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D5蛋白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朝晖 张岱 +1 位作者 李克敏 廖秦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 :了解凋亡基因PDCD5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分析PDCD5在宫颈癌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对 93例宫颈组织 (其中包括正常宫颈 1 8... 目的 :了解凋亡基因PDCD5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分析PDCD5在宫颈癌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对 93例宫颈组织 (其中包括正常宫颈 1 8例 ,CINⅠ级 1 9例、CINⅡ级 1 8例、CINⅢ级 2 0例、宫颈癌 1 8例 )的组织切片进行PDCD5的免疫组化染色。采用人工阅片评分及计算机辅助染色强度判定 2种方法判断宫颈组织PDCD5的染色阳性率及染色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判断PDCD5的表达与正常宫颈、CIN、宫颈鳞癌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 ,在正常宫颈及CINⅠ级组织中 ,PDCD5表达多呈强阳性 ,CINⅡ级以上及宫颈癌组织表达呈递减趋势。正常宫颈组织、CIN各级及宫颈癌组织之间PDCD5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 0 .32 2、0 .36 6、0 .2 87、0 .2 5 2和 0 .2 0 6 ,各级病变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在整体上说 ,PDCD5的表达在CINⅠ级较正常升高 ,在CINⅡ级以上随宫颈病变的进展呈下降趋势。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D5蛋白 宫颈上皮 宫颈 基因表达 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OX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蔡春芳 谭国胜 +3 位作者 俞奇 栾峰 余雷 王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研究SOX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IN疾病及宫颈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36例不同级别CIN(I级10例,Ⅱ级12例,Ⅲ级14例)、40例宫颈癌组织(I期21例,Ⅱ期19例)中S... 目的研究SOX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IN疾病及宫颈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36例不同级别CIN(I级10例,Ⅱ级12例,Ⅲ级14例)、40例宫颈癌组织(I期21例,Ⅱ期19例)中S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SOX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率均为0%,在36例CIN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1.6%(15/36),其中CINⅠ级10.0%,CINⅡ级41.7%,CINⅢ级64.3%;而40例宫颈癌组织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5%(33/40),其中宫颈癌Ⅰ期78.2%,Ⅱ期88.2%。随着宫颈病变进展,SOX2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2)SOX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 SOX2蛋白表达水平与CIN疾病及宫颈癌恶性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检测SOX2对了解CIN及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2 宫颈上皮内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锥切术后残留/复发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明 马小玲 张玉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36-538,共3页
随着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患者的年轻化,近年来对CIN的治疗趋于保守,常应用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锥切和LEEP锥切)治疗CIN,由于宫颈锥切术治疗CIN不易切净病灶且易复发。因此,CIN术后残留或... 随着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患者的年轻化,近年来对CIN的治疗趋于保守,常应用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锥切和LEEP锥切)治疗CIN,由于宫颈锥切术治疗CIN不易切净病灶且易复发。因此,CIN术后残留或复发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锥切术 残留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40
4
作者 邓新粮 肖松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术 阴道镜 宫颈上皮内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江雪芳 毛玲芝 +2 位作者 张江宇 彭秀红 谢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668-1669,共2页
目的:评价细胞学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5月至2004年7月从妇科门诊选择458例因宫颈细胞学异常或可疑癌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定位下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病理检查CINⅡ32例、CINⅢ14例、宫颈癌11... 目的:评价细胞学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5月至2004年7月从妇科门诊选择458例因宫颈细胞学异常或可疑癌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定位下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病理检查CINⅡ32例、CINⅢ14例、宫颈癌11例。阴道镜检出CINⅡ27例、CINⅢ9例、宫颈癌10例,阴道镜诊断CINⅡ以上病变敏感度为63.16%,特异度为97.50%;TCT检出LISL175例、HISL37例、宫颈癌7例,TCT检测HISL以上病变的敏感性54.38%,特异性96.76%。两者比较χ2=0.905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 组织学 阴道镜 诊断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临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苗娅莉 易文 +1 位作者 王建六 魏丽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1994~2004年住院治疗的115例CIN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浸润癌再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平均随访47个月(6~132个...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1994~2004年住院治疗的115例CIN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浸润癌再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平均随访47个月(6~132个月),截止2005年6月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应加强对年轻及无症状患者的筛查工作;CINⅢ患者可首选宫颈锥切术,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Ⅲ级 宫颈锥切术 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 D_1和CDK4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国徽 姬宏宇 +1 位作者 张辉 李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671-672,共2页
目的:探讨C yclin D1和C D K4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肉瘤样变(C IN)和宫颈鳞癌中表达状况。方法:收集子宫颈活检及手术标本118例,其中正常鳞状上皮14例,C IN25例,宫颈鳞癌79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D1和C D K4蛋白的... 目的:探讨C yclin D1和C D K4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肉瘤样变(C IN)和宫颈鳞癌中表达状况。方法:收集子宫颈活检及手术标本118例,其中正常鳞状上皮14例,C IN25例,宫颈鳞癌79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D1和C D 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 yclin D1和C D K4在正常宫颈上皮、C 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鳞癌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鳞癌发生过程中伴有C yclin D1和C D K4表达水平的增高,检测其含量改变有助于宫颈鳞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表达及 宫颈上皮 CDK4蛋白 Cvclin 显著性差异 表达状况 手术标本 宫颈活检 鳞状上皮 表达情况 分化程度 发生过程 含量改 cin 检测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 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瑾 贾英 唐良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2-644,共3页
目的: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行超频电刀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定期随访,通过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分型检测进行预... 目的: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行超频电刀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定期随访,通过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分型检测进行预后评估,从而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02例CINⅡ~Ⅲ中行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患者65例(9.26%),检测其术前、术后6、12、18月及24月HPV分型、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ThinPrep cell test,TCT)及阴道镜情况;结果:切缘阳性患者复发率高于切缘阴性患者(P<0.05);术前各HPV亚型、多重HPV感染以及切缘残留病灶级别与患者的复发率无相关性(P>0.05);但术后6月HPV持续感染与高复发率有密切相关性(P<0.05);讨论:CINⅡ~Ⅲ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定期行HPV分型,可有助于检测病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频电刀环切术 宫颈上皮内 切缘阳性 人乳头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变III级98例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为 关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42-1644,164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III级CINIII合理的确诊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8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初诊为(CINIII)的确诊方法 ,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 (1)98例患者入院均接受宫颈锥切术(53例行冷...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III级CINIII合理的确诊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8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初诊为(CINIII)的确诊方法 ,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 (1)98例患者入院均接受宫颈锥切术(53例行冷刀锥切,45例行LEEP术),15例(15.3%)锥切术后病理检查较宫颈活检病变级别升高为宫颈浸润癌。(2)锥切术后52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与锥切术后病理检查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病变级别升高,且仅4例残余子宫有CINIII病变残留。(3)31例因有生育要求或年轻拒绝行全子宫切除术,选择锥切术后门诊随访,1例原位癌患者随访3年后CINIII复发而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余随访患者(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无复发。结论宫颈锥切术是诊断CINIII的金标准,不能被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所取代。如宫颈锥切范围足够,切缘无病变残留,能定期随访,锥切术亦可作为CINIII的首选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锥切术 宫颈原位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对评估宫颈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广益 滕银成 +2 位作者 李萍 江立珍 马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08-2310,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对评估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ON)预后的意义。方法:对560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证实为CIN的患者进行LEEP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检测治疗前后高危型HPV的负荷量,... 目的:探讨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对评估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ON)预后的意义。方法:对560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证实为CIN的患者进行LEEP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检测治疗前后高危型HPV的负荷量,对病灶持续存在或复发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前病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的三组患者,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32.63%、90.85%和98.13%。前组(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与后两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术后6个月CINⅠ、CINⅡ、CINⅢ三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2.54%、12.80%和25.23%,术后1年三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0.88%、9.15%和22.43%,与术前比较,三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均显著下降(P〈0.001);CINⅠ、CINⅡ、CINⅢ三组患者术后的病变持续存在率分别为1.69%、6.71%和12.15%,复发率分别为0、7.32%和10.28%.前组与后两组术后病变的持续存在率和复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术后高危型HPV持续阳性可提示病变的持续存在或复发。结论:LEEP能显著降低CIN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有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术后检测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能判断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电圈切除术 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在新疆地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芬 昆多孜 阿也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623-625,631,共4页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228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为CIN的...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228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为CIN的患者应用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LEEP刀治疗CIN手术时间(6.3±2.5)min,术中出血量(7.3±4.1)ml,术后愈合时间(6.4±0.6)周。下腹胀痛不适发生率为82.0%(187/228),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为90.8%(207/228),无一例发生宫颈管狭窄。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合208例,符合率为91.2%(208/228);升级9例,占4.0%(9/228);降级11例,占4.8%(11/228)。177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3.4月,9例(5.1%,9/177)病变残留,其中1例切缘病变为CINⅡ级行2次LEEP刀手术,其余8例病变轻定期随访至术后12~24个月,TCT、阴道镜检查均正常;2例(1.1%,2/177)术后10个月复发,均为CINⅠ级,物理治疗后随防至正常;余166例(93.8%,166/177)治愈。结论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CIN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高频电波刀(LEEP刀)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联合应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准确性的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韵微 欧阳穗 何洁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930-932,共3页
目的:评价Thih—PrepCytolosy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阴道镜联合应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准确性。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及妇检门诊妇女2531例进行宫颈癌筛查,其中1306例妇女做宫颈TCT检查(实验组),1225例妇女做宫颈传统巴氏涂片法检查(... 目的:评价Thih—PrepCytolosy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阴道镜联合应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准确性。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及妇检门诊妇女2531例进行宫颈癌筛查,其中1306例妇女做宫颈TCT检查(实验组),1225例妇女做宫颈传统巴氏涂片法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并对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ASCUS及以上)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及部份病例做手术病理组织学对照,观察阳性符合率。结果:(1)TCT法和巴氏涂片法对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7.5%和4.0%,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TCT法与阴道镜下活检的阳性符合率为67.0%,巴氏涂片法为28.1%,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阴道镜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相符率为73%。结论:使用TCT检查可大大提高宫颈尤其是宫颈管的异常细胞检出率。TCT检查与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检查结合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 诊断 宫颈上皮内 准确性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电圈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铁男 冯丽华 于晓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2-464,共3页
目的 :探讨行子宫颈电圈环除术 (L EEP)诊断及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效果。方法 :将 2 1 2例经阴道镜和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 CIN患者随机分成 CO2 激光切割术组 (1 1 6例 )和 L EEP组 (96例 ) ,切除组织全部进... 目的 :探讨行子宫颈电圈环除术 (L EEP)诊断及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效果。方法 :将 2 1 2例经阴道镜和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 CIN患者随机分成 CO2 激光切割术组 (1 1 6例 )和 L EEP组 (96例 ) ,切除组织全部进行病理学检查 ,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L EEP术后病理确诊 CIN94例 ,治愈 89例 (治愈率 94 .7% ) ,确诊为宫颈微小浸润癌者 2例 (2 .1 % ) ;术后复发 5例 (8.8% ) ,其中切缘无病变累及者 1例 ,有病变累及者 4例 ;术后病理取材满意 91例 (满意率 94 .8% )。CO2 激光切割术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为CIN1 - 2 ,治愈 1 0 3例 (治愈率 88.8% ) ;术后复发 1 3例 (1 1 .2 % ) ;术后病理取材满意 70例 (满意率 6 0 .3% )。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两组术后病理取材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0 1 )。结论 :应用 L EEP诊治 CIN效果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圈环切术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电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后人乳头瘤病毒16、18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晶雪 李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清除的近期效果并分析对HPV16、18...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清除的近期效果并分析对HPV16、18持续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就诊于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Ⅱ/Ⅲ的患者167例。均对其检测HPV16、18 DNA并行宫颈LEEP治疗。术后6个月检测HPV16、18 DNA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进行随访。结果 :术前感染HPV16、18感染率为77.95%。术后6个月复测HPV16、18感染率为7.87%。术后6个月随访,HPV16、18持续阳性、TCT异常及LEEP后切缘阳性的43例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变残存率为9.30%。结论:①宫颈LEEP对清除女性生殖道HPV16、18感染有一定作用。②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多产次及切缘阳性是高级别CIN经LEEP治疗后HPV16、18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③切缘阳性是高级别CIN经宫颈LEEP治疗后病变残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人乳头病毒 环形电切术 持续感染 切缘阳性 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川 杨君 +2 位作者 李成志 刘玉明 周德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2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技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Ⅱ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CINⅠ级及Ⅱ级患者,行聚焦超声治疗,其中CINⅠ级患者随机分为A1、A2及A3组,CINⅡ级随机分为B1、B2及B3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辐照剂量,...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技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Ⅱ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CINⅠ级及Ⅱ级患者,行聚焦超声治疗,其中CINⅠ级患者随机分为A1、A2及A3组,CINⅡ级随机分为B1、B2及B3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辐照剂量,6个月后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必要时行阴道镜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A3组患者治愈率为88.24%(15/17),与A1、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7);B3组患者治愈率为81.82%(9/11),与B1组治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而与B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采用适当治疗剂量的聚焦超声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低级别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宫颈上皮内 疗效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阴道镜结合HPV16、18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尚风 舒慧敏 +4 位作者 刘婷艳 闫坤 曹利芬 李学成 崔绪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9,8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以及 HPV16、18 型、沙眼衣原体与 CIN关系的研究,探讨电子阴道镜结合HPV16、18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对 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子阴道镜观察宫颈形态,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 目的 通过对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以及 HPV16、18 型、沙眼衣原体与 CIN关系的研究,探讨电子阴道镜结合HPV16、18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对 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子阴道镜观察宫颈形态,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18及免疫层析法检测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CT),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电子阴道镜诊断CIN的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75%,阳性预测值63%,阴性预测值78%;HPV16、18阳性病例中CIN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病例,电子阴道镜诊断CIN的准确率在 HPV16、18 阳性病例中显著高于阴性病例,在CT阳性与阴性病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子阴道镜适合作为CIN的诊断方法; HPV16、18 检测可作为诊断CIN的方法之一,与电子阴道镜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电子阴道镜结合CT检测对诊断CIN帮助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阴道镜 HPV16、18 沙眼衣原体 宫颈上皮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栓联合电灼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文淼 吴雪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8-309,共2页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栓加电灼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效果。方法 :CINⅠ~Ⅲ级患者 6 7例 ,予α 干扰素栓治疗 3个月后 ,观察宫颈CIN级别变化 ,对复查时CIN为Ⅲ级以下者行宫颈电灼并随访 1~ 2年。结果 :α 干扰素栓使用 3个月...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栓加电灼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效果。方法 :CINⅠ~Ⅲ级患者 6 7例 ,予α 干扰素栓治疗 3个月后 ,观察宫颈CIN级别变化 ,对复查时CIN为Ⅲ级以下者行宫颈电灼并随访 1~ 2年。结果 :α 干扰素栓使用 3个月后 ,CINⅠ、CINⅡ及CINⅡ~Ⅲ、Ⅲ级组的逆转率分别为 6 6 7%、6 9%和 5 5 %,再对用药后为CINⅢ级以下的行电灼术 ,治愈率达 86 6 %。结论 :α 干扰素栓加电灼治疗宫颈CIN ,既能去除导致CIN的病原微生物又能根治CIN ,是治疗CINⅠ、Ⅱ级和部分CINⅡ~Ⅲ级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栓 电灼 治疗 宫颈上皮内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合并上皮内瘤变Ⅲ级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8
作者 季静 尤志学 范钦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567,共3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1岁,既往月经规律,13岁初潮,6/28~30天.末次月经:2007年3月1日。有性生活史8年.孕2产1。2007年3月7日当地县级医院体检发现宫颈赘生物,位于宫颈上唇,直径约0.5cm(图1)。患者无接触性出血等自觉症状...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1岁,既往月经规律,13岁初潮,6/28~30天.末次月经:2007年3月1日。有性生活史8年.孕2产1。2007年3月7日当地县级医院体检发现宫颈赘生物,位于宫颈上唇,直径约0.5cm(图1)。患者无接触性出血等自觉症状。切除赘生物,病理为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图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基底细胞癌 宫颈上皮内Ⅲ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环形电切术的诊断与治疗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琼 万能章 汪秀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4143-4144,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诊断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行LEEP术,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活检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与LEEP活检病理...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诊断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行LEEP术,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活检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与LEEP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53.33%(48/90),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不足27例(30.00%),诊断过度15例(16.67%),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 ilcoxon检验,P=0.018)。结论阴道镜直视下活检对确诊CIN尚不够可靠,阴道镜下活检不能替代LEEP活检。LEEP是诊治CIN的安全有效方法,可以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阴道镜检查 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后的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蒋燕明 李立 杨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348-1349,共2页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否持续存在,评价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CIN的有效性。方法:对104例CIN患者用Leep治疗后行高危型HPV的检测随诊。结果:CINⅠ组Leep治疗后HPV转阴率为64%,CINⅡ~...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否持续存在,评价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CIN的有效性。方法:对104例CIN患者用Leep治疗后行高危型HPV的检测随诊。结果:CINⅠ组Leep治疗后HPV转阴率为64%,CINⅡ~Ⅲ组转阴率为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随访中CINⅠ组无复发或病灶残留,CINⅡ~Ⅲ组有3例患者复发或病灶残留,均为HPV阳性者。结论:CIN采用Leep治疗对清除高危型HPV-DNA感染非常有效。随访时检测宫颈HPV-DNA可用于监测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乳头状病毒 宫颈环形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