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1
作者 刘秀芳 明丽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83-86,共4页
家国情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加强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面临的挑战,以“三全育人”作为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研究视... 家国情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加强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面临的挑战,以“三全育人”作为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研究视域,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与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有机结合,分析总结了两者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和践行原则,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教育着力点和实践路径,形成全员参与的联动协同培养的长效机制,实现家国情怀培育内容、形式及方法的创新,不断开启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三全育人” 家国情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应君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85-88,共4页
家国情怀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家国情怀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导向,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本源性优质资源,为造就实现中国梦强大文化力量增强感染力与说服... 家国情怀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家国情怀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导向,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本源性优质资源,为造就实现中国梦强大文化力量增强感染力与说服力,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奠定优秀文化根基。高校应着力提炼家国情怀教育成果,形成优质特色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研发推进家国情怀教育成果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躬行体验式、思考式、娱乐式、创作式实践教学,建构家国情怀教育有效教学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增强家国情怀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家国情怀教育,培育学校文化特色——族谱文化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创新的校本实践
3
作者 马国春 朱忠平 蒋青松 《教育视界》 2020年第4期24-27,共4页
深化家国情怀教育,促进学校文化创新,必须理解课程基地建设的背景、文化创新的内涵,据此提出族谱文化课程基地的内涵使命。在具体措施方面要优化文化环境,深化课程改革,突出主题活动,推动内外交流,凝聚校训文化,全面推进物质环境、组织... 深化家国情怀教育,促进学校文化创新,必须理解课程基地建设的背景、文化创新的内涵,据此提出族谱文化课程基地的内涵使命。在具体措施方面要优化文化环境,深化课程改革,突出主题活动,推动内外交流,凝聚校训文化,全面推进物质环境、组织制度、精神文化建设,让家国情怀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教育 文化创新 族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研究——以“九一八事变”一课为例
4
作者 蔡美莹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第9期1-3,共3页
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家国情怀”是一种精神追求。从先秦时期开始,家国情怀就根植于华夏民族这片土地,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影响至... 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家国情怀”是一种精神追求。从先秦时期开始,家国情怀就根植于华夏民族这片土地,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影响至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应该具备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是每个高中生应具备的历史素养。家国情怀教育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以“九一八事变”为例,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以及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学的反思等方面,展开对家国情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家国情怀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5
作者 刘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8-I0008,共1页
家国情怀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社会责任感,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家国情... 家国情怀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社会责任感,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如何有效地开发课程,突出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着力于探究小学生家国情怀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载体,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旨在探索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家国情怀课程开发与实践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教育 民族自信 小学语文教育 学生认知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 民族认同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梦教育未来 厚植家国情怀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欢 《教育家》 2019年第36期59-61,共3页
王欢:我理想中的未来小学,是一个志在家国、学无边界的孩子生命成长主场。'志在家国'是未来小学理念形态的鲜明体现,'学无边界'是未来小学实践形态的重要表征。未来小学尤其要关注课程实施中的成长可能性,不让课程的局... 王欢:我理想中的未来小学,是一个志在家国、学无边界的孩子生命成长主场。'志在家国'是未来小学理念形态的鲜明体现,'学无边界'是未来小学实践形态的重要表征。未来小学尤其要关注课程实施中的成长可能性,不让课程的局限禁锢成长的无限,而让课程的无限拓展生命的可能。教育关乎未来。未来,是教育的价值指向,也是教育的逻辑基点。在梦开始的地方,小学教育的未来尤其令人憧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怀 和谐发展 无边界学习 家国情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认识全球”专题综合测试题
7
作者 韩增磊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2022年4月正式颁布,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对“认识地球”的重点内容进行了重要调整(如下表所示),并融入了“在做中学”、加强信息技术教学以及家国情怀教育等多个角度的要求。为了贯彻新课程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2022年4月正式颁布,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对“认识地球”的重点内容进行了重要调整(如下表所示),并融入了“在做中学”、加强信息技术教学以及家国情怀教育等多个角度的要求。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并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本专题特别设计了一套综合测试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并提供一个全面检查对该专题知识理解情况和应用能力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 课堂知识 新课标背景下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在做中学 新课程标准 综合测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