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漏诊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并发溶血1例报告
1
作者 陈乾 张莎 +3 位作者 白元 许旭东 赵仙先 秦永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0-53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发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年,劳累后头晕胸闷1年”于2020年8月9日收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3年前健康体检时心脏超声发现VSD,无不适主诉。1年前劳累后出现头...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发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年,劳累后头晕胸闷1年”于2020年8月9日收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3年前健康体检时心脏超声发现VSD,无不适主诉。1年前劳累后出现头晕、胸闷,休息后可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残余分流 溶血 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生物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的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2
2
作者 龚雪阳 杨一峰 +2 位作者 赵天力 胡世军 张伟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5-801,共7页
目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改良封堵器、选择更优的路径等方法拓展了VSD封堵术的适应证并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完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使用有望彻底解决VSD封堵造成的传导阻滞... 目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改良封堵器、选择更优的路径等方法拓展了VSD封堵术的适应证并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完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使用有望彻底解决VSD封堵造成的传导阻滞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比较完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与金属封堵器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胸骨下段小切口VSD封堵术的中期随访结果,并分析术后发生心电图及瓣膜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9年1月1日至11月7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VSD封堵术的27例患者术后3年内的随访资料,通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果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发生心电图及瓣膜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分别有12例和15例患者采用金属封堵器和完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进行VSD封堵,患者随访期间均存活,未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较大残余分流、封堵器过快吸收、明显瓣膜反流等严重并发症。金属封堵器组与完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组术后1、2、3年的心电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SD封堵器大小是影响术后2、3年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封堵器大小与缺损大小的差值是影响术后2年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完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在小型VSD封堵中的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并具有与传统镍钛合金封堵器相同的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完全生物可降解间隔缺损封堵 金属间隔缺损封堵 瓣膜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术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健发 马依彤 +2 位作者 黄定 杨毅宁 马翔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9-389,共1页
关键词 AMPLATZER 膜周部间隔缺损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封堵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彩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气管插管术后声门下伪膜形成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林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78-1178,共1页
患儿,女,27个月,10kg。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自幼体质较差,入院后身体状况良好,WBC 11.34×10^9/L,胸部X线片:两肺纹理增多,心影增大。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气管插管 伪膜形成 患儿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声门下 肺纹理增多 胸部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