门脉期强化程度与血管相仿。8例孤立性纤维瘤中,位于胸部4例,四肢2例,腹腔1例,盆腔1例;肿瘤直径4.0-22.5 cm,平均9.3 cm;密度或信号较均匀5例,不同程度坏死3例,伴点状钙化1例。CT平扫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仿,内可见两种不同密度的实质成分;CT动脉期呈地图样或线样葡行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强化趋于均匀;MRSE 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T2 WI脂肪抑制为高信号;MR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结论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孤立性纤维瘤具有较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影像学可以诊断和鉴别多数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 血管外皮细胞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肝血管瘤与肝细胞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11
作者 宋毅 程敬亮 +3 位作者 郑权 陈争光 孙璐璐 焦秋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3,共3页
肝血管瘤(hemangioma,ANGI)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而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肝脏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最高。ANGI和HCC病变内部肝脏组织弹性均发生变化。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 elastograph... 肝血管瘤(hemangioma,ANGI)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而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肝脏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最高。ANGI和HCC病变内部肝脏组织弹性均发生变化。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可直接提供组织的硬度数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超声弹成像 杨氏模量 血管 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萍 王晶 +2 位作者 赵伟 景红梅 克晓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91-159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收集23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因素。结果表明,23例AITL患者的中位年龄6...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收集23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因素。结果表明,23例AITL患者的中位年龄62岁,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中高危/高危21例(91.3%),14例患者(60.9%)存在结外侵犯,5例(21.7%)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总体反应率为68.2%,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38.3%和28.7%。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年轻患者预后,免疫抑制剂对于复发难治患者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年龄大于65岁、IPI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淋巴结受累数目、近期疗效、纤维蛋白原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骨髓是否受累为预后相关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及骨髓受累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IPI、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修改的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的危险分层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结论:AITL好发于老年患者,具有高度侵袭性,合并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易感染,预后差,年轻、一般情况较好患者初始强化治疗有可能获益,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年轻患者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免疫抑制剂可作为复发难治患者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预后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MRI诊断(附75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关长群 周丽娟 +1 位作者 李爱娟 杨本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6-357,共2页
为了提高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及MRI诊断水平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 75例经CT(6 9例)和MRI(19例 )检查的结果。结果显示 ,肿瘤位于小脑 6 7例 ,额叶 2例 ,颞叶 1例 ,小脑累及延髓、枕大孔、椎管、脊髓和桥脑小脑角各 1例。CT见囊性低密度伴... 为了提高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及MRI诊断水平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 75例经CT(6 9例)和MRI(19例 )检查的结果。结果显示 ,肿瘤位于小脑 6 7例 ,额叶 2例 ,颞叶 1例 ,小脑累及延髓、枕大孔、椎管、脊髓和桥脑小脑角各 1例。CT见囊性低密度伴瘤壁结节 (囊中瘤) 35例 ,囊性低密度 18例 ,环形囊壁 11例 ,实质性高密度 4例 ,混合密度 6例。 12例MRI呈长T1、长T2 信号伴瘤壁结节。手术病理 ,4 7例囊性肿瘤伴瘤壁结节 0 1~ 3cm ;单发者 71例 ,多发者 3例 ,1例颞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合并多发性血管网状细胞的混合瘤。分析结果表明 ,CT及MRI对位于小脑半球或蚓部向邻近延伸生长 ,无“囊中瘤”特点或实质性肿瘤 ,结合肿瘤增强显著或瘤内有顺磁性血管流空表现 ,病人为中青年 ,病程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网状细胞 CT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肖秀斌 鲁云 +9 位作者 苏航 仲凯励 陈喜林 达勇 刘静 赵世华 王爽 杨波 杨秋实 张伟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单中心近年收治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点及常规化疗近期疗效。方法:1999年9月~2010年9月于本院明确诊断AITL患者23例,其中21例接受治疗。初次治疗17例予CHOP样或CHOP方案,4例予左旋门冬酰胺...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单中心近年收治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点及常规化疗近期疗效。方法:1999年9月~2010年9月于本院明确诊断AITL患者23例,其中21例接受治疗。初次治疗17例予CHOP样或CHOP方案,4例予左旋门冬酰胺酶+博莱霉素+地塞米松+长春地辛方案;化疗后予受累野照射每组各1例,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每组各1例。复发后予ICE、DHAP或ProMACE/CytaBOM方案化疗。维持治疗采用干扰素或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者5例,采用西达苯胺者3例。结果:发病中位年龄60岁,男:女为1.9:1,Ann ArborⅢ~Ⅳ期占96%,57%患者有B组症状,22%患者合并脾受侵/脾肿大。实验室检查结果示,39%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75%患者β2微球蛋白升高,80%患者D-二聚体升高。病理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XCL13阳性率100%(12/12),EBER阳性率80%(8/10)疗效结果分析,CHOP样方案组7例获CR,8例获PR;含左旋门冬酰胺酶方案组1例获CR,1例获PR。21例患者中位生存27(2.9~51.1)个月,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29%。化疗后90%患者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33%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结论:AITL为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的外周T细胞肿瘤,多数患者同时存在凝血机制异常。AITL患者因并发免疫功能异常,化疗后骨髓抑制及感染问题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化疗 CHO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唐雪峰 李甘地 +1 位作者 李亚林 赵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599,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病理 CX-CL13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书红 王全顺 +5 位作者 孙露 李红华 赵瑜 贾博军 张晓玲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08-1210,共3页
为了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AIT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和生存情况。结果表明:1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全身淋巴结肿大,9例伴有发热等全身... 为了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AIT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和生存情况。结果表明:1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全身淋巴结肿大,9例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确诊依据淋巴结活检,病理组织学呈现淋巴结结构破坏,免疫母细胞增生,树枝状血管增生的特点,免疫表型全部为成熟外周T细胞性。12例患者均用CVP为主的化疗方案,总有效率58%。3年生存率为25%,全组中位生存25个月。结论:AITL临床过程呈侵袭性,进展快,中位生存期短,预后差,应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 免疫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伴发肾脏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树东 张丽华 +3 位作者 周志毅 芮俊 梁加贝 孙荣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脾脏SANT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同时对SANT行EnVisio...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脾脏SANT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同时对SANT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讨论及相关分析。结果脾脏SANT病理学检查示病灶呈灰白色结节,边界不清,镜下见多发性血管瘤样结节,结节中央可见裂隙样或窦样血管腔,血管腔隙之间为梭形细胞和卵圆形细胞,结节间为硬化的胶原纤维,梭形细胞较少,多灶性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着,免疫组化表达有一定特征性。右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3级,临床分期2期。结论脾脏SAN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有特征性临床病理表现,伴发恶性肿瘤时需加以鉴别,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血管样结节转化 肾透明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恶性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与体外血管生成特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蒋雪峰 卞修武 +3 位作者 王清良 卢佳友 赵雯 史景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 建立人脑恶性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 (glioma derived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 ,GDMEC)体外培养体系并观察其体外毛细血管样结构形成特性。方法 采用胰酶、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分离人脑恶性胶质瘤微血管片段 ,利用结合CD10 5... 目的 建立人脑恶性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 (glioma derived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 ,GDMEC)体外培养体系并观察其体外毛细血管样结构形成特性。方法 采用胰酶、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分离人脑恶性胶质瘤微血管片段 ,利用结合CD10 5抗体的MACSMicroBeads免疫磁珠内皮细胞分选系统纯化GDMEC ;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对所获得的GDMEC进行鉴定 ;采用三维培养模型 ,观察GDMEC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诱导下的小管样结构 (TLS)形成的特性。结果 所获GDMEC呈FⅧ RAg阳性 ,细胞纯度可达 98% ;电镜下见Weibel Palade小体 ;生长状态良好、可传代培养。这些细胞对VEGF刺激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体外易于形成TLS。结论 本研究摸索并建立了人脑GDMEC的分离培养方法 ,所获GDMEC对肿瘤血管生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胶质血管内皮细胞(GDMEC) 免疫磁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纯红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福旭 张学军 +3 位作者 潘崚 乔淑凯 郭晓玲 董作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62-865,共4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常合并自身免疫现象,如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是NHL中的少见类型。为了研究AITL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1例37岁男性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测、单个...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常合并自身免疫现象,如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是NHL中的少见类型。为了研究AITL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1例37岁男性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测、单个核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Coombs试验、血清学检测、CT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等。结果查明,患者有广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活检表明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降低,Coombs实验阳性,骨髓红系增生低下,提示并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纯红系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经过CHOP-E方案化疗后,合并的AIHA和PRCA以及AITL浸润症状均消失。结论:成功地确诊了合并有AIHA和PRCA的AITL,淋巴结活检和骨髓检测意义大,CHOP-E化疗方案对此种AITL有一定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贫血 纯红系再生障碍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血管周细胞瘤1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连臻强 杨名添 吴秋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79-1380,共2页
关键词 细胞 原发 血管 罕见 血管外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