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中国宗教的伦理特征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形塑——从韦伯与杨庆堃关于中国宗教的论述谈起 被引量:1
1
作者 郑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5,254,共10页
韦伯关于《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的论述,实际上只是他关于"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研究的序篇,他的研究不只是为了凸显基督教文明的特色,以证明"西欧理性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没有出现在世界其他地方"这一论断,... 韦伯关于《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的论述,实际上只是他关于"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研究的序篇,他的研究不只是为了凸显基督教文明的特色,以证明"西欧理性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没有出现在世界其他地方"这一论断,更是为了证明以宗教力量为基础的责任伦理对个人行为,进而对社会结构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构造性影响。在不违背韦伯理论研究目标的基础上,聚焦于他关于中国宗教的论述,对比杨庆堃从制度性宗教/弥漫性宗教对中国宗教的分析,来重新思考韦伯用正统/异端划分中国宗教的理据和意义所在,或可为探讨中国宗教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中国的政治组织结构提供了何种动力支持和形塑力量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 杨庆堃 正统/异端 度性宗教/弥漫性宗教 家产官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伯论中国社会与宗教 被引量:1
2
作者 滕祥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7-71,共5页
自秦统一以来,中国形成了家产官僚制的社会结构,这一结构使统辖理性化和形式正义的法律秩序因故未能形成。但韦伯对中国社会的分析却表明:在传统主义占优势的家产它像制社会中,并非不存在产生统辖理性化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诸多社... 自秦统一以来,中国形成了家产官僚制的社会结构,这一结构使统辖理性化和形式正义的法律秩序因故未能形成。但韦伯对中国社会的分析却表明:在传统主义占优势的家产它像制社会中,并非不存在产生统辖理性化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诸多社会条件,问题在于儒教熏陶出来的君子秉有一种适应现世的精神气质,从不会追问此世秩序的合法性。相反,清教的超越秩序总是与世俗秩序处于紧张对立之中,这种紧张提供了对世俗秩序进行理性化改革的持续的精神动力。对中国宗教精神气质与理性化改革精神动力之间关系的探究形成了韦伯独特的问题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产官僚制 传统主义 精神气质 理性化 精神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斯·韦伯的中国政治观:基于中国语境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冰心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6,共8页
韦伯认为,传统中国家产官僚制的支配形式阻碍了理性行政的发展,与儒教适应现世的实用主义伦理一起导致了中国社会无法自发产生理性的资本主义。韦伯的这一论断对传统中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局限。从中国学术语境对... 韦伯认为,传统中国家产官僚制的支配形式阻碍了理性行政的发展,与儒教适应现世的实用主义伦理一起导致了中国社会无法自发产生理性的资本主义。韦伯的这一论断对传统中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局限。从中国学术语境对韦伯的中国政治观进行反思,就会发现其对传统中国士人阶层、官僚体制以及政治模式等方面的误读,研究者需要在与韦伯的对话中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政治支配 家产官僚制 士人阶层 线性时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