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家庭教育地方立法的经验与不足——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丽 邵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4,共9页
未成年人成为立法关照重点和家庭成员共同成长之间不可偏废。家庭教育立法需在家事立法和行政立法之间作出选择——即家庭教育法究竟是民事特别法还是家庭教育指导法和家庭教育保障法。国家权力过度介入家事私域,家庭教育的均质化未来... 未成年人成为立法关照重点和家庭成员共同成长之间不可偏废。家庭教育立法需在家事立法和行政立法之间作出选择——即家庭教育法究竟是民事特别法还是家庭教育指导法和家庭教育保障法。国家权力过度介入家事私域,家庭教育的均质化未来或艰难可得,特殊化和多元化的家风家学涵养则势必严重流失。家庭教育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价值,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宪法上的“家庭”是一个制度体,作为一项古老制度,家庭和国家相互构建但整体上又先于国家,“家”及其承载的历史传统和价值内核必须获得国家的制度保障。我国家庭教育国家立法的宪法依据应主要为我国《宪法》第49条;只有将未来的家庭教育法定位为促进型立法,才能避免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之间的法位阶的相互抵牾和衔接成本的严重增加;财政投入不能仅支持家庭教育的工作经费,立法应实现家庭教育立法和社会保障立法之间的制度衔接;特殊保障制度及其周遭社会环境之间张力的消弭是一项长期工作,二者之间的融通须有计划地稳步推进;未来的家庭教育法典中应将自主学习理念和学习权观念贯穿其中,以便促进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法 儿童 未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法的立法议程、价值、原理与实施 被引量:39
2
作者 李健 薛二勇 张志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1,共10页
家庭教育链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教育生态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立法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家庭教育问题频现、政策经验逐步完备、政治关注程度明显增加,三流交汇推开了家庭教育立法的政... 家庭教育链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教育生态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立法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家庭教育问题频现、政策经验逐步完备、政治关注程度明显增加,三流交汇推开了家庭教育立法的政策窗口。基于家庭教育立法,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明确家庭教育责任、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优化配置家庭教育资源,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教育立法的原理是家庭教育私权利与公权利的认识和平衡,本质是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家庭教育法律执行的关键是协同育人,学校和家庭协同,打造家庭育人主要阵地;政府和家庭协同,健全家庭育人体制机制;社会和家庭协同,构建家庭教育社会网络;妇联和家庭协同,指导引导家庭教育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法 教育改革 教育政策 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立法的演进逻辑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妍 曲铁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3,共8页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生态体系,家庭教育立法是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必要保障,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经历初步建设、深化拓展、守正出新三个时期,呈现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生态体系,家庭教育立法是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必要保障,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经历初步建设、深化拓展、守正出新三个时期,呈现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从家长教育向家校社协同转变、从笼统模糊向制度化建设迈进的演进逻辑。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未来进路有三条:优化完善地方法规,构建中国特色立法体系;明晰主体职责权限,形成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建立监测评价机制,保障立法真正落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法 教育政策 家校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被引量:45
4
作者 吕慧 缪建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0-88,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相继制定,我国家庭教育的法制化进程经历了模糊表述、明确规定、系统规划、专门化、社会化等五个阶段。本文不仅对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而且对家庭教育法制化的构成要件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相继制定,我国家庭教育的法制化进程经历了模糊表述、明确规定、系统规划、专门化、社会化等五个阶段。本文不仅对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而且对家庭教育法制化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系统分析,据此揭示了我国家庭教育法制化进程中存在的阻力因素,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在制定家庭教育法时需注意:转变固有观念,家庭教育由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结合我国民间习惯法,制定特色的家庭教育法;关注家庭中的现实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法;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制定公平正义的家庭教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制化进程 家庭教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立法的现实诉求及其立法精神与技术 被引量:33
5
作者 祁占勇 杜越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1,共8页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的起点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进行起着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功能弱化、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家长不作为、重视程度和践行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关于尽快出台专门家庭教育法来保障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的起点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进行起着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功能弱化、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家长不作为、重视程度和践行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关于尽快出台专门家庭教育法来保障家庭教育权和子女受教育权成为国家、社会与学界的普遍共识。家庭教育立法应当秉持人权保护、伦理道德、终身奠基与和谐共促的精神,从宏观的纲领性意义、中观的立法要素和微观的语言表述三个方面把握家庭教育法的立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教育 社会支持系统 精神 技术 家庭教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庭教育国家立法的宪法依据 被引量:15
6
作者 倪洪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8,共8页
我国《宪法》第19条第1款作为国家教育目标设定的总纲条款,对国家特别是立法者课以了适时创制家庭教育法的宪法义务。尽管该条款具有政策性和原则性的规范特征,但其在福利国背景下的立法导向和责任指引亦相当显见。《宪法》第46条是公... 我国《宪法》第19条第1款作为国家教育目标设定的总纲条款,对国家特别是立法者课以了适时创制家庭教育法的宪法义务。尽管该条款具有政策性和原则性的规范特征,但其在福利国背景下的立法导向和责任指引亦相当显见。《宪法》第46条是公民接受(家庭)教育的基本权利条款。在未成年公民家庭教育问题上,父母是私法上的义务主体,国家是公法上的义务主体,而权利主体只能是未成年公民。同时,成年家庭成员面对国家也理应是家庭教育权利主体。因为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和共同成长的社会机制。《宪法》第49条是婚姻家庭的制度性保障条款,也是我国家庭教育及其国家立法宪法依据的核心条款。不从“制度”及其载体上理解和把握“家庭”这一特定宪法范畴,家庭教育法律关系--家国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成年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形成的--的内在冲突与矛盾就无法得以体系性化解,家庭教育的立法边界,即国家介入家庭教育事务的权力疆域也就难以勘定。制度性保障理论加诸国家一项立法责任,其实质并非制度的“现状保障”,而是制度的“本质内涵保障”。家庭教育国家立法不得掏空家庭的制度核心,废弃家庭教育的精神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法 依据 制度性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立法应重视“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被引量:44
7
作者 叶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3,共9页
由于学术界对家庭教育能力的研究不够,导致在家庭教育立法中未能对此进行回应。在内涵上,家庭教育能力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后,运用恰当的教养方式在日常教养实践中能够顺利实现儿童社会化的心理特质。据此,... 由于学术界对家庭教育能力的研究不够,导致在家庭教育立法中未能对此进行回应。在内涵上,家庭教育能力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后,运用恰当的教养方式在日常教养实践中能够顺利实现儿童社会化的心理特质。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在完善时,应该制定包括将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作为立法目的,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其他组织配合的工作机制,规定家长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具体任务,规定合适的家庭教育培训项目并构建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家庭教育开端计划”在内的法律规范体系,从而推动家庭教育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法 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 儿童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启光 曹艳彬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9-144,共6页
在全球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力量作用下,不同国家或地区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经历重大变迁,家庭功能日渐式微。以早期干预与预防为理念,通过增强与改善家庭成员家庭经验的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实践,将有效恢复家庭功能与提升家庭生活质量。... 在全球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力量作用下,不同国家或地区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经历重大变迁,家庭功能日渐式微。以早期干预与预防为理念,通过增强与改善家庭成员家庭经验的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实践,将有效恢复家庭功能与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近年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大陆地区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发展明显滞后。台湾地区通过实施《家庭教育法》,完善家庭生活教育的制度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台湾地区家庭生活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学习台湾地区加强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大陆地区家庭生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变迁 家庭生活教育 家庭教育法 台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湘金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晚清民间倡办的女子学校,在"中国女学堂"关闭之后,很快又在多地兴起。1904年初颁行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在制度上否定了女学堂的合法存在,给女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作者通过对章程制定者之一、学务... 晚清民间倡办的女子学校,在"中国女学堂"关闭之后,很快又在多地兴起。1904年初颁行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在制度上否定了女学堂的合法存在,给女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作者通过对章程制定者之一、学务大臣张百熙的演说的分析,认为章程也有正面意义,为女子教育的发展预留了一定的空间。而章程实施后的女学实践,证明其负面效果相对有限。女学事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地方的人事因素。《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颁行,为1907年《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面世,做了必要的过渡与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教育 张百熙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癸卯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