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电波刀环切术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韩秀茹 郭文娟 杨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环切术(LEEP)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CIN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给予LEEP治疗,45... 目的:观察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环切术(LEEP)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CIN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给予LEEP治疗,45例)、观察组(给予LEEP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45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记录手术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术后阴道排液、上皮修复和脱痂时间均更短(P<0.05)。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术后血清CRP、IL-4、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LEEP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CIN效果理想,能够促进宫颈上皮修复,加快术后恢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高频电波刀环切术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2
作者 唐伊蔓 陈力畅 +3 位作者 陈思思 金海红 孙咏梅 姜晓丹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行hr-HPV检查的体检女性志愿者1197例,其中hr-HPV阳性180例为阳性组、阴性1017例为阴性组;同时选取因宫颈筛查异常行阴道...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行hr-HPV检查的体检女性志愿者1197例,其中hr-HPV阳性180例为阳性组、阴性1017例为阴性组;同时选取因宫颈筛查异常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437例,依据阴道镜检查结果及活检病理结果分为非宫颈上皮内瘤变组237例(正常宫颈131例、慢性宫颈炎10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20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分别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hr-HPV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绘制血清25(OH)D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38.00(13.03,131.43)、41.73(13.40,236.70)nmol/L,两组比较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降低是hr-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B为-0.013,SE为0.004,OR为0.987,95%CI:0.978~0.995,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非宫颈上皮内瘤变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40.8(34.9,47.3)、45.1(38.25,55.15)nmol/L,两组比较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中LSIL、HSIL、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43.5(37.1,50.5)、39.5(34.4,45.3)、30.6(21.3,37.8)nmol/L,两两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降低是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最佳临界值为49.15 nmol/L,此时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41%、曲线下面积为0.628(95%CI:0.680~0.576,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下降可导致宫颈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风险升高,血清25(OH)D水平有助于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INK4a联合人乳头瘤病毒及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肖雪 王宇琦 +5 位作者 景尉 钟绍涛 赵翠柳 刘丹 谭荣韶 赖晓岚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分析p16INK4a蛋白、人乳头瘤病毒及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检测效率,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139例住院患者的宫颈上皮细胞p16INK4a染色、人乳头... 目的分析p16INK4a蛋白、人乳头瘤病毒及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检测效率,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139例住院患者的宫颈上皮细胞p16INK4a染色、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这些病例包括11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和28例宫颈炎性疾病患者。比较三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筛查CIN病变的效能。结果在对CIN患者的检测中,p16INK4a、生物微流控芯片和宫颈细胞学检测CIN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91.89%、94.59%和78.20%,特异度分别为57.14%、17.86%和46.43%,AUC分别为0.75、0.56和0.66。而“p16INK4a+LCT”、“p16INK4a+hrHPV”、“LCT+hrHPV”以及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6.40%、97.30%、94.59%和99.10%,特异度分别为85.71%、92.86%、89.29%和92.86%,AUC分别为0.91、0.95、0.92和0.96。结论p16INK4a和hrHPV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期发现率,从而使得能更早进行干预或治疗。通过这种联合应用,可以更准确地鉴别出低级别和高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为个性化的病患管理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生物微流控芯片 P16INK4A 液基细胞学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层面积极护理结合正念减压在行LEEP刀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贺贞 孙蕊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9期148-150,共3页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层面积极护理结合正念减压在行利普(LEEP)刀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IN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层面积极护理结合正念减压在行利普(LEEP)刀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IN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层面积极护理和正念减压。对比两组自我感受负担、正念水平、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评价量表(SPBS-CP)中各维度评分、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层面积极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在行LEEP刀治疗的CIN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自我负担感,提高正念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多层面积极护理 正念减压 利普刀 自我感受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联合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金小茜 胡袺袺 周素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p16联合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妇科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80例、CINⅠ50例、CINⅡ35例、CI... 目的:探讨p16联合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妇科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80例、CINⅠ50例、CINⅡ35例、CINⅢ25例、宫颈癌10例,患者在行阴道镜宫颈活检前均进行p16、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p16、Ki-67的表达情况及p16联合Ki-67诊断CIN分级的效能。结果:p16阳性表达率比较:宫颈癌>CINⅢ>CINⅡ>CINⅠ>慢性宫颈炎(P<0.001)。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宫颈癌>CINⅢ>CINⅡ>CINⅠ>慢性宫颈炎(P<0.001)。p16联合Ki-67检测的灵敏度为85.23%,特异度为87.00%,与病理检查组的一致性较高(Kappa=0.974,P<0.001)。结论:p16联合Ki-67在CIN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作为诊断慢性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宫颈上皮内分级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宫颈锥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
6
作者 杨秀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37-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LEEP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在我院实施LEEP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LEEP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在我院实施LEEP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性白带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阴道流液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等宫颈微环境指标水平。术后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与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性白带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阴道流液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以及γ-干扰素水平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4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2以及γ-干扰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随访一年发现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更低,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更高(P<0.05)。结论在LEEP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宫颈微环境,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能够增加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率,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干扰素 LEEP宫颈锥切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刘青梅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1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术后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目的:分析医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术后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CIN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永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行宫颈CKC的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基础疾病、CIN分级、手术情况、妊娠或流产情况、不良嗜好、受教育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HR-HPV感染情况等信息,分析患者行宫颈CKC后并发HR-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40例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的有36例,感染发生率为25.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有无不良性行为、术后切缘、CIN分级、术前有无HPV18感染、术前有无HPV16感染、术前有无多重HPV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共线性分析,结果发现,人工流产次数、有无不良性行为、术前HPV18感染、术前HPV16感染4个因素不存在共线性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流产次数、有不良性行为、术前有HPV18感染、术前有HPV16感染是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P<0.05);列线图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流产次数、不良性行为、术前HPV18感染、术前HPV16感染对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并发HR-HPV持续感染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为0.764~0.908),表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结论:医院行宫颈CKC的CIN患者术后并发HR-HPV持续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不良性行为、术前有无HPV18感染、术前有无HPV16感染密切相关,而其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故临床可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感染 宫颈冷刀锥切术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不同深度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恢复及妊娠情况的影响
8
作者 王文利 安芳 +3 位作者 王晓瑞 李晓丹 封菊 崔体霞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冷刀锥切不同深度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恢复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根据锥切深度不同分为小锥...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冷刀锥切不同深度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恢复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根据锥切深度不同分为小锥切组(深度10~15 mm)和大锥切组(深度16~25 mm),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结局。结果小锥切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大锥切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大锥切组(P<0.05);小锥切组宫颈切缘阳性率、阴性率及宫颈病变临近切缘率与大锥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锥切组宫颈无病变率、宫颈病变残存率及复发率与大锥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锥切组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大锥切组(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深度不会影响术后病变残存及复发,宫颈冷刀锥切深度10~15 mm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 锥切深度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刀与电刀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对比 被引量:14
9
作者 蔡东阁 赵金燕 +2 位作者 樊江波 万秋园 赵晓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讨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冷刀宫颈锥切术(cold-knife conization,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治中的疗效对比及其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冷刀宫颈锥切术(cold-knife conization,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治中的疗效对比及其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115例CIN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行LEEP术的患者64例,行CKC术的患者51例,对两组方法的术中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追踪随访,比较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宫颈长度、妊娠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手术时间LEEP组(12.56±3.09)min,比CKC组的(23.82±3.42)min短(P〈0.05);术中出血LEEP组(9.78±3.77)mL,较CKC组的(26.35±9.26)mL少(P〈0.05);LE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1%)较CKC组(31.37%)低(P〈0.05);两组术后病检一致率(87.42%vs.85.65%)、切缘阳性率(1.56%vs.1.96%)、术后复发率(3.13%vs.1.96%)、术后宫颈长度变化(1.40±0.24 vs.1.44±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中妊娠率(87.50%)、流产率(3.12%)、胎膜早破发生率(7.81%)、早产率(6.25%)、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10.71%)与CKC组妊娠率(88.24%)、流产率(3.92%)、胎膜早破发生率(3.92%)、早产率(5.88%)、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11.11%)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EEP施行宫颈锥切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CKC,而对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诊治CIN的临床疗效与CKC相似,应得到临床的重视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电刀 冷刀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姚军 王蔼明 +1 位作者 宋志琴 高金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为CIN的499例患者,均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或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术后均行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阴道... 目的观察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为CIN的499例患者,均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或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术后均行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CIN的准确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阴道镜检查满意度、是否分娩、是否绝经、锥高、锥底直径、病变范围、活检病理结果、细胞学检查结果、锥切间隔时间及患病年龄与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准确性的关系。结果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准确率为60.7%,其中活检诊断为CINⅠ的准确率为33.3%、CINⅡ为36.6%、CINⅢ为70.7%。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准确性与阴道镜检查满意度、是否分娩、是否绝经、锥高、病变范围、活检病理结果、细胞学检查结果有关(P均<0.05),与患病年龄、锥切间隔时间、锥底直径等无关。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CIN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CIN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有阴道镜检查满意度、是否分娩、是否绝经、锥高、病变范围、活检病理结果、细胞学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阴道镜检查 病理检查 宫颈锥形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机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孟钊 谢芳 李洁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评价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机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8例行LEEP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4例,两组术中宫颈切除深度分别为15~20 mm和21~25 mm。比较两组... 目的评价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机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8例行LEEP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4例,两组术中宫颈切除深度分别为15~20 mm和21~25 mm。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IN级别变化、治愈率、术后出血、术后感染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宫颈修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宫颈狭窄程度亦较对照组减轻(P均<0.05)。术后1年,观察组宫颈裂伤、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LEEP术中宫颈切除深度对女性术后宫颈修复及宫颈狭窄、宫颈裂伤、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狭窄 宫颈机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p53、Survivin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晓英 黄永宏 +1 位作者 张宏伟 杨晓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Ki67、p53、Survivin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Ki67、p53、Survivin在10例正常宫颈、22例宫颈炎、30例CIN、20例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Ki67、... 目的探讨Ki67、p53、Survivin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Ki67、p53、Survivin在10例正常宫颈、22例宫颈炎、30例CIN、20例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Ki67、p53、Survivin均不表达,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织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18%、53.30%和85.00%,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50.00%和80.00%,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50.00%和85.00%,三者阳性表达率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P均<0.05)。宫颈癌组织中Ki67与p53、Survivin的表达均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宫颈癌与Ki67、p53及Survivin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P53 SURVIVIN 宫颈 宫颈上皮内 子宫肿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微浸润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忠明 崔绪琴 +5 位作者 李娜 张冠军 赵延红 刘润润 谢琪 高宝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702,共6页
目的明确陕西省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微浸润癌(MICC)病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1 571例陕西地区宫颈病变患者,其中CIN 1、CIN 2、C... 目的明确陕西省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微浸润癌(MICC)病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1 571例陕西地区宫颈病变患者,其中CIN 1、CIN 2、CIN 3、原位癌(CIS)、MICC分别为252、505、539、143、132例,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样本中高危型HPV(HR-HPV)15种和低危型HPV(LR-HPV)6种(共21种)HPV基因亚型,分析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结果总体HPV感染率为90.64%。HR-HPV感染率89.37%,占HPV阳性标本的98.60%;总体HPV感染率和HR-HPV感染率在CIN 1、CIN 2、CIN 3、CIS、MICC中分别为76.98%和73.02%、89.70%和88.51%、95.73%和94.99%、95.80%和95.80%、93.94%和93.94%,各组间差异除CIN3+(即CIN3和CIS)与MICC组外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11~136.96,P〈0.001)。感染率最高者为HPV16(55.63%),其他常见亚型为HPV58(16.74%)、52(11.01%)、33(7.00%)、31(6.62%)、18(5.86%)。LR-HPV感染率6.68%。LR-HPV感染率在前述各组中分别为10.32%、8.32%、4.64%、3.50%、5.30%。常见LR-HPV为HPV81(2.93%)、11(1.78%)、6(1.21%)。高危/低危HPV混合感染率5.41%。CIN1组HPV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病变组。结论陕西地区宫颈病变中HPV感染水平符合疾病本质规律且随着病变加重显著增加,其基因型分布基本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并具一定区域性差异。HPV基因亚型分布特征在不同病变中的差异反映了不同亚型在宫颈病变发生中作用的不同。本结果对理解宫颈病变的发生机制、宫颈癌防治和疫苗研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亚型 分布特征 宫颈上皮内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R-HPV持续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琳 郑鹏涛 +1 位作者 刘义彬 黄向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2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高级别CIN患者114例,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随访8个月,每2个月采用PCR技术检测HR-HPV;先对HR-HPV持续感染和非HR-HPV持... 目的观察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高级别CIN患者114例,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随访8个月,每2个月采用PCR技术检测HR-HPV;先对HR-HPV持续感染和非HR-HPV持续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再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14例患者中,HR-HPV持续感染17例(14.91%),非持续感染97例(85.09%)。HR-HPV持续感染和非持续感染患者年龄、吸烟、生殖道日清洗次数、性伴侣个数、配偶性伴侣个数、避孕方式、人流次数以及生殖道炎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教育程度及初次性生活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生殖道日清洗次数、性伴侣个数、配偶性伴侣个数、避孕方式、人流次数以及生殖道炎症与HR-HPV持续感染有关(P均<0.05),吸烟与HR-HPV持续感染无关(P>0.05)。结论高级别CIN部分患者存在HR-HPV持续感染,HR-HPV持续感染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生殖道日清洗次数、性伴侣个数、配偶性伴侣个数、避孕方式、人流次数以及生殖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持续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浸润癌患者HPV感染状态及其亚型分布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英捷 宋鸿碧 +5 位作者 周琦 朱燕 訾聃 姚世慧 李娇 陈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贵州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浸润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状态及其亚型分布。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30例CIN(CIN组)、33例宫颈浸润癌患者(宫颈癌组)、60例自愿接受宫颈HPV感染筛查的妇女(对照组)进行... 目的观察贵州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浸润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状态及其亚型分布。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30例CIN(CIN组)、33例宫颈浸润癌患者(宫颈癌组)、60例自愿接受宫颈HPV感染筛查的妇女(对照组)进行HPV分型检测,所有受检者均来自贵州地区。结果 CIN组HPV阳性13例(43.33%),宫颈癌组19例(57.58%),对照组5例(8.33%)。CIN组、宫颈癌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CIN组共检出7种亚型HPV,均为高危型(HR-HPV),无多型HPV感染(M-HPV)。其中HPV16 7例,HPV31、52各2例,HPV18、33、53、58各1例。宫颈癌组检出5种亚型,亦均为HR-HPV,M-HPV3例。其中HPV16 11例,HPV534例,HPV58 3例,HPV18、59各1例。对照组检出7种亚型,HR-HPV中的HPV16、18、31、39、53、58和低危型HPV的HPV6各1例;M-HPV 1例。CIN组、宫颈癌组HPV16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HR-HPV感染与CIN(OR=8.412,95%CI为2.62~26.99)和宫颈浸润癌(OR=14.929,95%CI为4.74~46.98)紧密相关,且主要与HPV16感染有关(CIN:OR=17.957,95%CI为2.09~154.15;宫颈浸润癌:OR=29.500,95%CI为3.60~242.07),P均〈0.05。结论贵州地区CIN和宫颈浸润癌与HR-HPV感染密切相关,HPV16为主要感染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病毒 宫颈 宫颈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术后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病因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瑾 贾英 唐良萏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通过随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LEEP术后病情变化,分析LEEP术后宫颈病变复发的原因,以指导临床治疗与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医附一院宫颈门诊因CIN行LEEP术的患者747例,术后定期随访TCT、HPV、阴道镜及病检;结果:LEEP术后复发与CI... 目的:通过随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LEEP术后病情变化,分析LEEP术后宫颈病变复发的原因,以指导临床治疗与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医附一院宫颈门诊因CIN行LEEP术的患者747例,术后定期随访TCT、HPV、阴道镜及病检;结果:LEEP术后复发与CIN病变严重程度无关,与切缘阳性、术前HR-HPV感染有关。HPVl6型的复发率为4.37%(11/252),58型为3.28%(3/122),33型为1.23%(1/81),HPVl6型的复发率明显高于非16型HR-HPV亚型感染(P<0.05);讨论:CIN患者复发与HR-HPV感染有关,且HPVl6型感染有较高的复发率,提示HR-HPV感染致CIN复发的能力可能存在型别差异,持续性HPV16型感染应视为LEEP术后复发的一个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环切术 复发 人乳头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hTERC基因检测联合应用对阴道镜活检漏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3
17
作者 江维 曾四元 +1 位作者 梁美蓉 冯慧珍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联合人染色体端粒酶(h TERC)基因检测在阴道镜漏诊的Ⅱ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的效能。方法选择135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Ⅰ级的患者。均行TCT检查,结果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恶性细胞(NILM)...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联合人染色体端粒酶(h TERC)基因检测在阴道镜漏诊的Ⅱ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的效能。方法选择135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Ⅰ级的患者。均行TCT检查,结果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恶性细胞(NILM)、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倾向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ASC-H和HSIL判断为Ⅱ级以上CIN漏诊。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 TERC基因,发现h TERC基因异常表达者判断为Ⅱ级以上CIN漏诊。另全部患者均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35例患者TCT检查结果为NILM者62例、ASC-US者20例、LSIL者24例、ASC-H者12例、HSIL者17例。135例患者中42例(31.1%)h TERC基因监测结果为阳性。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宫颈黏膜慢性炎症5例、CINⅠ82例、CINⅡ32例、CINⅢ16例。TCT检查诊断高级别CIN漏诊的灵敏度为41.7%、特异度为89.6%、阳性预测值为69.0%、阴性预测值为73.5%、约登指数为0.31;h TERC基因检测诊断高级别CIN漏诊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8.5%、阳性预测值为76.2%、阴性预测值为82.8%、约登指数为0.55;TCT检查和h TERC基因检测并联确定Ⅱ级以上CIN漏诊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0.5%、阳性预测值为64.2%、阴性预测值为92.6%、约登指数为0.70;TCT检查和h TERC基因检测串联诊断高级别CIN漏诊的灵敏度为39.5%、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76.0%、阴性预测值为73.6%、约登指数为0.33。TCT检查和h TERC基因检测并联判断Ⅱ级以上CIN漏诊的约登指数最大,与其他方法的约登指数相比,P均<0.05。结论 TCT检查联合h TERC基因检测在阴道镜漏诊的Ⅱ级以上CIN诊断中的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独采用TCT检查或h TERC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液基细胞学 端粒酶基因 宫颈上皮内 阴道镜活检术 宫颈环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电切术活检结合冰冻切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丁晖 唐玲丽 +2 位作者 杨佳锦 刘青林 何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患者在子宫全切除术前,需应用锥切方法加冰冻切片病检再次评估病变范围。文中旨在探讨在CINⅢ级患者选择子宫全切除术前,采用环形电切术(LEEP)活检结合冰冻切片的方法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和手术范围的应用... 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患者在子宫全切除术前,需应用锥切方法加冰冻切片病检再次评估病变范围。文中旨在探讨在CINⅢ级患者选择子宫全切除术前,采用环形电切术(LEEP)活检结合冰冻切片的方法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和手术范围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拟切除子宫的CINⅢ级患者168例。分析阴道镜下活检、LEEP活检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和术后残余宫颈病检结果。结果冰冻切片病检结果显示,109例(64.88%)CINⅢ级、37例(22.02%)炎症及CINⅠ-Ⅱ级、22例(13.09%)微灶浸润癌及浸润癌患者与阴道镜活检结果一致。石蜡切片病检结果中,109例(64.88%)CINⅢ级、33例(19.6%)炎症及CINI-II级、26例(15.4%)微灶浸润癌及浸润癌患者与阴道镜活检结果一致。LEEP活检后用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分别进行病检,两者结果的一致率为95.2%,Kappa值=0.912(P=0.000)。146例宫颈LEEP活检为CINⅢ级患者残余宫颈中,75例(51.3%)存在残余病变。比较宫颈阴道镜活检与最终诊断,阴道镜活检漏诊26例浸润癌。结论 LEEP活检术结合冰冻切片,在CINⅢ级患者选择子宫全切除术前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评估,根据冰冻切片病检决定手术范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Ⅲ级 环形电切术活检 冰冻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郭文萍 郭红燕 王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CINⅢ)锥切病理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及进一步处理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4月442例因CINⅢ住院行冷刀锥切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病理切缘阳性41...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CINⅢ)锥切病理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及进一步处理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4月442例因CINⅢ住院行冷刀锥切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病理切缘阳性41例(切缘阳性组),切缘阴性401例(切缘阴性组)。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切缘阳性与宫颈重度糜烂(OR=3.438,95%CI=1.323~8.933),原位癌(OR=3.792,95%CI=1.594~9.022),病变累及腺体(OR=3.940,95%CI=1.724~9.004),病变点数〉3个(OR=5.083,95%CI=2.192~11.787)相关。切缘阳性组21例接受了再次手术,残留病灶发生率38.1%(8/21),与切缘阴性组14.8%(8/54)无统计学差异(Z=1.898,P=0.058)。切缘阳性组20例接受随访,病变持续存在或复发率为15.0%(3/20),显著高于切缘阴性组1.7%(3/241)(Z=2.799,P=0.005)。结论病变点数〉3个、病变累及腺体、原位癌、病变大小(宫颈糜烂外观)是CINⅢ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切缘阳性与病变复发/持续有关。如果再次锥切不可能时,切缘阳性的患者可行子宫全切术,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应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锥切 切缘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6/E7 HPV mRNA检测在Ⅱ级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晓婕 陈峪 +3 位作者 曾友玲 周燕 向赟 张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E6/E7 HPV mRNA检测在Ⅱ级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因慢性宫颈炎、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宫颈赘生物、长期分泌物异常等可疑宫颈病变就诊的865例患者,行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E6/E7 HPV mRNA检测,以阴道... 目的观察E6/E7 HPV mRNA检测在Ⅱ级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因慢性宫颈炎、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宫颈赘生物、长期分泌物异常等可疑宫颈病变就诊的865例患者,行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E6/E7 HPV mRNA检测,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Ⅱ级及以上CIN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E6/E7 HPV mRNA检测诊断Ⅱ级及以上CIN的敏感度为87.79%,特异度为59.11%,阳性预测值为58.64%,阴性预测值为88.00%;HPV DNA检测诊断Ⅱ级及以上CIN的敏感度为92.17%,特异度为22.01%,阳性预测值为44.04%,阴性预测值为81.43%;两者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P均<0.05。结论 E6/E7 HPV mRNA检测诊断Ⅱ级及以上CIN特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人乳头病毒DNA E6/E7人乳头病毒mRNA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