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及农户内部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靳相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20,共8页
研究目的:明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和农户内成员权利关系形式,为农户内成员变动后权属的界定提供满足法律内部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多功能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 研究目的:明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和农户内成员权利关系形式,为农户内成员变动后权属的界定提供满足法律内部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多功能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为农民,农户内成员间权利关系形式为准共同共有。研究结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多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解,但原有的模糊立法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土地增值和农民权利意识觉醒的现实。因此,应当采用明确权利主体及农户内部权利关系的权利本体制度,附加针对特定问题的配套特别规则的模式,实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彻底物权化,并在凸显权利财产功能的同时,兼顾其社会保障和生产及粮食安全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家庭承包经营权 主体 准共同共有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风险与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惠英 刘啸山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2-135,共4页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如农耕地被改变性质风险、农民失地风险、农业龙头企业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和社会安全风险等。防范风险应当采取如下对策,即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创造良好的条件;着力解决土地经营权流转中...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如农耕地被改变性质风险、农民失地风险、农业龙头企业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和社会安全风险等。防范风险应当采取如下对策,即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创造良好的条件;着力解决土地经营权流转中有法不依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利益;建立良好的土地流转民意诉求与反馈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流转 风险 防范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比较研究——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有限责任公司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慧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25-126,共2页
本文运用比较法、图表法、法理分析等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围绕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法律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了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相较国外家庭农场模式的可行性;从兼顾农民对农地生存保障与持续获益的双重诉求,利于农业规模化、科技化... 本文运用比较法、图表法、法理分析等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围绕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法律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了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相较国外家庭农场模式的可行性;从兼顾农民对农地生存保障与持续获益的双重诉求,利于农业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利于市场要素在城乡流动等角度,阐述了农地入股公司相较我国其它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优越性。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有限责任公司应成为农地流转的较优选择,亦是今后土地流转法规、政策予以重视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承包经营权 农地生存保障功能 农地增值收益 出资适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家庭承包经营权 物权化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法律冲突与协调
5
作者 赵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3,共5页
家庭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出资形式兼具维护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功能,由此引起相关法律对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行为的种种限制。目前以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存在的诸多制度障碍亟待立法回应,需要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化解家庭承包经... 家庭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出资形式兼具维护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功能,由此引起相关法律对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行为的种种限制。目前以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存在的诸多制度障碍亟待立法回应,需要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化解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债务风险,开放投资主体和资产信用以维护债权人利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保护农民股东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承包经营权 股权 农民 公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模式的立法选择——以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交叉为视角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继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我国现行法律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模式规定为“合同生效设立”。对此,学者之间存在着争议,部分学者主张“合同生效设立”,部分学者主张“登记设立”。由于家庭承包地流转的封闭性,也由于乡土农村“熟人社会”的特质,与“登... 我国现行法律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模式规定为“合同生效设立”。对此,学者之间存在着争议,部分学者主张“合同生效设立”,部分学者主张“登记设立”。由于家庭承包地流转的封闭性,也由于乡土农村“熟人社会”的特质,与“登记设立”的设立模式相比较,“合同生效设立”的设立模式更具有公示效果,其实施成本也更低。因此,我国未来农地立法应沿袭现行法律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 合同生效设立 登记设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与登记 被引量:1
7
作者 倪旭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86-89,共4页
《物权法》颁布后,我国独特的物权变动立法模式正式确立。《物权法》也首次不区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种类而统一规定——在承包合同生效时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这样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变动具有特殊之处。通过比较的分析方法发现,由... 《物权法》颁布后,我国独特的物权变动立法模式正式确立。《物权法》也首次不区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种类而统一规定——在承包合同生效时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这样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变动具有特殊之处。通过比较的分析方法发现,由于两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有着天然的不同之处,其设立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法律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类型进行不同的法律调整。另外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登记的效力在学界也存在着争议,通过案例分析,主张法律应规定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登记对抗的效力,同时也应完善细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异议登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变动模式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 其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 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长期战略与总体构想 被引量:7
8
作者 阮文彪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3-26,共4页
21世纪中国农业改革的中心内容和最基本任务是如何提高农业家庭经营的组织运行效率,为此,需要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打造更为广阔的体制空间。农业改革与发展客现上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立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长期战略和改革目标。
关键词 农业经营体制 创新 长期战略 中国 农业发展 农民收入 家庭承包经营权 土地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