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联合气囊扩张术对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爱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7期3216-3217,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TCRA)联合气囊扩张术对宫腔粘连(IU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兰考县妇幼保健院收治78例IUA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TCRA治疗,观察组接受TCRA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TCRA)联合气囊扩张术对宫腔粘连(IU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兰考县妇幼保健院收治78例IUA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TCRA治疗,观察组接受TCRA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预后复发率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 31%)高于对照组(74. 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20. 97±6. 81) min]短于对照组[(31. 42±5. 1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预后复发率[10. 25%(4/39)]低于对照组[28. 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CRA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IUA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缩短手术时长并降低预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 气囊扩张 粘连 预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给药方式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子宫内膜代谢情况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俣 金兰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激素给药方式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患者子宫内膜代谢情况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于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受TCRA治疗的65例宫腔粘连(IU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不同激素给药方式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患者子宫内膜代谢情况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于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受TCRA治疗的65例宫腔粘连(IU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经皮雌激素组(22例)、口服雌激素组(22例)和口服雌孕激素组(21例)。经皮雌激素组外涂经皮雌二醇凝胶治疗,口服雌激素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口服雌孕激素组口服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片治疗,三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三组子宫内膜代谢情况、IUA评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三组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口服雌孕激素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经皮雌激素组和口服雌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IU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IU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口服雌孕激素组低于经皮雌激素组和口服雌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UA患者TCRA后接受口服雌孕激素治疗,可改善子宫内膜代谢情况,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粘连分离 激素 给药方式 内膜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放置与不放置球囊预防复粘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艳 夏恩兰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Foley球囊联合芬吗通序贯疗法预防宫腔镜下Ⅱ度宫腔粘连(IUA)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Ⅱ度I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宫腔镜IUA切除术(TCRA)。观察组30例术后口服芬吗通序贯疗法预防IUA复发,对照组30例术后宫腔放置Fole... 目的观察Foley球囊联合芬吗通序贯疗法预防宫腔镜下Ⅱ度宫腔粘连(IUA)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Ⅱ度I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宫腔镜IUA切除术(TCRA)。观察组30例术后口服芬吗通序贯疗法预防IUA复发,对照组30例术后宫腔放置Foley球囊5~7 d加口服芬吗通序贯疗法干预1或2个周期,术后随访1或2个月,宫腔镜检查评估两组IUA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个月IUA复发率3.33%,对照组术后2个月复发率3.33%。两组无差异。结论Ⅱ度IUA行TCRA,术后使用Foley球囊联合芬吗通序贯疗法与术后仅使用芬吗通序贯疗法预防IUA,术后IUA复发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粘连切除 Foley球囊 序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粘连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艳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粘连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10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粘连分为复...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粘连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10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粘连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总结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粘连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经1年随访观察,共14例患者出现粘连复发,复发率为14%。人工流产次数多、宫腔操作次数多、有清宫术后闭经史、宫腔粘连性质为肌性、重度粘连、术后未放置物理屏障以及雌激素用量小均为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粘连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粘连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人工流产次数多、宫腔操作次数多、有清宫术后闭经史、宫腔粘连性质为肌性、重度粘连、术后未放置物理屏障以及雌激素用量小,临床医生可根据这些因素预测患者术后粘连复发风险,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粘连 粘连复发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缩宫合剂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陆颖仪 谭同焕 +1 位作者 冯文栋 郭慧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探究用自拟缩宫合剂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素治... 目的探究用自拟缩宫合剂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素治疗,治疗组则给予自拟缩宫合剂内服,3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并记录术后月经情况,评估治疗前后宫腔镜下粘连评分,随访1年后统计患者术后妊娠时间、例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月经情况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其经量改善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宫腔粘连评分显著降低,而子宫内膜厚度则有所增加,以治疗组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患者TCRA术与首次妊娠间隔时间(8.54±0.72)个月与对照组(10.55±1.26)个月相比明显缩短,妊娠例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缩宫合剂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疗效肯定,利于调节月经,改善宫腔粘连,提高妊娠率,凸显出中药治疗宫腔内病变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 合剂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宫腔粘连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弘宇 陈建玲 +2 位作者 冯祥 向娟 罗幼珍 《巴楚医学》 2021年第4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EPs)切除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0例在我院择期行EPs切除术的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222例未发生术后宫腔粘连为对照组,98例发生术后宫腔粘连为观察组。分析EPs切除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的影...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EPs)切除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0例在我院择期行EPs切除术的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222例未发生术后宫腔粘连为对照组,98例发生术后宫腔粘连为观察组。分析EPs切除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在预测EPs切除术后宫腔粘连发生中的效能。结果:校正混杂因素后,年龄≥35岁、糖尿病史、多发息肉、息肉直径>1 cm、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孕次>1是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息肉个数、息肉直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孕次预测息肉切除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的AUC分别为0.589、0.571、0.669、0.644、0.587和0.564。结论:宫腔镜下EPs切除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与年龄、糖尿病史、息肉个数和直径、是否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孕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息肉 粘连 宫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应用补肾活血汤对内膜修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王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26-30,共5页
目的 观察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应用补肾活血汤对内膜修复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观察对象选择宫腔粘连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对照组术后予以戊酸雌二醇片和黄体酮胶囊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应用补肾活血汤对内膜修复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观察对象选择宫腔粘连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对照组术后予以戊酸雌二醇片和黄体酮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子宫内膜厚度、子宫粘连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率64.29%高于对照组的38.10%,流产率14.81%低于对照组的43.75%(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7.36±1.05)mm、宫腔粘连评分(1.22±0.3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4±1.04)mm、(1.57±0.37)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体健康、社会关系、独立能力、心理状态、生理健康评分分别为(85.44±3.68)、(84.10±3.64)、(82.42±9.36)、(81.72±10.24)、(81.59±10.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2±3.36)、(73.53±4.83)、(73.37±8.42)、(72.32±10.38)、(73.62±11.12)分(P<0.05)。结论 对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施以补肾活血汤治疗效果良好,可使妊娠结局和内膜修复情况得以改善,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粘连 补肾活血汤 妊娠结局 内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检查及宫腔直视下负压吸引术在合并宫腔粘连的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钱焕 高磊磊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2期1782-1783,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及宫腔直视下负压吸引术在并宫腔粘连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超声显示宫腔粘连的人工流产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行传统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宫腔镜组(宫腔镜检查+负压吸...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及宫腔直视下负压吸引术在并宫腔粘连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超声显示宫腔粘连的人工流产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行传统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宫腔镜组(宫腔镜检查+负压吸引人工流产+宫腔粘连分离术)及可视组(行宫腔直视下负压吸引术)各40例,术后予戊酸雌二醇及地屈孕酮人工周期法口服,比较术后2周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情况、术后第一次转经后子宫内膜变化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胚物残留率、宫腔粘连情况、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术后第一次转经后子宫内膜厚度、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及宫腔直视下负压吸引术对于宫腔粘连合并人工流产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显著减少胚物残留的概率;宫腔镜术中可同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促进宫腔粘连及内膜厚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粘连 宫腔镜检查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胡良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娄底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娄底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出入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大于术前,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优于宫腔镜下电切术,且手术时间短,有利于子宫内膜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 宫腔镜下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宫腔镜手术的近年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恩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1-326,共6页
宫腔镜手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直视下切除宫腔内病变,简单、微创、安全、有效,被誉为微创手术成功的典范,是21世纪妇科手术的方向和妇产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而且无可替代!在减少子宫切除,... 宫腔镜手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直视下切除宫腔内病变,简单、微创、安全、有效,被誉为微创手术成功的典范,是21世纪妇科手术的方向和妇产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而且无可替代!在减少子宫切除,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妇女生育能力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宫腔镜电切术独领风骚,近些年机械能冷刀和旋切技术的兴起,宫腔镜宫内组织物去除系统(hysteroscopy tissue removal system,HTRS)快速发展,方兴未艾,更加凸显宫腔手术治疗的微创优势。现将宫腔镜手术的近年进展介绍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妇产科医生 内病变 宫腔镜电切 宫腔镜检查 妇女生育 妇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肾丸联合常规西药在Ⅱ度宫腔粘连患者冷刀分离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蔡昱 丁正香 +1 位作者 廖思哲 黄上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归肾丸联合常规西药在Ⅱ度宫腔粘连患者冷刀分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行冷刀分离术的96例Ⅱ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归肾丸联合常规西药在Ⅱ度宫腔粘连患者冷刀分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行冷刀分离术的96例Ⅱ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肾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归肾丸联合常规西药在Ⅱ度宫腔粘连患者冷刀分离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子宫内膜增长,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度粘连 冷刀分离 归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李淑红 翟妍 +1 位作者 张震宇 王淑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科对30例重度IUA行TCRA,术后放置宫腔支撑球囊联合医...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科对30例重度IUA行TCRA,术后放置宫腔支撑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并辅以人工周期药物治疗3个月,再次宫腔镜检查评估宫腔情况。结果 30例重度IUA术后AFS评分中位数1分(0~10分),明显低于术前中位数10分(10~12分)(Z=-4. 864,P=0. 000)。月经失血图术后中位数评分22. 5分(6~50分),明显高于术前中位数评分7. 5分(0~15分)(Z=-4. 543,P=0. 000)。宫腔复粘率50%(15/30),以轻度粘连为主,仅有4例中度IUA和1例重度IUA。术后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90%(27/30)。30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18. 4±7. 7)月,自然妊娠8例,其中足月妊娠6例,2例尚妊娠中(9、20孕周);IVF-ET妊娠7例,其中20孕周自然流产1例,22孕周胎儿畸形引产1例;15例未妊娠,其中1例放弃治疗,余14例准备IVF-ET治疗中。结论 TCRA联合医用几丁糖、宫腔支撑球囊并辅以人工周期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IUA效果明确,能够较有效预防术后再粘连形成,改善月经模式,提高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粘连 宫腔镜 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综合辅助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瑜 陈梅 熊春翔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口服芬吗通及放置宫内节育器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给予口服芬吗通药物治疗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观察2个人工周...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口服芬吗通及放置宫内节育器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给予口服芬吗通药物治疗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观察2个人工周期后进行二次宫腔镜探查,根据二次宫腔镜探查术中情况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19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因、宫腔操作次数、术前月经情况、术前内膜厚度、宫腔粘连形态、宫腔重建情况、术后月经、治疗后内膜厚度,对与治疗效果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宫腔操作次数、术前月经情况、术前内膜厚度、宫腔重建情况、治疗后内膜厚度与治疗效果有关(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月经闭经、宫腔重建不满意为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术前月经闭经、宫腔重建不满意为综合辅助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粘连 宫腔镜 人工周期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蛋白胶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福杰 李妍 +1 位作者 王敏 马敬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指引下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机械分离术后放置生物蛋白胶对防止术后再粘连的价值。方法2005年3月~2007年8月就诊于该院经宫腔镜诊断为各级IUA的患者66例。全部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2... 目的探讨宫腔镜指引下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机械分离术后放置生物蛋白胶对防止术后再粘连的价值。方法2005年3月~2007年8月就诊于该院经宫腔镜诊断为各级IUA的患者66例。全部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2例。A组为治疗组(粘连分离后宫腔内放置生物蛋白胶),B组为IUD对照组(粘连分离后宫腔内放置金属圆形IUD),C组为空白对照组。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5d。全部患者于术前第4天开始晚饭前2h口服米非司酮50mg,连续3d。术前日早、晚8点分别于阴道内放置卡孕栓1mg,次日在CSEA麻醉下实施手术。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及宫腔镜二次探查表明:A组病例术后再粘连的发生率极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01),术后月经好转及术后宫腔恢复正常者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40,P=0.001)。结论经过药物预处理后宫腔镜指引下的宫腔粘连机械性分离术是一种即安全、简便,又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避免了能源性分离手术给子宫内膜及肌壁造成的损伤。术后宫腔内留置生物蛋白胶很有效地防止了再粘连的发生,使手术治愈率得以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 生物蛋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6
15
作者 陶洁 仝进毅 +1 位作者 方礼妮 郑春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7期120-122,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7月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术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预防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透明... 目的观察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7月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术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预防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宫腔粘连,两组术后均实行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研究对比两组粘连情况及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内放置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预防宫腔粘连,临床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同时加强术中术后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宫腔粘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凝胶 粘连 宫腔镜电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益肾活血方在肾虚血瘀型难治性宫腔粘连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孟媛媛 李兰兰 +2 位作者 吴海燕 卫兵 刘红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9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益肾活血方在难治性宫腔粘连(IUA)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难治性IUA患者11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两... 目的探讨自拟益肾活血方在难治性宫腔粘连(IUA)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难治性IUA患者11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两组均行TCRA,对照组术后给予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益肾活血方治疗,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U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宫腔容积、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U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RI、PI以及血清TGF-β1、TIM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治疗后宫腔容积、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肾活血方辅助用于难治性IUA TCRA术后患者的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减轻症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调节体内纤维化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粘连 宫腔镜粘连分离 益肾活血方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再次宫腔粘连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2
17
作者 叶红 段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1-912,916,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术后再次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s , IUA)行TCRA的临床特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12例在外院行TCRA术后再次IUA(重度10例,中度2例)且有生...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术后再次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s , IUA)行TCRA的临床特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12例在外院行TCRA术后再次IUA(重度10例,中度2例)且有生育要求,在我中心行腹腔镜和(或)超声监护下TCRA,术后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再次宫腔镜评估宫腔情况。结果TCRA术中发现残存50%子宫内膜1例,残存30%子宫内膜1例,残存20%子宫内膜9例,残留点片状子宫内膜岛1例;子宫发育不良3例。3个月后再次宫腔镜评估:宫腔恢复正常4例,中度IUA 6例,轻度IUA 2例。12例随访18~42个月,平均28.5月:3例分别于二次宫腔镜探查术后4、8、10个月妊娠,其中足月妊娠2例,自然流产1例;9例未孕,其中放弃治疗3例,6例继续治疗中。结论 TCRA术后再次IUA子宫内膜破坏严重,术后恢复差,建议TCRA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宫腔镜医生完成,以减少对术中残存子宫内膜的破坏,从而改善IUA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 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模式在不孕症合并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丽燕 耿春惠 +2 位作者 刘浩 陈爱群 黄永祥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9期864-864,F0003,共2页
g
关键词 延续护理模式 不孕症 粘连 宫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OS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效果观察 被引量:30
19
作者 梁岚 赵仁峰 封意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9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HEOS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HEOS宫腔镜锐性分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镜下电切分离术。术后两组均宫腔放置cook球囊支架及术后雌、孕激... 目的观察HEOS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HEOS宫腔镜锐性分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镜下电切分离术。术后两组均宫腔放置cook球囊支架及术后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情况;术后3个月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两组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术后1、3个月观察两组宫腔粘连复发情况,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情况,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妊娠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膨宫液吸收量少(P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对照组宫腔形态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56.7%(17/30),两组比较,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对照组宫腔粘连复发率分别为20.0%(6/30)、46.7%(14/30),术后3个月观察组、对照组宫腔粘连复发率分别为13.3%(4/30)、36.7%(11/30),两组比较,P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对照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70.0%(21/30),两组比较,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妊娠率分别为36.7%(11/30)、20.0%(6/30),两组比较,P>0.05。结论HEOS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效果优于传统宫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OS宫腔镜 粘连 电切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凝胶联合人工周期疗法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智勇 兰李 冉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乳酸凝胶联合人工周期疗法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TCRA的210例宫腔粘连(IUA)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聚乳酸凝胶联合人工周期疗法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TCRA的210例宫腔粘连(IUA)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在TCRA术后使用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聚乳酸凝胶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宫腔形态、月经改善情况、再粘连发生率、宫腔容积、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宫腔形态、月经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宫腔容积大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TCRA术后应用聚乳酸凝胶联合人工周期疗法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粘连分离 聚乳酸凝胶 人工周期 形态 月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