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经济资本和中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关系:家庭文化资本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毅 谭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0-528,576,共10页
以我国中西部8个省份共1954名中小学学生与其家长为调查对象,以家庭资本理论和阅读兴趣模型为基础,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建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阅读兴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阅读兴趣呈现显著的性别... 以我国中西部8个省份共1954名中小学学生与其家长为调查对象,以家庭资本理论和阅读兴趣模型为基础,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建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阅读兴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阅读兴趣呈现显著的性别、年级、地区和位置差异;(2)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学生阅读兴趣的正相关关系显著;(3)家庭文化资本在家庭经济资本对阅读兴趣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资本 家庭文化资本 阅读兴趣 影响因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经济资本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父母参与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婉莹 毛亚庆 田瑾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1-25,共5页
通过对深圳市某区2218名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家庭经济资本与父母参与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经济资本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参与在家庭经济资本影响社会情感能力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父母参... 通过对深圳市某区2218名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家庭经济资本与父母参与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经济资本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参与在家庭经济资本影响社会情感能力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父母参与的子维度中,亲子交流、学校活动和提供学习环境均在家庭经济资本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之间发挥多重中介作用,其中亲子交流的中介效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资本 父母参与 学生 社会情感能力 亲子交流 学校活动 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研究——以我国东中西部10个贫困县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樊晓杰 林荣日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8,共8页
在我国即将全面脱贫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2018年国内10个贫困县4939户家庭教育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家庭资本视角探析贫困地区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因素对子女受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 在我国即将全面脱贫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2018年国内10个贫困县4939户家庭教育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家庭资本视角探析贫困地区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因素对子女受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经济资本比文化资本的影响更大,而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随着子女受教育阶段的提升而增大;家庭经济资本中的家庭人均收入及家庭文化资本中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贫困地区居民家庭在子女受基础教育各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教育承受度是影响贫困地区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教育承受度、建档立卡户和父母教育观念等对子女就读小学阶段的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均存在显著影响,而且贫困家庭在子女就读小学阶段时额外增加的校外教育支出,使其家庭教育承受度和教育期望均明显降低;家庭人均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初中阶段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的两大显著性因素,但家庭教育承受度、建档立卡家庭、父母教育观念和父母教育期望这四个因素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中时期,仅有家庭人均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对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本文认为,在我国全面脱贫之后,国家仍需继续加大为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教育机会的力度,而学生家长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不断提升家庭文化资本,以切实降低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家庭 家庭经济资本 家庭文化资本 家庭教育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脆弱地区的家庭资本与儿童早期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英 赵姝航 吕欣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17,共16页
关注经济脆弱地区儿童的早期发展对于提升未来人力资本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家庭为个体资本的获得做了最初的铺垫,但是已有研究并未系统地对家庭资本作用于儿童早期发展各方面能力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而且对于经济脆... 关注经济脆弱地区儿童的早期发展对于提升未来人力资本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家庭为个体资本的获得做了最初的铺垫,但是已有研究并未系统地对家庭资本作用于儿童早期发展各方面能力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而且对于经济脆弱地区的研究也仍有所欠缺。基于此,本研究使用来自西北经济脆弱地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样本地区婴幼儿整体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其在个体发展五个能区上至少有一种能力存在发展迟缓问题的比例高达35.89%;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资本都与儿童早期发展结果显著正相关,但不同资本的具体作用发展能区有所不同。本研究发现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具体的证据参考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脆弱地区 家庭经济资本 家庭文化资本 家庭社会资本 儿童早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家庭资本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曾守锤 肖光鸥 刘德永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0-14,60,共6页
为探索家庭资本对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对135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分别实施了入学准备测验和家庭资本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18.5%的流动儿童入学准备不足,与标准比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五等级的测量序列中,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 为探索家庭资本对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对135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分别实施了入学准备测验和家庭资本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18.5%的流动儿童入学准备不足,与标准比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五等级的测量序列中,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的得分均处于"较少"(2分)与"中等"(3分)之间,其中,又以家庭文化资本的得分最少;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家庭文化资本对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入学准备 家庭文化资本 家庭经济资本 家庭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资本与社会阶层——基于CGSS2017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徐莉 冀晓曼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79,共8页
随着“二代现象”“阶层固化”等社会现象的热议,家庭资本是否影响个体社会阶层的获得引起人们思考。本研究基于CGSS2017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三个方面考察其对子代社会阶层... 随着“二代现象”“阶层固化”等社会现象的热议,家庭资本是否影响个体社会阶层的获得引起人们思考。本研究基于CGSS2017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三个方面考察其对子代社会阶层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本对社会高阶层获得有显著促进作用;家庭文化资本中,母亲教育程度对子代社会阶层获得有积极作用,但随时间推移这一作用的显著性消失;家庭社会资本中,母亲的职务级别对于子代社会阶层获得具有积极作用,这一作用同样随时间推移不再具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资本 家庭文化资本 家庭社会资本 社会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程度考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70,共7页
本文对2005年的"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第一期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近30年来中国在城市的教育分布上的平等程度呈现出倒U形演变趋势,教育年数分布的散布程度先是逐渐扩大,而后又逐渐缩小。但是在教育分配层面上中国城市教育的... 本文对2005年的"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第一期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近30年来中国在城市的教育分布上的平等程度呈现出倒U形演变趋势,教育年数分布的散布程度先是逐渐扩大,而后又逐渐缩小。但是在教育分配层面上中国城市教育的不平等程度并未减少,相反有逐渐扩展的趋势。在"上大学"这一教育机会分配上,经济资本转化的逻辑逐渐增强,而家庭文化资本传递的逻辑保持基本稳定,近十年来甚至呈现略有下降的趋势。在"上高中"这一教育机会分配上,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作用突出地体现在"重点"与"非重点"的分轨过程中,而在城市中未能上高中的子女日益集中于那些文化资本缺乏的家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获得 不平等程度 家庭经济资本 家庭文化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英身份与农民创业:趋名还是逐利?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婵 贺小刚 王博霖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85,共17页
农村精英群体因具有独特的优异特质和能力素养成为农村创业的主力军,但是农村精英能否通过创业实现"名利双收"?学术界尚无定论。文章利用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的数据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农村精英的创业并非纯粹... 农村精英群体因具有独特的优异特质和能力素养成为农村创业的主力军,但是农村精英能否通过创业实现"名利双收"?学术界尚无定论。文章利用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的数据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农村精英的创业并非纯粹的"逐利"行为,而是追随内在的"趋名"导向,农村精英创业主要是为了实现家庭社会地位的提高、村落人缘水平的改善、村落话语权的增加等非经济目标,这种"趋名"导向使得创业者配置于经济目标的注意力资源相对不足,进而制约了其"逐利"目标的实现。(2)随着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农村创业者的精英身份对经济目标的注意力配置不足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即丰裕的家庭经济资本将弱化精英身份对实现经济目标的制约效应;同时,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将进一步强化精英身份对非经济目标的提升作用。(3)随着外部制度环境的完善,精英身份对农民创业经济目标的注意力配置不足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即完善的外部制度环境将弱化精英身份对实现经济目标的制约效应;同时,外部制度环境的完善将强化农村精英群体对非经济目标的追求。本文基于创业动机理论与注意力基础观分析了精英身份在农民创业过程中的经济效应与非经济效应,探讨了农村精英群体在"趋名"与"逐利"之间的权衡与取舍,并将家庭经济资本与外部制度环境纳入研究框架,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农民创业模型,丰富了农民创业理论的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身份 农民创业 家庭经济资本 外部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