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杰 王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机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HFpEF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对HFpEF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机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HFpEF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对HFpEF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研究取得的新进展,为HFpEF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主要对近年放射性核素显像在HFpEF中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该技术在HFpEF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放射性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交感神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早期发现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吕刚 金成壁 +4 位作者 王钢 路磊 屠冠军 粟维国 裴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97-299,共3页
骨转移瘤在临床上甚为常见,但在病变早期,X线检查的阳性率却非常低。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可大大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断率,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关键词 显像 肿瘤 放射性 转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3
3
作者 兰晓莉 宋祥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为实现精准诊断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提供了个体化方案,既带来巨大机遇,也在开发新靶点、研发新型放射性药物、辐射剂量学与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带来挑战。本文就放射性核素诊疗...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为实现精准诊断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提供了个体化方案,既带来巨大机遇,也在开发新靶点、研发新型放射性药物、辐射剂量学与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带来挑战。本文就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肺部肿瘤 被引量:1
4
作者 闵长庚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6年第3期136-137,共2页
本文概述了肺灌注显像(99mTc-MAA、99TmTo-HAM)、肺通气显像(99mTc-DTPA、133Xe气体或31mKr气体)、亲肿瘤剂显像(67Ga、201T1、99mTc-GH)、放射免疫显像(11In-C... 本文概述了肺灌注显像(99mTc-MAA、99TmTo-HAM)、肺通气显像(99mTc-DTPA、133Xe气体或31mKr气体)、亲肿瘤剂显像(67Ga、201T1、99mTc-GH)、放射免疫显像(11In-CEAMcAb)和其他显像剂显似(67CO-BLM、111In-BLM、99mTc-CPI、99mTc-MlBl、132I-酷氨酸-3-澳曲肽和131I-血管加压素相关的人后叶激素运载蛋白抗体、11C-蛋氨酸)等诊断肺肿瘤的临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诊断 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胰腺肿瘤诊断的前景
5
作者 唐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11-13,共3页
近年来,我国胰腺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以上为例其发病率已上升为肿瘤的第5位。应用ERClP、B超、MR等先进方法诊断胰腺癌已得较大的进展,但早期诊断仍然是一个未实破的难(?) 核医学诊断的特点除显示形态外,重要的是反映人嚣宫和病变... 近年来,我国胰腺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以上为例其发病率已上升为肿瘤的第5位。应用ERClP、B超、MR等先进方法诊断胰腺癌已得较大的进展,但早期诊断仍然是一个未实破的难(?) 核医学诊断的特点除显示形态外,重要的是反映人嚣宫和病变的生化和病理生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放射性显像 病理生理 早期诊断 断层显像 肺瘤 平均生存期 医学诊断 放射免疫测定 诊断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测恶性肿瘤骨转移及其与X线骨检查对比 被引量:4
6
作者 庞雁 常克力 +4 位作者 庹培昱 朱殿清 王兆祥 蒋霞芬 邹永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14-416,共3页
本文对43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人,当其出现骨转移症状时,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并与X线骨骼检查进行对照研究。两种方法符合率88%,对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其阳性率为70%,假阴性率2.3%。结果表明在检测原发肿瘤骨转移时,放射性核素... 本文对43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人,当其出现骨转移症状时,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并与X线骨骼检查进行对照研究。两种方法符合率88%,对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其阳性率为70%,假阴性率2.3%。结果表明在检测原发肿瘤骨转移时,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应做为一常规检查手段。为了减少假阳性的出现,X线骨检查应用来辨别骨显像中所显示的可疑转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放射性 X线 肿瘤
全文增补中
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现状与进展
7
作者 陈钢 胡永升 孙步洲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2-145,共4页
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本文着重介绍了头颈部肿瘤显像剂研制的近况及新的进展。单克隆抗体的放射免疫显像(RII),SPECT断层显像及PET生化代谢对头颈部肿瘤的定位诊断、治疗监测和代谢研究等... 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本文着重介绍了头颈部肿瘤显像剂研制的近况及新的进展。单克隆抗体的放射免疫显像(RII),SPECT断层显像及PET生化代谢对头颈部肿瘤的定位诊断、治疗监测和代谢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放射性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祥铭 吕小迎 兰晓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利用放射性药物紧密结合分子影像与靶向核素治疗的优势,核医学逐步实现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疾病,有力促进了诊疗一体化的发展。本文就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
9
作者 孙达 石武宗 +4 位作者 赵恒江 占宏伟 郦敏 包承侃 张伟兵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对159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的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原发性骨肿瘤9例,骨内转移2例,骨外恶性肿瘤150例,骨转移77例.总的骨转移率为49.7%.其中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大肠癌骨转移分别为42.7%,78.9%,85.7%和23.1%.骨转... 本文对159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的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原发性骨肿瘤9例,骨内转移2例,骨外恶性肿瘤150例,骨转移77例.总的骨转移率为49.7%.其中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大肠癌骨转移分别为42.7%,78.9%,85.7%和23.1%.骨转移灶的分布主要在脊拄、肋骨和骨盆.与X线相比,全身骨显像的特异性差,但灵敏度很高,能较早地提示或发现骨转移,且可一次成像显示全身骨的状况,便于探查全身骨骼各个部位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儿童梅克尔憩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田青 朱好辉 +2 位作者 袁建军 李惠 鲍俊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8-1001,共4页
目的对比超声与放射性核素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方法收集46例临床怀疑为梅克尔憩室的患儿,分析其超声、核素显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并比较超声、核素显像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结果 46例患儿中,38例术中证实为梅克尔憩室... 目的对比超声与放射性核素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方法收集46例临床怀疑为梅克尔憩室的患儿,分析其超声、核素显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并比较超声、核素显像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结果 46例患儿中,38例术中证实为梅克尔憩室;其中超声诊断33例,假阴性5例,未出现假阳性;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24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18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9.13%(41/46)、敏感度86.84%(33/38)、特异度100%(8/8);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准确率52.17%(24/46)、敏感度52.63%(20/38)、特异度50.00%(4/8)。超声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敏感度与核素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诊断梅克尔憩室具有无创、无辐射、价格易接受及敏感度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梅克尔憩室 放射性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小球滤过率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旭初 王荣福 +1 位作者 张春丽 左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66,共5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潜在肾移植供体(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方法 对45名受检者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和双血浆法测定肾脏GFR,以双血浆法为标准比较二者测定结果。结果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得的GFR(gGFR...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潜在肾移植供体(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方法 对45名受检者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和双血浆法测定肾脏GFR,以双血浆法为标准比较二者测定结果。结果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得的GFR(gGFR)与双血浆法测得的GFR(tGFR)高度相关(r=0.88,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gGFR=0.66tGFR+21.78,gGFR落在tGFR±15%、tGFR±30%和tGFR±50%范围内的受检者百分比分别为60.78%,89.56%和100%,gGFR与tGFR的偏差中位数为-1.23ml/1.73(m2.min),绝对偏差中位数分别为10.78ml/1.73(m2.min)。结论 在肾移植供体的筛选过程中,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可以提供准确的总肾及分肾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肾移植 放射性 肾动态显像 双血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缺损修复实验中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江捍平 王大平 +2 位作者 朱伟民 熊建义 阮建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nano-HA)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重建过程中的应用,为临床运用于骨缺损修复领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多孔纳米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nano-HA)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重建过程中的应用,为临床运用于骨缺损修复领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进行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作为实验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4周,8周和12周分别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监测两组人工骨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结果:通过ROI方法定量对比两种材料植入区和正常区放射性浓集比值,nano-HA人工骨组成骨作用优于HA人工骨组,骨缺损修复能力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修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 人工骨 骨缺损 放射性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甲状腺炎放射性核素显像图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邹德环 莫耀溥 +2 位作者 廖国荣 佘立群 朱旭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8期518-518,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炎 亚急性 放射性 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海蛟 邵振华 +1 位作者 张立 张永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 探索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6 0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并同时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前... 目的 探索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6 0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并同时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状态根据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①减少或消失;②保持稳定状态;③出现或增多,常伴有相应的血清PSA变化。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直观地监测骨转移灶的变化,可协同血清PSA共同作为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放射性 显像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仰珍 吴德华 吴湖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3~6h后进行。结果58例鼻咽癌Ⅲ、Ⅳ... 目的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3~6h后进行。结果58例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中有13例最后经临床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82.2%,假阳性率为17.7%,假阴性率15.4%。病灶主要集中于脊椎、肋骨和骨盆。骨显像与X线、CT检查对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6%、61.5%和69.2%,核素骨显像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P<0.05)。本组病例中,患者有疼痛主诉者骨显像的阳性率高;N分期晚者其阳性率也高。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有无骨转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骨显像阳性率的高低与疼痛主诉及N分期密切相关,在病例筛选中可作为首选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显像 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林玉江 杨利民 杨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4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核素骨显像技术定位的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骨扫描组,将首先经查体定位、X线透视筛查后,将发... 目的:比较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4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核素骨显像技术定位的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骨扫描组,将首先经查体定位、X线透视筛查后,将发现的病变椎体再进行CT以及磁共振检查,最终确定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标准组,将两者数据进行Kappa检验。结果:骨扫描组确定的新鲜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为56节,标准组中,X线定位58节椎体,CT定位54节椎体,MRI定位52节椎体,经过综合评估后,确认责任椎体为52节,两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6)。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结果与综合查体定位、X线、CT以及磁共振共同诊断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对于不能行MRI检查的患者,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责任椎体的有效辅助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磁共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临床骨科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强 赵建宁 施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放射性核素显像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的诊断和治疗 ,对转移性骨肿瘤、骨髓炎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能够早期判断移植骨是否成活 ,同时对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引起的骨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关键词 放射性 显像 应用 肿瘤 骨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群 梁培炎 林焕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骨转移患者骨显像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45 0例鼻咽癌患者行全身骨核素显像。结果 :45 0例鼻咽癌中发现颈淋巴结转移占 71 1% ( 32 0 45 0 ) ,骨转移占 6 3 8% ( 2 87 45 0 )。 415例低分化或未分化鳞状... 目的 :探讨鼻咽癌骨转移患者骨显像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45 0例鼻咽癌患者行全身骨核素显像。结果 :45 0例鼻咽癌中发现颈淋巴结转移占 71 1% ( 32 0 45 0 ) ,骨转移占 6 3 8% ( 2 87 45 0 )。 415例低分化或未分化鳞状细胞癌骨显像阳性率为 6 6 0 % ( 2 74 415 ) ,35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骨显像阳性率 37 1% ( 13 415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骨转移的部位以脊柱为多见 ,其余依次为胸部、骨盆、肢体和颅骨。结论 :鼻咽癌易发生骨转移 ,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于临床诊断分期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 放射性显像 鼻咽癌 显像 诊断 骨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广宙 刘志翔 +2 位作者 张磊 李现军 谢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71-272,共2页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强直性脊柱炎 (AS)的诊断价值。方法 AS患者和对照组均做了全身、局部及断层骨显像 ,并测定了骶髂关节 /骶骨 (SI/S)的计数比值。结果 早期AS患者的SI/S比值 (1.5 3± 0 .11)与对照组 (1.2 1±0 ...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强直性脊柱炎 (AS)的诊断价值。方法 AS患者和对照组均做了全身、局部及断层骨显像 ,并测定了骶髂关节 /骶骨 (SI/S)的计数比值。结果 早期AS患者的SI/S比值 (1.5 3± 0 .11)与对照组 (1.2 1±0 .10 )、中期 (1.2 8± 0 .2 9)和晚期 (1.19± 0 .3 9)AS患者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中期和晚期AS患者的SI/S比值之间 ,以及中、晚期AS患者的SI/S比值与对照组比较 ,均无差异 (P >0 .0 5 )。 6例X线平片无异常的AS患者全身骨显像则发现腰椎及外周关节放射性异常浓聚 ;AS患者全身骨显像共发现椎骨异常浓聚灶 2 43个 ,而断层显像则检出 3 0 9个异常浓聚灶。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测定SI/S比值对AS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对中、晚期AS的诊断意义不大 ;骨显像发现AS骨关节部位的早期病变比X线平片更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放射性显像 MDP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分析肺栓塞病因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蒨 王金城 +5 位作者 柏江 米宏志 杨浩 朱明 丁健 陆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肺内栓子来源以及下肢静脉病变及其他诱因与 PE发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9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应用^(9m)TcMAA和^(99m)Tc-GP,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肺内栓子来源以及下肢静脉病变及其他诱因与 PE发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9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应用^(9m)TcMAA和^(99m)Tc-GP,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及^(99m)Tc-MAA下肢静脉显像。结果:肺灌注.通气显像显示86例患者为多发性肺栓塞,7例患者肺灌注-通气显像正常; PE组中,61例有下肢深静脉病变,占 70.9%,其中由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引起的 PE者 46例,占 PE合并下肢静脉病变者的 75.4%。结论: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及下肢静脉显像的联合应用可明确PE及其病因诱因的诊断,从而减少临床PE的误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