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农场模式推进畜牧业转型的挑战与对策
1
作者 柴斌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该文首先介绍了家庭农场模式推进畜牧业转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接着分析了家庭农场在畜牧业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如资金与技术短缺、环保问题日益... 该文首先介绍了家庭农场模式推进畜牧业转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接着分析了家庭农场在畜牧业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如资金与技术短缺、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价格与市场风险波动大、政策支持与配套服务不足等;最后提出了借助家庭农场推进畜牧业转型的对策,包括加强技术与资金引导、加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优化市场对接与品牌建设、完善服务体系与配套措施。该文为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提供了有效路径,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模式 畜牧业 转型挑战 转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任修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8期5-6,37,共3页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经营方式与产业组织形式,从整体上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而"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作为我国传统农业转型的主要选择之一,可以有效整合农户资源与市场资源,弥补农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障...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经营方式与产业组织形式,从整体上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而"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作为我国传统农业转型的主要选择之一,可以有效整合农户资源与市场资源,弥补农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障农户利益,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该文主要探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性,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家庭农场 合作社 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山东德州家庭农场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3
作者 张释允 张字艳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25期4-5,共2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在2019年一号文件中写到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在2019年一号文件中写到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据此,山东省按照“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将在种植、养殖、种养结合等领域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经营规模适度、运作管理规范、总体效应明显的家庭农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新型职业农民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改革农村家庭承包制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治泰 王丽英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8-61,共4页
1978年以来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但是由于它存在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冲突的小农经济特性 ,其发展与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局限 ,因此 ,进一步改革这一经营体... 1978年以来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但是由于它存在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冲突的小农经济特性 ,其发展与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局限 ,因此 ,进一步改革这一经营体制 ,以一种更高级形式———农场制和公司制取代之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承包制 家庭农场模式 公司经营模式 农村 改革 中国 农业 小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完善“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5,共6页
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是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开始的,农民群众说,“集体经营没饭吃,包产到户有余粮”。这一改革的实质和意义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重塑“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各类... 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是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开始的,农民群众说,“集体经营没饭吃,包产到户有余粮”。这一改革的实质和意义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重塑“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应势而生,农业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从世界农业发展史看,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可动摇和替代的;我国在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必需坚持和完善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一、“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是农业发展史上的必然(一)从世界范围看,家庭经营是农业中的主要组织形式家庭经营是农业的自然要求,家庭农场是世界农业的普遍形式。以血缘关系形成的家庭,利害与共,能够自觉地、尽力地投入家庭农场的劳动,能够适应农业生产复杂多变的情况,而且经过长期实践可以总结出一套优良的耕作方法和管理经验。家庭农场在美国农场历史中占据主要形式,在农业经营主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农场约占全部农场的90%左右。加拿大的农业,也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在日本,农业几乎都是家庭农场模式。长期以来,家庭农场在西欧、北欧国家都被视为社会的稳定器。德国、法国、丹麦、荷兰等国家,都是以中、小型家庭农场为主要经营模式。荷兰2007年有7.7万个农场,每个农场平均有2.9个劳动力,大概是2个家庭成员加1个雇工,家庭农场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性地位 家庭经营 家庭农场模式 农业发展史 农业经营主体 改革开放 包产到户 经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区不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唐丽桂 《西部论坛》 2013年第5期25-30,共6页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在西南山区,由于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但其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衍生出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绩效显著,但成功的不多;大户经营模式受制于规模偏小而发展缓慢,少数成熟的专业种养大户开始向多元化家庭经营方式转变。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与培育应该创新思路,优先培育和重点发展大户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引导其他经生产营模式规范健康发展。为此,应加快培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发展农业科技专业服务组织,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 合作生产经营模式 大户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专业合作社 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订单农业 西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