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蔬菜病虫害非农药防治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俊萍 胡淑明 乜兰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139-140,共2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蔬菜消费观念的改变,利用庭院、阳台、露台、楼顶等家居空间开展家庭蔬菜种植悄然兴起。从品种的选择与搭配、基质选择、物理措施、植物制剂、肥料及家居日用品等方面介绍了家庭蔬菜病虫害的非农药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蔬菜消费观念的改变,利用庭院、阳台、露台、楼顶等家居空间开展家庭蔬菜种植悄然兴起。从品种的选择与搭配、基质选择、物理措施、植物制剂、肥料及家居日用品等方面介绍了家庭蔬菜病虫害的非农药防治技术,以期为家庭蔬菜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蔬菜 病虫害 非农药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T/TRIZ的家庭智能蔬菜种植箱创新设计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勤 刘大帅 +2 位作者 王卫星 石勐 王建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70-175,共6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家庭蔬菜种植箱产品功能单一、操作繁琐且耗时费力和无法智能控制的问题;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发现目标产品的机会缺口,实现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对现有产品的现状及目标用户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其SET因素以发现目标产... 目的为解决现有家庭蔬菜种植箱产品功能单一、操作繁琐且耗时费力和无法智能控制的问题;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发现目标产品的机会缺口,实现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对现有产品的现状及目标用户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其SET因素以发现目标产品机会缺口;其次,采用熵权法对调研所得的用户需求进行权重计算,将重要的用户需求进行SET产品机会缺口深度分析,找到产品创新机会缺口和矛盾问题,以保证产品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然后,运用TRIZ分析产品机会缺口中出现的的矛盾问题,将其描述成相应的物理矛盾或技术矛盾,再利用发明原理解决矛盾;最后,结合相关技术并利用Rhino三维软件完成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结论将SET分析法与TRIZ相结合对家庭智能蔬菜种植箱进行设计实践,验证了该方法为产品创新设计构想提供新思路的可行性,并为家庭智能产品的创新开发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SET因素分析 TRIZ 家庭智能蔬菜种植箱 产品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类家庭农场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重庆丘陵山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兆娟 高冬梅 战博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58-163,共6页
基于重庆市璧山区、綦江区76个蔬菜类家庭农场的统计数据和34个实地调研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蔬菜类家庭农场的经营业态、经营规模、农场主特征及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激活生产要素、提升现代设施装备水平、健全社会化服... 基于重庆市璧山区、綦江区76个蔬菜类家庭农场的统计数据和34个实地调研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蔬菜类家庭农场的经营业态、经营规模、农场主特征及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激活生产要素、提升现代设施装备水平、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和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以及促进绿色化和多元化发展等对策建议,为政府针对性地制定蔬菜类家庭农场的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基础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家庭农场 制约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源对几种叶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黎庭耀 李桂花 +1 位作者 陈汉才 张艳 《蔬菜》 2015年第10期21-23,共3页
为了解发光二极管(LED)家庭蔬菜箱补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选择叶菜类蔬菜作为材料,分别将其栽种于LED灯补光、荧光灯补光条件下,测定其鲜质量、株高、根长、叶片数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与荧光灯相比,使用LED灯补光的叶菜类蔬菜的鲜质量... 为了解发光二极管(LED)家庭蔬菜箱补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选择叶菜类蔬菜作为材料,分别将其栽种于LED灯补光、荧光灯补光条件下,测定其鲜质量、株高、根长、叶片数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与荧光灯相比,使用LED灯补光的叶菜类蔬菜的鲜质量、株高、根长、叶片数等指标明显高于荧光灯补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灯 家庭蔬菜 叶菜 生长 荧光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PB框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生产决策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晓颖 郑军 +1 位作者 张明月 李画画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36-1648,共13页
面对传统小农经营方式无法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绿色生产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在计划行为理论(TPB)基础上,构建“外部环境→内在认知→行为意向→行为实施”的绿色生产决策机制框架,并利... 面对传统小农经营方式无法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绿色生产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在计划行为理论(TPB)基础上,构建“外部环境→内在认知→行为意向→行为实施”的绿色生产决策机制框架,并利用山东省293家蔬菜家庭农场的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从作用机制来看,外部环境通过内在认知和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对行为实施产生影响,相关假设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决策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2)从影响效应来看,市场激励、政府规制、行为态度、控制认知和行为意向对行为实施的影响效应分别为0.393、0.177、0.260、0.423和0.296,总体来看,市场激励和控制认知2类因素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行为态度。3)从因素载荷来看,产业合作和消费需求、生态补偿和技术培训、经济价值认知和行为障碍感知,分别是形成市场激励、政府规制、行为态度和控制认知的关键因素。4)从组群分析来看,不同规模和不同代际的家庭农场,其绿色生产决策机制有一定差异性。应从培育市场环境、降低禀赋约束、立足经济导向和坚持分类施策等方面引导家庭农场的绿色生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TPB) 蔬菜家庭农场 绿色生产 决策机制 市场激励 政府规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