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出走”到“回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家族叙事及其文化含义 |
旷新年
马芳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2
|
《古船》:当代家族叙事的经典文本 |
曹书文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3
|
家族叙事破译黄冈文化精神密码——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黄冈秘卷》 |
刘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4
|
家族叙事、三角恋爱与革命伦理的多重变奏——重读《苦菜花》 |
龚奎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5
|
现代家族叙事中的女性群像概观——家族文化视界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家族叙事研究系列之二 |
陈宏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6
|
家族叙事与现代启蒙神话——论现代家族小说主题的衍变 |
刘卫东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7
|
家族叙事的新突破与现实书写的新高度——论罗伟章长篇小说《谁在敲门》的审美建构 |
刘永春
全文静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2 |
4
|
|
8
|
性别视角中的家族、历史、民族叙事——对电视剧《大宅门》的女性主义文化批评 |
张兵娟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9
|
论谣言的“叙事家族”及其心理机制 |
刘文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10
|
英雄主义-人道主义-文化人格主义——从《红旗谱》、《古船》、《白鹿原》看当代“家庭叙事”的演进及得失 |
吴培显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11
|
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论家族内外的《金枝(全本)》 |
徐刚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那些在城市里跋涉的个体--评吴文莉长篇小说 |
周会凌
谢有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3
|
乡土梦魇 末世传奇——论苏童的“枫杨树乡”系列小说 |
吴雪丽
|
《扬子江(评论)》
|
2010 |
0 |
|
14
|
父与子的启蒙和革命——读王蒙《活动变人形》 |
刘振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5
|
《大宅门1912》的女性主义转向 |
李莎
|
《电影评介》
|
2013 |
0 |
|
16
|
论郭小东“铜钵盂三部曲” |
姚钰婷
贺仲明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