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开展家庭医疗服务的探讨
1
作者 董翰珍 李敏 +4 位作者 于令红 王蕊 王敏 王铁兰 李新玲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43-46,共4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生活的日益富裕,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满足病员的需要和缓解住院的困难,我院从1988年开始。
关键词 医疗服务 家庭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家庭医学人才培养及家庭医疗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2
作者 刘欣然 徐志杰 +2 位作者 王峣 吴少平 苏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283-286,共4页
家庭医学是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家庭医疗服务在国民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分量是现代医学服务模式转变的趋势。家庭医学人才作为家庭医疗体系中的核心,其教育培养与服务模式始终在整个体系的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拿大作... 家庭医学是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家庭医疗服务在国民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分量是现代医学服务模式转变的趋势。家庭医学人才作为家庭医疗体系中的核心,其教育培养与服务模式始终在整个体系的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拿大作为普及家庭医疗服务的典型代表,在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本文从家庭医学人才培养和家庭医疗服务模式两方面论述加拿大家庭医学体系的特色,并结合我国家庭医疗体系建设的现状,为改进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提出建议,旨在为加速推进"分级诊疗"模式的落实与加快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与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学 人才结构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加拿大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服务的家庭医护人员路径调度问题
3
作者 张巍 沈孝凯 张纪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58-367,共10页
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医疗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家庭医护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更加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针对家庭医护人员路径调度问题,考虑双服务客户服务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医患技能匹配等现实约束,以最小化总成本建立混合... 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医疗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家庭医护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更加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针对家庭医护人员路径调度问题,考虑双服务客户服务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医患技能匹配等现实约束,以最小化总成本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结合模型的特征设计改进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采用双层编码技术有效预防产生不可行解,根据问题规模动态设定初始温度,增强全局搜索能力;通过自适应调整内循环次数,既减少了计算负担,又加快了收敛速度;设计归并邻域算子和指向移动算子以平衡算法在全局搜索与局部精细优化之间的搜索能力。最后,在给定数据集上进行数值实验,与其他算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疗服务 服务相关性 改进模拟退火算法 归并邻域 指向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构建家庭医疗签约服务制度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2
4
作者 魏威 张尚武 熊巨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29-1132,共4页
家庭医疗签约服务是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家庭医疗签约服务的必要性,介绍了家庭医疗签约服务的服务... 家庭医疗签约服务是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家庭医疗签约服务的必要性,介绍了家庭医疗签约服务的服务内涵、配套措施及尚存问题。提出要加强家庭医生专业人才建设,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契机作用,建立符合实际情况且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从而为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服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担当"健康守门人",同时引导居民理性就医,构建有序、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疗签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江月 金雪 +5 位作者 袁同玲 唐宗宝 罗晓露 杨梅 陈红 迟春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797-3802,共6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为养老的主要趋势。社区医疗服务作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发挥着基石作用。了解居家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体验,有助于提高...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为养老的主要趋势。社区医疗服务作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发挥着基石作用。了解居家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养结合发展。目的了解居家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原因及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体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居家老年人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医疗服务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2—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成都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年龄≥65岁的居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设立10个焦点小组,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录音、文本转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编码、提取类别,主题框架分析法整理和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纳入40名居家老年人,其中男20名、女20名;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4.4±5.6)岁;来自市区31名、郊区9名。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提炼出3个主题:(1)老年人方综合因素是影响其养老方式选择及健康需求的首要因素;(2)社区医疗服务是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途径,但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3)优化服务方式、丰富服务项目及加大外界支持可增加老年人获得感、促进老年人健康。结论居家老年人对社区提供的医疗服务基本满意,老年人自身的因素、社区医疗服务及服务方式和项目影响了居家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体验,其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结合居家老年人的自身健康状况,进行专业化、多样化、精准化的社区医疗服务,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医疗服务方式,对于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促进老年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质性研究 动机性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学的未来——实现“人人享有家庭医疗保健服务”目标
6
作者 李井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7期1405-1405,共1页
关键词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体制改革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连续性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柳松艺 孟文奇 +7 位作者 彭海波 姜晓利 李子鑫 于倩倩 尹文强 陈钟鸣 孙葵 郭洪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4312-4317,共6页
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自2016年全面推行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进一步的工作开展需要“质”“量”并重,重点提高居民的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而目前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连续性的评价尚不明确。目的了解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连续... 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自2016年全面推行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进一步的工作开展需要“质”“量”并重,重点提高居民的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而目前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连续性的评价尚不明确。目的了解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连续性的评价,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于2021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东省菏泽市抽取9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9所乡镇卫生院的1193例签约居民。采用汉化版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PCAT)的连续性维度对纳入居民展开入户调查,量表共包含15个条目。比较不同特征签约居民的PCAT连续性维度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签约居民PCAT连续性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9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04%。其中,签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居民541例(49.27%),签约乡镇卫生院的居民557例(50.73%)。签约居民的PCAT连续性维度平均得分为(3.38±0.51)分。得分最高的条目是“D5您的家庭医生是否耐心听您叙述病情”,为(3.64±0.59)分;得分最低的条目是“D15如果很容易给您换一个家庭医生,您是否愿意”,为(2.98±0.9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签约机构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是否患慢性病是签约居民PCAT连续性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连续性评价总体较好,医患双方建立了长久、稳定的联系。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应关注签约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及慢性病患病情况,以针对性提供其所需要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医患关系 连续性 健康服务评估 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医务人员上门医疗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爽 吴欣 +1 位作者 胡凌娟 王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9-1234,共6页
背景上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易发生医疗风险、医患纠纷、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致使医务人员不愿意主动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最终导致社区上门医疗服务供给量不足。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上门医疗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上门医疗服务顺利开展... 背景上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易发生医疗风险、医患纠纷、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致使医务人员不愿意主动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最终导致社区上门医疗服务供给量不足。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上门医疗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上门医疗服务顺利开展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2018年1—2月对北京市A区30家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上门医疗服务相关文献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机构出诊资源配置状况、出诊关注的问题及是否愿意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务人员上门医疗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总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有效回收率为91.7%。社区医务人员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意愿率为66.5%(183/27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岗位、工作年限、是否关注医患纠纷、是否关注出诊补助和绩效评定是医务人员有无上门医疗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有意愿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但意愿仍有待提高。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增加社区上门医疗服务供给量;健全法律保障制度,增强医务人员法律保护意识,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完善上门医疗服务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有助于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上门医疗服务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意愿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家医疗的服务模式探索 被引量:24
9
作者 姚能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5-1458,共4页
目前,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已经不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老弱患者更需要居家医疗。中国的居家医疗项目极少,服务内容以护理、全科、康复服务为主,服务人员主要是护士。目前服务模式共有4种,包括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家庭病床服... 目前,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已经不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老弱患者更需要居家医疗。中国的居家医疗项目极少,服务内容以护理、全科、康复服务为主,服务人员主要是护士。目前服务模式共有4种,包括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家庭病床服务、以转型期公立医院为代表的上门服务、以医院集团为代表的整合型服务以及以民营医疗为代表的单纯居家医疗服务。这些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的初衷有所差异,收入模式也不相同,但均在满足老弱患者的需要。本文描述目前中国居家医疗的服务模式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医疗 上门医疗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老龄化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沈馨雨 高敏 +5 位作者 王洁 鲍志鹏 于甜栖 汤志杰 孙姝怡 孙国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758-3762,3771,共6页
背景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过程目前大多由医院转移至居家情境进行。移动健康应用程序帮助患者弥合了从医院向居家转移的支持缺口,促进居家康复进程,然而诸多质量问题接踵而至,其服务质量亟待“把关”。目的构建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 背景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过程目前大多由医院转移至居家情境进行。移动健康应用程序帮助患者弥合了从医院向居家转移的支持缺口,促进居家康复进程,然而诸多质量问题接踵而至,其服务质量亟待“把关”。目的构建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规范、提升我国移动健康APP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月—2023年1月基于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拟定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18名专家开展2轮函询。专家积极程度采用问卷回收率及意见提出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采用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得分变异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结合专家函询、层次分析法,确立最终的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果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7,2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8~0.154和0.151~0.197(P<0.001)。最终构建的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由软件属性、医学科学和行为科学特征三个维度组成,包含7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和51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内容全面,具有科学性,对评价心脏康复APP服务质量及促进类似APP服务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康复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移动健康 服务质量评价 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庭喘息服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韬 夏浩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991-2999,共9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会互动缺陷、语言交流障碍、兴趣限制或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表现,但目前该病尚不能根治,只能通过康复而改善症状。ASD儿童的主要照顾者是家长,长期繁重的照护压力严重影...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会互动缺陷、语言交流障碍、兴趣限制或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表现,但目前该病尚不能根治,只能通过康复而改善症状。ASD儿童的主要照顾者是家长,长期繁重的照护压力严重影响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国外提出了喘息服务的概念,以缓解照顾者照顾压力。本文结合喘息服务的模式及内容、ASD儿童家庭接受喘息服务的影响因素、喘息服务效果评价指标等分析了国外ASD儿童家庭喘息服务研究现状,强调ASD儿童家庭喘息服务应以家庭需求为导向,考虑家庭结构,融合家庭康复,提供个性化服务项目;同时分析了我国ASD儿童家庭机构性喘息服务现状,提出应以社会支持理论为依据,完善喘息服务政策及信息支持,加强喘息服务提供者队伍建设,通过多学科融合为ASD儿童提供涵盖教育、康复训练的综合性喘息服务,提高喘息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喘息服务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全科团队对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志翊 王仲 +8 位作者 翁杰 侯若南 吴和 胡公义 林飞克 林策 陈芳 周旋 陈大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3389-3392,共4页
目的建立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讨其对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5-01至2017-06-30温州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梧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民为调查对象,... 目的建立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讨其对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5-01至2017-06-30温州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梧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社区居民56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社区家庭医生组(单纯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两组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两组居民性别、年龄、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医保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居民的签约意愿高于社区家庭医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就医可接受距离、就医行程时间短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担心误诊漏诊、延误病情、用药不规范、转诊不方便发生率高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两组居民担心服务态度不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认可度,提高其签约意愿,可有效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居民分层就医、优化医疗资源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基于医院的 医院管理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项目服务量年度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珺 闫宇翔 +3 位作者 高荷蕊 关静 郭秀花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3期1915-1917,共3页
目的 调查全国2000~2002年不同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的服务量年度变化情况.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结果 2000~2002年三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总人次、建立家庭病... 目的 调查全国2000~2002年不同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的服务量年度变化情况.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结果 2000~2002年三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总人次、建立家庭病床人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数、出诊人次和出院人次等5项服务工作的服务总量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就总体发展趋势而言,中、西部地区服务量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结论 各地应尽快制定符合区域发展水平的工作量标准,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使社区卫生服务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使用研究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档案 出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庭护理发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4
14
作者 孙菲 徐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期42-43,共2页
对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2004年发表的有关家庭护理的文章进行分析,综述了家庭护理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探讨目前家庭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其进一步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专业家庭护理 非专业家庭护理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居家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外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家庭随访指导 被引量:17
15
作者 许婷 修杨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5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将128例家庭留置导尿管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和干预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首先调查评估再进行家庭随访指导,包括心理护理,尿路感染、尿液引流不... 目的探讨家庭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将128例家庭留置导尿管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和干预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首先调查评估再进行家庭随访指导,包括心理护理,尿路感染、尿液引流不畅、患者不适感、尿道口渗尿及拔管困难的预防等指导。结果干预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照顾者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家庭随访指导能明显降低留置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家庭留置导尿管患者照顾者的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法 尿道 留置导尿 院外指导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产褥期母婴家庭保健模式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善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694-1695,共2页
目的:探讨开展产褥期母婴家庭保健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460例,其中剖宫产296例(有2例为双胎妊娠),顺产164例,随机分为保健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230例,新生儿231例,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在产... 目的:探讨开展产褥期母婴家庭保健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460例,其中剖宫产296例(有2例为双胎妊娠),顺产164例,随机分为保健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230例,新生儿231例,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在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保健组的产褥感染、产褥中暑、产后出血、乳腺炎及乳头皲裂的发生率(9/230,3.91%)明显低于对照组(42/230,18.26%);保健组的新生儿脐部感染、皮肤感染、肺炎、黄疸及喂养不当的发生率(10/231,4.33%)明显低于对照组(41/231,17.75%),P<0.01。结论:开展产褥期母婴家庭保健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期 产后保键 婴儿 新生 家庭医疗保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项目服务量年度变化情况分析
17
作者 王亚东 陈琦 +3 位作者 方源 关静 郭爱民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3期1913-1914,1923,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项目的服务量。方法设计调查表对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调查。结果三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诊总人次数、建立家庭病床人次数、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数、出... 目的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项目的服务量。方法设计调查表对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调查。结果三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诊总人次数、建立家庭病床人次数、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数、出诊人次数和出院人次数5项服务工作的服务总量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中部地区服务总量增长速度最快。与服务总量的增长相对应的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度的服务量增长相对缓慢,东、西部地区个别服务项目甚至出现负增长。结论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大力开展家庭病床、建立家庭档案和出诊服务,推广这些优质服务项目,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使用研究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档案 出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和家庭康复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骆杭琪 池菊芳 郭航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6-1400,共5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病带病生存患者人数显著增加。通过早期的心脏康复训练,合理发挥社区和家庭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延缓患者的疾病进展,改善预后,而且还有效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并...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病带病生存患者人数显著增加。通过早期的心脏康复训练,合理发挥社区和家庭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延缓患者的疾病进展,改善预后,而且还有效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并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目前我国心脏康复体系仍局限于部分三级医院,未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足够重视,使得相当一部分严重心血管病患者在出院后处于与工作、社会脱节状态,不能回归社会。因此本文就心脏康复的概述和社区及家庭康复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康复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职能 被引量:28
19
作者 聂莲莲 吴龙辉 +1 位作者 李俊 苗长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5-1099,共5页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持续蔓延,国外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家庭医生作为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主体及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机制尚未...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持续蔓延,国外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家庭医生作为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主体及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本研究就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本文总结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家庭医生的职能和部署,通过强化组织管理、制定工作制度和流程、加强家庭医生疫情防控岗前培训、明确家庭医生工作职能、关心关爱家庭医生身心健康等措施,使家庭医生在科学防护、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开展重点人群的协助排摸、隔离观察人员的规范管理和服务、其他签约居民的服务管理、个体化健康教育等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家庭医生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7年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建立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雅瑜 陈玉章 +5 位作者 林建光 张长茂 戴毅君 戴炀斌 赵爱月 许天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6-700,共5页
背景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三级甲等医院接收的患者数量有限,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可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合适的治疗场所。目的分析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的建立情况,分析患者住院费用及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为今后肿瘤专科... 背景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三级甲等医院接收的患者数量有限,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可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合适的治疗场所。目的分析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的建立情况,分析患者住院费用及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为今后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2月入住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的225例患者,记录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建立情况、患者的基本情况、参加医疗保险及付费方式、患者住院情况(总费用、自费费用、自费比例、报销比例、平均住院天数)、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采用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对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满意度。结果 2015年4—12月、2016年、2017年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分别入住66、68、91例患者。2016、2017年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入住患者数发展速度分别为103.03%、137.88%,增长速度分别为3.03%、37.88%。225例患者中男192例(85.3%),女33例(14.7%)。≤60岁患者86例(38.2%)。225例家庭病床患者中216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按规定比例报销。3年内225例肿瘤专科家庭病床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3 824.24元,平均自费费用为1 195.34元,平均报销比例为65.37%。吗啡即释片、奥施康定使用量逐年增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用药原则。89.1%(114/128)的患者或家属对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满意度为完全满意。结论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患者报销比例较高,住院费用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肿瘤专科家庭病床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更合适的临终场所,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费用 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