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化瘀方结合仿生物电刺激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效果观察
1
作者 孔小娟 马正娇 谈珍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方结合仿生物电刺激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效果。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48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组74例。对照组采取宫腔镜下宫腔...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方结合仿生物电刺激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效果。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48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组74例。对照组采取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并结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益肾化瘀方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3例,观察各组数据情况:疗效、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宫腔粘连评分变化、治疗前后宫腔容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及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变化、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患者的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情况、术后6个月患者宫腔粘连复发率及成功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宫腔粘连评分、宫腔容积及子宫内膜厚度、PI及RI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宫腔粘连评分、宫腔容积及子宫内膜厚度、PI及RI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BAC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成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方结合仿生物电刺激可较好提升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手术效果,预防宫腔粘连复发,改善临床病症及患者子宫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成功妊娠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仿生物电刺激 益肾化瘀方 疗效 粘连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养膜方改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粘连的预后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行平 何书涵 +3 位作者 尤昭玲 王华 徐大宝 张爱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0-1549,共10页
目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术后中度和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生育结局仍远不尽如人意。雌孕激素是最常用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然而,雌孕激素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妊娠率。本研究旨在评估宫腔... 目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术后中度和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生育结局仍远不尽如人意。雌孕激素是最常用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然而,雌孕激素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妊娠率。本研究旨在评估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中医药方养膜方促进子宫内膜恢复及提高妊娠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8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且达到纳入标准的427名患者,年龄20~45岁,均被诊断为中度或重度宫腔粘连。将患者分成2组:养膜方组,213名患者,术后给予养膜方(主要成分有人参花、三七花、玳玳花、雪莲花、甘草等)治疗;雌孕激素组,214名患者,术后给予雌孕激素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产次、流产史、月经情况及宫腔操作次数。在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时,由高年资外科医师进行美国生育协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评分并记录子宫内膜腺体开口的密度。研究术前术后经阴道三维超声的数据,并整合其他参数评估养膜方和雌孕激素的疗效。通过电话随访所有患者来确定妊娠率,随访直至末次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6个月。结果:两组术前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养膜方组较雌孕激素组AF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01)、宫腔内子宫内膜腺体开口密度更好(P<0.0001)。养膜方组在末次宫腔粘连分离术后6个月的随访期内具有更好的总妊娠率(40.4%)。结论:养膜方可改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粘连的预后,其治疗效果优于雌孕激素的综合作用,有助于恢复子宫内膜并提高生育率,可作为有生育需求的宫腔粘连患者的常规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养膜方 雌激素 孕激素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经阴道三维超声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淑红 翟妍 +1 位作者 张震宇 王淑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科对30例重度IUA行TCRA,术后放置宫腔支撑球囊联合医...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科对30例重度IUA行TCRA,术后放置宫腔支撑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并辅以人工周期药物治疗3个月,再次宫腔镜检查评估宫腔情况。结果 30例重度IUA术后AFS评分中位数1分(0~10分),明显低于术前中位数10分(10~12分)(Z=-4. 864,P=0. 000)。月经失血图术后中位数评分22. 5分(6~50分),明显高于术前中位数评分7. 5分(0~15分)(Z=-4. 543,P=0. 000)。宫腔复粘率50%(15/30),以轻度粘连为主,仅有4例中度IUA和1例重度IUA。术后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90%(27/30)。30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18. 4±7. 7)月,自然妊娠8例,其中足月妊娠6例,2例尚妊娠中(9、20孕周);IVF-ET妊娠7例,其中20孕周自然流产1例,22孕周胎儿畸形引产1例;15例未妊娠,其中1例放弃治疗,余14例准备IVF-ET治疗中。结论 TCRA联合医用几丁糖、宫腔支撑球囊并辅以人工周期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IUA效果明确,能够较有效预防术后再粘连形成,改善月经模式,提高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粘连 宫腔镜 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1
4
作者 侯安丽 刘慧兰 周秀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对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并探讨COOK球囊留置的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中重度IUA患者227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55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A组,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对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并探讨COOK球囊留置的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中重度IUA患者227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55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A组,7天后取出;B组68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B组,3月后取出;C组64例放置“宫型”宫内节育器(IUD)为观察组C组,3个月后取出;D组40例仅行宫腔镜下IUA分离术,作为空白对照组D组。4组术后第2天开始均应用戊酸雌二醇片(2mg,每天3次,口服)联合地屈孕酮片(10mg,每天1次,口服)序贯治疗,连续用药3个周期。分别比较4组治疗前后子宫腔状态、月经情况、妊娠率、患者满意度及有无并发症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IUA改善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A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植入物脱落率和嵌顿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细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内放置COOK球囊3个月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镜下IUA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方法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COOK球囊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防方案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黄燕 谢荣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预防方案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的患者220例,将术后宫腔内留置球囊导尿管并注入几丁糖者纳入A组(110例),术后置入宫内节育器者纳入B组(110例)。比... 目的分析不同预防方案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的患者220例,将术后宫腔内留置球囊导尿管并注入几丁糖者纳入A组(110例),术后置入宫内节育器者纳入B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情况、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妊娠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A组患者再粘连率显著低于B组(χ^2=8.658,P=0.003),治愈率显著高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厚(均P<0.05),但A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B组(均P<0.05)。随访1年,A组患者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χ^2=5.387,P=0.020)。结论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并注入几丁糖可有效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球囊导尿管 几丁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8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梅 马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断治疗的84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电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断治疗的84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电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月经恢复有效率及术后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20例患者月经量少,术后85.0%恢复正常;对照组中22例患者月经量少,术后54.5%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中22例患者继发性闭经,术后81.8%恢复正常,13.6%月经量少;对照组中20例患者继发性闭经,术后50.0%恢复正常,30.0%月经量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发病率较高,电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粘连 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中监护方法及操作要点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晓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0-462,共3页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术式。宫腔粘连手术子宫穿孔风险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粘连封闭的宫腔,宫腔镜下难以判断手术的深度和范围,亦需要在监护导引下手术,目前采用的监护方法主要是二维超声监护、腹腔镜监护。超声...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术式。宫腔粘连手术子宫穿孔风险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粘连封闭的宫腔,宫腔镜下难以判断手术的深度和范围,亦需要在监护导引下手术,目前采用的监护方法主要是二维超声监护、腹腔镜监护。超声监护无创实用,以轴向导引为原则,借助子宫内膜线及宫腔内粘连带上方腔隙内液性暗区导向。腹腔镜主要借助"透光试验"导向;必要时两者结合进行监护,以保障手术的质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粘连分离 超声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8
作者 何均 刁红录 +1 位作者 张昌军 胡玥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1-94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孕症合并宫腔粘连(IUA)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宫腔镜检查的不孕患者,... 目的:分析不孕症合并宫腔粘连(IUA)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宫腔镜检查的不孕患者,行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根据宫腔情况分为对照组:正常宫腔形态行IVF-ET助孕患者425例;IUA组:IUA经TCRA治疗后行IVF-ET助孕患者11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IUA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较低,流产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BMI、流产次数、粘连程度分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流产次数(≥3次)、粘连程度(中、重度)及BMI(≥24 kg/m^2)是影响TCRA术后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孕症合并IUA患者,TCRA术后行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妊娠率接近于正常宫腔形态患者,年龄、粘连程度、流产次数及BMI是影响术后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粘连分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洁 徐大宝 +4 位作者 金毅然 罗桑 杨澈 邹晓洁 刘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d)。2月后复查宫腔镜,3月后随访月经量、B超检测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纤维化及血流相关因子。结果:①重度IUA组内,A_(2)组与B_(2)组在宫腔再粘连率无差异,B_(2)组子宫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及子宫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优于A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月:重度IUA组内,两组在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内膜容积(EV)、子宫内膜血流值(血管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中度IUA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标志物检测:重度IUA组内B_(2)组的增殖标志物(Ki-67)及血管生成标志物(CD31、CD34、CD146、b-FGF、VEGF)表达较A_(2)组高,而纤维化标志物(α-SMA、TGF-β1)表达较A_(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A_(1)组和B_(1)两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短期应用相对大剂量雌激素(6 mg/d)可以通过对重度IUA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改善促进子宫内膜更好地修复,而对中度IUA子宫内膜修复影响没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粘连分离 雌激素 内膜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诊疗宫腔镜与传统宫腔镜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李秋蓉 蔡惠芬 +5 位作者 王延洲 赵康宁 尤师静 邓媛 谭文唯 唐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94-1504,共11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后一站式模式诊疗宫腔镜与传统模式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患者的围术期结果以及术后妊娠结局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后一站式模式诊疗宫腔镜与传统模式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患者的围术期结果以及术后妊娠结局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485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一站式模式组和传统模式组。一站式模式组:临床诊断(超声和症状)宫腔粘连后,直接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手术;传统模式组:临床诊断(超声和症状)宫腔粘连后,先门诊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连,再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收集2组患者的围术期各项指标、术后3D-TVUS检查相关特征、术后月经恢复情况、术后妊娠结局、产科相关并发症、新生儿结局。结果入组的485例患者中,一站式模式组277例,传统模式组208例。一站式模式组,手术成功率89.89%;传统模式组,手术成功率92.7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4,P=0.267);一站式模式组较传统模式组术后三维彩超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形态、术后月经改善治疗效果更好(P<0.001);一站式模式组术后妊娠率58.84%,传统模式组术后妊娠率58.17%,一站式模式组妊娠率略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在术后自然妊娠中,一站式组存在明显优势,一站式模式组术后自然妊娠率90.80%,传统模式组术后自然妊娠率81.82%(P=0.026)。一站式模式组活产率70.55%,不包括一人中孕持续妊娠中,一人晚孕持续妊娠中,传统组活产率74.38%,不包括3人晚孕妊娠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产科相关并发症一站式模式组分娩住院输血0人少于传统组7人(P=0.003);新生儿结局转儿科,一站式模式组低于传统模式组(10.43%vs 22.22%,P=0.021);卫生经济学方面一站式宫腔镜组较传统宫腔镜有优势(P<0.001);疼痛评分方面一站式宫腔镜组与传统宫腔镜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站式模式治疗宫腔粘连是一种安全可行且高效的诊断集治疗于一体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手术损伤、节约时间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粘连分解 经阴道三维超声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宫腔粘连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11
作者 郭萍 陈美琴 +3 位作者 刘珊 彭伟 赵行平 陈华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91,共10页
目的: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的主要方法,但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不同。本研究旨在探讨继发性不孕合并中重度IUA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式的TCRA对其... 目的: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的主要方法,但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不同。本研究旨在探讨继发性不孕合并中重度IUA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式的TCRA对其术后内膜修复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TCRA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225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冷刀组(n=127)和电切组(n=98),分别行冷刀、电切分离粘连。比较2组患者术后宫角和输卵管口可见情况、内膜修复情况、宫腔粘连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临床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对妊娠结局有影响的变量,使用LightGBM算法构建预测妊娠结局的模型。结果:与电切组比较,冷刀组患者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8.86±0.53)mm vs(8.10±0.87)mm,P<0.05],术后活产率提高(64.57%vs 30.61%,P<0.05),而VEGF表达降低(1.31±0.09 vs 1.53±0.16,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输卵管口可见数和手术方式对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均P<0.05)。基于手术方式建立的LightGBM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2(0.838~0.926),内部验证的AUC为0.817(0.790~0.840)。结论:应用冷刀手术治疗继发性不孕合并IUA患者,其子宫内膜微环境恢复更快,生育能力改善更早。手术方式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手术方式建立的LightGBM模型对中重度IUA患者的妊娠结局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妊娠结局 冷刀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再次宫腔粘连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2
12
作者 叶红 段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1-912,916,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术后再次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s , IUA)行TCRA的临床特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12例在外院行TCRA术后再次IUA(重度10例,中度2例)且有生...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术后再次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s , IUA)行TCRA的临床特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12例在外院行TCRA术后再次IUA(重度10例,中度2例)且有生育要求,在我中心行腹腔镜和(或)超声监护下TCRA,术后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再次宫腔镜评估宫腔情况。结果TCRA术中发现残存50%子宫内膜1例,残存30%子宫内膜1例,残存20%子宫内膜9例,残留点片状子宫内膜岛1例;子宫发育不良3例。3个月后再次宫腔镜评估:宫腔恢复正常4例,中度IUA 6例,轻度IUA 2例。12例随访18~42个月,平均28.5月:3例分别于二次宫腔镜探查术后4、8、10个月妊娠,其中足月妊娠2例,自然流产1例;9例未孕,其中放弃治疗3例,6例继续治疗中。结论 TCRA术后再次IUA子宫内膜破坏严重,术后恢复差,建议TCRA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宫腔镜医生完成,以减少对术中残存子宫内膜的破坏,从而改善IUA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 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膜调经汤联合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3
作者 毛利云 朱铮 王屹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研究养膜调经汤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病患采取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放置宫内避孕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接受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30例治疗组联合养膜调经汤治疗。结果:两组... 目的:研究养膜调经汤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病患采取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放置宫内避孕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接受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30例治疗组联合养膜调经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UA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增加月经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宫腔粘连评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36,P=0.049,P=0.046),但术后两组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养膜调经汤治疗更有利于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增多月经量,预防宫腔再粘连,一定程度上促进妊娠,综合疗效优于单纯雌孕激素人工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膜调经汤 粘连 宫腔镜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分离术前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与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静 徐大宝 +1 位作者 赵行平 李亚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30-1837,共8页
目的:宫腔粘连主要因子宫内膜损伤导致术后妊娠结局差。因此术前评估宫腔,尤其是子宫内膜情况十分必要。本研究探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hysteroscopic adhesiolysis,HA)患者中,术前经阴道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目的:宫腔粘连主要因子宫内膜损伤导致术后妊娠结局差。因此术前评估宫腔,尤其是子宫内膜情况十分必要。本研究探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hysteroscopic adhesiolysis,HA)患者中,术前经阴道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3D-TVS)成像特征与术后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排标准,纳入2018年2月22日至10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或长沙江湾医院进行HA手术的401例患者,收集患者的术前3D-TVS影像学特征数据并随访术后妊娠结局,将影像学特征与宫腔粘连患者妊娠结局(活产和非活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回声、输卵管口可见性、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双侧宫角间距和子宫内膜蠕动波与活产率均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活产组较非活产组子宫内膜厚度更厚(P<0.001)、子宫内膜回声更均匀(P<0.001)、输卵管开口数更多(P<0.001)、双侧宫角间距更宽(P<0.05),同时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更好,子宫内膜蠕动波不规则的例数更多、蠕动波缺乏的例数更少(均P<0.01)。结论:术前3D-TVS影像学表现与HA术后患者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术前3D-TVS可用于预测HA术后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经阴道三维超声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宫腔镜手术的近年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夏恩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1-326,共6页
宫腔镜手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直视下切除宫腔内病变,简单、微创、安全、有效,被誉为微创手术成功的典范,是21世纪妇科手术的方向和妇产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而且无可替代!在减少子宫切除,... 宫腔镜手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直视下切除宫腔内病变,简单、微创、安全、有效,被誉为微创手术成功的典范,是21世纪妇科手术的方向和妇产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而且无可替代!在减少子宫切除,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妇女生育能力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宫腔镜电切术独领风骚,近些年机械能冷刀和旋切技术的兴起,宫腔镜宫内组织物去除系统(hysteroscopy tissue removal system,HTRS)快速发展,方兴未艾,更加凸显宫腔手术治疗的微创优势。现将宫腔镜手术的近年进展介绍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妇产科医生 内病变 宫腔镜电切 宫腔镜检查 妇女生育 妇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及其与生殖预后改善的关系 被引量:48
16
作者 张慧星 徐大宝 +4 位作者 胡明月 元娟娟 赵世云 曹佳 刘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与生殖预后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宫腔镜中心确诊并接受以TCRA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UA...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与生殖预后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宫腔镜中心确诊并接受以TCRA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UA中度114例,IUA重度49例;每组内术后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雌激素(戊酸雌二醇)大剂量组(8 mg/d,中度57例,重度24例)、中剂量组(4 mg/d,中度57例,重度25例),用药2月后复查宫腔镜对比分析子宫内膜修复和再粘连情况;将宫腔形态基本恢复的可备孕患者改行小剂量雌激素(1 mg/d)人工周期维持至孕3月,B超监测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分析备孕1年内的生殖情况。结果:(1)术后2个月IUA中度及重度患者宫腔镜复查,IUA中度患者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在正常/基本正常宫腔率、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及再粘连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UA重度患者的大剂量组的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优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的143例患者采用小剂量雌激素(1 mg/d)进入备孕阶段,IUA中度及重度患者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间有反应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43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对小剂量雌激素有反应型85例,78例获孕;低反应型58例,10例获孕。子宫内膜有反应型的患者自然受孕率、辅助生殖受孕率、足月产率均高于低反应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大剂量雌激素对IUA重度患者子宫内膜的修复更有效,TCRA术后远期小剂量雌激素的运用在大剂量组及中剂量组间差异不明显,但对远期小剂量雌激素有反应的子宫内膜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功能性修复,可能是影响生殖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粘连分离 雌激素 粘连 内膜修复 生殖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下扩宫法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曾梓 赵美丹 +2 位作者 邹凌霄 伍美容 徐大宝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86-1592,共7页
目的:宫腔粘连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育力的疾病,多继发于妊娠相关的清宫术或宫腔镜手术等宫腔内操作,因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所致。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是宫腔粘连治疗环节中最关键的一步,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子宫穿孔。一半以上的子宫穿... 目的:宫腔粘连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育力的疾病,多继发于妊娠相关的清宫术或宫腔镜手术等宫腔内操作,因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所致。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是宫腔粘连治疗环节中最关键的一步,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子宫穿孔。一半以上的子宫穿孔发生在镜体或者探针/扩宫棒通过宫颈内口阶段。在这一阶段,不恰当的手术操作还可导致内膜损伤、粘连复发加重、宫颈裂伤及假道形成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宫腔镜直视下通过镜体侧入后摆动或者镜下器械直接撑开来扩张宫颈内口及宫腔下段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镜下扩宫法,以提高宫颈内口和/或宫腔下段粘连患者扩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的282例患者,年龄21~46(33.0±4.8)岁,根据美国生育协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的宫腔粘连评分标准评为5~12分,其中有2例因外院传统扩宫分离粘连所致假道形成的患者。所有患者使用具有5Fr器械通道、4.9 mm外鞘直径的一体式宫腔镜行宫腔镜检查。采用镜下扩宫法扩张宫颈内口及宫腔下段。宫腔镜进入宫腔后,常规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及向宫腔内放置宫型节育环或者宫腔支架等。收集所有纳入病例的年龄、手术记录及手术视频资料,并统计其术中镜下扩宫的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利用镜下扩宫法将宫腔镜置入宫腔,2例因外院扩宫导致假道形成的患者也在镜下扩宫的过程中及时识别并成功找到宫腔。无1例在术中因宫颈内口和宫腔下段扩张失败而中转使用传统宫颈扩张棒扩宫。整个宫腔镜手术过程中,手术视野清晰,且无假道形成、子宫穿孔或宫颈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至3个月复查宫腔镜,所有患者均未见宫颈内口及宫腔下段明显的粘连狭窄。结论:镜下扩宫法是在宫腔镜直视下对粘连的宫颈内口及宫腔进行“即诊即治”模式的解剖层次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通过宫腔镜直视判断解剖层次,可降低解剖层次判断错误的概率;经验丰富的宫腔镜医师能及时发现既往手术所致的陈旧性假道并避免再次进入;通过镜下分离宫颈内口及宫腔下段粘连,避免强行插入宫腔镜体而损伤内膜,可有效降低假道形成、宫颈裂伤、子宫穿孔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采用微型宫腔镜无需术前宫颈准备,可避免相关风险和不良影响,使得术前宫颈准备扩宫效果不佳的宫颈内口及宫腔下段粘连的患者得以有效扩宫,患者接受度高。镜下扩宫法对于宫腔镜技术娴熟的术者而言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 并发症 不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雌激素用量及其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贺红菊 邢璐 +1 位作者 张欢 陈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3-768,共6页
目的:评价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TCRA)术后雌激素使用与改善宫腔形态和月经情况的关系,探讨增加雌激素用量在改善宫腔形态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Web of Scince、Ebsco数据库,纳入关于宫腔镜TCRA... 目的:评价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TCRA)术后雌激素使用与改善宫腔形态和月经情况的关系,探讨增加雌激素用量在改善宫腔形态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Web of Scince、Ebsco数据库,纳入关于宫腔镜TCRA术后使用雌/孕激素辅助治疗的相关研究。用Stata 12. 0软件进行单个率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观察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宫腔镜TCRA术给予雌激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辅助治疗,轻、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形态的改善率分别为94. 0%(95%CI 0. 67~1. 21,P<0. 05)、96. 0%(95%CI 0. 89~1. 02,P<0. 05)、95. 0%(95%CI 0. 92~0. 98,P<0. 05)。纳入研究中仅1篇文献报道轻度宫腔粘连TCRA术后的月经情况,术后月经较治疗前改善;纳入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TCRA术后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月经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9. 0%(95%CI 0. 65~0. 93,P<0. 05)和91. 0%(95%CI 0. 85~0. 97,P<0. 05)。泡状图显示轻、中度宫腔粘连TCRA术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雌激素用量与宫腔形态改善有效率之间有线性递增关系;重度宫腔粘连TCRA术后雌激素用量与宫腔形态改善有效率之间无线性关系。结论:宫腔镜TCRA术及雌激素等措施对治疗宫腔粘连有效,TCRA术后加大雌激素剂量有利于提高轻中度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但不能提高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镜 雌激素/孕激素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雌二醇水平与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张琬琳 邱丹儿 +2 位作者 汤若楠 肖西峰 王晓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CRA)前1 d的血清雌二醇(E 2)水平与中-重度宫腔粘连(IUA)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并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TCRA的中-重度IUA患者的临床数据。主要结局...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CRA)前1 d的血清雌二醇(E 2)水平与中-重度宫腔粘连(IUA)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并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TCRA的中-重度IUA患者的临床数据。主要结局指标是12个月随访期间的妊娠率,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平滑曲线拟合和递归算法分析。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288例患者中,有222例符合标准,并最终被纳入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1 d的E 2水平与TCRA后的妊娠率呈负相关(aOR 0.77,95%CI 0.63~0.93,P=0.0074)。递归算法分析结果显示,当术前血清E 2水平小于380.6 pmol/L时,每增加36.7 pmol/L,妊娠率就会降低约20%(aOR 0.78,95%CI 0.67~0.89,P=0.0004)。结论:术前血清E 2水平与中-重度IUA患者的妊娠结局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激素 内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ynch缝合联合宫腔纱条填塞在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粘连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邱小玮 王志坚 盛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96-3000,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B-Lynch缝合联合宫腔纱条填塞与B-Lynch缝合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粘连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止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粘连性胎盘... 目的分析比较B-Lynch缝合联合宫腔纱条填塞与B-Lynch缝合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粘连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止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粘连性胎盘植入的48例患者,其中B-Lynch缝合联合宫腔纱条填塞23例(研究组),B-Lynch缝合联合宫腔球囊填塞25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术后介入手术率、术后ICU转入率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24 h出血量、输注红细胞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接受了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手术,1例患者转入ICU。两组ICU转入率及术后介入手术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差异。出院后对患者随访至产后42 d,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无晚期产后出血,无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无膀胱输尿管损伤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B-Lynch缝合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复合止血方法,适于广大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粘连性胎盘植入 B-Lynch缝合 纱条填塞 球囊填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