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据清宫廷绘画文献再议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山 王娅侨 +1 位作者 王其亨 杨菁 《风景园林》 2019年第5期115-120,共6页
以考证清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为目的,旨在深入研究借鉴康乾时期避暑山庄皇家园林风格特色。通过比对康熙朝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和乾隆朝《钦定热河志·避暑山庄总图》等清代宫廷绘画史料,对以往冷枚《避暑山庄图》创... 以考证清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为目的,旨在深入研究借鉴康乾时期避暑山庄皇家园林风格特色。通过比对康熙朝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和乾隆朝《钦定热河志·避暑山庄总图》等清代宫廷绘画史料,对以往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的"定论"提出异议。分析冷枚采用夸大主体、舍弃客体的画法,推断其《避暑山庄图》是以表现乾隆纪念其祖康熙对他眷顾提携之恩的"万壑松风"之"纪恩堂"为创作对象。查阅翻译"内务府造办处"等清史汉、满2种语言文献,进而证明冷枚《避暑山庄图》与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分别创作于不同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宫廷绘画 《避暑山庄图》 冷枚 创作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汉魏晋南北朝宫廷绘画考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2-97,共6页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画家大多散落于类似国家图书馆的秘阁之中;其主要职责是满足当时的政治统治需要,起有道德上的教化作用、政治上的表彰宣传作用、政治信息的传达作用;其艺术风格表现为写实性画风。两汉魏晋南北朝宫廷画家的地位呈现从...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画家大多散落于类似国家图书馆的秘阁之中;其主要职责是满足当时的政治统治需要,起有道德上的教化作用、政治上的表彰宣传作用、政治信息的传达作用;其艺术风格表现为写实性画风。两汉魏晋南北朝宫廷画家的地位呈现从高到低的倾向。通过对汉室以来至魏晋南北朝宫廷绘画的考察,可知隋唐时期延续了这种画家散落于各国家机构的特点,直至五代时期的画院出现,才有力地改变了这一局面,从此中国宫廷绘画的历史得以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魏晋南北朝 宫廷绘画 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代宫廷绘画创作主体及管理机构设置初探
3
作者 刘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62,202,共5页
周代宫廷绘画在创作主体和管理体制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步。"画缋"之工、画史和"客"以不同的社会身份组成了周代宫廷绘画的创作主体,这种组合方式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画缋"之工,隶百工,由于"百工&q... 周代宫廷绘画在创作主体和管理体制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步。"画缋"之工、画史和"客"以不同的社会身份组成了周代宫廷绘画的创作主体,这种组合方式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画缋"之工,隶百工,由于"百工"在周代有两种意义,对其进行管理的机构也就有了差别,卿事寮下的司空事官与管理皇家事务的宰都曾对其进行过管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画史,是史官体系中的一种,受太史寮或者宰的管理。并且,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关于宫廷绘画的理论探讨,这也是宫廷绘画在周代正式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宫廷绘画 "画缋"之工 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廷绘画的起源 被引量:2
4
作者 华彬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1年第4期14-20,共7页
关键词 宫廷绘画 少府卿 宫廷画家 画工 佛教艺术 黄门署长 宫廷艺术 鸿都门学 画室署长 绘画本体 《历代名画记》 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宫廷绘画
5
作者 缪迪飞 《艺苑(美术版)》 1991年第2期33-36,共4页
将一件意大利的作品与北欧艺术家的作品相比较,很容易看出他们之间的区别的然而,如果将意大利的作品与法国的作品放在一起,便不那么容易区分了。与意大利比较,法国的文艺复兴差不多迟了半个世纪(法国文艺复兴开始于十五世纪中期)。自然... 将一件意大利的作品与北欧艺术家的作品相比较,很容易看出他们之间的区别的然而,如果将意大利的作品与法国的作品放在一起,便不那么容易区分了。与意大利比较,法国的文艺复兴差不多迟了半个世纪(法国文艺复兴开始于十五世纪中期)。自然,十分完美的和在全欧洲具有非凡威望的意大利艺术的存在,使法国的艺术无疑地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主义艺术鼎盛期的影响,但并没有全盘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绘画 意大利文艺复兴 鼎盛期 枫丹白露 十五世纪 法兰西斯一世 全欧洲 荷尔拜因 圣像画 马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世宁与清代宫廷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理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1,共2页
清代宫廷绘画就中国古代绘画而言只是冰山一角,且相对于清代绘画也只是一小部分。又因离现代较近,况作品又深藏宫内,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被美术史家们注意。其实,清代宫廷纪实绘画还是很突出的,量多质高。,
关键词 宫廷 清代 郎世宁 中国古代绘画 宫廷绘画 美术史家 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法海寺壁画的世俗化元素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晶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2,共6页
法海寺壁画堪称明代壁画的精品,彰显了明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其艺术价值的体现除了精湛高超的绘制技巧,画面元素的世俗化也是重要特征之一。法海寺壁画的世俗化除与明初援儒入佛等思想背景密切相关外,与明初宫廷绘画"助名教翼群... 法海寺壁画堪称明代壁画的精品,彰显了明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其艺术价值的体现除了精湛高超的绘制技巧,画面元素的世俗化也是重要特征之一。法海寺壁画的世俗化除与明初援儒入佛等思想背景密切相关外,与明初宫廷绘画"助名教翼群伦"的社会教化功能及风格的转变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法海寺壁画在画面构图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三纲五常"的等级制度;在画面人物形象塑造中,以宫廷及民间人物形象演绎宗教人物形象;在画面背景造景上,于传统宗教题材中更多地融入了生趣盎然的世俗生活情景;在画面整体取色法度上,迎合了中国传统民间绘画配色法则的装饰性,在设色技法上运用了"随类赋彩"与"五彩彰施"的写实性,设色的实用性与装饰性相融合,体现了法海寺壁画奢华世俗的艺术风格。法海寺壁画以"人文主义"思想演绎神圣的宗教哲学,促使了宗教壁画在表现形式、审美趣味上的平民化、世俗化转变,赋予了传统壁画新的生命力,同时也迎合了宫廷绘画的教化作用和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海寺壁画 世俗化 宫廷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众多帝王画家产生原因浅释
8
作者 曹洞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宫廷绘画 成因 绘画 中国 帝王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宫到江户:18世纪后半叶的中日美人图--从图中身高比例之变管窥中国美术对浮世绘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帆 刘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160,共8页
18世纪下半叶的浮世绘美人图中曾短暂出现过一种身高比例奇崛的人物形象,它的灵感源自中国的姑苏版画,而姑苏版画中这类特殊的身高比例则又源于清初的宫廷美术。清初对日的单向海运使得姑苏版画中的这一特质传向锁国中的日本,而这类图... 18世纪下半叶的浮世绘美人图中曾短暂出现过一种身高比例奇崛的人物形象,它的灵感源自中国的姑苏版画,而姑苏版画中这类特殊的身高比例则又源于清初的宫廷美术。清初对日的单向海运使得姑苏版画中的这一特质传向锁国中的日本,而这类图像却又在中国国内的严苛禁教中,被从源头上加以限制。加之浮世绘市场的激烈竞争,以“清长美人”为代表的奇崛的身高比例未几就从美人图中消散不见。这一中日美术交流史上的具体案例,也显示出清代宫廷美术在彼时东方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绘画 姑苏版画 浮世绘 身高比例 禁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体论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学仲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2期4-11,共8页
中国画体论证王学仲在我国,标志画体的各种不同画风流派的区分,与外国不尽相同。外国绘画主要是用艺术上的"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加以区分,而中国则是用"体"、"样"、"宗"加以区分。但用"派"区分的中西却都有,而... 中国画体论证王学仲在我国,标志画体的各种不同画风流派的区分,与外国不尽相同。外国绘画主要是用艺术上的"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加以区分,而中国则是用"体"、"样"、"宗"加以区分。但用"派"区分的中西却都有,而且以"派"命名的还占大多数。我国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家 中国画 作家画 院体画 董其昌 陈洪绶 山水画家 《画禅室随笔》 宫廷绘画 翰林图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