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浸润癌根治术中出血的因素分析及其预防的探讨(附149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琳 马利国 +2 位作者 邵茵 陈递林 李明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浸润癌根治术中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和减少失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手术治疗的149例宫颈浸润癌患者根治术中失血量超过800ml的发生率,以及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妇科合并症及术前辅助治疗对出血量的影响。结... 目的分析宫颈浸润癌根治术中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和减少失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手术治疗的149例宫颈浸润癌患者根治术中失血量超过800ml的发生率,以及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妇科合并症及术前辅助治疗对出血量的影响。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约(695±320)ml,超过800ml的发生率为38.26%。临床分期较高组和采用较高级别术式组术中大量失血的发生率较高。手术方式和合并严重盆腔粘连是宫颈癌根治术中大量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正确的手术方式可避免无谓的失血,术中运用相应的手术操作步骤及技巧,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外科手术 失血 手术 宫颈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甲孕酮和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危险性
2
作者 Thomas DB Ray RM 古伟文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9-91,共3页
为了明确DMPA是否有引起宫颈癌的危险,综合泰国、墨西哥和肯尼亚五家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DMPA前普查宫颈癌。与9583名妇女对照,在2009名患者中确定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可疑危险因素。分组了解吸烟史,血标本查单纯疱疹病毒和巨... 为了明确DMPA是否有引起宫颈癌的危险,综合泰国、墨西哥和肯尼亚五家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DMPA前普查宫颈癌。与9583名妇女对照,在2009名患者中确定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可疑危险因素。分组了解吸烟史,血标本查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抗体及对丈夫咨询性行为。曾用DMPA者患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95%可信限)为1.1(0.96,1.29)。用药期限,距首次应用和最近用药时间的危险度无倾向性。再次提供了长期应用,甚至在超过10年潜伏期后仍未见宫颈癌危险度的增加证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甲孕酮 宫颈浸润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腺癌的预后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
3
作者 杨振艳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2007年第3期173-174,共2页
为探讨宫颈腺癌患者的结局及其有决定意义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对1990-1999年突尼斯Salah Azaiz学院肿瘤外科的79例宫颈浸润性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关键词 临床病理特征 宫颈浸润 预后因素 腺癌 肿瘤外科 癌患者 突尼斯 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评价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熠 李明娥 +3 位作者 薛海燕 左敏 龚静山 马利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68-671,共4页
目的比较术前分段诊刮、经阴道彩超、盆腔MRI、宫腔镜检查四种方法评估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准确性,为制定子宫内膜癌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06~2015-06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资料完整的221例子宫内膜癌... 目的比较术前分段诊刮、经阴道彩超、盆腔MRI、宫腔镜检查四种方法评估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准确性,为制定子宫内膜癌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06~2015-06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资料完整的2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分段诊刮病理结果、经阴道彩超、盆腔MRI、宫腔镜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复核手术前后病理切片,采用符合率来评价手术前后诊断的符合程度,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手术前后诊断的一致性。结果①221例病例中,有17例宫颈间质浸润。术前分段诊刮判断宫颈有无浸润与术后石蜡病理比较,诊断宫颈浸润的敏感度为29. 41%,特异度为77. 94%,阳性预测值为10. 00%,阴性预测值为92. 98%,Kappa值0. 039,经一致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486)。②术前宫腔镜检查诊断宫颈浸润敏感度为41. 18%,特异度为89. 71%,阳性预测值25. 00%,阴性预测值94. 82%,Kappa值0. 240,经一致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③术前经阴道彩超诊断宫颈浸润漏诊率100%。④术前盆腔MRI诊断宫颈浸润敏感度为35. 29%,特异度为95. 59%,阳性预测值40. 00%,阴性预测值94. 66%,Kappa值0. 326,经一致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结论临床常用的分段诊刮术、宫腔镜检查、经阴道彩超及盆腔MRI对评估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准确性的独立应用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宫颈浸润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活检联合子宫颈环形电刀在宫颈微小浸润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阳 王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探究阴道镜活检联合子宫颈环形电刀(LEEP刀)锥切术在宫颈微小浸润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经LEEP锥切术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66例患者均经阴道镜活检,比较阴道镜活检与LEE... 目的探究阴道镜活检联合子宫颈环形电刀(LEEP刀)锥切术在宫颈微小浸润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经LEEP锥切术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66例患者均经阴道镜活检,比较阴道镜活检与LEEP锥切术对微小浸润癌诊断的情况,不同间质浸润深度和切缘情况患者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情况。结果阴道镜活检检出2例轻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LSIL)、60例重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1例宫颈原位腺癌(AIS),3例患者诊断为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或可疑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敏感度为4.54%,漏诊率为95.46%;LEEP锥切术检出1例LSIL、44例HSIL、1例AIS,20例切缘阴性。3组患者LEEP锥切术切除组织的厚度和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浸润癌组患者切除组织的深度明显高于HSIL及AIS组,HSIL及AIS组患者切除组织的深度高于LSI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浸润深度≤1 mm组、1 mm<间质浸润深度≤3 mm组和3 mm<间质浸润深度≤5 mm组患者的术后病变残留率分别为15.00%、19.51%和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切缘阳性组、外切缘阳性组和纤维间质切缘阳性组患者的术后病变残留率分别为25.00%、15.38%和23.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阴道镜活检诊断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漏诊率较高,联合LEEP锥切术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活检 LEEP刀 宫颈微小浸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son染色在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娜 杨建萍 +4 位作者 尹玉慧 齐静雯 王玉豪 张红 陈奎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Masson染色在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疑似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病例108例,分别对其进行Masson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抗体:Ⅳ型胶原)均能清晰地显示出基底膜变薄或者缺损... 目的探讨Masson染色在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疑似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病例108例,分别对其进行Masson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抗体:Ⅳ型胶原)均能清晰地显示出基底膜变薄或者缺损程度。Masson染色:70例(64.8%)为宫颈微小浸润鳞状细胞癌,20例(18.5%)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18例(16.7%)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染色:60例(55.6%)为宫颈微小浸润鳞状细胞癌,24例(22.2%)为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24例(22.2%)为宫颈鳞状细胞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son染色法可用来辅助诊断宫颈微小浸润鳞状细胞癌,尤其可在快速术中冰冻切片中辅助HE染色确诊有无微浸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微小浸润鳞状细胞癌 基底膜 MASSON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微小浸润癌上皮及间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业兵 张廷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Ⅲ)、宫颈微小浸润癌(MIC)上皮及间质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对MIC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组织20例(对照组)、CINⅢ50例、MIC 3...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Ⅲ)、宫颈微小浸润癌(MIC)上皮及间质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对MIC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组织20例(对照组)、CINⅢ50例、MIC 30例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通用二步法检测三种组织上皮及间质细胞中的MMP-2、α-SMA表达,并分析MMP-2与α-SMA表达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INⅢ组、MIC组上皮、间质细胞MMP-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上皮细胞均无α-SMA表达,三组间质细胞α-SM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上皮及间质细胞中MMP-2与α-SMA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宫颈上皮、间质细胞MMP-2、α-SMA表达能有效鉴别CINⅢ与MIC,对指导MIC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微小浸润 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 基质金属蛋白酶-2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定鼻及宫颈粘膜浸润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8
作者 马伟 高娟 魏庆玲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77-77,共1页
目的 减轻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痛苦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2 39例孕龄 40~ 70d的孕妇 ,设实验组 1 86例 ,鼻粘膜滴入及宫颈粘膜棉签浸润安定 5mg同时用药 ,对照组 5 3例。对扩张宫颈... 目的 减轻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痛苦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2 39例孕龄 40~ 70d的孕妇 ,设实验组 1 86例 ,鼻粘膜滴入及宫颈粘膜棉签浸润安定 5mg同时用药 ,对照组 5 3例。对扩张宫颈、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术中术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扩宫、镇痛效果 ,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术中术后出血量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安定鼻及宫颈粘膜浸润可减轻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中的痛苦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 人工流产 宫颈粘膜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50例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戚小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电切术治疗 宫颈浸润 宫颈癌发生 癌前病变 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雪晶 张友忠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7期12-14,共3页
宫颈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宫颈浸润癌的手术治疗适用于ⅠA~ⅡA期患者。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无手术禁忌证:年龄无限制,但需根据全身情况是否能耐受手术而定;肥胖患者需根据手术者的经验和麻醉条件而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宫颈 术后并发症 宫颈浸润 外科合并症 手术禁忌证 全身情况 肥胖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舜华 尹福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检查 应用 诊治 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浸润 检查手段 妇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前病变概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良坤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4期6-7,共2页
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由癌前病变衍变为癌的连续病理过程,即由宫颈的不典型增生至原位癌,最终发展为浸润癌。因此,将所有可能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的宫颈病变统称为宫颈癌前病变。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浸润 不典型增生 病理过程 宫颈病变 原位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良坤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4期8-8,共1页
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在中国,每年有135000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癌,大约80000患者死于宫颈癌。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来早期识别、治疗、随访宫颈癌前病变,能够使得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明显... 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在中国,每年有135000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癌,大约80000患者死于宫颈癌。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来早期识别、治疗、随访宫颈癌前病变,能够使得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检测体内HPV的负荷,有利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治疗后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人类乳头状病毒 感染 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浸润 发病关系 早期识别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液基细胞学阳性患者病变率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张金格 康西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5期101-101,共1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与病理结果的吻合程度、符合率。说明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TC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27例TCT结果阳性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术并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227例患者中136例为阳性结果,其中CINⅠ57例,CINII42例,CINIII20...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与病理结果的吻合程度、符合率。说明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TC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27例TCT结果阳性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术并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227例患者中136例为阳性结果,其中CINⅠ57例,CINII42例,CINIII20例,浸润癌17例。结果显示其病变检出率为59.9%(136/227),癌变检出率7.48%(17/227)。结论 TCT筛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无痛苦。大大增加了宫颈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液基细胞学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宫颈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规范化诊治
15
作者 李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2期101-101,共1页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也是感染性疾病,既可以预防,又可以治疗及治愈。掌握其发生的原因,普查和随诊,早期诊断,早期治...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也是感染性疾病,既可以预防,又可以治疗及治愈。掌握其发生的原因,普查和随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规范化诊治 妇科恶性肿瘤 早期治疗 宫颈浸润 感染性疾病 癌前病变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74例治疗及随访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兰玉 张柏秋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3期51-51,共1页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浸润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在此阶段及时发现,可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发展。1一般资料2008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东北片区吉林指定农安县...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浸润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在此阶段及时发现,可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发展。1一般资料2008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东北片区吉林指定农安县人民医院完成此项目。2008年至2010年3年内每年4个月时间共筛查年龄30~59岁当地妇女9000例,新筛及复筛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共7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浸润 随访 治疗 县人民医院 癌前病变 财政转移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病变的处理与监测
17
作者 方素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237-239,共3页
子宫颈病变常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旧称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现在所谓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包含了癌前病变和原位癌(CIS)在内的所有子宫颈上皮的病变。它多发生于宫颈鳞柱移行带,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了... 子宫颈病变常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旧称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现在所谓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包含了癌前病变和原位癌(CIS)在内的所有子宫颈上皮的病变。它多发生于宫颈鳞柱移行带,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病理过程。由于宫颈癌的发生往往需要经历子宫颈病变发展到宫颈癌的缓慢过程,约3~15年,对于CIN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 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宫颈癌发生 监测 癌前病变 宫颈浸润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18
作者 姚梦凌 王飞雪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1264-1264,共1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早期诊断技术 阴道镜检查 临床价值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早期宫颈 病变阶段 宫颈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作用
19
作者 李英 王俊兴 赵泉砀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9期58-58,共1页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随着阴道镜的普遍应用,它可将病灶放大10~40倍直接观察,看到微小病变,并在可疑部位定点活检。使得宫颈疾病的确诊率得到了明显...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随着阴道镜的普遍应用,它可将病灶放大10~40倍直接观察,看到微小病变,并在可疑部位定点活检。使得宫颈疾病的确诊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检 诊断作用 查对 宫颈浸润 癌前病变 微小病变 宫颈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表达的检测及意义
20
作者 卢红琼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及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eukocyte Asso-ciated Ig-like Receptor,LAI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宫颈浸润癌患者45例(宫颈癌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Ш级(CINШ组)患者42例...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及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eukocyte Asso-ciated Ig-like Receptor,LAI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宫颈浸润癌患者45例(宫颈癌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Ш级(CINШ组)患者42例临床资料,并以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型活性;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膜表面跨膜型受体LAIR-1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外周血CD4+T细胞在CD3+T细胞中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INⅢ组(P<0.05),宫颈浸润癌组LAIR-1在T淋巴细胞和CD4+T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INⅢ组LAIR-1在CD4+T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独立样本t检验,在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Ⅲ~Ⅳ期宫颈癌患者LAIR-1在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t=2.4094,P<0.05)。结论 CD4+T细胞比例的上升和LAIR-1表达改变了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影响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浸润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T淋巴细胞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