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国族文物与象征经济相遇:二次战后迄今台北故宫博物院之象征修辞变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蒋雅君 叶锜欣 《南方建筑》 2011年第4期78-85,共8页
本研究以战后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设计与发展历程为经,文化认同变迁为纬,讨论战后台湾宫殿式建筑作为主流文化意识的内涵及转化在当代建筑史与城市文化资本转化过程中的意义。本论文分成两个部份书写,首先,将对故宫的迁移与在台生根的历程... 本研究以战后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设计与发展历程为经,文化认同变迁为纬,讨论战后台湾宫殿式建筑作为主流文化意识的内涵及转化在当代建筑史与城市文化资本转化过程中的意义。本论文分成两个部份书写,首先,将对故宫的迁移与在台生根的历程进行考察,这不仅仅是一段颠沛流离的历史,同时也是清室宫廷珍品,转为国族国家文化象征代表的过程,期间经历国共内战、中日战争、冷战与解严、到城市文化资本,披着宫殿式建筑外衣却在不同时空赋予不同的观看形式与意义。接着,本文将讨论向度延伸到晚近10余年来方兴未艾的博物馆精品化趋势,故宫在2001年以降大幅度的经历改装与美学经济精品化导向,在台北城市的资本积累模式转变与文化经济脉落下作为"城市门面",以文物符号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本,其如何与城市意义的形构相互塑造并互为穿透?这建筑群作为文物与文化容器的体现,呈现了何种新的解读与意义?又中介了何种现代性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宫殿式建筑 美学经济 文化资本 象征经济 故宫精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灵庙话百灵鸟
2
作者 樊增效 《山西林业》 1997年第3期29-29,共1页
百灵庙话百灵鸟樊增效从呼和浩特赴百灵庙,须经大青山蜈蚣坝,山南为焦赞墓,再走50公里,砂碛五六处,才是百灵庙。沿路黄沙白草,弥望无边,星星点点的蒙古包,加上黄羊白马和群群牛羊的奔驰,一派大草原景象。百灵庙是内蒙喇嘛教... 百灵庙话百灵鸟樊增效从呼和浩特赴百灵庙,须经大青山蜈蚣坝,山南为焦赞墓,再走50公里,砂碛五六处,才是百灵庙。沿路黄沙白草,弥望无边,星星点点的蒙古包,加上黄羊白马和群群牛羊的奔驰,一派大草原景象。百灵庙是内蒙喇嘛教圣地,是由很多小山庙并合而成,绵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灵庙 百灵鸟 蒙古百灵 内蒙古草原 雏鸟 宫殿式建筑 绿化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 天敌 河北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