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化瘀方结合仿生物电刺激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效果观察
1
作者 孔小娟 马正娇 谈珍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方结合仿生物电刺激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效果。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48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组74例。对照组采取宫腔镜下宫腔...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方结合仿生物电刺激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效果。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48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组74例。对照组采取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并结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益肾化瘀方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3例,观察各组数据情况:疗效、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宫腔粘连评分变化、治疗前后宫腔容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及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变化、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患者的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情况、术后6个月患者宫腔粘连复发率及成功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宫腔粘连评分、宫腔容积及子宫内膜厚度、PI及RI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宫腔粘连评分、宫腔容积及子宫内膜厚度、PI及RI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BAC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成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方结合仿生物电刺激可较好提升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手术效果,预防宫腔粘连复发,改善临床病症及患者子宫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成功妊娠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下宫腔粘连分离 仿生物电刺激 益肾化瘀方 疗效 粘连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疗效分析 被引量:65
2
作者 左欣 杨慧云 +2 位作者 陈芳 朱红娣 吴海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两种不同治疗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妇产科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传统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两种不同治疗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妇产科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传统治疗(对照组),即宫腔放置宫内节育器+口服戊酸雌二醇,32例术后给予以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组),即每月重复宫腔镜检查+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口服戊酸雌二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改善、分离粘连次数及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分离粘连次数≥2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分离粘连次数≥2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以每月重复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特别是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缩短子宫内膜恢复的时间,从而改善月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透明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制品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渗出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7
3
作者 祝鑫瑜 段华 +2 位作者 王欣 汪沙 甘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2-926,935,共6页
目的:探讨羊膜制品对宫腔粘连分离术(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TCRA)后宫腔渗出液中与粘连有关细胞因子浓度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因重度宫腔粘连实施TCRA,随机分为研究组15例:宫腔内放置覆盖羊膜制品的... 目的:探讨羊膜制品对宫腔粘连分离术(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TCRA)后宫腔渗出液中与粘连有关细胞因子浓度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因重度宫腔粘连实施TCRA,随机分为研究组15例:宫腔内放置覆盖羊膜制品的Foley’ s球囊导管;对照组15例:宫腔内仅放置Foley’ s球囊导管。分别于术后3 h、6 h、9 h、12 h、24 h、48 h、72 h和4 d、5 d、6 d、7 d经球囊导管收集宫腔渗出液,测量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IL-1)的浓度,观察羊膜制品使用后子宫腔创面渗液量与上述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宫腔渗液量的变化:研究组总渗液量(30.6±18.2)ml,显著少于对照组(62.7±32.9)ml (t=-3.307,P=0.003);研究组术后48 h渗液量达峰值,中位数5.50 ml(0.50~13.00 ml),7 d时渗液量显著低于48 h水平(χ^2=15.691,P=0.000);对照组术后4 d渗液量达峰值,中位数11.50 ml(3.00~23.00 ml),7 d时渗液量显著低于4 d水平(χ^2=9.549,P=0.002);研究组术后7 d渗液量中位数1.00 ml(0.00~2.00 ml),显著少于对照组中位数6.50 ml (5.00~8.00 ml)(Z=-4.666,P=0.000)。3种粘连相关细胞因子:研究组术后48 h TNF-α达峰值浓度(279.35±29.52)ng/L,术后7 d降为(243.56±43.99)ng/L(q=3.990,P<0.05);对照组TNF-α术后48 h达峰值浓度(309.18±35.20)ng/L,与术后7 d (285.06±38.20)ng/L无统计学差异(q=2.485,P>0.05)。研究组VEGF术后72 h达峰值浓度(629.24±101.38)ng/L,术后7 d降为(428.16±104.35)ng/L(q=6.974,P<0.05);对照组VEGF术后24 h达峰值浓度(713.47±110.20)ng/L,术后7 d降为(564.59±119.92)ng/L(q =5.169,P <0.05)。研究组 IL-1术后6 d 达峰值浓度(84.41±16.31)ng/L,与术后7 d (80.62±14.77)ng/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0.923,P>0.05);对照组IL-1术后5 d达峰值浓度(101.35±19.53)ng/L,与术后7 d(89.89±13.83)ng/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2.736,P>0.05)。结论使用羊膜制品能够明显减少TCRA术后宫腔渗液量和渗液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渗出液中TNF-α、VEGF和IL-1粘连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小样本数据表明TCRA术后使用羊膜制品有助于降低再粘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肿瘤坏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介素1 粘连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李淑红 翟妍 +1 位作者 张震宇 王淑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科对30例重度IUA行TCRA,术后放置宫腔支撑球囊联合医...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为主导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科对30例重度IUA行TCRA,术后放置宫腔支撑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并辅以人工周期药物治疗3个月,再次宫腔镜检查评估宫腔情况。结果 30例重度IUA术后AFS评分中位数1分(0~10分),明显低于术前中位数10分(10~12分)(Z=-4. 864,P=0. 000)。月经失血图术后中位数评分22. 5分(6~50分),明显高于术前中位数评分7. 5分(0~15分)(Z=-4. 543,P=0. 000)。宫腔复粘率50%(15/30),以轻度粘连为主,仅有4例中度IUA和1例重度IUA。术后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90%(27/30)。30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18. 4±7. 7)月,自然妊娠8例,其中足月妊娠6例,2例尚妊娠中(9、20孕周);IVF-ET妊娠7例,其中20孕周自然流产1例,22孕周胎儿畸形引产1例;15例未妊娠,其中1例放弃治疗,余14例准备IVF-ET治疗中。结论 TCRA联合医用几丁糖、宫腔支撑球囊并辅以人工周期的综合疗法治疗重度IUA效果明确,能够较有效预防术后再粘连形成,改善月经模式,提高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为重度宫腔粘连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鲁静洁 朱慧 +3 位作者 朱湘虹 汤晓秋 王慧焱 胡娅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再次发生IUA且成重度粘连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建立IUA复发患者的临床队列,根据美国生殖学会IUA评分标准分为非重度组和重度组,首先逐一分析可能相关的因素,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再次发生IUA且成重度粘连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建立IUA复发患者的临床队列,根据美国生殖学会IUA评分标准分为非重度组和重度组,首先逐一分析可能相关的因素,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共295例复发性IUA患者参加研究。多因素分析发现初次发现IUA时为重度、刮宫后闭经史、多次IUA分离手术史者复发成重度粘连的风险明显增高,其OR值分别为12.12(95%CI 5.30~27.7),3.24(95%CI 1.60~6.57),1.69(95%CI 1.11~2.58)。结论:初次发现IUA时为重度或有刮宫后闭经史的患者行IUA分离手术后易复发为重度粘连;多次IUA分离也是IUA复发并成重度粘连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分离 粘连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陈媛媛 孟跃进 +1 位作者 顾晓荔 王茹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281-2283,共3页
目的:评估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Foley尿管和宫内节育器两种方法对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3例宫腔镜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宫腔再次放置Foley尿管4... 目的:评估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Foley尿管和宫内节育器两种方法对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3例宫腔镜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宫腔再次放置Foley尿管45例为观察组,宫腔放置节育器(IUD)48例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行人工周期及医用几丁糖防粘连。观察术后宫腔恢复情况,月经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宫腔再粘连率分别为17.8%和41.7%(P<0.05),月经好转率分别为84.4%和60.4%(P<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次放置Foley尿管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宫腔再粘连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FOLEY尿管 节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银逢 卫兵 宋恩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05-1407,共3页
80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宫内放置圆形节育器、气囊导尿管,并口服雌孕激素周期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术后连续5 d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4 U。术后3个月后行宫腔镜检查并取环,了解... 80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宫内放置圆形节育器、气囊导尿管,并口服雌孕激素周期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术后连续5 d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4 U。术后3个月后行宫腔镜检查并取环,了解宫腔形态,并随访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显示:①两组内膜改善情况,研究组内膜增加(1.73±0.83)mm,对照组内膜增加(1.10±0.6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1);②对照组术后再粘连率为45.0%,研究组术后再粘连率为3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在月经改善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生长激素具有促进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生长激素 宫腔粘连分离 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再次宫腔粘连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2
8
作者 叶红 段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1-912,916,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术后再次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s , IUA)行TCRA的临床特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12例在外院行TCRA术后再次IUA(重度10例,中度2例)且有生...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术后再次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s , IUA)行TCRA的临床特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12例在外院行TCRA术后再次IUA(重度10例,中度2例)且有生育要求,在我中心行腹腔镜和(或)超声监护下TCRA,术后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再次宫腔镜评估宫腔情况。结果TCRA术中发现残存50%子宫内膜1例,残存30%子宫内膜1例,残存20%子宫内膜9例,残留点片状子宫内膜岛1例;子宫发育不良3例。3个月后再次宫腔镜评估:宫腔恢复正常4例,中度IUA 6例,轻度IUA 2例。12例随访18~42个月,平均28.5月:3例分别于二次宫腔镜探查术后4、8、10个月妊娠,其中足月妊娠2例,自然流产1例;9例未孕,其中放弃治疗3例,6例继续治疗中。结论 TCRA术后再次IUA子宫内膜破坏严重,术后恢复差,建议TCRA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宫腔镜医生完成,以减少对术中残存子宫内膜的破坏,从而改善IUA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膜调经汤联合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毛利云 朱铮 王屹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研究养膜调经汤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病患采取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放置宫内避孕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接受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30例治疗组联合养膜调经汤治疗。结果:两组... 目的:研究养膜调经汤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病患采取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放置宫内避孕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接受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30例治疗组联合养膜调经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UA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增加月经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宫腔粘连评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36,P=0.049,P=0.046),但术后两组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养膜调经汤治疗更有利于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增多月经量,预防宫腔再粘连,一定程度上促进妊娠,综合疗效优于单纯雌孕激素人工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膜调经汤 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分离术前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与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静 徐大宝 +1 位作者 赵行平 李亚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30-1837,共8页
目的:宫腔粘连主要因子宫内膜损伤导致术后妊娠结局差。因此术前评估宫腔,尤其是子宫内膜情况十分必要。本研究探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hysteroscopic adhesiolysis,HA)患者中,术前经阴道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目的:宫腔粘连主要因子宫内膜损伤导致术后妊娠结局差。因此术前评估宫腔,尤其是子宫内膜情况十分必要。本研究探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hysteroscopic adhesiolysis,HA)患者中,术前经阴道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3D-TVS)成像特征与术后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排标准,纳入2018年2月22日至10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或长沙江湾医院进行HA手术的401例患者,收集患者的术前3D-TVS影像学特征数据并随访术后妊娠结局,将影像学特征与宫腔粘连患者妊娠结局(活产和非活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回声、输卵管口可见性、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双侧宫角间距和子宫内膜蠕动波与活产率均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活产组较非活产组子宫内膜厚度更厚(P<0.001)、子宫内膜回声更均匀(P<0.001)、输卵管开口数更多(P<0.001)、双侧宫角间距更宽(P<0.05),同时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更好,子宫内膜蠕动波不规则的例数更多、蠕动波缺乏的例数更少(均P<0.01)。结论:术前3D-TVS影像学表现与HA术后患者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术前3D-TVS可用于预测HA术后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镜下宫腔粘连分离 经阴道三维超声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羊膜在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慧 黄丽慧 罗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预防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TCRA)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我院就诊并经宫腔镜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TCRA,研究组术后放置生...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预防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TCRA)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我院就诊并经宫腔镜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TCRA,研究组术后放置生物羊膜+宫腔支架球囊,对照组术后放置宫形宫内节育器(IUD)+宫腔支架球囊。两组术后均口服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1年妊娠率。结果:两组术后月经改善情况、IUA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宫腔恢复情况及宫腔深度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的妊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羊膜较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IUD联合宫腔支架球囊的方法更有助于TCRA后宫腔形态的恢复及子宫内膜的生长,但是对于其远期患者受益情况,还有待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的实验研究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羊膜 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内节育器 支架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中监护方法及操作要点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晓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0-462,共3页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术式。宫腔粘连手术子宫穿孔风险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粘连封闭的宫腔,宫腔镜下难以判断手术的深度和范围,亦需要在监护导引下手术,目前采用的监护方法主要是二维超声监护、腹腔镜监护。超声...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术式。宫腔粘连手术子宫穿孔风险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粘连封闭的宫腔,宫腔镜下难以判断手术的深度和范围,亦需要在监护导引下手术,目前采用的监护方法主要是二维超声监护、腹腔镜监护。超声监护无创实用,以轴向导引为原则,借助子宫内膜线及宫腔内粘连带上方腔隙内液性暗区导向。腹腔镜主要借助"透光试验"导向;必要时两者结合进行监护,以保障手术的质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超声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8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梅 马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断治疗的84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电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断治疗的84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电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月经恢复有效率及术后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20例患者月经量少,术后85.0%恢复正常;对照组中22例患者月经量少,术后54.5%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中22例患者继发性闭经,术后81.8%恢复正常,13.6%月经量少;对照组中20例患者继发性闭经,术后50.0%恢复正常,30.0%月经量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发病率较高,电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及其与生殖预后改善的关系 被引量:50
14
作者 张慧星 徐大宝 +4 位作者 胡明月 元娟娟 赵世云 曹佳 刘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与生殖预后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宫腔镜中心确诊并接受以TCRA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UA...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与生殖预后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宫腔镜中心确诊并接受以TCRA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UA中度114例,IUA重度49例;每组内术后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雌激素(戊酸雌二醇)大剂量组(8 mg/d,中度57例,重度24例)、中剂量组(4 mg/d,中度57例,重度25例),用药2月后复查宫腔镜对比分析子宫内膜修复和再粘连情况;将宫腔形态基本恢复的可备孕患者改行小剂量雌激素(1 mg/d)人工周期维持至孕3月,B超监测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分析备孕1年内的生殖情况。结果:(1)术后2个月IUA中度及重度患者宫腔镜复查,IUA中度患者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在正常/基本正常宫腔率、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及再粘连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UA重度患者的大剂量组的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优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的143例患者采用小剂量雌激素(1 mg/d)进入备孕阶段,IUA中度及重度患者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间有反应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43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对小剂量雌激素有反应型85例,78例获孕;低反应型58例,10例获孕。子宫内膜有反应型的患者自然受孕率、辅助生殖受孕率、足月产率均高于低反应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大剂量雌激素对IUA重度患者子宫内膜的修复更有效,TCRA术后远期小剂量雌激素的运用在大剂量组及中剂量组间差异不明显,但对远期小剂量雌激素有反应的子宫内膜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功能性修复,可能是影响生殖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分离 雌激素 粘连 内膜修复 生殖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有助于提高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活产率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丹 赵行平 +4 位作者 黄欢 张爱倩 程文炜 杨益民 徐大宝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59-1567,共9页
目的: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育能力。本研究主要探讨影响IUA患者术后活产率的因素。方法:共纳入486名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hy... 目的: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育能力。本研究主要探讨影响IUA患者术后活产率的因素。方法:共纳入486名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hysteroscopic adhesiolysis,HA)且有生育需求的IUA患者。术后随访2年。分析的术前临床指标包括:妊娠方式、年龄、妊娠次数、分娩次数、流产次数、是否为复发性IUA为末次宫深、末次宫角或输卵管口是否可见、末次美国生育协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评分。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临床指标与术后活产率的关系,以妊娠方式为主变量。结果:共256人(52.67%)活产,230人(47.33%)非活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UA术后选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较自然妊娠活产率更高(OR=0.557,95%CI:0.361~0.861,P=0.008);末次手术双侧输卵管口可见,更有可能活产(OR=0.322,95%CI:0.104~0.997,P=0.049);年龄增大(OR=1.081,95%CI:1.034~1.131,P<0.001),末次AFS评分中度(OR=2.973,95%CI:1.541~5.738,P<0.010)活产率较低。结论:IVF-ET、年龄、末次双侧输卵管口是否可见、末次AFS评分是影响HA术后活产率的预测因素。IVF-ET可能提高患者HA术后的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预后 活产率 宫腔粘连分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养膜方改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粘连的预后 被引量:17
16
作者 赵行平 何书涵 +3 位作者 尤昭玲 王华 徐大宝 张爱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0-1549,共10页
目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术后中度和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生育结局仍远不尽如人意。雌孕激素是最常用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然而,雌孕激素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妊娠率。本研究旨在评估宫腔... 目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术后中度和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生育结局仍远不尽如人意。雌孕激素是最常用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然而,雌孕激素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妊娠率。本研究旨在评估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中医药方养膜方促进子宫内膜恢复及提高妊娠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8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且达到纳入标准的427名患者,年龄20~45岁,均被诊断为中度或重度宫腔粘连。将患者分成2组:养膜方组,213名患者,术后给予养膜方(主要成分有人参花、三七花、玳玳花、雪莲花、甘草等)治疗;雌孕激素组,214名患者,术后给予雌孕激素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产次、流产史、月经情况及宫腔操作次数。在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时,由高年资外科医师进行美国生育协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评分并记录子宫内膜腺体开口的密度。研究术前术后经阴道三维超声的数据,并整合其他参数评估养膜方和雌孕激素的疗效。通过电话随访所有患者来确定妊娠率,随访直至末次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6个月。结果:两组术前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养膜方组较雌孕激素组AF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01)、宫腔内子宫内膜腺体开口密度更好(P<0.0001)。养膜方组在末次宫腔粘连分离术后6个月的随访期内具有更好的总妊娠率(40.4%)。结论:养膜方可改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粘连的预后,其治疗效果优于雌孕激素的综合作用,有助于恢复子宫内膜并提高生育率,可作为有生育需求的宫腔粘连患者的常规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养膜方 雌激素 孕激素 镜下宫腔粘连分离 经阴道三维超声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比较 被引量:31
17
作者 欧妙娴 蒋亚玲 +3 位作者 黄晓珍 徐俊翠 梁彩虹 刘明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04-2708,共5页
目的比较防粘连剂联合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几丁糖联合IUD及IUD三种方法对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门诊行宫腔镜下粘... 目的比较防粘连剂联合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几丁糖联合IUD及IUD三种方法对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门诊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共241例,其中A组为空白组(57例),B组为IUD组(58例),C组为IUD+防粘连剂组(64例),D组IUD+几丁糖组(62例)。使用AFS评分诊断宫腔粘连程度。所有患者术后第2个月均行第二次宫腔镜检查,比较4组患者AFS改善值、宫腔再次粘连发生率。结果4组AFS改善值及再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防粘连剂+IUD组(5.82±2.00)与防粘连剂+几丁糖组(5.48±2.09)相同,显著优于IUD组(4.33±2.42)及空白组(4.15±1.65)。IUD+防粘连剂组(40.3%)再次粘连发生率与IUD+几丁糖组(42.2%)相同,均显著低于IUD组(60.3%)及空白组(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IUD联合防粘连剂或几丁糖,均可明显改善粘连程度,降低再粘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粘连 几丁糖 内节育器 宫腔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1
18
作者 侯安丽 刘慧兰 周秀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对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并探讨COOK球囊留置的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中重度IUA患者227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55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A组,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对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并探讨COOK球囊留置的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中重度IUA患者227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55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A组,7天后取出;B组68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B组,3月后取出;C组64例放置“宫型”宫内节育器(IUD)为观察组C组,3个月后取出;D组40例仅行宫腔镜下IUA分离术,作为空白对照组D组。4组术后第2天开始均应用戊酸雌二醇片(2mg,每天3次,口服)联合地屈孕酮片(10mg,每天1次,口服)序贯治疗,连续用药3个周期。分别比较4组治疗前后子宫腔状态、月经情况、妊娠率、患者满意度及有无并发症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IUA改善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A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植入物脱落率和嵌顿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细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内放置COOK球囊3个月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镜下IUA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方法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COOK球囊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镜下宫腔粘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9
作者 何均 刁红录 +1 位作者 张昌军 胡玥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1-94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孕症合并宫腔粘连(IUA)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宫腔镜检查的不孕患者,... 目的:分析不孕症合并宫腔粘连(IUA)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宫腔镜检查的不孕患者,行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根据宫腔情况分为对照组:正常宫腔形态行IVF-ET助孕患者425例;IUA组:IUA经TCRA治疗后行IVF-ET助孕患者11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IUA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较低,流产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BMI、流产次数、粘连程度分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流产次数(≥3次)、粘连程度(中、重度)及BMI(≥24 kg/m^2)是影响TCRA术后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孕症合并IUA患者,TCRA术后行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妊娠率接近于正常宫腔形态患者,年龄、粘连程度、流产次数及BMI是影响术后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山莨菪碱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金金 孟跃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山莨菪碱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功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65例,根据术后是否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山莨菪碱,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n=22)、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山莨菪碱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功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65例,根据术后是否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山莨菪碱,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n=22)、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组(n=18)、GH+654-2组(n=25),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的综合治疗方法;GH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皮下注射生长激素;GH+654-2组在GH组的基础上,术后口服山莨菪碱。术后3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宫腔再粘连率、月经改善情况及月经周期同一时间的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比较3组患者的术前宫腔粘连程度、月经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对照组、GH组、GH+654-2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5.18±0.21)、(5.94±0.27)、(5.72±0.26)mm;月经改善率分别为:68.2%、88.9%、96.0%;GH组、GH+654-2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H组与GH+65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宫腔再粘连率(31.8%)高于GH组(27.8%)与GH+654-2组(24.0%),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激素、山莨菪碱联合以往的综合辅助治疗方法,能够增加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有利于月经的恢复,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 生长激素 山莨菪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