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宪法概念的分析
被引量:
23
1
作者
馨元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共11页
宪法经历了从古代宪法、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的变迁 ,三者之间既有历史的延续性 ,又有内涵上的差异性或发展 ,民主、宪政是否必然成为宪法的构成因素值得进一步的考究。中国传统的宪法概念不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宪法概念应该回归宪法的...
宪法经历了从古代宪法、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的变迁 ,三者之间既有历史的延续性 ,又有内涵上的差异性或发展 ,民主、宪政是否必然成为宪法的构成因素值得进一步的考究。中国传统的宪法概念不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宪法概念应该回归宪法的本质 :确立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新的宪法概念将对宪法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产生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概念
国家权力
法的本质
宪政
民主
确立
重要意义
说服力
历史
延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政关系法:宪法概念的新定义
被引量:
24
2
作者
俞德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45,共6页
本文认为传统的宪法定义未能揭示它的本质属性,作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文章认为宪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因而它的定义为“宪法是调整狭义政治关系即人们在参与、组织、争夺国家政权的活动中发生的人与人...
本文认为传统的宪法定义未能揭示它的本质属性,作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文章认为宪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因而它的定义为“宪法是调整狭义政治关系即人们在参与、组织、争夺国家政权的活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作者认为这个定义尽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很不完善,可以用“立政”一词来表示人们参与、组织、争夺国家政权的行为和活动,相应的社会关系便是“立政关系”。“立政”作为表示宪法中心内涵的一个重要概念,必然引出“立政关系”、“立政主体”、“立政权”、“立政方式”和“立政程序”等一系列相关的新概念。于是,作者将上述宪法定义进一步改为:“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文章认为宪法定义为“立政法和立政关系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概念变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概念
独立的调整对象
立政
宪法
学体系
宪法
本质属性
国家政权
政治关系
孙中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立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宪法概念的认知方法及其反思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贵松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8,共6页
认知宪法概念是宪法文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宪法概念多数是不确定的法概念,充满着不确定性、多义性,需要宪法解释、制定法律等行为来予以具体化,据此我们也可以认知宪法概念的内涵。宪法概念究竟如何合乎宪法地具体化,具体化了的宪法...
认知宪法概念是宪法文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宪法概念多数是不确定的法概念,充满着不确定性、多义性,需要宪法解释、制定法律等行为来予以具体化,据此我们也可以认知宪法概念的内涵。宪法概念究竟如何合乎宪法地具体化,具体化了的宪法概念与宪法文本中的宪法概念能否等同,如何在整个宪法价值秩序中认知宪法概念,都值得宪法文本的研究者认真地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概念
不确定性
具体化
价值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宪法概念与宪政制度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青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6,共10页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人对宪法概念的理论探讨和长期进行的古典宪政实践,许多为后世国家所效仿,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宪政制度实践和宪法概念研究之最初源头。希腊先哲们对政体形式进行分类及其对合理政体形式之探讨,虽是针对当时城邦制度而...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人对宪法概念的理论探讨和长期进行的古典宪政实践,许多为后世国家所效仿,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宪政制度实践和宪法概念研究之最初源头。希腊先哲们对政体形式进行分类及其对合理政体形式之探讨,虽是针对当时城邦制度而提出的,但无疑对后世国家选择合理的政权组织模式提供了最早的理论基础。希腊人提出的政体概念,亦在一定程度上为宪法概念的产生做出了应有贡献。虽然在希腊尚未有词汇"宪法",但是古希腊出现的词汇"政体"是宪法概念产生的萌芽。"根本法"这一宪法性质初露端倪。宪法概念最终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希腊
古代罗马
宪法概念
宪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宪法概念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钱福臣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57-59,共3页
西方宪法概念研究钱福臣中国宪法有一个统一的、被严格和明确地界定了的概念和定义。然而一直被中国宪法学批判地继承和借鉴着的西方宪法学中的宪法概念却远非这样的统一和明确。笔者翻阅过许多国内研究中国宪法和西方宪法的著作和文论...
西方宪法概念研究钱福臣中国宪法有一个统一的、被严格和明确地界定了的概念和定义。然而一直被中国宪法学批判地继承和借鉴着的西方宪法学中的宪法概念却远非这样的统一和明确。笔者翻阅过许多国内研究中国宪法和西方宪法的著作和文论,然而明确系统地介评和研究西方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概念
《
宪法
学》
宪法
性法律
成文
宪法
政治社会
中国
宪法
民族国家
权力运行
个人权利
西方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宪法概念的再认识
6
作者
高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中国当代宪法学者界定概念时注重揭示宪法的本质,但过于抽象,距操作层面较远。对于宪法概念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在"法"这个层次上来考察其内涵,应从哲学的高度来考察宪法概念的多层次性。
关键词
宪法概念
权力的组织
实质
宪法
形式
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宪法是什么?
被引量:
9
7
作者
熊文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82,共11页
本文从国家与国家根本法的伴随关系到根本法与一般法律的母法子法关系 ,从宪法的起源论及宪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从宪法的词语意义阐释宪法古今意义的连续性等角度 ,运用历史分析、语义分析、逻辑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 ,揭示了当前宪法...
本文从国家与国家根本法的伴随关系到根本法与一般法律的母法子法关系 ,从宪法的起源论及宪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从宪法的词语意义阐释宪法古今意义的连续性等角度 ,运用历史分析、语义分析、逻辑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 ,揭示了当前宪法概念的根本缺陷 ,进而提出宪法概念需要重新界定。文中将宪法概念表述为 :宪法是调整法权关系 ,规范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的根本法。通常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根本法
历史分析
逻辑分析
语义分析
宪法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中国有宪法吗?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青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3,共5页
当今学界,对古代中国是否存在宪法,仁智互见。人们或是从概念界定出发,论证古代中国并不存在宪法;或是从功能分析出发,论证古代中国也同样存在宪法。概念界定和功能分析的论证方法都有其正确性,然而同样存在不足。正确的看法是既承认古...
当今学界,对古代中国是否存在宪法,仁智互见。人们或是从概念界定出发,论证古代中国并不存在宪法;或是从功能分析出发,论证古代中国也同样存在宪法。概念界定和功能分析的论证方法都有其正确性,然而同样存在不足。正确的看法是既承认古代宪法与近现代宪法有实质区别又承认两者有必然联系。在当代宪政建设中,必须实现对中国古代宪法的扬弃过程,此有利于宪政理论研究现状之突破和宪政制度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宪法
的
概念
宪法
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益论的现代困境及其宪法化改造
被引量:
8
9
作者
姜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7-182,共16页
法益论面临现代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法益论的宪法根据。法益论的功能不仅在于回答什么是刑法保护的法益,更在于回答什么不是刑法保护的法益。这说明不能仅从本体论视角建构先法性法益,而是更加需要重视法益论的宪法根据,明晰法益...
法益论面临现代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法益论的宪法根据。法益论的功能不仅在于回答什么是刑法保护的法益,更在于回答什么不是刑法保护的法益。这说明不能仅从本体论视角建构先法性法益,而是更加需要重视法益论的宪法根据,明晰法益论与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关联的法理,从规范论视角建构与宪法融通的法益概念,使其在避免刑法从法益侵害向法益侵害危险退让、以价值理性取代目的理性、从“法治国家的基本权利保障”过渡到“社会国家的社会秩序形塑”上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刑法强调犯罪设定或犯罪认定以保护法益为实质根据,这需要把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与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关联起来,重视合宪性解释的实践。刑法不可以把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规定或解释为犯罪,这种合宪性解释是体系解释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侵害危险
比例原则
基本权利
与
宪法
融通的法益
概念
体系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宪政理念若干问题的思考(续)
10
作者
刘惊海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7,共6页
建设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理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 ,使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协调实现 ,为此必须认真推行好代表制度和选举制度 ,使公民有效地参与国家权力。处理国家结构问题 ,应突出地贯彻自下而上组织国家权力、分层次行政、尊重历...
建设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理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 ,使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协调实现 ,为此必须认真推行好代表制度和选举制度 ,使公民有效地参与国家权力。处理国家结构问题 ,应突出地贯彻自下而上组织国家权力、分层次行政、尊重历史所决定的现行行政区域、所有地区平等、地方自治、中央与地方权限公平分配等民主理念。宪政的最大特点之一 ,就是把宪法的实现寄托于宪法自身设计的规范政府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限定政府不得侵犯公民的权利 ,使政府对人民负责、对国家权力进行划分并有效制衡的法制上。我们应该从时代精神、现实的政治秩序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国家结构
法制
宪法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宪法概念的分析
被引量:
23
1
作者
馨元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共11页
文摘
宪法经历了从古代宪法、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的变迁 ,三者之间既有历史的延续性 ,又有内涵上的差异性或发展 ,民主、宪政是否必然成为宪法的构成因素值得进一步的考究。中国传统的宪法概念不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宪法概念应该回归宪法的本质 :确立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新的宪法概念将对宪法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产生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宪法概念
国家权力
法的本质
宪政
民主
确立
重要意义
说服力
历史
延续性
Keywords
constitution
definition
intrinsic quality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6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政关系法:宪法概念的新定义
被引量:
24
2
作者
俞德鹏
机构
宁波大学法律系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45,共6页
文摘
本文认为传统的宪法定义未能揭示它的本质属性,作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文章认为宪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因而它的定义为“宪法是调整狭义政治关系即人们在参与、组织、争夺国家政权的活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作者认为这个定义尽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很不完善,可以用“立政”一词来表示人们参与、组织、争夺国家政权的行为和活动,相应的社会关系便是“立政关系”。“立政”作为表示宪法中心内涵的一个重要概念,必然引出“立政关系”、“立政主体”、“立政权”、“立政方式”和“立政程序”等一系列相关的新概念。于是,作者将上述宪法定义进一步改为:“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文章认为宪法定义为“立政法和立政关系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概念变更。
关键词
宪法概念
独立的调整对象
立政
宪法
学体系
宪法
本质属性
国家政权
政治关系
孙中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立法关系
分类号
D911.0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宪法概念的认知方法及其反思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贵松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8,共6页
文摘
认知宪法概念是宪法文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宪法概念多数是不确定的法概念,充满着不确定性、多义性,需要宪法解释、制定法律等行为来予以具体化,据此我们也可以认知宪法概念的内涵。宪法概念究竟如何合乎宪法地具体化,具体化了的宪法概念与宪法文本中的宪法概念能否等同,如何在整个宪法价值秩序中认知宪法概念,都值得宪法文本的研究者认真地反思。
关键词
宪法概念
不确定性
具体化
价值秩序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宪法概念与宪政制度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青林
机构
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杂志社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6,共10页
文摘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人对宪法概念的理论探讨和长期进行的古典宪政实践,许多为后世国家所效仿,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宪政制度实践和宪法概念研究之最初源头。希腊先哲们对政体形式进行分类及其对合理政体形式之探讨,虽是针对当时城邦制度而提出的,但无疑对后世国家选择合理的政权组织模式提供了最早的理论基础。希腊人提出的政体概念,亦在一定程度上为宪法概念的产生做出了应有贡献。虽然在希腊尚未有词汇"宪法",但是古希腊出现的词汇"政体"是宪法概念产生的萌芽。"根本法"这一宪法性质初露端倪。宪法概念最终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
关键词
古代希腊
古代罗马
宪法概念
宪政制度
Keywords
Ancient Greece
Ancient Rome
Concept of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alism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宪法概念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钱福臣
机构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57-59,共3页
文摘
西方宪法概念研究钱福臣中国宪法有一个统一的、被严格和明确地界定了的概念和定义。然而一直被中国宪法学批判地继承和借鉴着的西方宪法学中的宪法概念却远非这样的统一和明确。笔者翻阅过许多国内研究中国宪法和西方宪法的著作和文论,然而明确系统地介评和研究西方宪法...
关键词
宪法概念
《
宪法
学》
宪法
性法律
成文
宪法
政治社会
中国
宪法
民族国家
权力运行
个人权利
西方学者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宪法概念的再认识
6
作者
高歌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文摘
中国当代宪法学者界定概念时注重揭示宪法的本质,但过于抽象,距操作层面较远。对于宪法概念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在"法"这个层次上来考察其内涵,应从哲学的高度来考察宪法概念的多层次性。
关键词
宪法概念
权力的组织
实质
宪法
形式
宪法
Keywords
Concept of Constitution, Power Organization, Substantial Constitution, Formal Constitution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宪法是什么?
被引量:
9
7
作者
熊文钊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82,共11页
文摘
本文从国家与国家根本法的伴随关系到根本法与一般法律的母法子法关系 ,从宪法的起源论及宪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从宪法的词语意义阐释宪法古今意义的连续性等角度 ,运用历史分析、语义分析、逻辑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 ,揭示了当前宪法概念的根本缺陷 ,进而提出宪法概念需要重新界定。文中将宪法概念表述为 :宪法是调整法权关系 ,规范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的根本法。通常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 。
关键词
宪法
根本法
历史分析
逻辑分析
语义分析
宪法概念
Keywords
constitution, basic law, historical analysis, logic analysis, semantic analysis, concept of constitution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中国有宪法吗?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青林
机构
人民出版社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3,共5页
文摘
当今学界,对古代中国是否存在宪法,仁智互见。人们或是从概念界定出发,论证古代中国并不存在宪法;或是从功能分析出发,论证古代中国也同样存在宪法。概念界定和功能分析的论证方法都有其正确性,然而同样存在不足。正确的看法是既承认古代宪法与近现代宪法有实质区别又承认两者有必然联系。在当代宪政建设中,必须实现对中国古代宪法的扬弃过程,此有利于宪政理论研究现状之突破和宪政制度之完善。
关键词
宪法
宪法
的
概念
宪法
的功能
Keywords
constitution, concept of a constitution, function of a constitution
分类号
DF1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益论的现代困境及其宪法化改造
被引量:
8
9
作者
姜涛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7-182,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的刑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研究”(21&ZD209)。
文摘
法益论面临现代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法益论的宪法根据。法益论的功能不仅在于回答什么是刑法保护的法益,更在于回答什么不是刑法保护的法益。这说明不能仅从本体论视角建构先法性法益,而是更加需要重视法益论的宪法根据,明晰法益论与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关联的法理,从规范论视角建构与宪法融通的法益概念,使其在避免刑法从法益侵害向法益侵害危险退让、以价值理性取代目的理性、从“法治国家的基本权利保障”过渡到“社会国家的社会秩序形塑”上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刑法强调犯罪设定或犯罪认定以保护法益为实质根据,这需要把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与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关联起来,重视合宪性解释的实践。刑法不可以把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规定或解释为犯罪,这种合宪性解释是体系解释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法益侵害危险
比例原则
基本权利
与
宪法
融通的法益
概念
体系解释
Keywords
the risk of infringement of legal interest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fundamental right
the concept of legal interests integrated with the Constitution
the system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宪政理念若干问题的思考(续)
10
作者
刘惊海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7,共6页
文摘
建设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理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 ,使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协调实现 ,为此必须认真推行好代表制度和选举制度 ,使公民有效地参与国家权力。处理国家结构问题 ,应突出地贯彻自下而上组织国家权力、分层次行政、尊重历史所决定的现行行政区域、所有地区平等、地方自治、中央与地方权限公平分配等民主理念。宪政的最大特点之一 ,就是把宪法的实现寄托于宪法自身设计的规范政府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限定政府不得侵犯公民的权利 ,使政府对人民负责、对国家权力进行划分并有效制衡的法制上。我们应该从时代精神、现实的政治秩序建立。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国家结构
法制
宪法概念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宪法概念的分析
馨元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立政关系法:宪法概念的新定义
俞德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宪法概念的认知方法及其反思
王贵松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宪法概念与宪政制度探析
王青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方宪法概念研究
钱福臣
《求是学刊》
CSSCI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宪法概念的再认识
高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宪法是什么?
熊文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古代中国有宪法吗?
王青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法益论的现代困境及其宪法化改造
姜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关于宪政理念若干问题的思考(续)
刘惊海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