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子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3-67,共5页
“老龄化”“少子化”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一个阶段内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如何把握“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我国居民消费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我国微观层面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就“老龄化”“少子... “老龄化”“少子化”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一个阶段内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如何把握“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我国居民消费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我国微观层面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就“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比较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城乡差异性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整体上而言,“老龄化”会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少子化”对消费具有促进作用。然而,“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仍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呈现出东中西不断减小的趋势性特征。但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则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且“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我国东中西不同地区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会由于居民家庭性质的异质性(城镇或农村)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表现为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表现为“挤出效应”,且这种“挤出效应”在西部地区表现得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少子化”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乡视角测度与分解多维相对贫困——基于双界限法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2
作者 刘丽影 钱铖 +2 位作者 芮东升 毛璐 刘思佟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31-135,共5页
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双界限法分别对城市和农村地区贫困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从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来看,2018年全国受教育年限、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状况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成为除收入外影响贫困的重要因... 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双界限法分别对城市和农村地区贫困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从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来看,2018年全国受教育年限、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状况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成为除收入外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随着k值增加,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与多维贫困指数呈下降趋势,平均剥夺份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k=3/9为例,农村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56.60%,平均剥夺份额及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0.473 0和0.267 7,城市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30.91%,平均剥夺份额及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0.483 2和0.149 4;从指标分解来看,城市多维贫困中贡献率排前三位的为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收入以及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7.50%、24.43%、6.65%,农村多维贫困中贡献率排前三位的为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收入以及做饭燃料,分别为51.56%、14.41%、11.69%。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多维相对贫困的深度和广度均高于城市家庭,不同维度指标对城乡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各有差异。由此可得,教育的不平等最容易导致家庭多维相对贫困,要解决城乡多维贫困的核心问题,应优先解决教育致贫问题。收入依旧是影响城乡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双界限(AF)法 多维贫困指数 测度与分解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城乡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望如何相助——中国家庭互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奇林 刘二鹏 周艺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155,共11页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的背景下,家庭间的互助行为正悄然发生变化。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和对中国家庭互助行为的存续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家庭互助行为在当前依然广泛而深刻地存在;家庭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的背景下,家庭间的互助行为正悄然发生变化。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和对中国家庭互助行为的存续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家庭互助行为在当前依然广泛而深刻地存在;家庭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与亲友联结越深,家族文化越深厚,家庭互助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救助收入、家庭负债情况与家庭互助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家庭收入、家庭政治资本、养老保险收入及社会捐赠支出等与家庭互助支出形成正向关系。另外,新组建的年轻家庭及老年家庭较其他类型家庭更有可能获得来自家庭网络内部的接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共同遭遇自然灾害时,即使是联系紧密的家庭之间,也可能因个体家庭的"自身难保"而使得原有的"互助格局"濒临瓦解,它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保障在灾害风险化解方面的重要性。在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动中,传统的家庭互助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保障和福利提升的作用,公共政策应给予保护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互助 守望相助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 PROBIT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中介效应路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晓彤 王琼 +4 位作者 刘晨 侯晓春 许心蕊 吴炳义 杨晓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27,334,共7页
背景童年经历对中老年健康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其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效应及路径尚不明确。目的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分析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老年认知功能的促进策略。方法本研究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 背景童年经历对中老年健康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其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效应及路径尚不明确。目的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分析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老年认知功能的促进策略。方法本研究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2020年数据,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中介效应路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指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34位中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2.33±9.89)岁。其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得分为(0.000±0.797)分,个体受教育水平得分为(1.970±1.111)分,社会参与得分为(1.150±0.967)分,抑郁状况得分为(5.960±4.681)分,中老年认知得分为(0.000±1.000)分。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与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中老年认知功能均呈正相关(P<0.05),与抑郁状态呈负相关(P<0.05)。多重中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城乡、慢性病患病、医疗服务利用的情况下,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直接效应不显著(β=0.054,t=1.400,P=0.162),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抑郁状况显著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β=0.335,t=11.622,P<0.05;β=0.064,t=2.166,P<0.05;β=-0.019,t=-3.154,P<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在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与中老年认知之间的简单中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95%CI=0.141~0.223;95%CI=0.001~0.019),受教育水平、社会参与的链式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95%CI=0.001~0.017),受教育水平、抑郁状况的链式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95%CI=0.001~0.008)。结论受教育水平是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的资源路径;社会参与是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的条件路径;抑郁状况是影响中老年认知功能的风险因素。应基于生命历程理论,从个人、家庭、社会多个层面关注童年期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制订中老年认知促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中年人 老年人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中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消费活力释放效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昕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基于国务院于2015年开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4、2016、2018和2020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消费活力释放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基准回归结果表明跨境电... 基于国务院于2015年开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4、2016、2018和2020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消费活力释放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基准回归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能够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活力释放;第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小城市”组别中的居民消费活力促进作用更大,城乡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活力的提振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电商发展 消费活力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健康冲击是否挤出家庭教育支出?——基于医疗支出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昊 张昭 杨晓维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56,共11页
本文研究了我国三代户家庭内最高一代老年人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挤出效应。在构建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 本文研究了我国三代户家庭内最高一代老年人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挤出效应。在构建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老年父母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施加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存在以医疗支出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地,根据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异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异质性进行子样本估计,结果显示,老年父母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挤出效应在农村家庭和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更为显著,并且都存在以医疗支出为中介变量的显著中介效应。本文研究表明,为了缓解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中子代的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不良影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文研究了我国三代户家庭内最高一代老年人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挤出效应。在构建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机制 并运用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老年父母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施加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存在以医疗支出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地 根据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异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异质性进行子样本估计 结果显示 老年父母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挤出效应在农村家庭和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更为显著 并且都存在以医疗支出为中介变量的显著中介效应。本文研究表明 为了缓解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中子代的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不良影响 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长健 胡月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105,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迅速增加,繁荣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和严重的贫困问题。近年来,"穷二代"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迅速增加,繁荣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和严重的贫困问题。近年来,"穷二代"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教育程度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农村,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加大对农村的教育补助力度是抑制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在城市,提供多样化的医疗保障和公平的就业机会,防止"因病致贫"以及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是解决城市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代际传递 城乡差异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经济发展的异质性群体消费效应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亚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3-46,共4页
网络经济的崛起成为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推力,然而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个体特征却深刻映射在网络经济发展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影响中。聚焦我国异质性消费群体的网络消费行为及其消费需求影响因素,本文构建网络经济发展对于不同... 网络经济的崛起成为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推力,然而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个体特征却深刻映射在网络经济发展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影响中。聚焦我国异质性消费群体的网络消费行为及其消费需求影响因素,本文构建网络经济发展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以及城乡消费群体消费选择的作用机制分析框架,进而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考察网络经济发展对异质性消费群体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经济发展对于异质性消费群体一致表现为促增效应,但对于异质性消费群体的影响差异化显著;青年和中年群体具有较强的网络消费偏好,老年群体在网络消费领域中仍存在较大的消费潜力,将成为网络经济发展和内需扩张的重要目标群体;网络经济发展对于高收入群体消费的引致作用强于低收入群体;同样的,相较于农村地区,网络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地区的消费作用更强。基于此,本文提出应不断丰富网络经济营销策略,力求满足网络消费的个性化需求,既要实现青年群体网络消费维稳,充分挖掘中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也要推动网络经济发展深入农村落后地区,破解逐渐显现的消费不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经济 消费群体 异质特征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