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学习的宫颈癌放射治疗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 被引量:5
1
作者 程婷婷 张子健 +4 位作者 杨馨 卢山富 钱东东 王先良 朱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58-1064,共7页
目的: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能够帮助医师高效、精确地制作放射治疗计划,可有效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和治疗的疗效。本研究提出一种同时适用于宫颈癌后装和外照射放射治疗场景下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方法,同时利用不同场景间危及器官结构的... 目的: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能够帮助医师高效、精确地制作放射治疗计划,可有效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和治疗的疗效。本研究提出一种同时适用于宫颈癌后装和外照射放射治疗场景下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方法,同时利用不同场景间危及器官结构的相似性,提高分割困难的危及器官的分割精度。方法:采用集成学习策略,将基于后装与外照射数据进行预训练得到的模型作为特征提取模块引入集成模型中,交替对不同场景下的数据进行训练,引导模型同时学习场景内危及器官的个性化特征和场景间危及器官的共性特征。实验选择84例后装和46例外照射宫颈癌患者的CT序列数据作为本研究方法的数据来源,使用五折交叉验证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五折平均形状相似性评价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来评价模型的勾画精准度。结果:采用集成学习方法勾画的多数危及器官(后装序列数据中的直肠与膀胱、外照射序列数据中的膀胱)的DSC指标高于0.7。相比于单独的基于残差的U-net模型,本研究的方法对分割困难的危及器官(后装数据中的乙状结肠与外照射图像中的直肠)有更优的分割性能,DSC提高3%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基于单模型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多个危及器官场景的分割,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结果,可以极大地缩短医师对危及器官勾画的时间,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危及器官 自动勾画 宫颈癌放射治疗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的光子运输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海荣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2-544,共3页
子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为13万左右,对妇女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仍是行手术、放疗、化疗三者综合治疗,放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提高放疗水平,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准确的放疗剂量资... 子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为13万左右,对妇女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仍是行手术、放疗、化疗三者综合治疗,放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提高放疗水平,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准确的放疗剂量资料,来源于直接测量。由于女姓盆腔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学结构复杂,在实施放射测量过程中需要一系列测量设备、实验技术、照射参数等等,测量成本高,工作程序繁琐。本工作采用随机光子跟踪模拟方法,进行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时组织中光子通量的计算,简单、灵活、准确、受条件影响不大,对复杂的女性盆腔结构、组织参数随能量的剧烈变化及散射各向异性均能很好地处理,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放射治疗 光子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尔凡对宫颈癌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闫茂生 李先明 +3 位作者 曹华 杨东 徐钢 吴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97-1498,共2页
目的探讨力尔凡注射液对局部晚期子宫颈癌行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19例局部晚期的子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综合组(放疗+力尔凡)57例和放疗组(单纯放疗)62例。对两组患者的放射损伤、生活质量予以观察对比。结果综合组... 目的探讨力尔凡注射液对局部晚期子宫颈癌行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19例局部晚期的子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综合组(放疗+力尔凡)57例和放疗组(单纯放疗)62例。对两组患者的放射损伤、生活质量予以观察对比。结果综合组放射性直肠炎与放疗组明显差异,P=0.015;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方面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17。结论力尔凡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患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是配合放疗的一种较理想的辅助药物,值得在临床上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宫颈癌/放射治疗 力尔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董广璐 张淑云 +1 位作者 邢丽娜 郑淑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0例为试验对象,采集放疗前和放疗10Gy后宫颈癌组织标本,用原位DNA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单...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0例为试验对象,采集放疗前和放疗10Gy后宫颈癌组织标本,用原位DNA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宫颈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阳性率和平均凋亡指数分别为25.00%和0.11%、75.00%和3.40%,放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2)放疗前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10%和20%,而放疗后分别为25%、60%和25%,放疗后p53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明显增加,bcl-2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放射治疗诱导宫颈癌肿瘤细胞凋亡,可能与凋亡调节基因bax基因表达的诱导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放射治疗 细胞凋亡p53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