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宪法司法适用离我们还有多远
1
作者 姚岳绒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11-15,共5页
成都某区法院受理身高限制报名案 ,首次启动宪法直接维权机制 ,向宪法规范的可操作性发起了冲击。本文讨论了宪法司法究竟是什么 ,我国宪政体制下的宪法司法适用空间有多大 ,我国的宪法司法实践是否应保持一份理性的成熟与现实的审视等... 成都某区法院受理身高限制报名案 ,首次启动宪法直接维权机制 ,向宪法规范的可操作性发起了冲击。本文讨论了宪法司法究竟是什么 ,我国宪政体制下的宪法司法适用空间有多大 ,我国的宪法司法实践是否应保持一份理性的成熟与现实的审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司法适用 宪法司法适用空间 宪法司法适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之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海平 沙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73,共13页
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在概念界定、文本解释和功能判断方面存在缺憾,与坚持依宪治国、全面实施宪法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宪法适用包括直接宪法适用和间接宪法适用,合宪性审查意义上的宪法适用和非合宪性审查意义上的宪法适用;宪法司法适... 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在概念界定、文本解释和功能判断方面存在缺憾,与坚持依宪治国、全面实施宪法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宪法适用包括直接宪法适用和间接宪法适用,合宪性审查意义上的宪法适用和非合宪性审查意义上的宪法适用;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将宪法适用限定于直接宪法适用并等同于合宪性审查,不当限缩了宪法适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综合宪法序言第13自然段、第62条、第67条、第131条的规定,法院享有从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限度的宪法解释和适用权,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忽视了序言第13自然段的规范内涵,误将第131条法院独立审判条款解释为司法裁判依据条款,第62条和第67条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终局宪法解释权理解为专属宪法解释权。宪法司法适用否定说忽略了裁判文书说理部分援用的宪法作为实质裁判依据的可能性,以及合宪性解释蕴含的间接宪法适用。遵循效力、形式和条件限定的宪法司法适用说是更为妥当的解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司法适用 宪法解释 合宪性解释 宪法第131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宪性解释与中国宪法司法适用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乐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06-109,共4页
学界提出合宪性解释是实现宪法司法适用的一条新路,但因合宪性解释与宪法司法适用的概念不清而产生了巨大的争论。合宪性解释存在违宪审查与普通诉讼两个层次的概念,前者与违宪审查没有本质差异,后者是指对法律解释的方案做出合宪性选... 学界提出合宪性解释是实现宪法司法适用的一条新路,但因合宪性解释与宪法司法适用的概念不清而产生了巨大的争论。合宪性解释存在违宪审查与普通诉讼两个层次的概念,前者与违宪审查没有本质差异,后者是指对法律解释的方案做出合宪性选择。宪法司法适用存在解决机构争议、联邦争议和宪法诉愿等宪法问题、处理法律的效力问题和解决法律适用过程中的模糊、冲突以及解释选择问题等三重空间。违宪审查意义上的合宪性解释难以打开司法适用的局面,但普通诉讼层面上的合宪性解释则具备司法适用性,其宪法解释的性质也揭示了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前途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解释 宪法司法适用 宪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能否司法适用无宪法文本依据——对我国《宪法》第126条及其它相关条文的误读及其澄清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130,共14页
近年来,支持与反对宪法司法适用的学者均寄希望于对我国《宪法》第126条中"法律"外延的理解和解释,要"以《宪法》第126条为基础寻求宪法适用的共识"。实际上,我国《宪法》第126条并未对审判依据问题做出规定;其既... 近年来,支持与反对宪法司法适用的学者均寄希望于对我国《宪法》第126条中"法律"外延的理解和解释,要"以《宪法》第126条为基础寻求宪法适用的共识"。实际上,我国《宪法》第126条并未对审判依据问题做出规定;其既不能用以作为支持宪法司法适用的依据,也不能用以作为反对宪法司法适用的依据。此外,我国《宪法》其它部分的内容也没有对这一问题做出明确或隐含的规定。在我国当前的法律框架下,审判依据问题是由诉讼法做出具体规定的,因此可以经由诉讼法的修改或新制定其它相关法律来调整。总之,现行我国《宪法》并没有规定宪法能否作为法院的审判依据,这为通过不同的立法途径规定或调整这一问题提供了充分的制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宪法》第126条 “依照法律规定” 宪法司法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秦前红 叶海波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2-17,共6页
宪法诉讼一般指称宪法权利救济和公权力行使的合宪性审查制度。从语义上讲,宪法诉讼是“宪法司法适用”的同义反复,而且违反了约定俗成的语词构造习惯和形式逻辑的原则。从使用情况看,是近几年的事情,由国内学者用来分析西方的合宪性审... 宪法诉讼一般指称宪法权利救济和公权力行使的合宪性审查制度。从语义上讲,宪法诉讼是“宪法司法适用”的同义反复,而且违反了约定俗成的语词构造习惯和形式逻辑的原则。从使用情况看,是近几年的事情,由国内学者用来分析西方的合宪性审查制度,但与西方学者和译著以及有代表性的专著和教材的用法颇为不同。从价值导向来看,宪法诉讼是一用来解释合宪性审查的理论,追求法治的价值,试图实现或维持宪法的最高权威,但对司法机关的厚望容易导致司法的政治化、司法机关对立法的强势干涉和司法性立法,也表现出对法官的盲信。因此,今后在论述合宪性审查制度时不宜再使用这一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诉讼 "宪法司法适用" 司法政治化 司法性立法 宪法价值 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