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家庭代谢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晶茹 王如松 +1 位作者 王震 杨建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672-2676,共5页
家庭是可持续消费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了分析家庭消费的环境影响 ,荷兰的 HOMES项目将代谢的概念引入家庭 ,提出了家庭代谢的概念。目前家庭代谢分析是评价家庭消费活动环境影响的主要方法 ,它通过对家庭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的描述 ... 家庭是可持续消费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了分析家庭消费的环境影响 ,荷兰的 HOMES项目将代谢的概念引入家庭 ,提出了家庭代谢的概念。目前家庭代谢分析是评价家庭消费活动环境影响的主要方法 ,它通过对家庭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的描述 ,来识别家庭消费的环境结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家庭代谢的概念模型 ,该模型中包含着代谢流的方向、流量和速度 3个要素 ,水资源、能源和物质代谢是家庭代谢的主要内容。应用这一模型 ,对中国城市家庭近 2 0 a的水资源和能源代谢进行描述 ,对家庭代谢的经济及人口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城市家庭的代谢量在可预见的短 -中期时间内 ,将继续保持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家庭代谢 驱动力 家庭消费 影响因素 家庭系统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生态学视角下的家庭代谢:理论框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侯鹏 刘刚 +2 位作者 刘晓洁 刘立涛 成升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3-204,共12页
家庭及其成员的消费活动不仅直接影响自然环境,而且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的传导(原料开采、生产和运输等)对自然环境产生间接影响。家庭代谢衍生于可持续发展(消费)研究,是社会经济代谢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物质循环和生命周期等产业生... 家庭及其成员的消费活动不仅直接影响自然环境,而且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的传导(原料开采、生产和运输等)对自然环境产生间接影响。家庭代谢衍生于可持续发展(消费)研究,是社会经济代谢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物质循环和生命周期等产业生态学理论,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文章提出家庭代谢即某一时期内,家庭系统满足自身(家庭及其成员)生存和发展需求而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物质和能量消费,并将其以废弃物(液体、气体和固体废弃物)的形式从家庭系统输出的过程。进一步对家庭代谢的内涵进行了系统阐释,归纳整理了家庭代谢的研究框架及其核算方法,提炼家庭代谢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家庭代谢驱动机制的理论模型,总结了当前家庭代谢研究面临的关键挑战。认为:①家庭代谢为分析家庭部门资源消费活动及其外部环境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家庭代谢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特征。②家庭代谢的发展演化是家庭属性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自然环境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属性子系统在家庭代谢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③家庭代谢研究面临产品核算清单覆盖不全、基础数据获取难度大和实证研究不足等重大挑战。④家庭代谢与城镇化、资源循环和社区管理等研究的交叉融合能够为城镇化过程中减少家庭部门资源消耗和排放、发展循环经济以及改善社区管理等提供帮助,但需要不同学科和领域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代谢 社会经济代谢 产业生态学 物质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家庭尺度全景碳流模型构建及实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宇鑫 李宏庆 +2 位作者 杨铮 张晓青 薛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3-1143,共11页
开展乡村家庭尺度的碳研究对于制定精细化的乡村碳治理策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物质流方法构建了乡村家庭尺度全景碳流模型,提出家庭的自然边界、社会边界和经济边界等概念,并将家庭活动划分成生产活动、经营... 开展乡村家庭尺度的碳研究对于制定精细化的乡村碳治理策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物质流方法构建了乡村家庭尺度全景碳流模型,提出家庭的自然边界、社会边界和经济边界等概念,并将家庭活动划分成生产活动、经营活动和生活活动,以此架构了边界内活动及外界系统间的物质流和碳流。同时通过设立结构指标和效率指标构建了家庭碳流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衡量家庭碳排放量和碳排放价值,并以山东省淄博市的典型农耕兼业型家庭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使用,且各碳排放源的排放量差异较大;家庭投入和产出过程的碳排放量分别为44637 kg和4558 kg,碳汇过程的碳汇量为547 kg,循环过程的潜在碳排放量为1216 kg,投入过程的碳排放量远高于产出过程的碳排放量,并且碳汇和循环过程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对较低;家庭碳循环率、碳效率和人均碳排放量分别为21.0%、3.6元·kg^(-1)和12162 kg,虽然家庭碳排放水平不高,但仍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因此,未来案例家庭应优化调整消费结构,选择低碳能源产品,采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特别是对经营活动产生的厨余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加强绿色基础建设,增设餐厅垂直绿化,在美化景观的同时增加家庭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代谢 家庭碳排放 物质流分析 碳流 人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家庭食物碳消费动态 被引量:58
4
作者 罗婷文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王效科 苗鸿 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252-3258,共7页
不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食物碳消费研究是促进可持续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基于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分析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家庭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1979年相比,1999年北京城市家庭人... 不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食物碳消费研究是促进可持续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基于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分析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家庭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1979年相比,1999年北京城市家庭人均及户均食物消费量分别减少了15.2%和38.6%,而食物碳消费总量增加了28.5%,食物碳消费结构由“以粮食为主”转变成“以粮食和肉类为主”。城市化进程中,以1993年为界,家庭食物人均及户均碳消费量均由明显减少趋势转变为明显增长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由“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引起的人均谷物类碳消费量的减少”转变为“人均食物消费量增加引起的人均肉类碳消费量的增加”。北京城市家庭已基本完成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变,人均食物消费量仍继续增加。GDP指数是影响人均食物碳消费量的主要经济因素,经济的继续增长可能带来人均食物碳消费量的增加,北京城市家庭食物碳消费尚未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代谢 食物消费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