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类和果蔬对家庭厨余垃圾短时贮存的臭气排放影响研究
1
作者 陈思涵 夏怡 +3 位作者 耿悦 许雨茗 赵四源 祁光霞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48-4457,共10页
借助环境气候模拟箱,自配不同肉类和果蔬比例的厨余垃圾在10~25℃、相对湿度50%短时贮存48h,监测恶臭/异味物质排放规律,识别主要的恶臭/异味物质,探讨家庭厨余垃圾在社区堆存可采取的恶臭/异味防控策略.结果表明:家庭厨余垃圾短时贮存... 借助环境气候模拟箱,自配不同肉类和果蔬比例的厨余垃圾在10~25℃、相对湿度50%短时贮存48h,监测恶臭/异味物质排放规律,识别主要的恶臭/异味物质,探讨家庭厨余垃圾在社区堆存可采取的恶臭/异味防控策略.结果表明:家庭厨余垃圾短时贮存的主要恶臭/异味物质包括含氧化合物乙醛和乙醇(异味贡献率合计0.8%~99.6%),含硫化合物(甲硫醚、甲硫醇和二甲基二硫醚),烷烃2-甲基丁烷和戊烷,以及α-蒎烯;果蔬和肉类比例显著影响恶臭/异味的排放强度和相对组成(组间显著性差异<0.05),这两类物质会抑制厨余垃圾有效糖类化合物等含C有机质的分解,但一定程度促进含硫有机质的转化,从而促进异味影响更大的乙醛和前述3种含硫化合物的形成及释放,富含肉类或果蔬的48%FV(Fruit and Vegetable,下同)-20.2%M(Meat,下同)组和67%FV-3.6%M组贮存12~48h的理论臭气浓度分别达到38.7~68.1和83.7~205.3kg-1HFW(Household Food Waste,下同),是相同贮存条件下56%FV-4.9%M组厨余的5.5~9.4倍和12.4~29.5倍;(3)针对社区多站点无组织排放臭气场景,其恶臭/异味防控可按照源头减少、传播阻控和末端削减净化的联合思路展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厨余垃圾 短时贮存 恶臭污染物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量与资源化家庭厨余垃圾堆肥参数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琬莹 邵蕾 +1 位作者 周传斌 王如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101,共7页
中国50%以上的生活垃圾为厨余垃圾,在家庭尺度进行厨余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处理机在国外广泛应用,但由于中国厨余垃圾的差异性,国外参数组合不能适用于国内家庭处理机研发。文章针对中国... 中国50%以上的生活垃圾为厨余垃圾,在家庭尺度进行厨余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处理机在国外广泛应用,但由于中国厨余垃圾的差异性,国外参数组合不能适用于国内家庭处理机研发。文章针对中国家庭厨余垃圾特点,对主要影响因子通风量、温度、菌剂及含水率进行正交控制试验,选择失重率为评价减量化效益指标,选择E4/E6、N、P、K含量为评价资源化效益指标,分别研究基于减量化与资源化目标的优化工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显示,含水率和温度对于减量化效果影响较大,高温、低含水率有利于厨余减重;而影响资源化效果主要为菌剂,具有很好的保磷和保钾作用。最后得到减量化效果最优组合:通风量为5 L/min、温度65℃、添加5 g菌剂、含水率63.4%;而资源化效果最佳组合为通风13 L/min、温度45℃、菌剂5 g、含水率为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厨余垃圾 好氧堆肥 减量化 资源化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