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证据总结
1
作者 李墨 范玲 +1 位作者 贺琳晰 王思琦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证据,对需要家庭机械通气的儿童提供标准化的评估和管理证据。方法:基于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按照“6S”模型对国内外相关学会、指南、数据库网站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证据,对需要家庭机械通气的儿童提供标准化的评估和管理证据。方法:基于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按照“6S”模型对国内外相关学会、指南、数据库网站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队列研究2篇以及类实验性研究2篇。从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前期准备、照顾者培训、设备与安全、家庭护理技术、随访监测以及长期发展6个方面共形成28条证据。结论:儿童由医院过渡到家庭是一个烦琐、复杂的过程,临床应该制定个体化的出院计划以及后续随访计划,以提高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地延长儿童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家庭机械通气 长期机械通气 家庭 循证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治疗2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淑涓 曹云 +9 位作者 程国强 张蓉 周建国 陈超 陈伟明 祁媛媛 唐子斐 钱丽清 孔维玲 蒋思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2-266,共5页
背景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治疗极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sBPD)在中国尚未见报道。目的介绍2例sBPD患儿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治疗经验。设计病例报告。方法报告2例sBPD患儿的临床特征、气管切开前评估、气管切开后从医院过渡至家庭辅助... 背景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治疗极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sBPD)在中国尚未见报道。目的介绍2例sBPD患儿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治疗经验。设计病例报告。方法报告2例sBPD患儿的临床特征、气管切开前评估、气管切开后从医院过渡至家庭辅助通气前的准备及出院后管理。结果2例早产儿因生后长时间(例1胎龄27^(+5)周,生后7月19 d;例2胎龄24^(+6)周,生后6月24 d)不能脱离有创呼吸支持转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入院后从肺实质病变、气道病变、肺动脉高压角度细致评估sBPD表型,明确患儿存在严重气管、支气管软化伴肺实质病变。经多学科讨论明确患儿存在气管切开、长期家庭机械通气支持指征。充分与家属沟通并告知气管切开/长期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后行气管切开术。在护理人接受家庭护理培训、各类环境/硬件准备、病房过渡等充分出院准备后,2例sBPD患儿成功过渡至家庭机械通气。结论气管切开/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为国内sBPD患儿提供了可能有效的长期通气解决方案,但需要多学科医疗团队和家庭护理人员长时间共同配合,仍存在成本、风险高,出院后管理体系未健全等诸多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极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气管切开/家庭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对儿童长期机械通气过渡为家庭机械通气的质量改进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杜俐佳 秦妍 +9 位作者 杜岩 柳宇鑫 刘盼 陶金好 陈超 王素娟 高萱 陆国平 张铮铮 陈伟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95,共5页
背景对于危重症医疗团队而言,长期机械通气(PMV)患者的撤机管理和后续向家庭机械通气(HMV)治疗模式转变一直是复杂的挑战。目的探索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PICU呼吸机依赖患儿诊治中的应用,分析其对于实施个体化撤机方案和指导从PMV过渡... 背景对于危重症医疗团队而言,长期机械通气(PMV)患者的撤机管理和后续向家庭机械通气(HMV)治疗模式转变一直是复杂的挑战。目的探索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PICU呼吸机依赖患儿诊治中的应用,分析其对于实施个体化撤机方案和指导从PMV过渡为HMV的临床价值以及推广意义。设计质量改进研究。方法以PICU中呼吸机依赖的PMV病例为观察对象,以2020年7月时点前后各18个月的PMV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我院PMV诊疗措施主要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镇静、镇痛,液体管理,营养支持,早期康复,个体化撤机方案,PMV过渡为HMV的宣教,随访。对照组以PICU中不同医生或团队经验性的采用PMV诊疗措施,干预组以PMV-MDT团队采用PMV诊疗措施,以重症医学科为平台,PMV-MDT团队包括兼职联络员、核心团队成员(呼吸治疗师、康复科医生、五官科医生、营养科医生等)和原发病专科医生,并建立HMV专病随访门、急诊。主要结局指标①PMV过渡为HMV的情况,②个体化撤机方案的应用情况。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PMV患儿分别纳入124例和101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和导致PMV的原发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院内死亡36例,遵医嘱出院67例(成功拔管撤离呼吸机44例,仍依赖机械通气14例,仍依赖人工气道无需机械通气7例),放弃治疗出院21例。干预组院内死亡26例,遵医嘱出院64例(成功拔管撤离呼吸机38例,仍依赖机械通气19例,依赖人工气道无需机械通气7例),放弃治疗出院11例(死亡9例,仍需机械通气1例,成功拔管脱离呼吸机1例)。干预组较对照组实施膈肌超声(97.0%vs 12.7%)、膈肌电活动监测(5%vs 0)和体外膈肌起搏技术(26.7%vs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道压监测、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干预组首次开展。干预组HMV 19例,其中3例因病情加重(气道廓清不规范导致肺部感染加重)在HMV急诊随访由PICU绿色通道再入院,死亡1例,余均存活随访中,仍坚持HMV;对照组HMV 14例,均失访。干预组依赖人工气道无需机械通气7例,其中1例出院3个月人工气道拔除,余均存活随访中;对照组依赖人工气道无需机械通气7例,均失访。两组存活出院、出院时拔管脱离呼吸机、出院时无法脱离呼吸机、仍依赖人工气道无需机械通气例数、P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MV-MDT模式能尽早给予呼吸机依赖患儿系统及个体化的临床诊疗及撤机方案。MDT团队还能为PMV患儿过渡至HMV提供出院前家庭照护培训和出院后定期随访,保证PMV患儿治疗策略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机械通气 儿童 多学科诊疗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膈肌超声 家庭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机械通气护理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4
作者 张丽 李培培 王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5-829,共5页
对应用家庭机械通气的适应证、通气方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综述,并借鉴国外开展家庭机械通气的经验与方法,提出我国家庭机械通气的发展对策,促进家庭机械通气在我国的发展与普及。
关键词 家庭机械通气 对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无创通气对COPD患者的康复治疗观察 被引量:20
5
作者 蒋延文 潘磊 +1 位作者 胡征 马迎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8-43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实施家庭型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5年7月因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收入我科接受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NIV),通气功能改善后携带家庭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实施家庭型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5年7月因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收入我科接受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NIV),通气功能改善后携带家庭型双水平正压呼吸机返家的患者为治疗组,共18例;同期因同样病情收住院,住院期间接受经鼻(面)罩NIV,通气功能改善,出院后仅用家庭氧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共15例。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随访,治疗组PaCO2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步行距离、年平均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急性加重COPD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pH、P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治疗组中8例行肺功能检查较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尽早实施无创机械通气,出院后在稳定期继续间歇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能显著延长COPD稳定期,减少急性发作,减少住院次数,减缓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家庭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呼吸衰竭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