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1
作者 鲍晓菊 史爱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 探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沭阳医院妇产科收治的76例H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应用宫颈... 目的 探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沭阳医院妇产科收治的76例H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应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SIL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治疗进展
2
作者 王夏 李风艳 王朝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57-61,共5页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宫颈癌的前期病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针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因育龄期女性担忧有创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对保...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宫颈癌的前期病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针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因育龄期女性担忧有创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对保守治疗的研究仍在继续。本文综述近年来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消融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策略及预防性疫苗的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相关受体水平的相关性
3
作者 杨向君 李小华 +1 位作者 李莹莹 门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36-840,共5页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癌(CSES)组织中抗原分化因子受体2(C-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CSES患者作为CSES组,另...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癌(CSES)组织中抗原分化因子受体2(C-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CSES患者作为CSES组,另纳入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炎患者各90例分别作为CIN组和宫颈炎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ER-2、C-ERBB-2表达水平,分析HR-HPV感染与CSES组织中C-ERBB-2、HER-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宫颈炎组比较,CIN组和CSES组的HR-HPV阳性感染率以及C-ERBB-2、HER-2阳性表达率均上升(P<0.05);与CIN组比较,CSES组HR-HPV阳性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C-ERBB-2、HER-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5岁、TNM分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C-ERBB-2、HER-2阳性表达和HR-HPV感染阳性的患者比例高于年龄<55岁、TNM分期Ⅰ~Ⅱ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CSES患者(P<0.05)。HR-HPV感染阳性的CSES患者病变组织中C-ERBB-2、HER-2阳性表达率高于HR-HPV感染阴性的CSES患者(P<0.05)。结论CSES病变组织中C-ERBB-2、HER-2高表达,并与HR-HPV感染有关,C-ERBB-2、HER-2可作为CSES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 抗原分化因子受体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病理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滕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病理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HSIL并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患者187例...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病理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HSIL并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细胞学及HPV检测结果,比较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理结果,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病理结果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187例患者中,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符合HSIL者136例,符合率为72.73%;病理平级者119例(占比63.64%);降级者42例(占比22.46%);升级者26例(占比13.90%),其中升级为宫颈浸润癌者16例,占病理升级的61.54%;宫颈癌漏诊占总研究例数的8.56%。绝经、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病变累及1~2个象限是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术病理结果改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能发现和诊断宫颈HSIL及宫颈癌,但存在漏诊情况,可能与绝经、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病变累及1~2个象限有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 宫颈锥形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组织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 ATG-12 Tie-1表达情况及与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新欢 邹科 +3 位作者 杨弋弋 李中钦 任红娟 冯磊 《安徽医学》 2022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 分析宫颈组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表达情况,及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保存宫颈活检组织或手术... 目的 分析宫颈组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表达情况,及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保存宫颈活检组织或手术切除宫颈组织的228例患者按2014年WHO女性下生殖道肿瘤分类标准分组,分别纳入慢性宫颈炎组(n=34)、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2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n=55)、宫颈鳞癌(CSCC)组(n=119)。通过分支DNA杂交实验(bDNA)法检测宫颈组织HPVE6/E7 mRNA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ATG12、Tie-1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PV E6/E7mRNA、ATG-12、Tie-1表达情况对HSIL+(HSIL、CSCC)的筛查价值。结果 HSIL组、CSCC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ATG-12阳性率及Tie-1阳性率低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IL组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CSCC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LSIL组,ATG-12阳性率及Tie-1阳性率低于LSIL组(P<0.05),CSCC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HSIL组,ATG-12阳性率及Tie-1阳性率低于HSIL组(P<0.05);ROC曲线显示,单一HPV E6/E7 mRNA、ATG-12、Tie-1筛查HSIL+时,Tie-1阴性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筛查灵敏度为78.16%,特异度为83.33%,3者联合筛查HSIL+的AUC值上升至0.85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66%、81.48%,高于HPV-E6/E7 mRNA阳性、ATG-12阴性、Tie-1阴性筛查的AUC值(P<0.05)。结论 不同SIL病理分级的宫颈组织HPVE6/E7mRNA、ATG12、Tie-1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较单纯HPVE6/E7mRNA筛查HSIL+,联合ATG12或Tie-1检测可提升筛查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上皮内 人乳头病毒E6/E7 自噬相关蛋白12 酪氨酸激酶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符丽华 罗小婉 +3 位作者 罗燕艳 孙佳星 林钰叶 米贤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7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状况。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中山博爱医院收治的2756例HPV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宫颈疾病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炎组(n=34)、单纯HPV感染组(n=702... 目的探究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状况。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中山博爱医院收治的2756例HPV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宫颈疾病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炎组(n=34)、单纯HPV感染组(n=702)、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1564)、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n=425)及宫颈癌组(n=31),分析各组的HPV亚型分布及感染状态。结果中山市HPV阳性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8.96%,以HPV16、18型为主,分别为18.98%、9.98%;感染类型以单一感染为主,占99.85%。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癌组、HSIL组、LSIL组、单纯HPV感染组、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疾病程度的加深,HPV16型感染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HPV16型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感染类型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18型为中山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妇女HPV亚型的常见高危亚型,以单一感染类型为主,双重或多重感染不增加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 人乳头病毒 亚型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A1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宗璐 邹余粮 王利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8-350,364,共4页
目的探讨HtrA1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宫颈、28例CIN(其中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25例原位癌及40例宫颈浸润鳞癌标本中HtrA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 目的探讨HtrA1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宫颈、28例CIN(其中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25例原位癌及40例宫颈浸润鳞癌标本中HtrA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分级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HtrA1无阳性表达。CIN、原位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及6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阳性表达率为52.5%,较原位癌组显著降低(P<0.05)。HtrA1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622,P<0.05),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HtrA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trA1表达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 HTRA1 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结合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王秋香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结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阴道镜结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宫颈激光烧灼术治疗,观察组行阴道镜结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宫颈塑形满意率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塑形满意度更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CIN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手术指标,提高宫颈塑形满意度,安全可靠,可降低患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病变 治疗效果 宫颈激光烧灼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洪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贵州省遵义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患者90例,分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36例、宫颈癌组24例及对照组30例。三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目的:探讨贵州省遵义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患者90例,分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36例、宫颈癌组24例及对照组30例。三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HPV阳性20例(55.56%),宫颈癌组HPV阳性22例(91.66%),对照组HPV阳性3例(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HPV阳性患者中,HPV16型阳性32例(71.11%),HPV18型阳性6例(13.33%),HPV58型阳性4例(8.89%),HPV52型阳性3例(6.67%)。结论:遵义地区女性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与HPV感染有一定相关性,尤其是与HPV16、18型有关,为宫颈癌的预防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早期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 人乳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与CKC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疗效及宫颈再生情况观察
10
作者 晏彩亮 黄美红 郑雯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67-1869,共3页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疗效差异,并比较其术后宫颈再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疗效差异,并比较其术后宫颈再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分为两组,LEEP组和对照组,各30例。LEEP组采用LEEP治疗,对照组采用CK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宫颈再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m后,LEEP组病情逆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锥切组织体积和长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m、术后6 m,LEEP组宫颈体积、长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KC治疗HSIL的效果优于LEEP,但LEEP手术操作更简单、出血更少,对宫颈损伤更小,更有利于术后宫颈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术 冷刀锥切术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疗效 宫颈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电热圈环切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3期2379-2381,共3页
目的观察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合并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LSIL合并高危HPV感... 目的观察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合并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LSIL合并高危HPV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LEEP治疗,观察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统计两组术后3、6个月HPV阴性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IgG、IgA水平。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HPV转阴率(92.86%、97.62%)均高于对照组(76.19%、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IgG、IgA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IgG、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LSIL并发高危HPV感染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清除H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病毒 宫颈电热圈环切术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术与CKC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12
作者 陈晓钟 张艳梅 李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67-68,共2页
将14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LEEP)术,对照组行冷刀宫颈锥切(CKC)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痊愈率。结果两组脱痂期出血量及痊愈率无... 将14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LEEP)术,对照组行冷刀宫颈锥切(CKC)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痊愈率。结果两组脱痂期出血量及痊愈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LEEP术治疗CIN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优于CKC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 冷刀 宫颈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阴道镜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77
13
作者 钱德英 曾仁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13-14,共2页
总结该院经阴道镜观察并为病理学证实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53例,并与宫颈浸润癌10例及慢性宫颈炎77例作对照分析。显示CIN-Ⅰ级阴道镜下主要表现为平坦边界模糊的醋酸白色上皮,可有模糊不典型镶嵌;CIN-Ⅱ级镜... 总结该院经阴道镜观察并为病理学证实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53例,并与宫颈浸润癌10例及慢性宫颈炎77例作对照分析。显示CIN-Ⅰ级阴道镜下主要表现为平坦边界模糊的醋酸白色上皮,可有模糊不典型镶嵌;CIN-Ⅱ级镜下为中度分明的边界清的稍突起的白色上皮,可合并有不典型镶嵌或点状血管;CIN-Ⅲ级可见边界明显的突起的白色上皮,清晰的镶嵌及多种构图。宫颈浸润癌见白色上皮突起,边界清,有典型的镶嵌、白斑、异型血管或岩石状突起等复杂的构图,碘不着色。慢性宫颈炎仅为模糊浅淡的平坦的醋酸白色上皮,对醋酸反应消失快。结论:阴道镜可对CIN作初步筛查诊断,结合镜下定位活检病理检查可提高CIN的诊断准确率,对CIN应以细胞学和阴道镜作随访追踪,合理治疗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阴道镜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在新疆地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芬 昆多孜 阿也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623-625,631,共4页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228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为CIN的...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228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为CIN的患者应用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LEEP刀治疗CIN手术时间(6.3±2.5)min,术中出血量(7.3±4.1)ml,术后愈合时间(6.4±0.6)周。下腹胀痛不适发生率为82.0%(187/228),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为90.8%(207/228),无一例发生宫颈管狭窄。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合208例,符合率为91.2%(208/228);升级9例,占4.0%(9/228);降级11例,占4.8%(11/228)。177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3.4月,9例(5.1%,9/177)病变残留,其中1例切缘病变为CINⅡ级行2次LEEP刀手术,其余8例病变轻定期随访至术后12~24个月,TCT、阴道镜检查均正常;2例(1.1%,2/177)术后10个月复发,均为CINⅠ级,物理治疗后随防至正常;余166例(93.8%,166/177)治愈。结论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CIN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高频电波刀(LEEP刀) 宫颈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DNA联合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EEP术后复发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金友存 华玉蓉 +1 位作者 王佩佩 张丽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目前国内尚缺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C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除(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报道。文中旨在探讨HR-HPV-DNA联合TCT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预测... 目的目前国内尚缺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C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除(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报道。文中旨在探讨HR-HPV-DNA联合TCT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4例HC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LEEP治疗,术前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行HR-HPV-DNA检查,术前TCT检查采用Bethesda分级系统法,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治疗6个月后复发情况;HCSIL患者LEEP术前HR-HPV-DNA、TCT检查结果;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者术前HR-HPV-DNA、TCT阳性情况;分析HR-HPV-DNA联合TCT检查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行LEEP术治疗的HCSIL患者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为19.51%(32/164)。HCSIL患者LEEP术前HR-HPV-DNA阳性率为52.44%(86/164),术前TCT检查阳性率为74.39%(122/164)。复发者HR-HPV-DNA、TCT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HR-HPV-DNA、TCT及两者联合预测HCSIL LEEP术后复发的灵敏度分别为87.50%、93.75%、93.75%,特异度分别为56.06%、43.48%、96.97%。结论HR-HPV-DNA联合TCT检查是预测HC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两者联合检查对HC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复发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磷酸化组蛋白H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玮 姜歆 +3 位作者 吕玉宇 喻敏 吕丽 罗慧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L1(HPV-L1)壳蛋白及磷酸化组蛋白H3(PHH3)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对宫颈病变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新柏氏液基细胞学(TCT)异常且高危人乳头状瘤病...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L1(HPV-L1)壳蛋白及磷酸化组蛋白H3(PHH3)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对宫颈病变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新柏氏液基细胞学(TCT)异常且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阳性的病例共234例,对入选患者进行宫颈活检,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分组;同时,检测其HPV-L1壳蛋白、PHH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其中随访到的103例患者进行HR-HPV转阴分析。结果慢性炎症组和CINⅠ组的HPV-L1阳性率高于CINⅡ~Ⅲ组和SCC组(P<0.01);PHH3阳性率SCC组高于其他3组(P<0.05),CINⅡ~Ⅲ组高于慢性炎症组和CINⅠ组(P<0.01),CINⅠ组高于慢性炎症组(P<0.01);HPV-L1、PHH3表达呈负相关;随访病例CINⅠ和CIN≥Ⅱ患者中,HPV-L1(+)/PHH3(—)组的转阴率高于其他3组。结论 HPV-L1壳蛋白联合检测PHH3可作为诊断及预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HPV-L1壳蛋白 PH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胜男 苏雅洁 米鑫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98-101,11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确诊的SCC患者8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确诊的SCC患者8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例各85例的临床资料、HR-HPV分型检测、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患者年龄21~84岁,平均(42.54±11.58)岁,以30~39岁组为主,SCC组平均年龄最高;均以一重感染为主,HSIL组HR-HPV感染率最高,其次为SCC组;排名前3位的HR-HPV亚型依次为HPV16、52、58;HPV阴性角化型SCC肿瘤细胞异型性显著大于HPV阳性角化型SCC;6例HPV阴性的SCC中,5例P16弥漫强阳性,1例P53为突变型。SCC及HSIL病例中,解脲脲原体阳性比例较高。结论HR-HPV感染的种类、持续时间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有关,HPV16、52、58是本研究中最常见的3种亚型。P16、P53的检测可能有利于早期宫颈HPV无关性SCC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HPV无关性细胞癌 P16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阴道镜结合HPV16、18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尚风 舒慧敏 +4 位作者 刘婷艳 闫坤 曹利芬 李学成 崔绪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9,8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以及 HPV16、18 型、沙眼衣原体与 CIN关系的研究,探讨电子阴道镜结合HPV16、18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对 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子阴道镜观察宫颈形态,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 目的 通过对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以及 HPV16、18 型、沙眼衣原体与 CIN关系的研究,探讨电子阴道镜结合HPV16、18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对 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子阴道镜观察宫颈形态,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18及免疫层析法检测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CT),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电子阴道镜诊断CIN的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75%,阳性预测值63%,阴性预测值78%;HPV16、18阳性病例中CIN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病例,电子阴道镜诊断CIN的准确率在 HPV16、18 阳性病例中显著高于阴性病例,在CT阳性与阴性病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子阴道镜适合作为CIN的诊断方法; HPV16、18 检测可作为诊断CIN的方法之一,与电子阴道镜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电子阴道镜结合CT检测对诊断CIN帮助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阴道镜 HPV16、18 沙眼衣原体 宫颈上皮内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未成熟鳞状上皮化生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细胞角蛋白及Ki-67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练玲芝 惠京 汤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鉴别宫颈未成熟鳞状上皮化生(ISM)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GSIL)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 Vision二步法检测Ki-67和CK7、CK10/13、CK17在ISM和HGSIL中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宫颈...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鉴别宫颈未成熟鳞状上皮化生(ISM)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GSIL)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 Vision二步法检测Ki-67和CK7、CK10/13、CK17在ISM和HGSIL中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宫颈鳞状上皮(NSE)做对照。结果 CK7、CK17、Ki67在HGSIL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ISM(P均=0.000),CK10/13在HGSIL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ISM(P=0.000)。结论 CK7、CK10/13、CK17和Ki-67的联合检测有助于ISM和HGSIL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宫颈上皮内病变 细胞角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B1* 03基因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海霞 李艳芸 +3 位作者 耿鑫 王玉川 李悦国 张维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8-59,共2页
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取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离人白细扁抗原(HLA)-DQB1*03基因各亚型。发现DQB1*0301、0302、0303亚型的频率在CIN、宫颈癌... 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取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离人白细扁抗原(HLA)-DQB1*03基因各亚型。发现DQB1*0301、0302、0303亚型的频率在CIN、宫颈癌组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在CIN组和宫颈癌组内,DQB1*0301、0303亚型的频率较高。认为HLA-DQB1*03基因亚型与CIN及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等位基因DQB1*03基因 宫颈上皮内病变 子宫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