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两种状态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吕银 王凡 +2 位作者 汪红艳 杨林 孔令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下宫颈癌后装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了解膀胱两种状态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行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盆腔CT扫描,设定A点剂量为750cGy,利用CT重建片制定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的治疗计划,分... 目的通过分析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下宫颈癌后装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了解膀胱两种状态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行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盆腔CT扫描,设定A点剂量为750cGy,利用CT重建片制定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的治疗计划,分别计算出B点、原发瘤灶区、膀胱及直肠参考点剂量,并计算出膀胱充盈状态时膀胱底壁参考点bx点的剂量。结果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时B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26.17%[(196.2475±8.0306)cGy],27.03%[(202.7038±7.8452)cGy](P=0.182);Y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1509%[(11317.08±4631.03)cGy],1703%[(12775.48±2984.98)cGy](P=0.499);分别对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下的R1、R2、RP、R3、R4点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P均>0.05;膀胱排空及充盈时BL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76.31%[(572.3070±30.0000)cGy],80.96%[(607.2300±28.6062)cGy](P=0.043)。膀胱充盈状态下的BL点及bx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79.76%[(598.2300±13.3351)cGy],118%[(885.0000±22.5702)cGy](P=0.000)。结论膀胱充盈状态对盆腔淋巴结、原发瘤灶区、直肠参考点剂量与膀胱排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充盈的膀胱使BL点剂量升高。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膀胱底壁参考点bx点剂量远远高于膀胱参考点BL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近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2例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高俊峰 钱立庭 +2 位作者 张红雁 马军 朱大高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2-79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纯根治性放疗或行介入化疗加放疗的宫颈癌患者182例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纯根治性放疗或行介入化疗加放疗的宫颈癌患者182例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治疗方法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总的5年生存率为6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血红蛋白水平、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病理分级与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血红蛋白水平、病理分级是影响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晚期放疗并发症中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及下肢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4.3%、9.9%和3.3%。结论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预后与FIGO分期、是否贫血以及肿瘤病理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预后 贫血 放射疗法/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与单个和2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解平 王鹏 +1 位作者 钱立庭 吴爱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4,I0003,共6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MRT)与单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Arc1)、2个全弧VMAT(Arc2)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执行精度,为临床上宫颈癌术后VMAT治疗的弧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以相同的处...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MRT)与单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Arc1)、2个全弧VMAT(Arc2)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执行精度,为临床上宫颈癌术后VMAT治疗的弧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以相同的处方剂量和优化参数,分别设计7个野IMRT(7F-IMRT)、Arc1和Arc2计划,比较7F-IMRT与Arc1计划和Arc2计划的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治疗计划机器跳数(MU)和执行时间,采用γ分析法评价通过率,验证治疗计划的剂量准确性。结果:Arc2计划靶区适形度(CI)和靶区剂量均匀性(HI)均优于7F-IMRT计划(P<0.05),7F-IMRT优于Arc1计划(P<0.05);Arc2计划直肠V50、小肠V40和V10均低于7F-IMRT计划(P<0.05),而Arc1计划的直肠、膀胱和小肠的近似最大剂量(D2cc)、平均剂量(Dmean)和V50均高于7F-IMRT计划(P<0.05或P<0.01);与7F-IMRT计划比较,Arc2计划的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24%和54%(P<0.05),剂量验证的3mm/3%的γ通过率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VMAT治疗,采用单个全弧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宜至少采用2个全弧,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中分次内误差和患者的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静态调强放疗 容积弧形调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两种后装治疗计划剂量分布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吕银 汪红艳 +3 位作者 唐虹 杨林 魏洁 王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研究A点相同剂量单通道及三通道施源器治疗时B点、膀胱、直肠剂量理论上的不同,旨在找到最适宜临床治疗宫颈癌的后装方法。方法设定A点剂量为750cGy,应用宫颈癌后装治疗计划对单通道和三通道治疗宫颈癌B点、膀胱、直肠的剂量进行计... 目的研究A点相同剂量单通道及三通道施源器治疗时B点、膀胱、直肠剂量理论上的不同,旨在找到最适宜临床治疗宫颈癌的后装方法。方法设定A点剂量为750cGy,应用宫颈癌后装治疗计划对单通道和三通道治疗宫颈癌B点、膀胱、直肠的剂量进行计算。结果单通道和三通道施源器治疗计划中B点为A点的剂量分别为26.25%(196.850±3.328),27.15%(203.612±5.074)(P=0.01);R1分别为A点的32.30%(242.245±18.874),29.96%(224.670±13.763)(P=0.023);R2分别为A点的27.11%(203.328±11.695),25.87%(194.055±9.704)(P=0.023);R3分别为A点的22.09%(165.663±7.989),21.36%(160.233±7.123)(P=0.034);R4分别为A点的18.61%(139.610±5.245),17.23%(129.188±5.196)(P=0.001);BL分别为A点的36.45%(247.898±22.715),28.37%(212.773±24.352)(P=0.001)。结论宫颈癌三通道治疗较单通道治疗对B点贡献大,直肠、膀胱剂量较小。因此三通道治疗宫颈癌较单通道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近距离放射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