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兴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8期9-9,11,共2页
目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该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 目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该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病患进行出血量、术后愈合情况、术前病理特征分析,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结果该院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平均时长为(6.12±5.41)min,术前活检与术后病理符合率高达86%。结论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具有治疗时长短,出血量少、手术治愈成功率高等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结合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秋香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结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阴道镜结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宫颈激光烧灼术治疗,观察组行阴道镜结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宫颈塑形满意率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塑形满意度更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CIN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手术指标,提高宫颈塑形满意度,安全可靠,可降低患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病变 治疗效果 宫颈激光烧灼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术与CKC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晓钟 张艳梅 李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67-68,共2页
将14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LEEP)术,对照组行冷刀宫颈锥切(CKC)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痊愈率。结果两组脱痂期出血量及痊愈率无... 将14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LEEP)术,对照组行冷刀宫颈锥切(CKC)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痊愈率。结果两组脱痂期出血量及痊愈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LEEP术治疗CIN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优于CKC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 冷刀 宫颈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阴道镜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77
4
作者 钱德英 曾仁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13-14,共2页
总结该院经阴道镜观察并为病理学证实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53例,并与宫颈浸润癌10例及慢性宫颈炎77例作对照分析。显示CIN-Ⅰ级阴道镜下主要表现为平坦边界模糊的醋酸白色上皮,可有模糊不典型镶嵌;CIN-Ⅱ级镜... 总结该院经阴道镜观察并为病理学证实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53例,并与宫颈浸润癌10例及慢性宫颈炎77例作对照分析。显示CIN-Ⅰ级阴道镜下主要表现为平坦边界模糊的醋酸白色上皮,可有模糊不典型镶嵌;CIN-Ⅱ级镜下为中度分明的边界清的稍突起的白色上皮,可合并有不典型镶嵌或点状血管;CIN-Ⅲ级可见边界明显的突起的白色上皮,清晰的镶嵌及多种构图。宫颈浸润癌见白色上皮突起,边界清,有典型的镶嵌、白斑、异型血管或岩石状突起等复杂的构图,碘不着色。慢性宫颈炎仅为模糊浅淡的平坦的醋酸白色上皮,对醋酸反应消失快。结论:阴道镜可对CIN作初步筛查诊断,结合镜下定位活检病理检查可提高CIN的诊断准确率,对CIN应以细胞学和阴道镜作随访追踪,合理治疗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阴道镜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在新疆地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芬 昆多孜 阿也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623-625,631,共4页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228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为CIN的...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228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为CIN的患者应用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LEEP刀治疗CIN手术时间(6.3±2.5)min,术中出血量(7.3±4.1)ml,术后愈合时间(6.4±0.6)周。下腹胀痛不适发生率为82.0%(187/228),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为90.8%(207/228),无一例发生宫颈管狭窄。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合208例,符合率为91.2%(208/228);升级9例,占4.0%(9/228);降级11例,占4.8%(11/228)。177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3.4月,9例(5.1%,9/177)病变残留,其中1例切缘病变为CINⅡ级行2次LEEP刀手术,其余8例病变轻定期随访至术后12~24个月,TCT、阴道镜检查均正常;2例(1.1%,2/177)术后10个月复发,均为CINⅠ级,物理治疗后随防至正常;余166例(93.8%,166/177)治愈。结论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CIN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高频电波刀(LEEP刀) 宫颈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阴道镜结合HPV16、18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尚风 舒慧敏 +4 位作者 刘婷艳 闫坤 曹利芬 李学成 崔绪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9,8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以及 HPV16、18 型、沙眼衣原体与 CIN关系的研究,探讨电子阴道镜结合HPV16、18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对 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子阴道镜观察宫颈形态,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 目的 通过对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以及 HPV16、18 型、沙眼衣原体与 CIN关系的研究,探讨电子阴道镜结合HPV16、18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对 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子阴道镜观察宫颈形态,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18及免疫层析法检测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CT),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电子阴道镜诊断CIN的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75%,阳性预测值63%,阴性预测值78%;HPV16、18阳性病例中CIN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病例,电子阴道镜诊断CIN的准确率在 HPV16、18 阳性病例中显著高于阴性病例,在CT阳性与阴性病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子阴道镜适合作为CIN的诊断方法; HPV16、18 检测可作为诊断CIN的方法之一,与电子阴道镜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电子阴道镜结合CT检测对诊断CIN帮助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阴道镜 HPV16、18 沙眼衣原体 宫颈上皮内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B1* 03基因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海霞 李艳芸 +3 位作者 耿鑫 王玉川 李悦国 张维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8-59,共2页
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取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离人白细扁抗原(HLA)-DQB1*03基因各亚型。发现DQB1*0301、0302、0303亚型的频率在CIN、宫颈癌... 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取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离人白细扁抗原(HLA)-DQB1*03基因各亚型。发现DQB1*0301、0302、0303亚型的频率在CIN、宫颈癌组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在CIN组和宫颈癌组内,DQB1*0301、0303亚型的频率较高。认为HLA-DQB1*03基因亚型与CIN及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等位基因DQB1*03基因 宫颈上皮内病变 子宫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JNK、STAT3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姝 瞿全新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CC)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及105例CIN... 目的观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CC)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及105例CIN、66例宫颈癌(CC)组织中JNK和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阳性表达率与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JNK蛋白在NCE、CIN及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5.7%、75.8%,三者两两相比,P均<0.05;STAT3蛋白在NCE、CIN及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8.6%、83.3%,三者两两相比,P均<0.05。JNK、STAT3蛋白阳性表达均与CC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其中低分化癌组织JNK、STAT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组织(P<0.005,χ2=12.08、12.61)。结论 JNK、STAT3蛋白在CIN及CC组织中的表达增加,与CC发生、发展及分化有关;检测两者表达可作为判断CC患者预后不良的客观指标及指导个体化治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宫颈 宫颈上皮内病变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联合DNA倍体分析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秀玲 傅冷西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DNA倍体分析指导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阴道镜联合流式细胞仪对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分析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66例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瘤变分析,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DNA倍体分析指导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阴道镜联合流式细胞仪对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分析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66例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瘤变分析,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宫颈脱落细胞DNA异倍体阴性者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均属CINⅠ;阴道镜CINⅡ、Ⅲ均检出异倍体细胞。阴道镜CINⅠ者异倍体细胞检出率为71.4%,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达80%;阴道镜CINⅢ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达100%;阴道镜诊断CINⅡ患者,组织病理学诊断CINⅠ为44.0%、CINⅡ32.0%、CINⅢ24.0%。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有助于宫颈病变组织恶性度的判断,尤其对CINⅠ/Ⅱ患者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阴道镜 DNA倍体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宫颈环切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桂梅 肖七秀 陈少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对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宫颈环切术(LEEP)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1例行宫颈环切术后妊娠的CIN患者为LEEP组,对照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门诊妊娠的妇女33例。结果两组比较早产数、足月阴道分娩数、剖宫产率(LEEP组... 目的探讨对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宫颈环切术(LEEP)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1例行宫颈环切术后妊娠的CIN患者为LEEP组,对照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门诊妊娠的妇女33例。结果两组比较早产数、足月阴道分娩数、剖宫产率(LEEP组为23.81%、对照组为27.27%)均相似。LEEP组阴道分娩的产程较对照组短(2.1~6.2h),无新生儿窒息,无一例宫颈机能不全者。结论LEEP术符合生理要求、可以保留宫颈、保留生育功能、微创、出血少、感染率低、恢复快。本研究表明LEEP术后6~20个月妊娠为宜,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且不影响其分娩结局,多数经阴道分娩,不增加剖宫产率。LEEP术的优势是宫颈冷刀切、激光治疗不能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环切术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及CD_(147)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懿隽 周家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2-63,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CD147在3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观察组)中的表达水平,并与其在17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CIN组MMP-2、CD147均呈阳性表达,随级别增加...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CD147在3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观察组)中的表达水平,并与其在17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CIN组MMP-2、CD147均呈阳性表达,随级别增加其表达水平增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证实MMP-2、CD147在CIN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级别呈正相关;二者水平可作为判断C IN病情、指导治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CD147 免疫组化 宫颈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7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早期诊治 2009年 癌前病变 宫颈 CIN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筛查和处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齐汝霞 张鹏 李秀英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筛查手段 妊娠期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上皮内 人乳头病毒感染 宫颈不典型增生 宫颈病变 宫颈 宫颈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LEEP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6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LEEP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宫颈LEEP锥切术的患者115例,对比研究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LEEP锥切术的病理结果,观察宫颈锥切术中及术后并... 目的探讨宫颈LEEP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宫颈LEEP锥切术的患者115例,对比研究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LEEP锥切术的病理结果,观察宫颈锥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LEEP锥切术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率为65.22%;宫颈LEEP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宫颈LEEP锥切术在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LEEP锥切术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A1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宗璐 邹余粮 王利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8-350,364,共4页
目的探讨HtrA1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宫颈、28例CIN(其中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25例原位癌及40例宫颈浸润鳞癌标本中HtrA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 目的探讨HtrA1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宫颈、28例CIN(其中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25例原位癌及40例宫颈浸润鳞癌标本中HtrA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分级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HtrA1无阳性表达。CIN、原位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及6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阳性表达率为52.5%,较原位癌组显著降低(P<0.05)。HtrA1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622,P<0.05),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HtrA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trA1表达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 HTRA1 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环形电切术后HPV—DNA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莉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8期865-867,共3页
目的评价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HPV—DNA检测的意义,以及LEEP术对于CIN1患者HPV清除的有效性。方法37例HPV阳性患者(阴道镜活检证实为CIN2—325例,CIN112例)行LEEP术,分别在术后随访的第3个月和第6个... 目的评价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HPV—DNA检测的意义,以及LEEP术对于CIN1患者HPV清除的有效性。方法37例HPV阳性患者(阴道镜活检证实为CIN2—325例,CIN112例)行LEEP术,分别在术后随访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行HPV—DNA及细胞学检查。结果在随访的第3个月、第6个月细胞学异常分别为11例、4例。CIN1组HPV—DNA阳性率下降44%和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7例中2例病灶残留或复发,占5.4%,此2例最初均为CIN3,在第3个月、第6个月时HPV—DNA均阳性。CIN1无复发或持续感染病例。第3个月、第6个月细胞学改变分别为29.7%和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第6个月4例细胞学异常者同时有HPV持续感染。HPV持续感染常伴有细胞学异常,HPV阴性常无细胞学异常。结论LEEP术后第6个月时并未降低HPV感染率,HPV—DNA检测及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监测CIN术后有无病灶残留(或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 HPV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7-8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曲群 宗璐 彭慧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CD44v7 8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及宫颈鳞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10例正常宫颈、16例鳞状上皮CIN (其中轻度 5例、中度 5例、重度 6例 )、10例原位癌及 30例宫颈浸润癌标本中CD44v7 8的... 目的 探讨CD44v7 8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及宫颈鳞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10例正常宫颈、16例鳞状上皮CIN (其中轻度 5例、中度 5例、重度 6例 )、10例原位癌及 30例宫颈浸润癌标本中CD44v7 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中 ,CD44v7 8无阳性表达。轻、中、重度C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0 %、40 %及 6 6 .6 7%,各组间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从鳞状上皮CIN→原位癌→宫颈浸润癌中 ,CD44v7 8阳性表达呈上升趋势 ,但原位癌与浸润癌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CD44v7 8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1) ,与病理分级无关(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CD44v7 8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1)。结论 CD44v7 8阳性表达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7-8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处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耿力 宋雪玲 郭艳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40-1041,共2页
目的探讨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的效果.方法28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为CINⅡ级,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 目的探讨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的效果.方法28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为CINⅡ级,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阳性率96.4%(27/28).表面麻醉后环形电极切割宫颈组织,再用方形或小环形电极切除中央部分组织,包括部分颈管,术后随访.结果术中出血0~20 ml,手术时间5~10 min,术后3例阴道出血相当于月经量,无其他合并症.手术标本无明显炭化,15例(53.6%)CIN病灶消失,病变级别降低为CIN Ⅰ级5例,级别不变5例,级别增加至CINⅢ级3例.28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28例治愈,未发现CIN病变残留和复发,高危型HPV DNA转阴23例.结论LEEP是治疗CINⅡ级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微创,手术操作简便,诊断与治疗能同时进行,无须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临床诊治分析
19
作者 钱华 李亮 +1 位作者 高冉 袁冬兰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11-312,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住院治疗的95例CINI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浸润癌再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平均随访48个月(6—84个...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住院治疗的95例CINI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浸润癌再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平均随访48个月(6—84个月),截止2005年6月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应加强对年轻及无症状患者的筛查工作;CINⅢ患者可首选宫颈锥切术,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Ⅲ级 宫颈锥切术 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3例分析
20
作者 庞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3期214-214,共1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4月在我院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有异常的妊娠期妇女23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HPV分析及随访情况。结果:妊娠期TCT异常患者活检提示,阴性9例(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4月在我院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有异常的妊娠期妇女23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HPV分析及随访情况。结果:妊娠期TCT异常患者活检提示,阴性9例(39.1%),CINⅠ型10例(43.5%),CINⅡ型3例(13.0%),CINⅢ型1例(4.3%);分娩后6~8周内随访CIN好转的患者18例(78.3%),未好转的患者5例(21.7%);在所有患者中HPV免疫组化的分析,其中阳性7例(30.4%),阴性9例(69.6%)。结论:妊娠合并CIN患者产后多数可自行逆转,大多数妊娠期CIN病例不需要特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宫颈上皮内病变 阴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