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支持性照顾需求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娜娜 焦见芬 高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支持性照顾需求,为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11月在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6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后7日(调整期)、术后3...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支持性照顾需求,为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11月在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6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后7日(调整期)、术后3个月(适应期)和术后6个月(稳定期)进行3次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应用支持性照顾需求多维模型进行归类。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为不适症状及渴望恢复日常生活、消极心理感受、多方面支持与延续医疗服务需求、信息支持不足、性需求。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随病程变化而有不同特点,医护人员需要采用动态连续的观念,科学评估患者的需求,继而实施精准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及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癌根治术 支持性照顾需求 现象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2
2
作者 曾威 徐文生 +3 位作者 徐红 况燕 蒙玉刚 陈军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8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41例,宫颈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8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41例,宫颈癌根治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两组术后辅以放疗或放化疗。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复发率、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5.0%;48个月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为70.0%。对照组复发17例,复发率为38.6%;48个月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0%和6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9.3vs40.0%)、术中出血量(325.0±58.0mlvs315.0±50.1ml)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率(56.1%vs57.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率为17.1%,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P<0.05);多因素分析则表明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P<0.05)。结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中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并辅以术后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盆腔淋巴结 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宫颈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向梅 许国琴 +2 位作者 莫怀忠 陆一鸣 陈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89-1890,共2页
宫颈癌患者往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的手术应激可进一步加重其已有的免疫抑制,导致肿瘤转移的风险增加[1]。麻醉是减少手术应激的有效方法,但不同的麻醉方法 对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程度不同,从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同[2]。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手术应激反应 硬膜外麻醉 抑制程度 免疫抑制 间断静注 舒芬 试验剂量 全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配偶的性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谢莉玲 刘欣彤 卞度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配偶的性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2007年在我科住院,术前病理诊断为宫颈癌,年龄≤45岁,临床分期为ⅠB~ⅡB期,均常规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配偶25例。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年,进行其性生活质量的问...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配偶的性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2007年在我科住院,术前病理诊断为宫颈癌,年龄≤45岁,临床分期为ⅠB~ⅡB期,均常规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配偶25例。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年,进行其性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前后性生活质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后配偶性生活质量总分及配偶间总体关系、性关系、性交、性高潮及性交困难等维度得分比手术前有显著性升高。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配偶的性生活质量比手术前有显著性下降。配偶间的总体关系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配偶的性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配偶 性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与传统宫颈癌根治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唐修武 孙云 倪观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148-1154,共7页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与传统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手术效果的初步评估。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09月收治的经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分期为ⅠB~ⅡA的子宫颈癌患者50...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与传统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手术效果的初步评估。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09月收治的经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分期为ⅠB~ⅡA的子宫颈癌患者50例,设研究组(n=20)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n=30)行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保留天数、残余尿量、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半年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术后第10天残余尿量分别为(201.83±83.00)、(139.75±69.01)mL,保留尿管天数(15.20±2.43)、(11.85±2.08)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72.97±16.31)、(59.60±13.37)h,术后肛门排便时间分别为(121.17±23.07)、(91.05±11.66)h,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性功能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86.7%,研究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半年未恢复性生活的患者进行原因调查,发现因"害怕疾病复发"占77.8%;害怕"性交痛或出血"占55.6%。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50(180~330)min和200(150~270)min,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切除主骶韧带、阴道长度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根治术相比更有利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盆腔神经 宫颈癌根治术 生活质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学习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翟青枝 叶明侠 +2 位作者 于博 孟元光 李立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宫颈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为医疗机构制定人员培养计划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完成的90例机器人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3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宫颈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为医疗机构制定人员培养计划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完成的90例机器人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3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C组1例因中转开腹,未纳入统计学分析。A组手术时间(228.2±45.3)min,明显长于B组(183.0±30.0)min和C组(175.6±26.7)min(P_(A-B)=0.000,P_(A-C)=0.000)。术中出血量A组(188.3±120.1)ml,B组(151.3±116.5)ml,C组(124.5±65.9)ml,3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2.79,P=0.067)。清扫淋巴结数目A组(23.7±10.5)枚,B组(29.0±9.4)枚、C组(25.5±7.3)枚,3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2.58,P=0.081)。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4/30)、3.3%(1/30)、3.5%(1/29),无统计学意义(χ~2=3.128,P=0.209)。结论对于熟练掌握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医师,达芬奇机器人宫颈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为30例,后期的学习及训练在手术操作相同的情况下对手术精细程度无明确影响。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入组患者的年龄可以稍有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曲线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宫颈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激素及NK细胞杀伤力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素玲 刘婷婷 +3 位作者 靳茜茜 温菲 类维富 王焕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激素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力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围术期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择期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35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激素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力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围术期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择期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35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15min,L组患者静注利多卡因1.5mg/kg,随后利多卡因1.5mg·kg^(-1)·h^(-1)持续泵注至患者出室;C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24h、术毕即刻、术后48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浆PGE2、EPI、NE浓度。免疫磁珠法分离NK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杀伤力,Western blot法检测NK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和蛋白激酶A(PKA)表达。结果术前24h两组患者血浆PGE2、EP1和N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h,L组血浆PGE2浓度[(562.5±98.2)pg/ml vs(663.2±119.0)pg/ml]、EPI浓度[(24.9±4.8)pg/ml vs(29.7±3.5)pg/ml]、NE浓度[(408.3±47.2)pg/ml vs(499.6±45.6)pg/ml]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48h,L组NK细胞杀伤力明显高于C组[(44.1±5.0)%vs(37.1±5.5)%,P<0.05]。术毕即刻,L组p-PKA/PKA明显低于C组(0.060±0.008vs 0.099±0.011)(P<0.05)。结论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能降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血浆PGE2及儿茶酚胺水平;保护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AMP-PKA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宫颈癌根治术 应激激素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早期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胡燕 王富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6-659,共4页
目的: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2种手术入路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15例... 目的: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2种手术入路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15例分别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机器人组,n=50)与传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传统腹腔镜组,n=65)的宫颈癌住院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评价指标及膀胱功能评价指标。结果: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及术后住院日均低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机器人组的留置尿管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但2组患者的术中输血情况、尿管重置率及术后近期(≤术后6个月)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对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膀胱功能康复虽无统计学差异,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膀胱功能 宫颈癌根治术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宫颈癌根治术后的尿潴留针灸与西药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志龙 代二庆 李西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49-2250,共2页
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中西医治疗两种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研究。方法:将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针灸治疗组,每组30例;术后7天,B超测量各组患者并残余尿量计算总有效率,并间接反映了重置尿管率。结果:针灸治疗组... 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中西医治疗两种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研究。方法:将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针灸治疗组,每组30例;术后7天,B超测量各组患者并残余尿量计算总有效率,并间接反映了重置尿管率。结果: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重置尿管率6.7%;不良事件发生率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66.7%;重置尿管率33.3%;不良事件发生率13.3%;两组总有效率并重置尿管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别(P<0.05)。西药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于针灸治疗组。结论:针灸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较西药对照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尿潴留 温针灸’ 芒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行宫颈癌根治术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围术期血压、心率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文钰 卢焱 +1 位作者 王玥 车向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行宫颈癌根治术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围术期血压、心率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7例行宫颈癌根治术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行宫颈癌根治术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围术期血压、心率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7例行宫颈癌根治术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手术医师的术中满意度。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气管插管时、气腹起始、气腹后15分钟、气腹后30分钟,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0分钟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医师术中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宫颈癌根治术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联合麻醉效果满意,稳定术中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有助于患者尽快苏醒,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高血压 宫颈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严美娟 楼小侃 杜炜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04-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2月21例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监测有创血压(BP)、心电图(ECG)、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2月21例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监测有创血压(BP)、心电图(ECG)、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检测血气、电解质和血糖(Glu)。右颈内静脉穿刺开放输液通路和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机械控制通气,潮气量(VT)8~10 ml/kg,根据血气分析和PETCO2调整呼吸次数。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术毕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返病房,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分别记录气腹前,气腹后1、2、3、4 h和放气后15 min的HR、MAP、CVP、气道压(Paw)、血气、电解质和测鼻咽体温。术后24 h及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行镇痛评分。结果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子宫颈癌根治术。HR在气腹后3 h和放气后15 min较气腹前增快(P〈0.05)。MAP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1例应用阿托品,1例应用麻黄碱,2例应用艾司洛尔,1例应用乌拉地尔。CVP和Paw在气腹中各时间点均较气腹前升高(P〈0.01),PETCO2、PaCO2气腹后3 h较气腹前升高(P〈0.05)。Hb在气腹后3 h、放气后15 min降低(P〈0.01)。Glu于气腹后3 h、4 h及放气后15 min高于气腹前(P〈0.05),1例术中血糖超10 mmol/L,给予胰岛素治疗。体温在气腹后4 h和放气后15 min低于气腹前(P〈0.05)。气腹后4 h时2例血K+分别高达5.0、5.4 mmol/L,行控制PaCO2和呋塞米利尿处理。术后24 h和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2.4±0.7和2.8±0.9。结论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须加强监测;加强呼吸系统管理,及时调整呼吸参数,避免高碳酸血症;维持血流动力学、血气、电解质和血糖的稳定,避免低体温;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术后仍需加强术后镇痛,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颈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浴联合下肢按摩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水肿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宏 范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0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足浴联合下肢按摩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水肿的效果。方法将28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按入住病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术后按妇科肿瘤专科临床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对患... 目的探讨足浴联合下肢按摩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水肿的效果。方法将28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按入住病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术后按妇科肿瘤专科临床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对患者双下肢进行足浴加人工按摩。结果两组术后大腿中段周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观不适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术后7dD-二聚体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介入足浴及下肢按摩,能减轻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水肿程度,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下肢水肿 足浴 按摩 下肢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蒋妮娜 石喜妹 李碧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9期3162-3164,共3页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病人86例,将其按照手术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病人86例,将其按照手术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病人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试验组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至出院前并发症(尿潴留、淋巴囊肿、泌尿系统感染及高热)发生情况、出院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盆底肌力分级及病人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术前疾病分期、盆底肌力分级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37.21%(P<0.05);试验组病人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膀胱功能恢复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盆底肌力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效果显著,能改善病人的身心感受,利于术后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集束化护理 并发症 日常生活生活能力 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在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飞云 倪观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根治术中行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ⅠB~ⅡA宫颈癌患者4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对照组25例,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分别行腹膜外及传统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于鳞癌患者同时行卵巢移位术...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根治术中行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ⅠB~ⅡA宫颈癌患者4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对照组25例,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分别行腹膜外及传统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于鳞癌患者同时行卵巢移位术。比较术中、术后情况,术后随访1~3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排尿时间、并发症等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所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复发率及卵巢功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中行腹膜外淋巴结清扫与传统的淋巴结清扫一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淋巴结清扫 腹膜外 宫颈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1
15
作者 蔡娇霞 郑静云 周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1-2,共2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宫颈癌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247例病人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宫颈癌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247例病人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潴留、淋巴囊肿、泌尿系感染,其发生率分别为24.7%、15.7%、8.5%。[结论]通过对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的分析,及时为病人制订合理的护理措施,从而加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淋巴囊肿、泌尿系感染的防治,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并发症 护理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术后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解剖学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4
16
作者 霍汝娟 童鑫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01-203,共3页
在24侧成人女性标本上,解剖观察了盆腔脏器旁结构的内容、分层及脏器旁结构中盆丛的组成、位置、分支和分布,并对盆丛作了分区定位.观察了子宫骶韧带和子宫主韧带与盆丛的相互关系.分析探讨了宫颈癌根治术后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原因及术... 在24侧成人女性标本上,解剖观察了盆腔脏器旁结构的内容、分层及脏器旁结构中盆丛的组成、位置、分支和分布,并对盆丛作了分区定位.观察了子宫骶韧带和子宫主韧带与盆丛的相互关系.分析探讨了宫颈癌根治术后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原因及术中保护部分盆丛的临床应用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宫颈癌根治术 盆丛 排尿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邱锡坚 许美华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8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18例子宫颈癌行广泛性根治术患者按住院号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前教会患者相关锻炼方法,术后2 h开始干预,如给予按摩、下...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18例子宫颈癌行广泛性根治术患者按住院号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前教会患者相关锻炼方法,术后2 h开始干预,如给予按摩、下肢屈伸等被动运动。结果干预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便秘发生率、腹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肠功能 早期护理干预 功能锻炼 按摩 肛门排气 便秘 腹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双J管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对输尿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霍乃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预置双J管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中输尿管损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6月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术前预置双J管,77例术前未置双J管,应用SPSS 19.0软件,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 目的研究预置双J管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中输尿管损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6月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术前预置双J管,77例术前未置双J管,应用SPSS 19.0软件,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研究数据。结果 80例术前预置双J管患者无一例发生输尿管损伤,77例术前未置双J管患者中5例发生输尿管损伤,术后置入双J管后好转出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术前预置双J管,能有效预防输尿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J管 输尿管损伤 宫颈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斌 汤捷 +1 位作者 倪南鹰 黄声稀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9-84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宫... 目的研究血清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宫颈癌组手术前后及与对照组的CXCL13水平;同时随访统计宫颈癌组的复发情况,对比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的临床资料,将有差异的项目代入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复发转移的因素,最后利用Pearson相关性计算CXCL13和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手术后的CXCL13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127.54±20.03)pg/mL vs(182.26±24.95)pg/mL,P<0.05],而对照组[(113.61±15.28)pg/mL]更低于宫颈癌组(P<0.05)。随访发现,宫颈癌组70例患者中,复发转移者13例,未复发转移者57例;其中复发转移组在组织学分级、宫颈浸润深度、FIGO分期、CXCL13上与未复发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13、组织学分级、宫颈浸润深度、FIGO分期均为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CXCL13和组织学分级、宫颈浸润深度、FIGO分期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XCL13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后临床结局的关系密切,可成为预测临床结局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 宫颈癌根治术前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术中高频电刀输出功率调节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4
20
作者 翟琦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5,共2页
目的为宫颈癌根治术中巡回护士正确调节高频电刀输出功率提供依据,减少对患者组织的损伤及电刀使用的盲目性。方法将60例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维持高频电刀功率在50W,观察组... 目的为宫颈癌根治术中巡回护士正确调节高频电刀输出功率提供依据,减少对患者组织的损伤及电刀使用的盲目性。方法将60例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维持高频电刀功率在50W,观察组术中由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部位不同的解剖组织结构调节高频电刀输出功率20~50W。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和组织损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巡回护士根据患者组织部位调节高频电刀输出功率,既能止血,又可避免或减轻组织损伤,从而减少电刀使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高频电刀 输出功率调节 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