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彩霞 郭红燕 +6 位作者 孔东丽 贺豪杰 张坤 韩劲松 熊光武 闫霞 孔为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7-81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GA)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7例及北京妇产医院2例VGA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随诊结局...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GA)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7例及北京妇产医院2例VGA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随诊结局。年龄33~58岁,中位数43岁。主要症状为阴道排液(4例)或阴道不规则出血(3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A2期1例,ⅠB1期5例,ⅡA2期1例,ⅡB期2例。1例ⅠA2期患者锥切后观察;5例ⅠB1期患者均无生育要求,行腹腔镜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例术后辅助放化疗;1例ⅡA2期行宫颈癌根治术;2例ⅡB期中1例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行双侧输尿管支架置入+腹腔镜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另1例行腹腔镜双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化疗。结果 7例行淋巴结清扫者中ⅡB期1例盆腔淋巴结浸润。8例卵巢切除中1例ⅡB期术中卵巢表面未见异常,术后病理双侧卵巢中分化腺癌。随访3~75个月,中位数27个月,无术后复发及死亡。结论与常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相比,VGA发病相对年轻,肿瘤多外生型生长,淋巴结及卵巢转移率低,预后良好。但由于病例数相对少,且为回顾性分析,难以得出十分有说服力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 肿瘤转移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诊治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彩霞 郭红燕 孔东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499,共5页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GA)是一种少见且特殊类型的宫颈腺癌,其诊断需要做排除性的诊断,易误诊、漏诊。一般认为宫颈腺癌的预后较差,易发生早期转移,对放疗不敏感,而VGA患者发病年龄更年轻,以外生型生长为主,一般无血管淋巴卵巢的转移,预后...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GA)是一种少见且特殊类型的宫颈腺癌,其诊断需要做排除性的诊断,易误诊、漏诊。一般认为宫颈腺癌的预后较差,易发生早期转移,对放疗不敏感,而VGA患者发病年龄更年轻,以外生型生长为主,一般无血管淋巴卵巢的转移,预后较好。多数学者提出临床可以进行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因VGA发病率低,样本量较少,目前暂无确切、标准的治疗方案。对有生育要求的妊娠合并VGA患者,多采取孕期保守治疗,待胎儿成熟再剖宫产加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并需根据具体临床分期、孕期等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通过总结已有文献报道分析总结VGA的诊治情况,为寻找临床最佳的诊治路径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的临床病理 被引量:16
3
作者 游燕 郭丽娜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标准及预后。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0例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表现,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症状、术前检查、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Obstetrics,FI...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标准及预后。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0例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表现,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症状、术前检查、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Obstetrics,FIGO)分期、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病理表现包括大体表现、颈管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淋巴脉管内瘤栓、组织学分型、核异型性、核分裂及伴随病变。结果 10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8例FIGO分期Ib1,1例IIa,1例Ia1;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双附件切除术/卵巢活检术;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8例健康生存,1例复发,1例失访。大体观察,5例呈息肉样或菜花状外生性肿物,直径5~25mm;4例呈乳头状或细绒毛样粗糙区,面积25mm×14mm至35mm×20mm;1例术后转移病例表现为溃疡型肿物,直径25mm。镜下肿瘤浸润深度2~12mm,浸润宽度5~26mm,1例累及阴道后穹窿;9例有轻-中度核异型性,术后转移1例病例呈中-重度核异型性;核分裂平均48个/10高倍视野(HPF);9例伴有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II,CINIII)和/或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CIS),2例同时伴有高分化黏液腺癌;1例观察到宫颈壁内个别淋巴脉管内瘤栓。10例均未发现子宫体受累、盆腔淋巴结或卵巢转移。结论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的预后整体较好。提示预后不良的病理指标除了宫颈管壁深层浸润、累及宫体、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外,还包括肿瘤细胞重度异型性和/或合并其他恶性程度更高的肿瘤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管状 宫颈 淋巴脉管内瘤栓 核分裂数 诊断标准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