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价HPV疫苗所针对的高危型HPV亚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应用有效性的初步预测 被引量:18
1
作者 万晓春 周晓燕 +6 位作者 平波 杨慧娟 杨文涛 郑雨薇 向礼兵 陆永明 朱晓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2-558,共7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第4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 HPV)持续感染与浸润宫颈癌(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ICC)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第4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 HPV)持续感染与浸润宫颈癌(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ICC)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HPV预防性疫苗的研制应用成为宫颈癌一级预防的有效措施。该研究拟通过分析九价HPV疫苗所针对的7种HPV高危亚型(HPV16、18、31、33、45、52和58)在经组织学证实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为九价疫苗在本地区人群的应用前景评估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行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dot blot,PCR-RDB)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患者,经计算HPV阳性患者中特定HPV亚型的阳性比例来评价HPV亚型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相对贡献。采用比例权重归因(proportional weighting attribution,PWA)方法将多重感染中亚型占比折算至相应的单型别感染。结果:符合入组条件者共计624例,分别为117例未见上皮内病变及恶性病变(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45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268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和194例ICC。HPV总感染率为84.29%(526/624),在LSIL、HSIL及ICC组中的感染率分别为71.11%,95.90%及91.75%。HPV16/18 PWA合计占比在LSIL、HSIL和ICC组中依次上升,分别为50.00%、70.44%和91.71%。九价疫苗针对的7种hr HPV的PWA合计占比均较HPV16/18提高,在LSIL、HSIL和ICC中分别为86.34%,98.61%和94.89%。额外增加的5种hr HPV(HPV31、33、45、52和58)的相对贡献在LSIL、HSIL和ICC组中依次下降,分别为36.34%、28.17%和3.18%。结论:九价疫苗额外增加的5种hr HPV型别在本地区有望令更高比例的ICC及癌前病变得到预防,尤其对于LSIL和HSIL的预防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别 九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 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庄圆 李俊东 +3 位作者 云径平 侯景辉 朱安娜 徐漫漫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6年至2008年宫颈癌病例4075例,25例为宫颈小细胞癌,其中临床病理资料完整者24例。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年龄、症状、疾病FIGO分期、肿瘤大...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6年至2008年宫颈癌病例4075例,25例为宫颈小细胞癌,其中临床病理资料完整者24例。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年龄、症状、疾病FIGO分期、肿瘤大小、治疗方案及预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小细胞中CK、EMA、NSE、Syn、CgA、CD56、TTF-1和S100的表达,并分析其特征。【结果】24例病例的中位年龄为44.8岁。中位生存时间为初次确诊后19.2月。病理资料显示18例为单纯宫颈小细胞癌,6例为宫颈小细胞癌合并其他类型宫颈恶性肿瘤。此24例SCCC免疫组化显示:NSE100.0%,Syn95.8%,CD5666.7%,CgA79.2%,TTF-137.5%,EMA83.3%,CK66.7%及S1008.3%。【结论】SCCC为宫颈上皮恶性肿瘤罕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其他方法治疗。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NSE、Syn、CD56及CgA的联合检测有提高病理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恶性肿瘤 小细胞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8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的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吕银 孔令玲 杨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1 518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患者分别为161例及94例,对不同年代、年龄及病期的发生率分别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1 518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患者分别为161例及94例,对不同年代、年龄及病期的发生率分别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10.61%及6.20%。1993年2月~2000年12月、2001年1月~2005年12月及2006年1月~2009年7月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0岁、40~60岁及>60岁的3个年龄段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不同病期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常规放疗方法、优化治疗计划、尽量减少膀胱和直肠的照射体积和照射剂量、降低分次剂量等是预防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性膀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呈肌瘤样表现的子宫颈胃型腺癌1例
4
作者 万晨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7-718,共2页
1 病例报告患者,54岁,因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包块9月于2018年2月5日入院。绝经2年,2017年5月8日在外院健康体检,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前壁一30 mm×20 mm的低回声包块,见少量血流信号,考虑'子宫颈肌瘤'可能。自觉无腹痛、... 1 病例报告患者,54岁,因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包块9月于2018年2月5日入院。绝经2年,2017年5月8日在外院健康体检,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前壁一30 mm×20 mm的低回声包块,见少量血流信号,考虑'子宫颈肌瘤'可能。自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绝经后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无明显异常阴道流液及白带增多,患者因担心子宫颈肌瘤恶变来院强烈要求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宫颈 宫颈腺癌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附件切除 宫颈恶性肿瘤 阴道排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小细胞癌骨转移1例
5
作者 朱成功 王秀莹 +1 位作者 席勇 陈丽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7-478,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54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于2014年8月4日入我院。患者2013年8月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无阴道流液、腹痛,无排尿及排便困难,未诊治。2014年7月15日于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宫颈未见明显外生病灶。TCT检查未见异常,HPV检... 1病例报告患者,54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于2014年8月4日入我院。患者2013年8月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无阴道流液、腹痛,无排尿及排便困难,未诊治。2014年7月15日于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宫颈未见明显外生病灶。TCT检查未见异常,HPV检查示HPV高危感染。进一步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提示:宫颈恶性肿瘤,考虑为神经内分泌肿瘤,为手术治疗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恶性肿瘤 癌骨转移 小细胞 阴道不规则流血 不规则阴道流血 神经内分泌肿瘤 组织病理检查 妇科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卷11期疑难病案答案 被引量:1
6
作者 牛艺臻 李克敏 +4 位作者 李乔 杨帆 雷学忠 李建军 尹如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9-240,共2页
1诊断①宫颈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②解脲支原体感染。2诊断依据及进一步检查2.1宫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育龄期女性,产后无明显诱因畏寒、发热,白带增加,呈水样、色黄。多次阴道镜检查提示宫颈恶性肿瘤。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疑难病案 宫颈恶性肿瘤 解脲支原体感染 阴道镜检查 育龄期女性 EB病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