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房价变动的家庭劳动分工效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华民
王基鸣
姚凯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期和2015期调查数据考察房价变动对于“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冲击效应和替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涨幅越大,全域范围的冲击效应和替代效应越明显,家庭...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期和2015期调查数据考察房价变动对于“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冲击效应和替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涨幅越大,全域范围的冲击效应和替代效应越明显,家庭女性劳动参与率越高,其中房价收入比是房价变动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呈显著负相关的合理解释。进一步的决定机制检验分析表明,房价上涨预期带来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值变效应,超过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决定效应。传递机制检验分析表明,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是房价变动冲击传统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中介传递变量。异质性检验分析表明,房价收入比高的未婚女性、拥有子女数量较多的已婚女性及迁移家庭女性对于传统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认同程度尤低。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面对中国社会老龄化临界点预期,动员女性劳动力资源的政策依据在于提升女性劳动收入水平的激励边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变动
家庭劳动分工
经济理性
财富效应
预算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庭总动员:数字劳动的家庭化和劳动的家庭分工重构——基于抖音的数字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温欣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163,共12页
在数字世界,家庭被重新动员起来,以集体的方式参与数字的社会劳动生产,在劳动分工、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中展现出家庭化特征。家庭化的数字劳动是数字社会个体应对劳动异化、劳动不稳定性和情感劳动下的劳动控制等劳动风险的积极策略。...
在数字世界,家庭被重新动员起来,以集体的方式参与数字的社会劳动生产,在劳动分工、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中展现出家庭化特征。家庭化的数字劳动是数字社会个体应对劳动异化、劳动不稳定性和情感劳动下的劳动控制等劳动风险的积极策略。家庭化的数字劳动不仅重组了劳动的家庭分工,还依托家庭性别与代际的重新分工,重塑了家庭集体生活和家庭伦理道德。数字劳动的家庭分工为全面理解数字社会劳动的多样化及劳动的主体性提供了一种可能,也为重构数字劳动尊严与团结提供了新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劳动
数字零工
劳动
个体化
家庭
化
家庭劳动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技术进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了吗?——来自CFPS数据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少国
句国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93,共15页
新时代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数字经济所依托的数字技术进步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强烈冲击。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数字技术进步对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宏观数据和CFPS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技术进步...
新时代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数字经济所依托的数字技术进步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强烈冲击。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数字技术进步对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宏观数据和CFPS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技术进步会显著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并且由于个体的时间配置偏好不同,导致该影响具有群体异质性。具体来说,数字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提高农村青年劳动力群体外出打工的意愿,但对中老年劳动力群体的影响并不显著,从而在家庭内部出现明显分工,形成了“青年打工,中老年务农”的就业局面。此外,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技术进步会通过改善健康水平,间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并为农村低技能群体和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机遇,具有“雪中送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进步
农村剩余
劳动
力
时间配置偏好
家庭劳动分工
“雪中送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庭经营成长的阶段
4
作者
洪方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5期81-89,共9页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家庭式分散经营,已经显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优越性,并形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经济体制模式的雏型。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由于整个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都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农村自给半自...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家庭式分散经营,已经显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优越性,并形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经济体制模式的雏型。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由于整个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都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农村自给半自给经济状态也还正在解体,商品生产刚刚发展。因此,家庭经营在向现代化迈进中,必然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生产力与分工水平。研究其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并对现阶段家庭经营的发展水平作出恰如其份的估计,对于家庭经营的改造和完善并明确向未来阶段过渡的方向都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经营
土地经营
商品生产
家庭
副业
家庭
经济
农村
分工
分业
不同阶段
生产手段
农户
家庭劳动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房价变动的家庭劳动分工效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华民
王基鸣
姚凯辛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科研能力提升项目“金融业较快增长的机制与治理”(编号:2021ZDJS12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期和2015期调查数据考察房价变动对于“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冲击效应和替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涨幅越大,全域范围的冲击效应和替代效应越明显,家庭女性劳动参与率越高,其中房价收入比是房价变动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呈显著负相关的合理解释。进一步的决定机制检验分析表明,房价上涨预期带来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值变效应,超过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决定效应。传递机制检验分析表明,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是房价变动冲击传统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中介传递变量。异质性检验分析表明,房价收入比高的未婚女性、拥有子女数量较多的已婚女性及迁移家庭女性对于传统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认同程度尤低。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面对中国社会老龄化临界点预期,动员女性劳动力资源的政策依据在于提升女性劳动收入水平的激励边际。
关键词
房价变动
家庭劳动分工
经济理性
财富效应
预算约束
分类号
F830.57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总动员:数字劳动的家庭化和劳动的家庭分工重构——基于抖音的数字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温欣
机构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163,共12页
文摘
在数字世界,家庭被重新动员起来,以集体的方式参与数字的社会劳动生产,在劳动分工、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中展现出家庭化特征。家庭化的数字劳动是数字社会个体应对劳动异化、劳动不稳定性和情感劳动下的劳动控制等劳动风险的积极策略。家庭化的数字劳动不仅重组了劳动的家庭分工,还依托家庭性别与代际的重新分工,重塑了家庭集体生活和家庭伦理道德。数字劳动的家庭分工为全面理解数字社会劳动的多样化及劳动的主体性提供了一种可能,也为重构数字劳动尊严与团结提供了新的机会。
关键词
数字
劳动
数字零工
劳动
个体化
家庭
化
家庭劳动分工
Keywords
Digital Labor
Digital Gig
Individualization of Labor
Familialization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技术进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了吗?——来自CFPS数据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少国
句国艳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93,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平导向的差别化收入再分配机制研究”(21BJL012)。
文摘
新时代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数字经济所依托的数字技术进步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强烈冲击。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数字技术进步对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宏观数据和CFPS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技术进步会显著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并且由于个体的时间配置偏好不同,导致该影响具有群体异质性。具体来说,数字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提高农村青年劳动力群体外出打工的意愿,但对中老年劳动力群体的影响并不显著,从而在家庭内部出现明显分工,形成了“青年打工,中老年务农”的就业局面。此外,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技术进步会通过改善健康水平,间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并为农村低技能群体和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机遇,具有“雪中送炭”效应。
关键词
数字技术进步
农村剩余
劳动
力
时间配置偏好
家庭劳动分工
“雪中送炭”效应
Key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advancement
rural surplus labour
time allocation preferences
division of labour in the household
the“timely help”effect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经营成长的阶段
4
作者
洪方
机构
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5期81-89,共9页
文摘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家庭式分散经营,已经显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优越性,并形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经济体制模式的雏型。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由于整个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都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农村自给半自给经济状态也还正在解体,商品生产刚刚发展。因此,家庭经营在向现代化迈进中,必然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生产力与分工水平。研究其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并对现阶段家庭经营的发展水平作出恰如其份的估计,对于家庭经营的改造和完善并明确向未来阶段过渡的方向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家庭
经营
土地经营
商品生产
家庭
副业
家庭
经济
农村
分工
分业
不同阶段
生产手段
农户
家庭劳动分工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房价变动的家庭劳动分工效应
李华民
王基鸣
姚凯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家庭总动员:数字劳动的家庭化和劳动的家庭分工重构——基于抖音的数字民族志研究
温欣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数字技术进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了吗?——来自CFPS数据的微观证据
王少国
句国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家庭经营成长的阶段
洪方
《学习与探索》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