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家庭读写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英姿
王萍丽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4,共10页
国际上的“家庭读写”概念内涵丰富,包括从儿童读写到儿童与父母共同读写以及指导父母如何帮助子女,再到掌握多种领域知识的能力等。而中文的“家庭读写”实际上就是指儿童读写,与常见的译名“家庭扫盲”并不等同。梳理中国家庭读写教...
国际上的“家庭读写”概念内涵丰富,包括从儿童读写到儿童与父母共同读写以及指导父母如何帮助子女,再到掌握多种领域知识的能力等。而中文的“家庭读写”实际上就是指儿童读写,与常见的译名“家庭扫盲”并不等同。梳理中国家庭读写教育的相关制度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中国家庭读写教育的主要特点为:最早关注残障儿童家庭;以家校合作为主要实践路径;以亲子共读为重要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尚不充分,尤其是针对具有独特国情的本土化理论研究;参与部门不多,同国外的全社会总动员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关注对象多为儿童,忽视作为成人的家长,忽视家长和儿童构成的家庭整体。建议重视家庭读写研究和实践,发展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建设“儿童+成人”读写共同体,发展代际项目,从关注儿童转向聚焦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读写
中国式
家庭读写
社会协同
“儿童+成人”
读
写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庭读写环境与儿童接受性词汇发展关系的元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海丹
李敏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6-579,共24页
家庭读写环境(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HLE)与儿童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发展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但HLE内涵不清、各指标效应值强度不明,以及近年来两者关系差别较大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该领域的认识。本文运用元分...
家庭读写环境(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HLE)与儿童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发展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但HLE内涵不清、各指标效应值强度不明,以及近年来两者关系差别较大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该领域的认识。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对近30年国内外84篇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LE与儿童接受性词汇发展为中等程度正相关(r=0.31)。针对年代、文化背景、儿童年龄以及测量方法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HLE效应值随年代发展显著降低,但其核心指标亲子阅读频率的效应值基本稳定;评估HLE的问卷法和现场观察法效应值无差异,但评估亲子阅读频率的书目清单法效应值显著高于问卷法。未见文化背景和儿童年龄的显著调节作用,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后续研究应完善HLE的概念框架,更关注社会经济及文化视角下的概念建构以及测量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读写
环境
亲子阅
读
接受性词汇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庭语言和读写环境与新加坡学前儿童的华语口语与书面语能力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丽
吴福焕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0年第1期38-44,82,共8页
本文研究了新加坡华族学前儿童的家庭语言和读写环境现状,探讨其与儿童华语口语和书面语习得之间的关系。参加本文研究的251名新加坡华族学前儿童平均年龄为6岁4个月,分别完成了用于测量其华语口语能力的图片描述任务和用于测量其华语...
本文研究了新加坡华族学前儿童的家庭语言和读写环境现状,探讨其与儿童华语口语和书面语习得之间的关系。参加本文研究的251名新加坡华族学前儿童平均年龄为6岁4个月,分别完成了用于测量其华语口语能力的图片描述任务和用于测量其华语书面语能力的认字任务。这些儿童的家长完成了一份包括5个主要方面的家庭语言和读写环境因素问卷。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新加坡华族儿童的家庭语言环境更偏向于英语环境,家长和儿童所参与的英语读写活动相较于华语读写活动也更为频繁。尽管这些家庭中的华语使用和华语活动较少,但我们发现:更经常地参与华语活动、在家中更经常地使用华语的儿童的华语口语能力相对更好,而经常在家中使用英语并常常接触英语口语的儿童的华语口语能力相对较弱。同样,这些儿童的华语书面语能力与家庭读写环境也呈现出相似的关系。但本文发现,拥有更多阅读资源、更频繁地接触英语读写资源、更频繁地参与英语的亲子共读等活动的儿童,他们的华语读写能力也相对较好,而非较弱。这一发现可能说明,无论接触哪种语言的书面语材料,都会增进儿童对书面语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意味着家庭中建立的读写环境氛围的作用有别于语言使用因素,盖因其也可通过其他与语言无关的基础因素辅助儿童的书面语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语言和
读
写
环境
新加坡
学前儿童
华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家庭读写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英姿
王萍丽
机构
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学前儿童语料库建设及运作研究”(19AYY010)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天津市家庭语言政策调查研究”(TJZW18-003)
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文摘
国际上的“家庭读写”概念内涵丰富,包括从儿童读写到儿童与父母共同读写以及指导父母如何帮助子女,再到掌握多种领域知识的能力等。而中文的“家庭读写”实际上就是指儿童读写,与常见的译名“家庭扫盲”并不等同。梳理中国家庭读写教育的相关制度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中国家庭读写教育的主要特点为:最早关注残障儿童家庭;以家校合作为主要实践路径;以亲子共读为重要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尚不充分,尤其是针对具有独特国情的本土化理论研究;参与部门不多,同国外的全社会总动员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关注对象多为儿童,忽视作为成人的家长,忽视家长和儿童构成的家庭整体。建议重视家庭读写研究和实践,发展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建设“儿童+成人”读写共同体,发展代际项目,从关注儿童转向聚焦家庭。
关键词
家庭读写
中国式
家庭读写
社会协同
“儿童+成人”
读
写
共同体
Keywords
family literacy
Chinese family literacy
social coordination
“children and adults”literacy community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读写环境与儿童接受性词汇发展关系的元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海丹
李敏谊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6-579,共24页
文摘
家庭读写环境(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HLE)与儿童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发展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但HLE内涵不清、各指标效应值强度不明,以及近年来两者关系差别较大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该领域的认识。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对近30年国内外84篇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LE与儿童接受性词汇发展为中等程度正相关(r=0.31)。针对年代、文化背景、儿童年龄以及测量方法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HLE效应值随年代发展显著降低,但其核心指标亲子阅读频率的效应值基本稳定;评估HLE的问卷法和现场观察法效应值无差异,但评估亲子阅读频率的书目清单法效应值显著高于问卷法。未见文化背景和儿童年龄的显著调节作用,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后续研究应完善HLE的概念框架,更关注社会经济及文化视角下的概念建构以及测量改进。
关键词
家庭读写
环境
亲子阅
读
接受性词汇
元分析
Keywords
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HLE)
shared reading
receptive vocabulary
meta-analysis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语言和读写环境与新加坡学前儿童的华语口语与书面语能力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丽
吴福焕
机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出处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0年第1期38-44,82,共8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新加坡华族学前儿童的家庭语言和读写环境现状,探讨其与儿童华语口语和书面语习得之间的关系。参加本文研究的251名新加坡华族学前儿童平均年龄为6岁4个月,分别完成了用于测量其华语口语能力的图片描述任务和用于测量其华语书面语能力的认字任务。这些儿童的家长完成了一份包括5个主要方面的家庭语言和读写环境因素问卷。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新加坡华族儿童的家庭语言环境更偏向于英语环境,家长和儿童所参与的英语读写活动相较于华语读写活动也更为频繁。尽管这些家庭中的华语使用和华语活动较少,但我们发现:更经常地参与华语活动、在家中更经常地使用华语的儿童的华语口语能力相对更好,而经常在家中使用英语并常常接触英语口语的儿童的华语口语能力相对较弱。同样,这些儿童的华语书面语能力与家庭读写环境也呈现出相似的关系。但本文发现,拥有更多阅读资源、更频繁地接触英语读写资源、更频繁地参与英语的亲子共读等活动的儿童,他们的华语读写能力也相对较好,而非较弱。这一发现可能说明,无论接触哪种语言的书面语材料,都会增进儿童对书面语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意味着家庭中建立的读写环境氛围的作用有别于语言使用因素,盖因其也可通过其他与语言无关的基础因素辅助儿童的书面语习得。
关键词
家庭
语言和
读
写
环境
新加坡
学前儿童
华语习得
Keywords
home language and literacy environment(HLE)
Singapore
preschoolers
Chinese acquisition
分类号
G613.2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家庭读写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李英姿
王萍丽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家庭读写环境与儿童接受性词汇发展关系的元分析
刘海丹
李敏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家庭语言和读写环境与新加坡学前儿童的华语口语与书面语能力
李丽
吴福焕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