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土归流前后土家族女性婚姻自主权的抗争与调适 被引量:4
1
作者 尹旦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在"以歌定情"的土家族传统社会,女性掌握着婚姻自主权。改土归流后,朝廷流官强行在土家族地区推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女性的婚姻自主权受到严重冲击。但是,土家族女性一方面竭力与封建婚... 在"以歌定情"的土家族传统社会,女性掌握着婚姻自主权。改土归流后,朝廷流官强行在土家族地区推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女性的婚姻自主权受到严重冲击。但是,土家族女性一方面竭力与封建婚姻制度抗争,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屈从封建婚姻制度。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以接受部分汉族封建婚姻制度为妥协,坚守了土家族女性的部分婚姻自主权。土家族女性在婚姻中的权利意识对当今中国的女权运动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女性 改土归流 婚姻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女性“骂媒”婚俗谐谑话语的堆积本质及方式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宇京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既往有关土家族女性"骂媒"文化事象的专门研究成果,大多涵括于"哭嫁"之中。其实,"骂媒-哭嫁-陪十姊妹"属于土家族婚俗的三个不同环节,彼此之间构成以"骂媒"为原点的堆积维恩关系。作为土家族... 既往有关土家族女性"骂媒"文化事象的专门研究成果,大多涵括于"哭嫁"之中。其实,"骂媒-哭嫁-陪十姊妹"属于土家族婚俗的三个不同环节,彼此之间构成以"骂媒"为原点的堆积维恩关系。作为土家族的特有婚俗文化事象,"骂媒"是土家族青年女性婚姻价值取向的话语权利及方式,其本质是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入木三分的谐谑,其话语方式可以分为直白型、隐喻型、比兴型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女性 骂媒 婚俗话语 谐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土家族女性婚姻自主权的变迁——以湖北恩施州宣恩县J村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尹旦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77-83,共7页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中,土家族女性的婚姻自主权发生了巨大变迁:通过自由恋爱选择配偶成为主流模式,且出现了"男高女低"的条件配置;女性主动离婚数量增加;离异或丧偶女性的再婚被接受,且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独身现象悄然...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中,土家族女性的婚姻自主权发生了巨大变迁:通过自由恋爱选择配偶成为主流模式,且出现了"男高女低"的条件配置;女性主动离婚数量增加;离异或丧偶女性的再婚被接受,且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独身现象悄然出现。这些嬗变的出现,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上升、城市情爱模式的影响和婚姻市场上性别比的失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家族女性婚姻自主权的变迁反映了土家族地区正经历着一场现代化的转型,标志着土家族社会文明的进步,但也应该认识到其中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家族女性 婚姻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江南家族女性的空间书写
4
作者 娄欣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6-157,共12页
不同的时空环境可以孕育不同的人格特质和地域特性,家族女性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江南特定的文化景观。特别是到了清代,江南家族女性依赖其独特的从宦、谋生以及结社经历,创造了多样的空间书写类型,进而形成了个性化的空间书写特征,表现... 不同的时空环境可以孕育不同的人格特质和地域特性,家族女性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江南特定的文化景观。特别是到了清代,江南家族女性依赖其独特的从宦、谋生以及结社经历,创造了多样的空间书写类型,进而形成了个性化的空间书写特征,表现出审美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审美感受的丰富性。"空间形态"已逐渐成为家族女性的一种"生存形态",在空间互动中表达女性复杂的生命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不同空间以及不同空间内自我身份的认知,充分展现个体的思想认识和生命价值。同时,江南家族女性的空间书写也进一步深化了女性文学的社会文化价值,成为女性文学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家族女性 空间书写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女性的口传形象、身体记忆与文化隐喻——以鄂西长阳县为例
5
作者 胡觅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2期146-152,共7页
从土家族"口传身授"的记忆传统之中,发掘土家族女性的形象及其被建构的身份,回应身份与记忆之间关系的争论。基于血液问题的基本分类,土家族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被赋予两种身份:作为母亲的神圣身份与作为污染的消极身份。土家族... 从土家族"口传身授"的记忆传统之中,发掘土家族女性的形象及其被建构的身份,回应身份与记忆之间关系的争论。基于血液问题的基本分类,土家族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被赋予两种身份:作为母亲的神圣身份与作为污染的消极身份。土家族女性的口传形象与实际生活中操演的身体记忆不谋而合,可以推论出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构成了口传记忆中女性形象的来源。与此同时,土家族女性还受到了来自社会结构的压力和约束,后者形塑了她们的身体记忆和身份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传统 身份 身体记忆 家族女性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当前女性家族小说创作的回顾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晓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8-152,共5页
从历史文化时空中对当今的女性家族小说创作进行探索,将作品中描写的那些隐秘的、为人们所忽略的、甚至有意遮盖的生活内容的意义揭示出来,发掘出它们试图寻找的女性历史的真相,有助于深化对当今女性文学的认识。从女性的角度重新解读历... 从历史文化时空中对当今的女性家族小说创作进行探索,将作品中描写的那些隐秘的、为人们所忽略的、甚至有意遮盖的生活内容的意义揭示出来,发掘出它们试图寻找的女性历史的真相,有助于深化对当今女性文学的认识。从女性的角度重新解读历史,可以充分认识作品所展示的女性成长史中包含的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家族小说 历史 母女关系 女性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的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婧 朱莹婷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基于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家族企业管理团队的亲缘关系强度对企业合作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家族女性管理者比例、家族管理者学历水平以及业绩期望差距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1)管理团队中... 基于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家族企业管理团队的亲缘关系强度对企业合作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家族女性管理者比例、家族管理者学历水平以及业绩期望差距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1)管理团队中的家族管理者与业主的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参与管理的家族女性高管的比例对管理团队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3)家族高管的平均学历对管理团队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4)业绩期望顺差对管理团队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业绩期望逆差对管理团队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起负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团队 亲缘关系 家族女性 企业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观音》的性别政治与佛教意象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旭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07-110,共4页
杨雅喆编导的《血观音》荣获第5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三大奖项,是一部讲述棠氏集团三代女性罪恶发家史的影片。本文以文化研究中的性别视角为出发点,从母亲棠夫人的恶行来考察女性与政权/资本意识形态秘密耦... 杨雅喆编导的《血观音》荣获第5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三大奖项,是一部讲述棠氏集团三代女性罪恶发家史的影片。本文以文化研究中的性别视角为出发点,从母亲棠夫人的恶行来考察女性与政权/资本意识形态秘密耦合的全过程、性别政治如何通过压抑子一代主体性的方式来做下恶"业"和"女儿"们在母权挤压下绝望的自我抗争之路。在此基础上,分析影片中佛教意象/元素的情节功能和反讽意味以及女性家长通过宗教来进行虚妄救赎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观音》 性别政治 女性家族 主体性 佛教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