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薇 赵春云 高燕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比较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两组患者的异同点。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组...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比较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两组患者的异同点。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组和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各22例,两组患者共同的特点:(1)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2)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肢体活动障碍和乏力,大部分病例以反复多次发作为主;(3)部分病例(40.9%~68.2%)发病有明显诱因,诱因以饱餐、喝甜饮料和剧烈运动最常见;(4)发病时,两组患者血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5)原发组与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分别有20%和25%的患者肌酸激酶明显升高,补钾治疗后较快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及α羟基丁酸脱氢酶均正常;(6)补钾剂量与发病时血钾水平无相关性。两组患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1)甲状腺毒症继发组患者有高代谢症状,甲状腺功能提示T3、T4升高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原发组患者无此类症状,其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毒症继发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原发组[(2.25±0.67)vs(2.78±0.49)mmol/L,P=0.007];(3)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较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有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补钾治疗预后较好。补钾时不能仅根据发病时血钾水平决定补钾剂量,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在补钾治疗时应当密切监测血钾,并积极根治甲状腺毒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 家族周期性 低钾血症 甲状腺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周期性麻痹基因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柯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71-478,共8页
原发性周期性麻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骼肌离子通道病,以发作性肌无力为主要临床特征,伴血钾降低、正常或升高。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周期性麻痹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分型,提出原发性周期性麻痹的基因诊断策略和流程,并对治疗的最新进展... 原发性周期性麻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骼肌离子通道病,以发作性肌无力为主要临床特征,伴血钾降低、正常或升高。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周期性麻痹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分型,提出原发性周期性麻痹的基因诊断策略和流程,并对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 家族周期性 离子通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下清上汤治疗周期性麻痹1例
3
作者 卞同琦 陆力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58-58,共1页
彭某,女,9岁,学生,困反复出现两下肢瘫痪10月,诊断为“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于91年9月26日收治入院,住院号36160。患儿两下肢软弱无力,行走不利,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胃纳不香,口渴喜饮,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下肢肌肉无萎缩,肌... 彭某,女,9岁,学生,困反复出现两下肢瘫痪10月,诊断为“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于91年9月26日收治入院,住院号36160。患儿两下肢软弱无力,行走不利,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胃纳不香,口渴喜饮,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下肢肌肉无萎缩,肌张力减低,膝腱反射减退,血生化报告:K<sup>+</sup>3.4mmol/L、Na<sup>+</sup>134mmol/L,CO<sub>2</sub>-CP15mmol/L,心电图:ST-T异常、Q-T间期延长。患儿于1月份发病初在南京儿童医院就诊,长期服氯化钾治疗,仍15~20天发作1次,发作前出现多饮多尿,继而下肢软弱瘫痪,甚则卧床不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 家族周期性/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性肢体无力10年
4
作者 张梦雨 徐雁 +3 位作者 沈建中 杨荫昌 彭斌 崔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546-549,共4页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9岁,因发作性肢体无力10年,于2017年1月16日入院。患者10年前剧烈运动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可平路行走,不能跑步、蹲起,上肢肌力尚可,无行走不稳,无肢体麻木,无晨轻暮重,无月经失调、痤疮、多毛等症状。当地医院实验室...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9岁,因发作性肢体无力10年,于2017年1月16日入院。患者10年前剧烈运动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可平路行走,不能跑步、蹲起,上肢肌力尚可,无行走不稳,无肢体麻木,无晨轻暮重,无月经失调、痤疮、多毛等症状。当地医院实验室检查血清钾于正常值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en-Tawil综合征(非MeSH词) 麻痹 家族周期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John Murtagh全科病案研究(五十四)——神经学的疑难病例
5
作者 John Murtagh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181-2183,共3页
John Murtagh,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全科医学系兼职教授和Melbourne大学的全科医学专家。1966年毕业于Monash大学,1986年担任《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杂志主编,198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被Monash大学聘为教授。1995年,... John Murtagh,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全科医学系兼职教授和Melbourne大学的全科医学专家。1966年毕业于Monash大学,1986年担任《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杂志主编,198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被Monash大学聘为教授。1995年,鉴于他在医学教育、研究和著作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他的著作《Murtagh&#39;s General Practice》被奉为澳大利亚全科医生的“圣经”,该著作在中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Murtagh&#39;s General Practice》中译本已在2010年岁末出版发行。“澳大利亚John Murtagh全科病案研究”自2008年开始在《中国全科医学》杂志连续刊登以来,受到了广大中国全科医生的关注和好评。Murtagh教授每一个娓娓道来的病案都是他毕生宝贵工作经验的精华,是为《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专门撰写,是中国全科医生前进的导航和指引。本期John Murtagh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两例神经学的疑难病例,即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家族性周期性肌肉无力症。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杨辉教授对本文进行了翻译点评,以飨我国读者。在此衷心感谢Murtagh教授和担任本栏目翻译点评工作的杨辉教授对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学 格林-巴利综合征 家族周期性肌肉无力症 全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