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制度框架、实践逻辑与机制完善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军 曹竞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探寻中国法院司法裁判中援引宪法活动的实践逻辑,需要厘清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政策的制度框架,并对法院援引宪法的裁判文书进行实证考察。以宪法作为“说理依据”和“裁判依据”分类考察1944份司法裁判文书,可以得出中国法院援引宪法... 探寻中国法院司法裁判中援引宪法活动的实践逻辑,需要厘清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政策的制度框架,并对法院援引宪法的裁判文书进行实证考察。以宪法作为“说理依据”和“裁判依据”分类考察1944份司法裁判文书,可以得出中国法院援引宪法规范的基本逻辑,并发现实践逻辑与现行司法政策存在显著张力。这一司法活动的机制完善,需要与正处于生成、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宪法审查制度衔接、联系起来,使宪法审查实践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地反映到司法裁判过程中来,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完善司法政策,促进各级法院宪法理念的更新与裁判说理过程中司法技术的正确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援引 司法政策 说理依据 裁判依据 政治化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裁判文书宪法援引的类型划分及其逻辑基础
2
作者 李金玲 王勇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5,共11页
裁判文书宪法援引是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事实。虽然不同类型、不同功能预设的宪法援引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援引类型及其体现的逻辑基础和对应规制条件还有待深入论证。在以“权利—义务”和“裁判依据—裁判理由”相结合的援引逻辑为划... 裁判文书宪法援引是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事实。虽然不同类型、不同功能预设的宪法援引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援引类型及其体现的逻辑基础和对应规制条件还有待深入论证。在以“权利—义务”和“裁判依据—裁判理由”相结合的援引逻辑为划分标准的基础上,裁判文书中宪法援引类型可以分为阻却事由型援引、权利义务确认型援引、限制依据型援引和说理资源型援引。为保证宪法援引的效果,应当在明确援引目标的基础上,坚持辅助性、必要性等原则,从实质内涵和形式要件两方面对宪法援引的方式进行限定。谨慎使用阻却事由型宪法援引,禁止说理资源型援引,对权利义务确认型援引和限制依据型援引应当结合案件事实进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援引 裁判文书 宪法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实施视域中司法裁判宪法援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魏健馨 田圣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全面推进宪法实施采用广义的宪法实施内涵,有利于将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规范贯彻落实到国家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是宪法实施在司法领域的具体实践,因此,对宪法援引的实证研究能够获得宪法实施的直观印象。借助于... 全面推进宪法实施采用广义的宪法实施内涵,有利于将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规范贯彻落实到国家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是宪法实施在司法领域的具体实践,因此,对宪法援引的实证研究能够获得宪法实施的直观印象。借助于新兴的大数据技术,检索含有宪法援引内容的裁判文书,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形成关于宪法援引案件的系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运用宪法学原理对宪法援引进行解析,以主体为宪法援引的区分标准,将其分解为当事人宪法援引与法院宪法援引两种不同类型,便于深入考察司法实践中宪法援引的具体方式和实际效果,进一步印证宪法援引在推进宪法全面实施过程中所具有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实施 司法裁判 宪法援引 大数据 宪法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裁判中宪法援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魏健馨 田圣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133,207,共14页
推进宪法的全面实施要求进一步考察司法领域中的宪法实施路径。宪法援引是宪法在司法领域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大数据视角下的数据检索与案例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情况,从而展开司法领域中宪法实施的实证研... 推进宪法的全面实施要求进一步考察司法领域中的宪法实施路径。宪法援引是宪法在司法领域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大数据视角下的数据检索与案例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情况,从而展开司法领域中宪法实施的实证研究。以援引主体为标准,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可分为法院宪法援引和当事人宪法援引。对不同时段宪法援引案件进行全国性、地方性大数据统计以及具体案例的归纳分析,检视当前我国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现状,发现法院的宪法援引案件数量明显少于当事人的宪法援引案件;无论是宪法援引的形式还是社会影响力,法院的宪法援引比当事人的宪法援引更具代表性;两种宪法援引都存在规范化问题。宪法援引应遵循基本的原则,设定适当的前提条件,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应就宪法援引的规范性要求作出统一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司法裁判 宪法援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裁判援引宪法的条件任意主义批判——以援引言论自由条款的案件为例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海平 石晶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6-148,共13页
我国民事裁判援引宪法的实践呈现出鲜明的条件任意主义特征,主要表现为:法院对当事人的宪法权利主张视而不见、对援引宪法的条件避而不谈,以及对援引宪法的功能差异混沌不分。民事裁判援引宪法条件任意主义造成弱化宪法权威、背离法的... 我国民事裁判援引宪法的实践呈现出鲜明的条件任意主义特征,主要表现为:法院对当事人的宪法权利主张视而不见、对援引宪法的条件避而不谈,以及对援引宪法的功能差异混沌不分。民事裁判援引宪法条件任意主义造成弱化宪法权威、背离法的安定性、威胁私法自治和权利保护不足的后果。民事裁判援引宪法的条件任意主义具有规范和理论层面的深层根源,规范根源在于宪法关于调整领域规定的普遍性和司法解释中缺乏援引宪法条件的规定;理论根源在于宪法母法观和宪法客观价值秩序理论。回归宪法的公法属性,限定宪法客观价值辐射具有国家公共性和社会公共性的法律领域范围,明确援引宪法的国家公权力条件、社会公权力条件和公共利益条件的具体条件类型,是走出援引宪法条件任意主义误区的有效路径。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的援引宪法规范部分,应增加援引条件规范,将案件涉及公权力或者公共利益确定为援引宪法的条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裁判 宪法援引 言论自由 客观价值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适用如何走出“司法化”的歧路 被引量:37
6
作者 童之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5,共6页
对于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援引宪法应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人民法院对宪法做遵守性援用或说理式援引能促进宪法实施,维护宪法的权威。宜循宪定或法定程序矫正"宪法司法化"现象显露的偏颇。须提升法官宪法素养以消除形成&qu... 对于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援引宪法应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人民法院对宪法做遵守性援用或说理式援引能促进宪法实施,维护宪法的权威。宜循宪定或法定程序矫正"宪法司法化"现象显露的偏颇。须提升法官宪法素养以消除形成"宪法司法化"现象的主观隐患。可考虑从改善组成人员专业结构入手增强国家机关的宪法辨识能力。"发展是硬道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应当进一步强化宪法立法适用,适时启动或激活宪法监督适用机制,解释宪法。只要宪法监督适用机制日益行之有效,"宪法司法化"一定会逐渐消解于无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宪法司法化” 宪法援引 宪法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合宪性解释的中国语境与制度逻辑——兼论我国法院适用宪法的形式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福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6,共14页
法律的合宪性解释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德国法上的合宪性解释是指由联邦德国宪法法院主导的法律解释原则与方法,是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和宪法解释权的产物。但是,将法律合宪性解释引入我国时,必须适应当下中国的法律解释... 法律的合宪性解释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德国法上的合宪性解释是指由联邦德国宪法法院主导的法律解释原则与方法,是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和宪法解释权的产物。但是,将法律合宪性解释引入我国时,必须适应当下中国的法律解释的体制与实践,并且与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和宪法审查制度相衔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都有法律合宪性解释的必要与可能,如果割裂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律合宪性解释方面的分工与合作,法律合宪性解释就不可能在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发挥实效。我国法院的法律合宪性解释是适用宪法的具体体现,包括援引宪法条文说理,基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解释法律,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合宪性进行阐释并在必要时解释宪法三种基本形式。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请求原则对法律的合宪性质疑或者疑问予以回应,阐释法律合宪性的理由和依据,并且解释宪法,从而实现国家权力机关与审判机关在法律合宪性解释上的程序联结,推动我国宪法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解释 宪法解释 援引宪法 中国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