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小燕 谭婉婷 +1 位作者 庞正钰 吴于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INⅢ患者接受宫颈锥切术,术后每6个月进行1次盆腔B超检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妇科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等,若连续4次检查结果无异常,则可... 目的观察探讨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INⅢ患者接受宫颈锥切术,术后每6个月进行1次盆腔B超检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妇科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等,若连续4次检查结果无异常,则可将检查间隔延长为12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确诊和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以锥切术后病理检查为标准,宫颈浸润癌4例(6.25%),比宫颈活检病变级别升高;病变级别CINⅢ及以下60例(93.75%),其中CINⅢ47例,CINⅠ~Ⅱ级7例(10.94%),相比术前活检病变级别降低,慢性宫颈炎6例(9.38%),符合率为73.44%.所有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术后均痊愈,未见复发.结论在诊断方面,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无法取代宫颈锥切术成为CINⅢ的金标准;在治疗方面,若宫颈锥切手术范围足够,切缘无残留病变,同时做好对患者术后随访,其可作为首选的CINⅢ治疗方式,但对于术后复发者仍需行全子宫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 宫颈锥切术 诊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英 程建云 +2 位作者 丁岩 陈志芳 艾星子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在该院妇科因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CINⅢ行宫颈锥切术的203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167例患者为宫腔镜电切组,36例... 目的探讨宫颈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在该院妇科因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CINⅢ行宫颈锥切术的203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167例患者为宫腔镜电切组,36例宫颈冷刀锥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治疗后3、6、12、24和36个月行宫颈液基细胞涂片(TCT)、阴道镜活检、HPV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判断两组疗效。结果宫腔镜电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冷刀锥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病理结果及随诊各项观察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对于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也是宫颈原位癌患者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但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电切术 宫颈液基细胞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临床诊治分析
3
作者 钱华 李亮 +1 位作者 高冉 袁冬兰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11-312,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住院治疗的95例CINI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浸润癌再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平均随访48个月(6—84个...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住院治疗的95例CINI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浸润癌再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平均随访48个月(6—84个月),截止2005年6月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应加强对年轻及无症状患者的筛查工作;CINⅢ患者可首选宫颈锥切术,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锥切术 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电切术活检结合冰冻切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丁晖 唐玲丽 +2 位作者 杨佳锦 刘青林 何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患者在子宫全切除术前,需应用锥切方法加冰冻切片病检再次评估病变范围。文中旨在探讨在CINⅢ级患者选择子宫全切除术前,采用环形电切术(LEEP)活检结合冰冻切片的方法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和手术范围的应用... 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患者在子宫全切除术前,需应用锥切方法加冰冻切片病检再次评估病变范围。文中旨在探讨在CINⅢ级患者选择子宫全切除术前,采用环形电切术(LEEP)活检结合冰冻切片的方法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和手术范围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拟切除子宫的CINⅢ级患者168例。分析阴道镜下活检、LEEP活检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和术后残余宫颈病检结果。结果冰冻切片病检结果显示,109例(64.88%)CINⅢ级、37例(22.02%)炎症及CINⅠ-Ⅱ级、22例(13.09%)微灶浸润癌及浸润癌患者与阴道镜活检结果一致。石蜡切片病检结果中,109例(64.88%)CINⅢ级、33例(19.6%)炎症及CINI-II级、26例(15.4%)微灶浸润癌及浸润癌患者与阴道镜活检结果一致。LEEP活检后用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分别进行病检,两者结果的一致率为95.2%,Kappa值=0.912(P=0.000)。146例宫颈LEEP活检为CINⅢ级患者残余宫颈中,75例(51.3%)存在残余病变。比较宫颈阴道镜活检与最终诊断,阴道镜活检漏诊26例浸润癌。结论 LEEP活检术结合冰冻切片,在CINⅢ级患者选择子宫全切除术前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评估,根据冰冻切片病检决定手术范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环形电切术活检 冰冻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郭俊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CINⅢ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40例)和B组(50例)。A组行CKC,B组行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CINⅢ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40例)和B组(50例)。A组行CKC,B组行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清除率、切缘阳性率、病变持续或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16±9.34)min、(15.46±6.43)ml,B组分别为(33.32±8.76)min、(17.89±5.89)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PV清除率、切缘阳性率、病变持续或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INⅢ治疗上,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疗效优于CK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冷刀锥切术 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阎臻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环形电切组与冷刀锥切组各28例,分别给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环形电切组与冷刀锥切组各28例,分别给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2组术中与术后情况,并对比2组手术前后病理结果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疗效相似,但环形电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等优于冷刀锥切组(P<0.01)。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是治疗宫颈病变较为先进的方法,具有手术安全、痛苦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电切术 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田俊 田宇 胡云权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2956-2957,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罗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颈冷刀...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罗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a,观察组复发率[15.38%(8/52)]高于对照组[3.85%(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但复发的可能性较大,临床应用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冷刀锥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朱雅静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效果。方法: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效果。方法: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较宫颈环形电切术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环形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文萍 郭红燕 王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CINⅢ)锥切病理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及进一步处理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4月442例因CINⅢ住院行冷刀锥切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病理切缘阳性41...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CINⅢ)锥切病理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及进一步处理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4月442例因CINⅢ住院行冷刀锥切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病理切缘阳性41例(切缘阳性组),切缘阴性401例(切缘阴性组)。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切缘阳性与宫颈重度糜烂(OR=3.438,95%CI=1.323~8.933),原位癌(OR=3.792,95%CI=1.594~9.022),病变累及腺体(OR=3.940,95%CI=1.724~9.004),病变点数〉3个(OR=5.083,95%CI=2.192~11.787)相关。切缘阳性组21例接受了再次手术,残留病灶发生率38.1%(8/21),与切缘阴性组14.8%(8/54)无统计学差异(Z=1.898,P=0.058)。切缘阳性组20例接受随访,病变持续存在或复发率为15.0%(3/20),显著高于切缘阴性组1.7%(3/241)(Z=2.799,P=0.005)。结论病变点数〉3个、病变累及腺体、原位癌、病变大小(宫颈糜烂外观)是CINⅢ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切缘阳性与病变复发/持续有关。如果再次锥切不可能时,切缘阳性的患者可行子宫全切术,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应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锥切 切缘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锥切边缘阳性与锥切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洋 游可理 +1 位作者 陈翠莹 李志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3,CIN3)锥切边缘阳性是宫颈病变持续或进展为早期浸润癌的高危因素。文中旨在探讨CIN3锥切边缘阳性与锥切后全宫切除标本中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 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3,CIN3)锥切边缘阳性是宫颈病变持续或进展为早期浸润癌的高危因素。文中旨在探讨CIN3锥切边缘阳性与锥切后全宫切除标本中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1至2013年218例先行锥切后再行全宫切除术CIN3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锥切边缘阳性与锥切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中55例(25.2%)锥切标本边缘阳性,锥切边缘阳性的独立高危因素是阴道镜检查满意度(OR:5.18,95%CI:2.49~11.10)、锥切标本横径(OR:7.68,95%CI:2.31~28.10)以及CIN3(OR:4.38,95%CI:1.67~12.10)。患者中锥切后全宫切除标本中有病变残留47例(21.6%),病变残留的独立高危因素是锥切标本长径(OR:2.45,95%CI:1.12~5.69)、CIN3(OR:4.96,95%CI:2.17~11.70)及锥切标本边缘状态(OR:4.34,95%CI:1.95~9.78)。结论阴道镜检查满意度、锥切标本径线(横径、长径)、原位癌及锥切标本边缘状态可引起CIN3患者锥切边缘阳性或病变残留,临床工作中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3 宫颈锥切 边缘阳性 全宫切除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类瘤样变、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俊锋 胡志愿 +2 位作者 邱耿娴 苏丹 林辉 《现代医院》 2009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与宫颈上皮类瘤样变(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荧光定量PCR、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同时检测6 412例宫颈拭子标本,观察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中正常及炎症组、CIN组、宫颈癌三组中HPV16/18型的感染...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与宫颈上皮类瘤样变(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荧光定量PCR、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同时检测6 412例宫颈拭子标本,观察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中正常及炎症组、CIN组、宫颈癌三组中HPV16/18型的感染率,及各组中HPV-DNA病毒含量的水平变化。结果正常及炎症组中HPV16型感染率2.6%(166/6 325),HPV18型感染率1.1%(69/6 325),总感染率3.7%(235/6 325),CIN组中HPV16型感染率24.67%(19/77),HPV18型感染率10.39%(8/77),总感染率35.06%(27/77),宫颈癌组中HPV16型感染率50%(5/10),HPV18型感染率10%(1/10),总感染率60%(6/10)。结论HPV16、HPV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宫颈上皮类瘤样变关系密切,荧光定量PCR、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同时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18型病毒 宫颈上皮 CIN 宫颈 荧光定量PCR 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 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与CO_2激光汽化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的价值医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璐璐 曹冬焱 +11 位作者 杨佳欣 卞美璐 魏丽慧 杨丽 成宁海 杨毅 王友芳 程雪梅 虎丽军 陈杰 郎景和 沈铿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多中心研究评价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CO2激光汽化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级的疗效、费用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宫颈活检病理证实的CIN2患... 目的多中心研究评价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CO2激光汽化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级的疗效、费用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宫颈活检病理证实的CIN2患者338例,分别采用LEEP术和CO2激光汽化治疗,术后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疗效、并发症及费用,术后12个月填写生活质量问卷。结果 LEEP组195例患者,病变缓解174例(89.2%)、病变复发7例(3.6%);激光组143例患者,病变缓解124例(86.7%)、病变复发1例(0.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术后痊愈时间、手术次数、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治疗费用与激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与CO2激光汽化治疗CIN2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治疗前疾病状态的准确评估及术后规范随访对CIN2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妇科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2 电外科手术 激光 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丰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期27-27,2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方法:收治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效果更好...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方法:收治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宫颈上皮内瘤复发率、TCT阳性率以及HPV持续感染率更低,HPV转阴率更高(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宫颈上皮内瘤复发率、TCT阳性率以及HPV持续感染率,提高HPV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的宫颈锥切方法 宫颈上皮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筛查和处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汝霞 张鹏 李秀英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筛查手段 妊娠期 低度鳞状上皮内 宫颈上皮内 人乳头病毒感染 宫颈不典型增生 宫颈 宫颈 宫颈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冬梅 易村犍 《华夏医学》 2003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 :了解宫颈环行电切术 (L EEP)的疗效。方法 :采用宫颈环行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76例。结果 :与传统电刀锥切术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性 (P<0 .0 5 ) ,手术效果无差异性 (P>0 .0 5 ... 目的 :了解宫颈环行电切术 (L EEP)的疗效。方法 :采用宫颈环行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76例。结果 :与传统电刀锥切术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性 (P<0 .0 5 ) ,手术效果无差异性 (P>0 .0 5 )。病理快速冰冻切片 L EEP有 1例微小浸润癌 ,传统电切术 0例。病理标本 L EEP无炭化现象 ,而传统电切术标本边缘 10 0 %炭化。结论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环形电切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44)v6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王献花 金春亭 +1 位作者 姬宏宇 张国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50,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中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44v6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与不同期别的CIN间CD44v6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无关...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中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44v6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与不同期别的CIN间CD44v6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无关。认为CD44v6在CIN的分化、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早期诊断和评估CIN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宫颈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静平 《华夏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LEEP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环状电挖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邓志敏 金黎 +3 位作者 陈晶儿 杨琳 郝艳华 吴双珍 《现代医院》 2007年第3期14-14,共1页
目的观察子宫颈环状电挖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169例CIN患者随机分为LEEP组(观察组)和高频射频组(对照组),分别用LEEP术和高频射频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手... 目的观察子宫颈环状电挖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169例CIN患者随机分为LEEP组(观察组)和高频射频组(对照组),分别用LEEP术和高频射频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都有所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LEEP术治疗CIN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环状电挖术 高频射频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患者HPV感染型别的研究及随诊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静平 洪颖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期23-25,26,共4页
目的探讨南京鼓楼医院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型情况及其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至2012年在南京鼓楼医院确诊的CINⅠ患者,采用凯普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HPV进行分型。定期随诊(每半年1次... 目的探讨南京鼓楼医院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型情况及其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至2012年在南京鼓楼医院确诊的CINⅠ患者,采用凯普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HPV进行分型。定期随诊(每半年1次,持续2年),随诊项目包括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HC-II)检测HPV(人乳头瘤病毒)。结果 1CINⅠ患者以HPV单一高危型感染为主,150例CINⅠ患者,HPV阳性的患者134例(89.33%),HPV检测阴性16例(10.67%)。单一高危型别感染86例(57.33%),多重感染46例(30.67%),单一低危型别感染2例(1.33%)。2CINⅠ中HPV阳性的患者134例,其中单一感染者88例(65.67%),双重感染30例(22.39%),三重感染10例(7.46%),四重感染6例(4.48%);3HPV52、58、16感染率最高,分别占HPV阳性患者中的27.61%、17.16%、15.67%。4随访过程中,150例CINⅠ患者1年转阴率达62.00%,2年转阴率达80.00%,病程持续2年及病理升级的占20.00%,其中病理升级者占所有患者的12.67%。结论HPV以单一高危型感染为主,其中以HPV52、58、16亚型感染率最高。但在病变持续及进展病例中,以HPV16及18亚型感染率最高。HPV多重感染可能会导致病毒清除时间的延长,是否增加病理升级的风险,需待大样本进一步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分型 宫颈上皮内 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Ⅰ级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文静 苏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4期36-38,共3页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简称为CINⅠ,是妇科常见的宫颈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然而由于病理科医师、阴道镜检查医师的技术参差不齐及阴道镜本身的制约,CINⅠ诊断的一致性存在差异,且CINⅠ的治疗至今仍存在争议。为了避免CIN...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简称为CINⅠ,是妇科常见的宫颈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然而由于病理科医师、阴道镜检查医师的技术参差不齐及阴道镜本身的制约,CINⅠ诊断的一致性存在差异,且CINⅠ的治疗至今仍存在争议。为了避免CINⅠ的过度治疗与治疗不足,许多学者不懈努力以期寻找到一个准确的生物学指标预测CINⅠ的发展趋势。本文就CINⅠ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宫颈上皮内 研究现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