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闪婚现象的成因及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加明 吴健 《社会工作》 2007年第11期40-42,共3页
"闪婚"是一种快餐婚姻,它的出现与蔓延既存在深刻的社会原因,也存在诸多个人主观因素。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家庭个案工作、家庭团体工作和家庭社区工作,可以使闪婚双方化解心理危机、促进相互了解、增进责任意识,... "闪婚"是一种快餐婚姻,它的出现与蔓延既存在深刻的社会原因,也存在诸多个人主观因素。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家庭个案工作、家庭团体工作和家庭社区工作,可以使闪婚双方化解心理危机、促进相互了解、增进责任意识,从而减少甚至克服闪婚带来的消极面,维持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婚 成因 家庭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社会工作对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干预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云 陈娟 邓丽萍 《社会工作》 2010年第18期24-26,共3页
青少年是自我伤害行为的高发群体,不良家庭是其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自我伤害行为的现实要求和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文章从家庭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个案、小组与社会工作)入手,提出具体策略与方法有效地干预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
关键词 自我伤害行为 家庭社会工作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以对一个混合型家庭的治疗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微 《社会工作》 2007年第1期42-43,共2页
结构式家庭治疗是家庭社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技术。本文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观点进行了论述,并结合个案对其在实务工作中的操作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结构式家庭治疗 家庭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中家庭社会工作理论的运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斌志 《社会工作》 2014年第5期31-38,64,共9页
在灾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中引入家庭社会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家庭内部的经济、互动、关系以及能力状况,更能有效地促进家庭外在社会支持,最终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康复与重建。具体来说,家庭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家庭复原力理论对... 在灾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中引入家庭社会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家庭内部的经济、互动、关系以及能力状况,更能有效地促进家庭外在社会支持,最终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康复与重建。具体来说,家庭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家庭复原力理论对灾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并由此发展出具体而有效的介入理念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工作 灾后青少年 心理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的“以本为本”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顾永红 王心雨 《社会工作》 CSSCI 2020年第4期87-96,112,共11页
新文科背景下的高等学校要坚持"以本为本"的基础地位,使其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开展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改革的总遵循。本文以《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为例,坚持新文科背景下的"以本为本",探索"教"的措施,尊... 新文科背景下的高等学校要坚持"以本为本"的基础地位,使其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开展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改革的总遵循。本文以《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为例,坚持新文科背景下的"以本为本",探索"教"的措施,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挖掘教材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提升教学质量;寻求"学"的转变,秉持学生本位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从知识认知向情感体验的转变;推动"做"的实践,通过专题讨论、小组分享、角色扮演、情境雕塑等课内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拓展专业实习平台,给予学生更多实习体验的机会,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本为本” 家庭社会工作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困境
6
作者 苏媛 唐天正 赵晓明 《现代盐化工》 2019年第4期116-117,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家庭社会工作也从萌芽到兴起。由于社会工作被引入并在家庭领域迅速成长,人们认为社会工作应发挥更多的主动性,介入到家庭中,解决家庭问题,缓解家庭紧张的局面,并争取以此为契机,在服务家庭的同时推动家庭社会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家庭社会工作也从萌芽到兴起。由于社会工作被引入并在家庭领域迅速成长,人们认为社会工作应发挥更多的主动性,介入到家庭中,解决家庭问题,缓解家庭紧张的局面,并争取以此为契机,在服务家庭的同时推动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并进一步提高专业的社会认同。首先,通过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从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这两方面,介绍了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其次,又介绍了家庭社会工作的两个主要特点:以家庭为对象来介入服务,注重家庭和社区资源的连接作用。最后,引出对我国家庭社会工作发展困境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家庭社会工作 发展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芝罘区家缘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打造“1+5+N”模式为幸福护航
7
作者 《中国社会组织》 2023年第22期30-30,共1页
从补救性的紧急干预,到发展性的关系疏导,再到预防性的婚前教育……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芝果区家缘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缘社工中心)通过多部门联动、多角度运作的方式,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探索出一条规... 从补救性的紧急干预,到发展性的关系疏导,再到预防性的婚前教育……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芝果区家缘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缘社工中心)通过多部门联动、多角度运作的方式,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探索出一条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工作 山东省烟台市 婚前教育 服务中心 烟台市芝罘 补救性 常态化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家庭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需求与建议 被引量:6
8
作者 朱修明 《现代医院》 2019年第3期322-325,共4页
活体肝移植术在以亚洲为代表的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我国儿童肝移植领域更是成为主要手术方式。儿童肝移植术前术后的心理社会干预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聚焦全人健康的。笔者基于对华山医院肝移植组医生和护士的访谈,以及肝移植术后... 活体肝移植术在以亚洲为代表的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我国儿童肝移植领域更是成为主要手术方式。儿童肝移植术前术后的心理社会干预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聚焦全人健康的。笔者基于对华山医院肝移植组医生和护士的访谈,以及肝移植术后家庭的访谈,界定肝移植家庭对社会工作的需求范围和层次,在此基础上探讨此类家庭社会工作干预的建议和服务策略,致力于患儿长期健康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家庭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 儿童心理社会支持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风险家庭防治:实践困境与干预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罗玲 《社会工作》 2016年第6期53-62,125-126,共12页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风险的增加,家庭逐渐受到的冲击更加严峻,并且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家庭风险。通过对上海高风险家庭调查,发现高风险家庭面临复杂多元的家庭风险源、脆弱的家庭抗风险能力、残缺的社会关系网络、碎片化的家庭公共...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风险的增加,家庭逐渐受到的冲击更加严峻,并且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家庭风险。通过对上海高风险家庭调查,发现高风险家庭面临复杂多元的家庭风险源、脆弱的家庭抗风险能力、残缺的社会关系网络、碎片化的家庭公共保障体系以及匮乏的专业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等困境。为此,设置专属的高风险家庭风险防治中心、组建专业的家庭社会工作机构与团队以及构建多样化的高风险家庭志愿者队伍的三大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风险家庭 风险防治 家庭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人格培育
10
作者 张兰君 赵晓伟 《社会工作》 2011年第10期88-91,共4页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人格培育理念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中所引起的代际关系处理颇具争议的问题。日益突出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投射出了青少年早期教养方式的人格培育的误区及缺陷,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健康和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人格培育理念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中所引起的代际关系处理颇具争议的问题。日益突出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投射出了青少年早期教养方式的人格培育的误区及缺陷,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健康和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在适当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在其中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本文试图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人格概念认知误区问题及培育方法,谈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青少年 人格误区 人格培育 家庭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压力的动态变迁、风险因素及应对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芳 关秋洁 《社会工作》 CSSCI 2023年第3期13-25,101,共14页
基于家庭压力脉动理论,本研究从外在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家庭压力的变迁,从内在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导致家庭压力的风险因素。从外在脉动来看,相比2008年,2021年家庭各项压力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总体压力程度也在降低,但家庭压力聚焦于经济问题... 基于家庭压力脉动理论,本研究从外在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家庭压力的变迁,从内在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导致家庭压力的风险因素。从外在脉动来看,相比2008年,2021年家庭各项压力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总体压力程度也在降低,但家庭压力聚焦于经济问题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仍然有较多家庭面临着中度与高度的压力。从内在脉动来看,家庭内成员数量越多,家庭压力风险越大;家庭角色分配中,以工作为中心和以家庭为中心都会导致家庭压力增高;扩展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和家庭外较多线上社会网络的数量并不能缓解家庭压力。倡导积极的家庭支持政策,提供针对中高压力家庭的有效服务,赋权家庭主动管理压力,加强家庭外社会网络质量的建设是未来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压力 家庭结构 家庭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