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刘花艳
朱丽辉
+3 位作者
赵小平
刘利敏
陈菲菲
李娟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效果,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延长其留置时间。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3—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留观输液科使用外周静脉...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效果,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延长其留置时间。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3—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留观输液科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7382例患儿及其家庭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维护静脉留置针;选取2016年3-5月的8071例患儿及其家庭设为观察组,采用家庭自我管理干预维护外周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儿的外周静脉留置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时间为(48.43±12.26)h,而观察组为(68.37±22.0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P=0.007)。对照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57%,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2%,两组在静脉炎、堵管、渗漏、意外拔管、压伤、及皮肤过敏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维护,能降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自我管理
干预措施
儿科
外周静脉留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亚静
朱卉
+1 位作者
龙裕
马宏文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目的: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改善患者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方法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便利选取2021年1月至2...
目的: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改善患者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方法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便利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干预组接受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干预时长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干预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可改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保肛术
个人与
家庭自我管理
理论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刘花艳
朱丽辉
赵小平
刘利敏
陈菲菲
李娟娟
机构
湖南省儿童医院留观输液科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4期13-16,共4页
基金
北京儿医集团-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201504)
湖南省儿童医院院级课题(2015D15)
文摘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效果,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延长其留置时间。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3—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留观输液科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7382例患儿及其家庭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维护静脉留置针;选取2016年3-5月的8071例患儿及其家庭设为观察组,采用家庭自我管理干预维护外周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儿的外周静脉留置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时间为(48.43±12.26)h,而观察组为(68.37±22.0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P=0.007)。对照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57%,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2%,两组在静脉炎、堵管、渗漏、意外拔管、压伤、及皮肤过敏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维护,能降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家庭自我管理
干预措施
儿科
外周静脉留置针
Keywords
Family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al measures
pediatric
peripheral vein indwelling needle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亚静
朱卉
龙裕
马宏文
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科
天津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出处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基金
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资助(TJWJ2024QN049)
天津市护理学会2023年度立项科研课题(tjhlky2023QN04)
天津市人民医院科研项目(2022YJHL001)。
文摘
目的: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改善患者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方法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便利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干预组接受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干预时长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干预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可改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直肠癌保肛术
个人与
家庭自我管理
理论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Keywords
sphincter-preserving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indiviclual and family self-magement theory
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self-management
quality of life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R197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效果研究
刘花艳
朱丽辉
赵小平
刘利敏
陈菲菲
李娟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张亚静
朱卉
龙裕
马宏文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